篇一 :第二性读后感

读波伏娃《第二性》

要参透一本书,应该先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观念等,这样才更有助于加强对作者作品的理解和体悟。所以为读第二性,我先搜集了一些关于波伏娃的资料和书的写作背景。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1986.4.14),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存在主义学者、文学家,19岁时,她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言”,宣称“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波娃头脑明晰、意志坚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好奇心。

西蒙娜.德.波伏娃一生写了许多作品,《第二性》是她获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巨著,是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意志、智慧的一本书,被誉为女人的“圣经”,成为西方女人必读之书。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是人类求索中的女性哲学,向所有的读者,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提示了当代妇女面临的问题:生命的自由、坠胎、卖淫和两性平等。既是当代妇女问题的探寻,也是历史与永恒的品味。波伏娃还将自己作为 "一种特殊的女性状态 ",在四卷本回忆录中 "暴露给世人 "。她用卢梭《忏悔录》式的笔调坦诚率真地剖析自己。尽管《第二性》曾经使她遭受到恶毒狂怒的攻击,而诸如 "性贪婪 "、"性冷淡 "、 "淫妇 "、 "慕雄狂患者 "、 "女同性恋者 "等恶骂之声仍不绝于耳。但是,这一切不能阻止她将自身作为反传统、追求个体独立的典范,不加粉饰和修改地奉献出来。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我们也不难理解《第二性》这本书为何颇受争议。凯特.米利特以及陶丽.莫伊在他们的著作《西蒙娜.德.波伏娃》中讲到:“这本书很危险,像是一个报警器。它让你不仅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女大学生,也想成为破窗而入的坏学生。”对许多人而言,这是一本关于“女权主义”的书。西蒙对女性主义的重要贡献,在于把它从一种理想主义引向文化解析。

…… …… 余下全文

篇二 :第二性读后感

《第二性》读后感(马克思作业)

波伏娃是一个奇女子,同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她与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传奇恋情更是令人神往.他们共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他们之间没有婚姻,有的是一纸双方自愿签署的爱情契约,约定双方在相互尊重各自自由的基础上共同生活.在这期间,双方都有过许多次与别的情人相爱并同居的经历.尽管是这样,风风雨雨过后,直到白发苍苍,他们依然保持着青年时代那纯洁的爱情.这种前无古人的"契约式爱情"在当时法国被传为佳话.并且对世界上几代青年的感情观念构成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契约式爱情"我认为与现今的婚姻制度比起来它更符合人性一些.就是稍微缺乏一点可操作性.

人为了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是要经过许多波折,又要靠一定的运气;四十岁以前你也许不能找到,但由于诸多原因,你不得不结婚;四十岁以后你有一天终于找到了,同样由于诸多原因,却必须放弃.这就是现代婚姻制度的尴尬所在.爱情是理想主义的,而婚姻是现实主义的.后者是社会的需要,而不是个人的需要.很多人认识到这一点,但没有谁可以去超脱婚姻,世俗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它有着盘跟错节的厉害关系与不可遏制的惯性,我们只能接受.虽然正如波付娃所说--现代婚姻制度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爱情的扼杀和亵渎. <<第二性>>是波伏娃获得世界声誉的代表作,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女性的最全面,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称为西方妇女的"圣经".她以百科全书式的广博学识,严肃科学的态度,大胆的笔触,揭示了女性一生所面临的艰难抉择和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其内容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古代神话和民俗学等诸多领域,是一部纵观整个女性的历史和世界的不朽巨制.

在这本书里处处闪耀着波伏娃的智慧之光.她说:爱情是女人所能取得的最高成就.她们以爱情为信仰,以家庭为中心;正因为如此,女人相比于以事业为中心,以社会价值为信仰的男人而言,只能成为区别与第一性的第二性了.

…… …… 余下全文

篇三 :第二性读书笔记

《文学理论教程》读书报告

班级:新闻092

学号:070912210

1

一、 简介

书名:《第二性》

作者:(法)西蒙波伏娃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7-1

二、 章节介绍

第一部 事实与神话

第01章 动物的性生活:生物学的依据 第02章 性一元论:精神分析学的妇女观 第03章 经济一元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妇女观 第二部 历史

第04章游牧族中的女人

第05章早期农耕时代的女人

第06章父权时代与古代社会

第07章从中世纪到十八世纪的法国女人 第08章法国大革命以后:就业与从政 第三部 神话

第09章 梦想、恐怖与偶像崇拜

第10章 五位作家笔下的女人神话

第11章 神话与现实

第四部 女性形成

第12章 女孩

第13章 少女

第14章 性发动

第15章 女性同性恋

第五部 处境

第16章 结了婚的人

第17章 母亲

第18章 社交中的女人

第19章 妓女

第20章 中老年女人

第21章 女人的处境与特性

第六部 生存之辩

第22章 自恋

第23章 情妇

第24章 修女

第七部 走向解放

第25章 结论

2

三、 主要内容

《第二性》的作者为法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该书是她获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巨著,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和“女人的圣经”。

《第二性》既有艰深的学术理论,又有生动形象的平实语言,内容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运用了妇女传记、社会和历史资料等大量第一手材料,体现了波伏娃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观察思辩能力。这部堪称俯瞰整个女性世界的百科全书不仅确立了波娃在当代女权主义历史上奠基人的地位,而且为世界妇女运动树立了一块丰碑。

《第二性》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主要介绍“事实与神话”,这也是全书的理论框架;下卷则是讲述“当代女性”。

…… …… 余下全文

篇四 :《第二性I》有感

《第二性I》有感

刚开始接触这本书不懂,首先不懂的就是名字。因为至少在我知识所及的历史里,一直都是用男性女性互称,从未对性别进行过第一第二的排序。但看着目录,从命运到历史到神话,我又充满着兴趣,于是我便开始读起来。然而读下去却并非想象中那么有趣,以及容易。 我不得不承认,波伏瓦确实是个大师。行文很流畅,结构紧凑,逻辑严密,构思系统;由开篇到结尾,枕籍经史,纵横百科,博引旁征,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到历史唯物主义;从历史、神话到文学作品;意境大,气势磅礴。让思想飞跃,只是飞得太快,很多时候都得回头再联系前后文整理一遍。背景宏大,让我想起大一时兴致勃勃地冲到图书馆哲学类书箱前,随手拿起一本阅读时的那种莫名与空白。

在网上先看了《第二性I》的介绍才知道,这本书已经出了很久了,在女性主义领域意义深远。给自己思想预一下热,再次翻开,终于有些所以然了。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这句话似乎就是整本书的核心了。完整点应该是“女人不是天生就是女人的,而是后天才成为女人的,那么女人是怎么成为女人的,在成为女人之前又是什么呢?”它似乎并没有在特别的强调女性的特质,而是在表达其实两性是相似的而非大不同。书的第一部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两性,分析的是两性的相似而非不同。在生物学的部分还用了特别多的引证,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进入繁殖期时的分工,雄狮要出去为母狮捕食,雄蛛和雄螳螂得成为另一半的餐点等等。而在那之前,它们两者是类似的,仅凭繁殖期时的不同来界定二者,实在不妥。说来也确实是这样,动物界一直都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为了生存,无论雌雄,都得自己去努力觅食,在生存能力上不应该有太大的差异。母狮在怀孕期间是不能招惹的,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在人类生命开始时也存在类似动物界的两性相似。一个男婴和一个女婴,如果没有大人的培养,任其发展,它们的特质也会是类似的。只不过当他们发展到了某位心理学家所说的自我认同阶段的时候,那种类似可能就会消失。自我认同包括自我性别认同和自我价值认同,而纵观历史,女性的自我价值往往不是自己定义的,而是别人定义的。要她们自我认同其实也就是接受了社会对自己的定义,也就是成为了一个女人。

…… …… 余下全文

篇五 :第二性第一章读后感

活出自我

我总是习惯于从书的第一页开始阅读,对于《第二性》,也不例外。在这,我就谈谈我看完第一章后,在还没受到波伏娃其他思想的影响之前的感受吧。不过我可以确定一点,这是一本给我很大震撼的书,我将好好研读。

在第一章中,波伏娃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了女性的处境,女性的生育和抚养幼儿等这种所谓的“内在性”限制了她的“超越性”,使她成为“他者”、“第二性”。因此,波伏娃认为男性是外在的、超越性的自我;女性则是自在的、内在性的自我。女人是什么?生物学上把她定义为“雌性”。波伏娃认为:“‘雌性’这个词之所以是贬义的,并不是因为它突出了女人的动物性,而是因为它把她束缚在她的性别中。”男人几乎把所有关于“雌性”的形容词都抛到了女人身上,诸如“懒惰、狡诈、无情、愚蠢”等等。生物学上的原因在女人的经历中起着头等作用,是构成她的处境一个基本要素,为女人确定了一个固定不变的、不可避免的命运。但生物学不可能回答我们这个问题:为什么女人是他者?实际上,这个社会在“她”出生时变把她定义为“女性”,而在她之后的生活中,她更多的是在尝试接受这种身份,接受这种社会规则。就像是一道判断题,社会告诉你——你是女性。当然,你有权进行选择,如果你选择“正确”,那么你就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否则,你就是社会上的异类,那些社会赋予其“女性/男性身份”而其自身又将自己界定为另一性别的人,往往受尽社会的谩骂和指责。在这种压力下,更多人会选择接受社会赋予他的性别。但

是,虽然我理解波伏娃的观点,但却更倾向认为女性身份不是一开始就由“她”自己选择的,而是社会根据其身体特征强加给她的,她只是在心理上给予承认罢了。

之前一直不理解为什么会存在对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印象,即女孩子就应该喜欢粉色,就应该温柔优雅,而男孩就应该喜欢蓝色留短发,就应该勇敢不流泪。现在看完这本书似乎明白了那么一点,这一切都是有历史渊源的。但我们应该知道,stereotype这个词本身所代表的东西就是有问题的。人们往往会坚持认为,应当只从生理学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两性中个人的成功机遇是一样的吗?哪个性别对物种更重要?但必须注意的是,和其他雌性相比,第一个问题对女人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因为人的物种永远处在变化之中,永远是形成的。 曾经有人这样给我说过,女强人没人喜欢,现在看来,他说的或许没错。对于男性来说,女人在学历和能力上取得的优势使男人无法获得较高的阶级范畴,他惊恐的发现,他的学历没有他的女朋友高,他的能力没有他的女朋友强,他的薪酬没有他的女朋友多,他侃侃而谈的事被女朋友纠正。他体验到处在劣等的恐惧,他选择逃跑。我们看到,大多数“剩女”都是高学历高收入的职业女性。 而对于女性来说,大多数女性对于女强人,也是有恶意的。和大多数女人喜欢有攻击性的男性相反,女人相较于柔弱女人,更讨厌像男人一样有攻击性的同类。女强人多是理性、快速、经济独立的。女人怕看到这样的女人,因为女强人对比出她们的软弱、虚伪,更使她们从同类身上看

…… …… 余下全文

篇六 :第二性观后感

读波伏娃《第二性》有感

12心理 吴秋兰 1209030101

在课上,通过老师我了解到波伏娃的一些生平事迹。波伏娃是一个奇女子,同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她与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传奇恋情更是令人神往.他们共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他们之间没有婚姻,有的是一纸双方自愿签署的爱情契约,约定双方在相互尊重各自自由的基础上共同生活.在这期间,双方都有过许多次与别的情人相爱并同居的经历.尽管是这样,风风雨雨过后,直到白发苍苍,他们依然保持着青年时代那纯洁的爱情.这种前无古人的"契约式爱情"在当时法国被传为佳话.并且对世界上几代青年的感情观念构成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契约式爱情"我认为波伏娃的做法自由也更加符合人性,但是不是所以女性都向往的。

据了解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1986.4.14),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存在主义学者、文学家,19岁时,她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言”,宣称“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波娃头脑明晰、意志坚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好奇心。《第二性》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她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第二性》实可堪称为一部俯瞰整个女性世界的百科全书,她揭开了妇女文化运动向久远的性别歧视开战的序幕。

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思考是女人是什么和女权运动为了什么?

女人是什么?生物学上一般把她定义为“雌性”。 她就是子宫,就是卵巢。雌性的作用便只剩下生育了。波伏娃认为:“‘雌性’这个词之所以是贬义的,并不是因为它突出了女人的动物性,而是因为它把她束缚在她的性别中。”男人几乎把所有

…… …… 余下全文

篇七 :第二性女人读后感

第二性女人读后感

序号:237

院系:西语学院英语教育十八班

学号:2012025182 姓名:李玥

我带着好奇拿起了图书柜上的书,名为《第二性》。众所周知,第一性就是男性,而第二性,就是女性。

《第二性》是西蒙波伏娃所写的。它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她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第二性》可以说是一部俯瞰整个女性世界的百科全书,她揭开了妇女文化运动向久远的性别歧视开战的序幕,使女性在这个男权社会有所觉醒。

波伏娃从生物学、心理学、宗教、神话、文学、历史等各个方面来分析女性,得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结论:女人,不是生而为女人的,是被变成女人的。在第二十一章女人的处境与特性中,波伏娃以优美的文字论述了下列观点: “如果说女人是世俗的、平庸的、基本上是功利主义的,那是因为她被迫把自己的生存奉献给做饭和洗尿布——她无法取得一种崇高感!承担单调重复的生活,处在无知觉的实在性之中,这是她的义务。自然女人要重复,要永无创新地重新开始,要觉得时间仿佛是漫无目的地转来转去。她忙忙碌碌却永远没有做成什么,所以她认同于她既有的物。这种对物的依附性是男人让她保持的那种依附性的结果,它也解释了她的吝啬和贪婪。她的生活没有目的:她的心全用于生育或料理诸如食物、衣服和住所等只不过是一种手段的物上面。这些物是动物生活与自由生存之间的次要中介。和次要手段惟一有关的价值是实用性,主妇就是生活在这种实用性的层面上,她没有奢望自己并不仅仅是一个对家人有用的人。但是,任何生存者都不可能满足于次要角色,因为那样手段会立刻变成目的(例如这种情况我们在政治家当中就可以看到),并且手段的价值会成为绝对价值。于是实用性就超乎真、美和自由之上,统治着主妇的天堂,她正是从这种前景出发展望整个世界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才采纳了亚里士多德的中庸至上,亦即平庸的道德观。人们怎么可以期望她表现得大胆、热情、无私和崇高呢?这些品质只有在自由人奋勇地穿过开放的未来、远远地超越了一切既定现实时才可以出现。女人被关在厨房或闺房里,人们却对她的视野之狭窄表示惊讶。

…… …… 余下全文

篇八 :性格组合论读后感

读《性格组合论》

席勒早就说过:“任何人,即使是最坏的人,他们身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上帝的影子来。”作者刘再复对人与文学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并论证了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

性格二重组合原理,一方面要求作家应当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一方面又要求性格的整体性,即在性格的二重组合中保持一种统治的定性,一种决定性格方向的主导因素。

性格的异向性可以体现在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上。

在空间角度上, 塑造人物的时候,小说应该从空间生活,进而进入价值生活。所谓空间生活,就是小说必须具有空间感,展现人物的生活环境,这样小说就有了立体感。所谓价值生活,就是人的心灵生活,小说在于透过表现,体现人每个人的两个面,通过矛盾和痛苦体现人内心最深广的东西。作家在创造人物性格时,应当充分注意性格在环境发生变异时的差异性,并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性格的组合。一个人在卧室、客厅、写字间面对不同的空间位置和人,性格风貌会显出差异。由于不同环境促使性格发生变化,性格才显得真实而有光彩。以英雄性格来说,英雄在这一空间系统中可能是个凡人,而在另一种系统中则可能是一个豪杰。作为一个豪杰,可能在科学系统中是个巨人,而在政治系统是则是个呆子。也可能在艺术系统中是个骑士,而在家庭系统中是个懦夫;也可能在战争环境中是个无所畏惧的战士,而在爱情领域上却是一个优柔寡断的稚子;也可能在平常的空间环境中十分凶猛,而在非常的空间环境中则变得胆怯。

在时间角度上,性格运动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发生前后性格的二重组合,显示出历史差异性。时间的变异性,是指人物性格随着时间向前推移,而不断地变更。文学中成功的性格,一般都有性格发展的历史。性格的历史因素与性格的现实因素的二重组合,使性格更有立体感、也更有深度。

但另一方面性格运动又表现出定向性,在空间或时间的变动中又保存着某种稳定的东西,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性和一惯性。这种性格的相对定向性、稳定性、一惯性,就是性格的一元化。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