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读巨人传有感

读巨人传有感

一直很想了解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现在终于有机会拜读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巨人三传》中的《贝多芬传》,从中不仅看到了贝多芬坎坷的生活和艰辛的创作历程,同时看到了这位艺术大师伟大的心灵。 首先真的要感谢罗兰大师为我们创造了这部享誉文坛的巨作,他用生动而又通俗的语言以及丰富的材料向人们道出:任何伟人的天才必定要经过一个与同他对立的社会激烈斗争的过程,才能完全展现他们的天才,完成他们的创作。欣赏《贝多芬传》时,与其把它当作是一部人物传记,不如把它当成是文学作品来欣赏,因为它既有大量翔实的史料,又有通俗生动的文学语言,既有传记的真实性,又有文学作品的审美观。罗兰的《贝多芬传》在揭示贝多芬面对各种困难——爱情的破灭、贫困的侵扰、致命的耳聋——但在精神上依旧坚贞不屈,而且最终在欢乐的凯歌中完成了举世闻名的第九交响曲乐章,从中投射出了罗兰对伟人强烈的敬仰之情。 这部作品的一大特点是抒情贯穿始终。贝多芬是一个音乐伟人,于是罗兰在诠释他的人生时,又犹如诠释他的交响乐一般,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我在欣赏这篇传记时觉得它也像贝多芬的交响乐一样激昂的原因吧。这篇作品的抒情格调,就犹如贝多芬的交响乐一样抑扬顿挫,其中,罗兰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满怀激情的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中充满欢乐的情调描绘出来,并且将这种格调贯穿了全篇作品,于是《贝多芬传》自然而然地也成了一部激昂的交响曲。 虽然《贝多芬传》充斥了抒情的格调,但在谋局布篇上,罗兰还是忠于传记的写法,以贝多芬的生平事迹为主线展现主人公的顽强意志。首先,罗兰用了一大段的文字来刻画贝多芬的肖像,让读者对贝多芬的形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仿佛贝多芬那充满忧郁的双眼就在我们的眼前。在有了第一观感的时候,罗兰带领我们走进了贝多芬的生活,霎时间,贝多芬的喜怒哀乐又让读者与其同喜同悲,仿佛我们是在身临其境地陪伴贝多芬走过他的人生。 这里最值得一说的是罗兰对贝多芬之死的描写,如果要说贝多芬的一生是坎坷的,那么他的死是平静而震撼人心的。原文中有这么一段描写,让我感觉内心波澜壮阔。罗兰把他的一生比作一天——一个有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然后是一阵复一阵的狂风,黄昏将近,雷雨也随着酝酿。然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夹带着大风雨。接着有了一个大转变:“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给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又重还给了我们。”这是罗兰笔下的贝多芬的震撼人心的死,让我们既感受到了伟人死前的悲壮,也将伟人的精神永远铭记在心。这种写作手法就好象是电影中常用到的“蒙太奇”,不断变换镜头,罗兰最后引领读者从狂风骤雨中走出来,回到晴朗的白天,我想,他是要告诉我们:贝多芬的一生虽然历尽风雨黑暗,但他给后人留下的,永远是明朗的白天! 以上就是我对《贝多芬传》印象最深刻的两点。 《贝多芬传》的立意也是很高的,以我的理解,罗兰选取贝多芬作为他的写作对象,主旨是在于歌颂克服困难和战胜痛苦的精神。罗兰崇敬贝多芬,崇敬贝多芬的英雄主义,所以英雄主义精神贯穿整部作品。真可谓是英雄眼中看英雄。 通过这部作品,我既看到了文学大师罗曼.罗兰的光辉,又看到了音乐家贝多芬的才华。在文学史和音乐史上,他们都各有一席之地,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写下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和乐章,所以,在我的眼中,他们都是我们值得尊敬的英雄!

…… …… 余下全文

篇二 :《巨人三传》读后感

《巨人三传》读后感

我在读罗曼·罗兰的《巨人三传》时就有这种“一见倾心”的感觉。使我倾心的不是三位巨人的艺术成就,而是罗曼·罗兰的和巨人一样高度的思想和撼人心魄的文字,——因对罗曼·罗兰文字的倾心而产生的对他笔下人物的倾心。

《巨人三传》由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三位巨人的众多传记中,无一能超出罗曼·罗兰的手笔。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对巨人们的生平做任何夸耀的叙述,也没有像大多数传记家们一样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伟大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从罗曼·罗兰写三位巨人传记的序言中,我看出三部传记有三个独特的着力点:

一是罗曼·罗兰重新定义了“英雄”的概念,让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我心中英雄的列表自此刷新。

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 “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所有的只是些空虚的偶像,匹配下贱的群众的:时间会把他们一齐摧毁。成败又有什么相干?主要是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我

绝不会造成不可几及的英雄范型。我恨那懦怯的理想主义,它只教人不去注视人生的苦难和心灵的弱点。我们当和太容易被梦想与甘言所欺骗的民众说:英雄的谎言只是懦怯的表现。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便是注视世界的真面目——并且爱世界。” 以往的我们所认为的“英雄”,不过是些野心家而已——“那种人凭借强力,在虚荣或个人野心的驱策下,能为人类酿造巨大的灾害。”

…… …… 余下全文

篇三 :《好心眼巨人》读后感

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

——《好心眼巨人》读后感

看过《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我被狐狸爸爸的机智、勤劳、勇敢所打动。于是我满怀好奇将罗尔德〃达尔的另一部著作《好心眼巨人》抱回家。

《好心眼巨人》讲述了小女孩索菲与好心眼巨人的神奇遭遇。巨人都是长得很高的,不过这个巨人和其他巨人一比,却显得很矮,因为他只有25英尺,而别的巨人都是50英尺,所以其他巨人从来不认为他也是巨人,而是叫他“小矮子”。50英尺巨人和小矮子巨人的不同之处是,50英尺巨人们是要吃人的,小矮子巨人却是一个不吃人的好心眼儿巨人。小女孩索菲就差点儿被吃了,好心眼儿巨人保护了她。 50英尺巨人们吃人的时候简直就像嚼豆子,所以他们称人为“人豆子”。 这些巨人可不是永远只吃一个地方的人豆子的,而是今天吃这儿的,明天吃那儿的。吃人豆子的巨人还都有令人恶心的外号:吃人肉块巨人、肉油滴滴答巨人、大吃特吃内脏巨人等等。而好心眼巨人却不是,他宁愿吃恶心的大鼻子瓜。好心眼儿巨人虽然是个巨人里的小矮子,可这个小矮子巨人却会制造梦。他制造梦的时候像一个化学家,梦的酝酿和完成都在瓶子里。他能够让你做恶梦,也能够让你做美梦,而且还为小朋友们制作美梦,送给小朋友们。后来,好心眼巨人和索亚都烦透了吃人的巨人,他们联合女王,运用集体的智慧,最终战胜了可恶的吃人巨人。

这本书扣人心弦的情节、有趣的内容使我爱不释手。文中的好心眼巨人给了我一种善良的美感。文章用对比的方法形象地表现出好心眼巨人善良的品质。在巨人国恶劣的环境中,好心眼巨人能出淤泥而不染仍然保持真诚的性情。在50英尺巨人被抓后不计前嫌给他们送去一大批大鼻子瓜。我被好心眼巨人的善良、爱心深深地打动了。

生活中有很多像好心眼巨人这样默默无闻的好心人。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宝宝被开水烫伤了脚,她的妈妈抱着宝宝想往最近的医院送,可是打不到车,这时正好有一位民警叔叔路过,主动停下车,得知宝宝烫伤急需送医院后,这位民警叔叔一路加速,把他们送到医院。

…… …… 余下全文

篇四 :巨人的花园读后感

《巨人的花园》读后感

我最近新学了一篇课文,名字叫《巨人的花园》。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读后使我深受启发。

故事讲述了孩子们很喜欢在巨人的花园里玩,而巨人却不让他们进来,并在花园周围砌起了石墙。春天到了,别的地方都有鲜花,有温暖,而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第二天,当孩子们偷偷溜进花园时,巨人惊奇地发现,春天走进了他的花园。可是,当巨人赶走了孩子们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有一个孩子没有走,他在桃树下一伸手,桃树又长出了嫩芽,开出了鲜花。巨人终于明白了: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由于他自己的任性,冷酷地赶走了春天。于是,巨人把花园给了孩子们,他生活在孩子们中间,感到非常幸福。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认为:做人不可以任性、自私,要学会用宽容的心去对事、对人。要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团结合作,学会帮助别人,而这些品德的培养需要我们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有人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我很赞同这句话,我也希望我能成为一个宽容、乐于助人的人。

《巨人的花园》读后感

上星期,我们学习了《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

这篇童话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讲的是从前有个巨人,他拥有一个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是村里孩子们的乐园。但是,有一天巨人旅行回来了,他不喜欢孩子们在他的花园里玩耍,大声斥责孩子们并叫他们滚出去,孩子们吓坏了,再也不敢来这座漂亮的花园里来玩了。很快,冬天来了,巨人孤独地度过了严冬。当村里又开出了美丽的鲜花,又传来小鸟的叫声时,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有一天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了,他抬头望去,发现春天来了,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孩子们纷纷逃窜,只有一个小男孩还站在桃树底下,他不怕巨人的斥责,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小男孩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巨人终

…… …… 余下全文

篇五 :《进击的巨人》观后感

近来,一部名为《进击的巨人》日本动漫悄无声息在动漫迷中流传开来,且声势日渐壮大。片中的人物关系、剧情走向,甚至人物的身高都成为漫迷们热烈讨论的对象。一部还没有完全更新完的动漫能如此大红大紫,实在是有它的原因的。 故事讲述了在一个架空的世界里存在着巨人和人类两个对立的种族。悠长的历史之中,人类曾一度因被巨人捕食而崩溃。幸存下来的人们建造了一面巨大的墙壁,防止了巨人的入侵。不过,作为"和平"的代价,人类失去了到墙壁的外面去这一"自由"主人公艾伦·耶格尔对还没见过的外面的世界抱有兴趣。在他正做着到墙壁的外面去这个梦的时候,毁坏墙壁的大巨人出现了!主角艾伦由于母亲的死而决定与巨人做抗争,和他的青梅竹马三笠和阿明一起加入了训练兵团并取得了前十,但在一次巨人的突然袭击中艾伦却发现自己有了巨人化的能力,在即将被恐惧与安宁所蒙蔽了双眼的愚蠢的人类灭杀时,调查兵团容纳了他,他加入了利威尔班,但在这死亡率最高的兵团之中,他和他的伙伴们一次又一次的面临死亡、绝望、痛苦、再到麻木······ 我不得不佩服《进击的巨人》的作者,那么年轻的一位作者,可以把人性剖析的那么彻底,把恐惧玩弄得那么淋漓尽致。我可以预想到,当世界末日真正来临的那一刻,我除了等死以外任何事情都做不了。仅仅只是那样的巨人站在那里的时候,不需要任何的动作,已经没有力气去做任何抵抗了,人类的恐惧,睁大的瞳孔,扭曲的心灵,我想那一刻的人类已经不知道该如何生存了,就这样死掉吧!但是成为巨人的食物死掉该是多么···不是恐惧不是恶心,虽然也有,从后

来生存下来的人想要自杀,和处在那一刻自杀的人来看,是屈辱;我是人类,人类是最崇高的,像巨人那样只凭着巨大身躯用蛮横的方式就可以任意剥夺我们的性命吗?不可以的,但是事实是可以的,被当成食物吃掉,和畜生有什么两样,凭着这小小的身躯能改变什么呢?"自己死掉吧!但是,舍得吗?不,做不到,也许我死撑下去还是能生存的,人类这么多不可能就这样全死掉的,只要生存下来就一定有可能活着,所以我就苟且活着吧!有危险就躲远点就好了,只要让那些有能力的人去战斗就好了,我们这样的人,就这样吧,能活下来就是幸运,不可以也没有办法。”这是多少人的想法,即使作者没有特地表现出来,但是世界弥漫的气息,就是这样吧!

…… …… 余下全文

篇六 :霍金传读后感

南京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读书报告

课 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报 告 题 目 读《霍金传》有感

姓 名 冯庆伟

学 号 915110190409

指 导 教 师 马千

20xx年 01月 09日

南京理工大学马研部

读书报告

霍金传读后感

霍金传读后感

残疾的巨人

英国著名科学家斯蒂芬·霍金在全世界可谓是家喻户晓。这位与神话相比的人拥有超乎常人的智慧,糟糕透顶的身体和坚若磐石的毅力,他传奇的一生,令无数人尊敬他,崇拜他近日我读了美国著名学者克里斯汀拉身著的霍金传,被书 中讲述的霍金往事深深打动,感慨颇多。

本书以顺序的方式,有条不紊的继续了,斯蒂芬霍金历经坎坷而又顽强不屈 的70年人生历程。19xx年在历史悠久的牛津古城,伽利略去世300周年纪念日那天史蒂芬霍金诞生了!他注定会改变历史。霍金在童年就流露出对科学的痴迷态度,她凭借天才般的头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牛津大学,后来又以一等的成绩进入剑桥大学深造,正当他在物理学界崭露头角的时候,噩耗传来,她患上了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幸运的是,她得到了简王尔德真挚的爱情,并再剪的支持与帮助下度过了难关,成为了剑桥大学一名教授。之后凭借他的不懈努力,不断的提出了一些跨时代的经典理论。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称号、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奖!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读罢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霍金对真理执着追求的态度以及勇于承认错误的精神。如果说与病魔不懈的抗争,体现了他顽强的意志,那么她对科学的执着探索就体现了他作为科学家的优秀品质。19xx年霍金提出了著名的黑洞辐射理论。由于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几乎所有的理论物理学家都质疑它的奇思怪想(包括他的导师和密友)。他曾一度感到过不安但,但很快他就通过反复的核算坚定了信念。然后他就马不停蹄到赶赴各种理论物理研讨会。在那里他聆听同行们的反对与驳斥,接受权威的自责与刁难。但是在这之后他与每个人进行辩论,用心算得出来的数据不断的反击着质疑,用更深入的研究证明自己的理论,直到所有人都赞成他的观点。于是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谬论终于被攻破。黑洞并不是黑色的黑洞是有辐射的。“一切全都让斯蒂芬·霍金给改变了!”当然,这与霍金执着追求的精神是分不开的,这只是他70岁光辉岁月中一个小小的例子,众所周知霍金嗜好打赌,但霍金的打赌不是一般赌徒的孤注一掷而是对真理的一种执着追求。当遇到了一个难题,绞尽脑汁也对,他无可奈何的时候跟密友打一个赌赌谁能揭开谜底,当发生了争执与同事吵得不可开交,不要紧冷静下来一本正经的打一个赌,赌谁能够最终说服谁。为科学而打赌并不丢人,即使赌输了也

…… …… 余下全文

篇七 :音乐巨人贝多芬读后感

《音乐巨人贝多芬》

今天我们上了《音乐巨人贝多芬》这一课,语文老师先放了一段音乐,这便是贝多芬的代表作《命运交响曲》,我们闭上眼睛,认真地去感受这首名扬世界的曲子。我心里的一切杂念被排除的一干二净。心,一下子静了下来,起伏迭宕的音乐让我的脑海随之而汹涌澎湃,让一切念想在这雄健的音乐中得到净化乃至升华。听着音乐,我很自然地想到了作者,一个饱受苦难而不屈服命运的音乐巨人——贝多芬。

他年轻时双耳失聪,对于一个从事音乐的人来说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是丧失了听觉,可贝多芬没有永远沉浸在悲伤中,他默默接受了现实,把全身心投入到了音乐创作中,是他心中那执着的理想——热爱音乐,支持着他,激励着他。 有句俗话:事情是这样,就不会那样。具有坚强意志的人面对苦难时总是让自己适应并战胜它。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也许你自己尚未发现的一股惊人的潜力,当你陷于困境中,只要你有理想,发挥你的潜力,就一定能通向光明的。这时,你也许会不禁感叹到:原来有缺憾的日子同样能过得精彩。所以我们不必再为痛苦磨难忧伤、愤恨、无奈,而是要坦然、勇敢地面对它。弥尔顿、贝多芬、帕格尼尼被称为世界文艺史上的三大怪杰,他们一个是瞎子,一个是聋子,一个是哑巴。他们不都是胸怀理想,战胜厄运,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吗?上帝是公平的,给了你美貌,就收回了智慧;给了你金钱,就让你失去了健康;给了你天赋,就再给你加上苦难。 厄运如同死亡的泥潭,在此间,你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深深地沉陷下去,要么奋力抗争,爬出死亡之地。而此时,人们若是任痛苦和绝望如同野草一样疯长,就会愈加消沉,那么还不如笑对现实,不再自暴自弃,努力抗争吧!在你接受了苦难的同时也保存了希望,那么,就为这一线希望奋斗吧!

只要你有理想,发挥你的潜力,就一定能通向光明的。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 …… 余下全文

篇八 :自私的巨人读后感

万物美好 我在中央

——读《花田半亩》有感

教师教育学院 2011021438 李琳

书的封面是一朵蓝色的龙胆花,开得耀眼,右上角是一只蓝色的蝴蝶,翩翩起舞,极其富有诗意。打开书,扉页是田维自己写的一段话:

“是谁说过,生命是一片纯白的空地,孤独的人们反复徘徊。在这一片纯白之上,我哭了又笑了,一点点明白人世所谓的道理。当生命终于也随浮华远去,我终于得到安宁。”

翻过来,也是田维的一首诗:

倘若,这世上,从来未有我

那么,又有什么遗憾

什么悲伤

生命是跌撞的曲折

死亡是宁静的星

归于尘土

归于雨露

这世上不再有我

却又无处不是我

也许,光听我说了这么多,你还不懂,为什么,这样一个普通的女孩会感动这么多人。那就让我慢慢跟你介绍一下田维本人。

关于田维:北京女孩,家人和朋友喜欢叫她田田。19xx年4月5日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15岁时身患绝症,开始书写博客,追问生命与青春的意义,文字充满了爱、感恩、坚忍与真诚。20xx年考入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她的博客在同学中广为流传。20xx年8月13日,田维离开人间。去世前一天,仍在写作。留下一部《花田半亩》,感动和激励着无数人??

她点点滴滴书写着成长的感动,没有任何的抱怨。

田维在书中写道:“妈妈说,如果再次孕育你该多好。你仿佛是在怨恨自己,将我生成多病的身躯。妈妈,我时常感谢你,你给我的生命。即使这身躯,有许多不如意,但生命,从来是独一无二的、最可宝贵的礼物。我感谢,今生是你的女儿,感谢能依偎在你的身旁,能够开放在你的手心。妈妈,不幸是我们共同的命运。幸福,却是更深切的主题。”

即使田维她身患疾病,却依旧不忘去安慰她的母亲。

在田维短暂的生命中在与死神波澜不惊的对视中,我们感谢她留下的文字??

我们还要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直到读了这本书,才觉得原先那遇到挫折而去选择逃避的自己,是那么的可笑。书中的子尤,那个身患癌症,依然昂起头来问一句“谁的青春有我狂”的天才少年,他的文字,他的痛苦。他是真正懂得了生命的人。他没有怨恨命运的安排。他将自己的病,称为上帝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