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红旗谱读后感

只有坚持中国共 产 党的领导才能救中国

——读《红旗谱》有感

无锡三院门诊功能党支部针灸科 李成

《红旗谱》开篇于清朝末年,长工朱老巩、严老祥阻止恶霸地主冯兰池毁钟侵田大闹柳树林,揭开了20世纪冀中农民斗争的序幕。冯兰池得胜,朱老巩呕血身亡,严老祥漂泊异乡,朱老明串连28户穷人三告冯兰池失败,埋下了两个阶级的世仇,孕育了子辈朱老忠、严志和与冯家的矛盾。朱老忠带着复仇的火种走出关东,挖参、打鱼、淘金、历尽磨难。25年后重返故土,继续与冯家抗争,并让儿子大贵去当兵,资助严志和次子江涛去读书,他凭直觉,寄希望于“一文一武”报仇雪恨。但残酷的斗争,使他遭受一系列打击,给予他很大的教育。后来他找到了党,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进行反割头税和保定二师学潮等集体斗争,才真正改变了与冯家乃至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形势,结束了悲剧命运。

《红旗谱》塑造了处于军阀混战、日寇侵华危急年代下的社会最底层农民性格鲜明的具有民族文化心理特点的各种人物形象。而当中最成功的是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特别是横跨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朱老忠是闪烁着夺目光彩的“这一个”,是长篇小说园地中不多见的一个具有民族性、时代性、革命性的新农民英雄的成功典型。在他的身上,总结起来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阶级爱憎和有勇有谋、既坚且韧的斗争精神。这来源于深似大海的阶级仇恨,得益于坎坷多艰的漂泊生涯。家破人亡的惨剧,父辈精神的熏陶,走南闯北的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使他比父辈有了更多的智慧和韧劲,实现了对旧时代农民英雄的超越。二是具有慷慨好义、济危扶困、舍已为人的高尚美德。这绝不只是对传统精神的继承,而是阶级觉悟的升华。对阶级兄弟的情深似海,义重如山,对晚辈青年的体贴慈爱,情深意切,使我们窥见了朱老忠闪烁着人性美和人情美的高洁心灵。三是具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一文一武"的复仇模式并不能改变他和本阶级的命运,党的启示教育才使他大彻大悟。先进革命思想的不断洗礼并坚定了他永远跟党走的信念,烈火狂风的斗争锻炼促其思想产生了质的飞跃,他终于汇入了无产阶级解放的洪流。另外,青年一代如江涛、运涛、大贵等成为作品中革命思想的领头人,反抗斗争的真正战士,是中国革命的希望之苗,是用熊熊烈火燎原的带头人,正体现了革命思想根固人心,体现共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读红旗谱有感

《红旗谱》在当代文学史著作中被誉为“建国以后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它是一部在党领导下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它的问世,是我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读了这部小说,不仅让我受到了爱国主义的熏陶,而且让我了解了那个时候冀中农民的生活与斗争。虽然读起来比较烦琐,但是只要抓住了其中的主要事件,就会觉得每件事情之间都有联系,环环相扣,相互照应。首先,我想谈谈关于《红旗谱》的诞生背景。

《红旗谱》的诞生,是作者长期生活积累和艺术探索的结果。作者生活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高潮的年代。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在这个时代中,一连串的事件感动了我,烈士们的形象激动了我。自此,我决心在文学领域内把他们的性格、形象,把他们的英勇行为,把这一连串震惊人心的历史事件写出来。”然而从生活到艺术,作者经历了漫长的艰苦创造。从19xx年的《夜之交流》到19xx年的《红旗谱》,其中由短篇小说发展到中篇,尔后才成为鸿篇巨制,酝酿时间长,准备工作细,投注力量多,可谓呕心沥血。

《红旗谱》展现了一幅壮阔的革命的历史画卷。小说以大革命前后十年为历史背景,描写了朱老忠等几代农民同地主阶级展开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保定二师学潮”为主要事件,生动地反应了党领导革命农民和革命知识分子向阶级敌人进行英勇斗争的壮丽图景。描写了从清朝末年开始,三代农民的革命英雄谱系,反映了中国农民由自发反抗到有组织斗争的历史转折,深刻地概括了中国农

民的斗争道路和历史命运。最后在党的领导下,终于取得了胜利。这部长篇小说阐明了一个真理:只有在共 产 党的领导下,革命斗争才能取得胜利,人民才能彻底翻身解放。

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天然同盟军。从朱老恐、严老祥大闹柳树林开始,揭开了二十世纪冀中农民斗争的序幕。朱老恐之子朱老忠(虎子)被迫出走关东,二十五年后又重返故土,继续与冯老兰家族抗争。但是残酷的斗争,使他遭受一系列打击,给予他很大的教育。后来,他认识到了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农民进行抗争才能取得胜利,才结束了悲剧命运。这是一部中国农民寻求自身解放之路的曲折历史。整个故事立足于滹沱河畔,反割头税和保定二师学潮等斗争,与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遥相呼应。小说所写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具有农民革命斗争史诗的性质。

…… …… 余下全文

篇三 :读《红旗谱》有感——红旗的飘扬

读《红旗谱》有感——红旗的飘扬 红旗仍然在飘扬,鲜红如风中的火光。这是用血泪凝铸的精灵,这是中华人民激情四溢的歌唱。颗颗红星的闪耀,锃亮着中华儿女心中的光芒,激发着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曾忆昔那三四十年代的人们,满怀着壮志豪情,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中原大地上拼搏。在那烈火燃烧的岁月,有多少英魂在飘荡,有多少人民在受煎熬。艰苦卓绝的生活,落败不堪的装备,疯狂残酷的敌人,人心不稳的伪军??又有哪样挫倒过人民为实现祖国统一的决心,又有哪样阻止过人民不断向前拼搏的脚步?在那风雨飘摇,动荡不安,支离破碎的年代里, 那面五星红旗把必胜的信念注到每一个成员的血液里。在这规模巨大、组织坚强的民族解放战争面前,任何困难、挫折都显得如此渺小,如此不堪一击。无论是日、伪、顽,还是反动派的国民党,都禁不起那直达胜利之声的号角。人民的辛勤,人民的奋战,人民的心血,终于抚慰了被铁蹄蹂躏了的国土,中华民族从此站了起来。

遥望红旗,我仿佛又望见了那遵义城头的曙光,仿佛又听见了那19xx年的凯旋之音响彻中华大地的欢悦,这标志着中国新时期的到来。正是因为有了这许许多多的人民先烈和党的坚强领导,才有了大国的崛起。

《红旗谱》中朴实而又无华的农民,在这孕育着祖国希冀的冀中平原,两家三代人,横跨两个时代,投入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肩负起对红旗的守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草根力量,却现英雄本色。红旗的潮流中,依旧不灭的身影里,呼唤着我们,投身呐喊,开辟纪元。

在这新时代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整个中华大地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作为着新时代的青少年,作为着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有责任扛起心中的红旗,怀着感激之情,珍惜幸福生活。我们要为建设这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去感召他人,在一点一滴中帮助他人。为国家、为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坚决投身到建设祖国的洪流中去。

…… …… 余下全文

篇四 :红旗谱

四、从传统侠义到革命正义:革命的正义性叙述

在这一部分,我们要着重谈一谈民族特点和民族气魄的表现。

《红旗谱》讲述的革命历史故事发生在河北,古称“燕赵之地”,这是一片积淀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土壤。梁斌说:“过去有一句老话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真的,从我的少年时代开始,就从故乡人民的精神面貌中,窥到这种伟大的性格。”4 这 片文化土壤和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民的性格给《红旗谱》熏染出浓重的民族色彩,梁斌充分地吸收了这份丰饶的民间文化资源使自己的作品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民 族气魄。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燕赵风骨”,也就是侠义精神,而梁斌也正是依托于民间的侠义精神,将它转换为关于革命的正义性叙述。

不论是“燕赵风骨”还是“慷慨悲歌之士”,其凛然,其慷慨,都在于侠义精神。说到侠义精神,我们很容易 想起《大风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那么,侠义精神是什么呢?“义”大家应当很清楚,是指道义,它同仁义一起,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最高 道德原则;“侠”是指实行道义的方式或行为。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说侠义就是“救人于厄,振人于不赡”,“不既信,不(背)倍言”,其特点是“其言 必行,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之死生矣,而不衿其能,羞伐其德”,“以德报怨,厚德而薄望”。侠也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实施道义的 人,也是通俗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侠客或武侠(武侠就是以武力的方式来行侠的人)。燕赵之地就是多出侠客的地方,且有习武尚勇的传统,因而崇尚侠义精神。这样 一种民族的、民间的传统被梁斌带到了《红旗谱》中,成为论证革命合法性(正义性)的方式,颇能为人民大众所接受。

1.仗义

侠义的核心在于信守“义”的原则,“义”就是行为的合法性依据,也就是说依据正义的原则行事。具体说来 就是急公好义,勇于牺牲,有原则,有正义感,能替天行道,纾解人间不平。侠义行为具有“利他性”,它的使命就是锄强扶弱,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就是路 不平,众人踩;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些就是所谓仗义。在中国民间、侠义精神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特别是燕赵之地侠义文化源远流长,根深蒂固,侠义精 神对地方民众文化性格的塑造影响深远。尤其是在民间,百姓面对世事不公,不对法律、官府抱什么幻想、便寄望于凭自己或仗义之人的一己之力去直接实现公平和 正义。在中国几千年专制统治的社会中,民间社会的平民百姓处于一种法律不完善、官官相护、有冤难伸、忍气吞声的弱者地位,所以对“侠”有一种强烈的期待。 侠是仗义的人格化形象,他游走四方,扶危济困,见义勇为,除暴安良、而不图回报,因而仗义的行事原则和人格精神在民间、在底层社会倍受推崇,得到普遍的认 同和颂扬。 在《红旗谱》中朱老巩、朱老忠父子俩的形象给人印象深刻,首先不是什么觉悟,而正是这种“仗义”。在恶霸地主冯兰池仗势欺人、霸占公产的时刻,朱老巩不畏权势、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保卫四十八村公产。小说中写道:

…… …… 余下全文

篇五 :红旗谱

《红旗谱》读后感——铁骨铮铮,赤血豪情

《红旗谱》是中国现代优秀作家梁斌老师的代表作品,这部传奇般的革命事迹,感染了几代人。使几代人为之热血沸腾,为之慷慨而歌。

梁斌老师于19xx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xx年考入保定第二师范,并参加了二师的学潮斗争。19xx年去北平,参加了北方“左翼”作家联盟,开始写杂文、散文和小说,挣一点稿费维持生活。而后到济南,考入山东省立剧院,学习戏剧表演,担仍坚持文学创作,写出以高蠡暴动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夜之交流》。

19xx年春天,梁斌回到故乡,参加了中国共 产 党,历任冀中区新世纪剧社社长,游击十一大队政委、冀中文化界抗战建国会文艺部长等职。这期间他写出短篇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和中篇小说《父亲》,这些作品中开始出现了《红旗谱》中的人物。还写出了《千里堤》、《抗日人家》、《五谷丰登》、《爸爸做错了》、《血洒卢沟桥》 等剧本,在冀中地区演出数百场,激励了冀中军民的革命斗志。19xx年起做地方工作。

在19xx年梁斌开始创作三卷本长篇小说《红旗谱》,19xx年出版第一部,被誉为反映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式作品,引起强烈反响,并被改编为话剧、电影;19xx年出版第二部《播火记》,19xx年出版第三部《烽烟图》。

在梁斌的创作历程中,自身的求学和生活经历也是他能创作出著作《红旗谱》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生经历,

《红旗谱》通过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冀中平原锁井镇朱严两家农民三代人和地主冯兰池一家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二师学潮”为中心事件,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借这两个典型的事件,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从历史视角高度的概括大革命前夕中国北方城市和农村阶级斗争的革命面貌。

《红旗谱》成功地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第一代农民形象朱老巩,第二代农民形象朱老忠和严志和,第三代农民形象大贵,运涛和江涛。特别是横跨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塑造的最为成功。朱老忠是最光彩夺目的一个,是长篇小说中不多见的成功典型。朱老忠这个形象激烈的表现出农民阶级对剥削阶级无比仇恨和强烈的反抗精神。整部作品凸显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一种冀中平原豪放粗犷的气息。另外,综合作品中“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民族传统精神,充满浓厚地方色彩的冀中平原深广背景等,该书称得上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

…… …… 余下全文

篇六 :高20xx级语文寒假作业

高2014级语文寒假作业

一、高二是语文阅读积累的黄金时间,请同学们在以下推荐书目中任选1到2本进

行精读,并作摘抄及读后感共15篇(每篇不少于800字)。

推荐书目(参考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聊斋志异》 《三言》 《红楼梦》 《儒林外史》 《官场现形记》 《家》 《白鹿原》

《呼兰河传》 《长恨歌》 《小二黑结婚》 《平凡的世界》 《子夜》 《骆驼祥子》 《红旗谱》 《红高粱》

二、完成新闻评述10个(每篇不少于150字)。

三、自选主题准备演讲稿1篇。下期将进行演讲比赛,请各位同学做好充分准备吧。

四、请同学们做好知识巩固积累,下期我年级将举行“古代诗文背诵”大赛,请同

学们完成必修1-5册所有背诵诗文篇目及高考考纲中另外涉及的其他诗文篇目的背诵。

必修篇目如下:

必修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段)

必修2——诗经·氓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 短歌行 归园田居 ) 兰亭集序 赤壁赋 游褒禅山记(第3段)

必修3——蜀道难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 琵琶行 寡人之于国也 劝学 过秦论(最后3段)

必修4——苏轼词两首(念奴娇 定风波)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 永遇乐)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 声声慢) 廉颇蔺相如列传(最后5段) 必修5——归去来兮辞 滕王阁序(第2.3段) 陈情表

考纲篇目如下(除必修篇目另外涉及的诗文)

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

必修2——诗经·小雅·采薇 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固前圣之所厚”)

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二情同依依”)

必修3——李商隐诗两首(锦瑟) 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如是而已”) 必修4——柳永词两首(望海潮 雨霖铃)

…… …… 余下全文

篇七 :谈谈学习语文的方法

作者:段步武

卢惠平同学:

你好!

你向我索求语文学习方法,很遗憾,我不能为你提供一套完整而科学的方法。现只就我过去是怎样学习语文的,向你作个简单的介绍。

学习方法犹如登山之拐杖,龙舟之橹桨。有了它,在学习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只一味苦干和蛮干,虽然也有一定的成效,但也往往是得不偿失;再加上课程逐渐增多,要求不断提高,时间日益紧迫,更不能容许你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关于学习方法,有很多人探讨过,前些年最受欢迎的是黎世法的《中学生的最优学习方法》,他归纳了一个完整的学习方法体系,即前后紧紧联系的八个学习环节: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课外学习。我对这套学习方法很感兴趣。

我想,要搞好学习,前提之一就是学习目的要明确,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我认为这点决不容忽视。因为从现在来看,有很多人不明确学习目的是什么,在学校成天混日子,得过且过,根本没有前进动力。那么究竟你们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就是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宽自己的发

展空间,给自己创造更优裕的生活条件,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学习目的明确了,在学习中就不会处于被动状态,就会主动去钻研,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搞好学习的前提之二就是要有自信心。也就是说,要相信自己在所处的群体中,绝不是“低能儿”,自己有能力赶上和超过别人。可悲的是,有的同学总认为自己比不上人家,先天条件没有人家的好,于是整日唉声叹气,沉浸在“自卑”的苦水之中,以至一事无成。一个人既要看到自己的缺点,更应该看到自身的优点,树立起自信心,不要消沉,不要悲观,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任何一个读书人,如果具备上述两点,再加上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一定能够学好的。

…… …… 余下全文

篇八 :高二熟语积累-07-4-08-1-3-09-1

高二熟语积累(07-4 08-1)

遇人不淑yù rén bù shū

【解释】:淑:善,美。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

【出自】:《诗经·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涉淑矣。”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含贬义

推波助澜tuī bō zhù lán

【解释】:澜:大波浪。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出自】:隋·王通《文中子·问易篇》:“真君建德之事,足推波助澜,纵风止燎尔。”

【示例】:即或漏吞舟之鱼,而已暴鳃断鳍,颓然老矣,尚何能为~之事哉! ◎严复《论世变之亟》

【近义词】:推波助浪、火上浇油

【反义词】:随波逐流、息事宁人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探囊取物tàn náng qǔ wù

【解释】:囊:口袋;探囊:向袋里摸取。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

【出自】:《新五代史·南唐世家》:“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示例】:点小事,如~。 ◎梁斌《播火记》十二

【近义词】:轻而易举、手到擒来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马尾巴串豆腐

马尾巴是指马尾巴上的毛。一般用来做二胡等的弦。它细而坚,就像软钢丝。 古时卖东西如卖猪肉是用草穿的,让顾客提回家。因此有类比马尾巴穿豆腐的。所以穿上豆腐,是不能提的,也做提不起来\别提了。比喻不好的不高兴的事叫别人不要提等(这个歇后语在不同的语境意义也有小的差异)。

多用于谦辞,谦虚的说能力不足等等。

歇后语

马尾巴栓豆腐—— 提不得

量入为出liàng rù wéi chū

【解释】:量:计量。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

【出自】:《礼记·王制》:“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

【示例】:宜~,汰冗食浮费。 ◎《明史·孙原贞传》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