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铸师魂,宁静而致远正式演讲稿罗芬

铸师魂,宁静而致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

我叫罗芬,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铸师魂,宁静而致远》。 岁月如梭,转眼来到二幼已经一学期了。在幼儿园充实的生活让我感到宁静而幸福。学校组织的几次师德师风活动更是使我受益匪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在学习中,最美乡村教师徐德光老师就是这样做的。

徐老师是贵州省的一位普通教师,他坚守大山深处37年,被称为“马背上的校长”。徐老师所在的学校,覆盖区域地广人稀、交通闭塞,学生上学非常不方便。于是他骑着自己买的马,在自己用了5年时间一刀刀劈出来的羊肠小道上接送学生,运送教学用品,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多少次从马背上摔下来,多少次新老师来了又走,徐老师却始终坚持着。正是这种坚持为这里的孩子劈出了一条求学之路,也正是这种坚持,护送这里的孩子走进课堂,走出大山。

想着那一幕幕感人的情景,想着那一句句朴实的话语,我彻悟了是赤子般的爱,让他选择了留下与坚守。这是一种大爱与大我,超越了个人的利益与价值,展现的是一种崇高境界和操守;

我懂得了原来他只是放下了自己,正是这种放下,自然而然地打通了小爱与大爱、小我与大我之间貌似难以跨越的鸿沟。因而,他一面给予着爱,一面又受爱的滋养,正是在这种爱的给予与滋养中,他实现了自我价值,获得了爱的温暖,成就了 “最美”。

想到自己,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我想要成为最美教师中的一员,我渴望那样的人生。人生短暂,自然永恒,灵魂的富足,永远不是物质所能填补的。我们的人生总有一个注定的结局,在我们注定要离去的这段日子里,我们在生活的窄缝里拼命地拥挤,却在不不知不觉间迷失了理想和方向,自我不在,生存失本。所以,让我的灵魂挟带宁静,站在淡然的远方,眺望尘世的纷繁;让我的心灵保持澄澈,哪怕未来艰险,却也能走的更远。

…… …… 余下全文

篇二 :坚守宁静的心灵家园-演讲稿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守宁静的心灵家园。

这是一个自定义为竞速的时代,新世纪虽然只有15岁,却也让人看到了他的无限前景。竞速的理念充满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吃快餐、等快递、用快播、听快讯、还吃快克。人们对于效率的追求,促使社会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可难免衍生除了反面的副产品,所以我建议大家:坚守宁静的心灵家园。

刚刚我们提到现代人对效率的追求,其中的一个飞跃就发生在阅读上。今年寒假,我在图书馆消磨了两周左右的时间,令人不解的是,诺大个图书馆竟门可罗雀。追根溯源,就三个字——电子书。问一下,几乎每周都看电子书的有几位?每天呢?电子书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在电子书市场的背后有一股强大的中坚力量——网络写手。日更新万字不禁令人佩服,可就在靠字数吃饭的市场中,有一位老人,他立志修史,也玩起了陶渊明先生的游戏,他隐居江南,每天工作5小时,却只有七八百字的成果。他,就是易中天。关于易中天修中华史,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他“老了,还要折腾。”,他淡然一笑“老了,才要折腾。”时光无言,默默见证了这位七旬老人的执着于坚持和他在浮躁中对心灵家园的坚守。

试问现在最火的电视剧是什么?都不对,是《西游记》。自86年上映,这29年来师徒四人风里来雨里去,往返西天3000多次,那真是“踏平坎坷成大道”。听说最近《西游记》申报了几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有观看人群数量最多,重播次数最多,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准备时间最长。86版《西游记》共41集,从82年着手准备到86年春节25集上映,再到99年最后16集续集拍摄完成,尽管有一段时间并没有拍摄任务,但前25集是以每年6集的速度拍摄的,远了我不敢说,近十年有几部电视剧可以用心准备如此之久。与之相对应的,想必也是一部“神剧”——《乡村爱情》。在去年11月份第8部已经完工,作为本山大叔一家的“暑假作业”,一年少则30集,多则50集,其用意,其水平,其精致程度,想必一对照便可见分晓。

…… …… 余下全文

篇三 :宁静致远

宁静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是诸葛亮所书。此联反映的是诸葛亮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认为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语浅而意蕴深刻,充满了道家哲理。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意思就是: 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以内心平静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 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身心不能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有些东西并不是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有时也会因为一些失去而更加完美。失去了,我们还可以争取找回来,如果找不回来,还可以去发现更好的。

让我们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中的拥有与失去,凡事看得淡一点,知足常乐,会让自己的生活轻松愉快,如果太贪心,总想得到很多又无法面对失去,那终究会成为一种生活的负荷与累赘,让我们疲惫不堪而逐渐失去人生的乐趣。 既然这样,让我们还是选择平静与淡泊吧。好好珍惜自己拥有的,正确面对已经失去的,给自己一份快乐的好心情、好生活。失去一些,得到一些。舍得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舍得那些浮华,才会得到优雅;舍得那些名利,却会得到平静。凡事看淡一些,反而少了烦恼;处事宁静一些,却多了从容与优雅。 一个人如能不管际遇如何,都保持快乐的心境,那真比坐拥百万家产还更有福气!我们一生很少有几次真正感到自己的生活一帆风顺,海阔天空。人生际遇不是个人力量可以左右的,而在多变的环境中,唯一能使我们摆脱烦恼的办法,就是使自己“随遇而安”。 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尘世繁华,不被所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每个人都是人生的修行者,一步步艰难前行。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修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也是为了走得更远,生活得更美满,生活的更洒脱、更自在。 正如季老在《做人与处世》一文中说:“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处理好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至于个人心中思想感情的矛盾,则多半起于私心杂念。解之之方,唯有消灭私心, 学习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 余下全文

篇四 :静 演讲稿

安静校园,从你我做起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今天我演讲

的主题是安静校园,从你我做起。

诸葛亮说:“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水流深,不显不露。一个静字,竟是如此意蕴丰富:它既是一种形象,一种修养,一种文化;又是一种常识,一种礼貌,一种习惯。学会安静,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提高,亦给他人带来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作为学生,保持校园安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有作家曾说:“在旁边有人的时候,安静是一种礼貌,不管是什么声音,哪怕是音乐,在别人不需要它的时候,就是一种噪音。”的确,公共场所是公众活动的场所,在我们的校园中,教室、走廊、食堂、寝室均是大家的共同空间,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既是对公共规则的自觉遵守,也是对其他同学的礼貌与尊重。

那么同学们,请想一想,你是否做到了安静呢? 上课铃响了你能立即安静下来吗?上学、放学、课间活动时,你

能守纪的排好队上下楼梯吗? 自习课上你能不说话,专心投入的学习吗?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说明,你还没有学会安静!初中三年,在追梦的道路上,我们携手同行。杜绝追逐打闹,喧哗吵嚷,提倡自觉守纪,全神贯注。让安静伴我们在茫茫学海中扬帆远航。

思古之智者,无不在静中修身悟道。身静,方可心无旁骛,专心

思索;心静,方能让思想纵横千里,获得大智慧。正因如此,才有了陶潜采菊东篱下,不慕权贵的超然淡泊;才有了孔明运筹帷幄、决

胜千里的壮心气魄;才有了美国作家梭罗瓦尔登湖畔的悠然独立和满含宁静、恬淡、智慧的世间名作。太多实例告诉我们,唯学会宁静,才能沉淀浮躁,过滤浅薄,积蓄能量,最后一鸣惊人。因此,作为一名学生,唯戒骄戒躁,静下心来,专心思索,方能更加游刃有余的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才能在以后的考场上如火山般喷发智慧的力量,如鲲鹏般迎空展翅,一飞冲天。

…… …… 余下全文

篇五 :宁静致远 以静修身

宁静致远 以静修身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是写作技巧之一;动若脱兔,静若处子是做人处事的理想状态。

静者,止也。孔子曰“智者动,仁者静”,讲的就是人立身处世的规范。从哲学观点看,动静乃相对而言。动与静的辨证法也蕴藏在各类艺术中,书法中“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绘画中 “方拟去而忽来,乍欲行而若止”,音乐中 “此时无声胜有声”。王安石曾经集前人名句成联“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前句静中有动,后句动中有静,两句境界转换,动静相映成趣,不失为“巧对”。我们或可据此得出结论,所谓的静,其实有动孕育其中,生活中求静是难得的享受,学问中有静是进步的阶梯,因而“静”理应成为追求的目标,所谓“一动不如一静”。为人之初,学问之始更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吃得下辛苦,经得起考验,受得起挫折。

一、静是思想的前提。美国作家乔治·桑说:“由于人们能够沉静下来思索,精神生活而变得异常丰富”。李白的《静夜思》把安静与思乡紧密结合,张九龄的“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把安静与思念升华。而说人是会思考的芦苇的帕斯卡尔则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不然你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你死命。但只要你会思考,纵使宇宙毁灭了你,你却仍比致你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此,除了安静地思考,你别无选择。

二、静是成熟的标志。一个人的成熟,不在于嬉笑、游乐的轻佻举止,也不在于高谈阔论、颐指气使的廉价言谈,而在于坚忍和刚毅。即由内而外的“静气”。这种静气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风度,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从容,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淡定。这种厚重的成熟,是不经雕琢毫无掩饰与做作的自然流露,是决无卖弄不事张扬与炫耀的铁肩道义。成熟与成功的本质是平静和朴素。

三、静是文明的体现。温良恭俭让,温文尔雅,谦谦君子,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玉树临风,静女其姝。这些表现良好的修养与气质的词语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静”的要义,表明“静”与文明的密切关系,即所谓“秀外慧中”。在公共场所不随波逐流的安静,在喧嚣浮躁氛围中的平静,在尔虞讹诈患得患失间的宁静,在锱铢必较睚眦必报的利益面前的冷静,以及那先人后己问心无愧后的清静,甚至不言自威的肃静,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寂静都是道德与文明的不同表现。可见,典雅的风度礼仪决不是简单地学习效仿,它与人自身的修养密切相关,是一个人良好的内在素质、高尚的文化道德修养的外化和呈现。

…… …… 余下全文

篇六 :和谐演讲稿范文

和谐演讲稿范文

和谐演讲稿范文

让我们荡起和谐的双桨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当岁月的脚步匆匆的走过一年,我们收获了“活动年”里前所未有的丰收和喜悦。当充满希望的**年悄然走来之时,我们又承载着“服务年”里许许多多的宏伟目标。我想,无论是“活动年”还是“服务年”,都离不开一个政令畅通、人和气顺、健康有序的和谐发展氛围,都需要一种齐心协力、各尽所能、同心同德的发展合力。

古往今来,和谐思想绵绵不断。从孔子的“和为贵”,到孟子的“天人合一”;从孙子兵法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到我们百姓中的“家和万事兴”,讲的都是和谐的道理。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和谐已经成为我们时代发展的主题。在我局的五个建设中,和谐建设举足轻重。

是的,当我们内心和谐时,必定神定气闲,宁静致远;当家庭和谐时,必使人兴财发,其乐融融;当单位和谐时,必能生机勃勃,事业兴旺;当社会和谐时,必成千秋伟业,太平盛世。

同志们,和谐首先需要理解。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生活习惯、为人处世各不相同,而理解就是求同存异、包容豁达,最终达到共赢的目的。有人说,世界上的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空和海洋,而是人的心灵和胸怀,退一步海阔天空。能在茫茫的人海中相逢相处,并为了共同的老干部事业而努力,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责任。让我们珍惜这种难得的相逢机缘吧!

和谐应该讲团结。团结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和成就事业的基础。“一燕不成春,独木不成林”,只有团结才能凝聚力量。在单位这个大家庭里,每一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只有服从指挥,主动配合,精诚团结才能共鋳老干部事业的辉煌。

和谐要有作为,和谐的目标是发展。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人尽其才,各尽所能,是我们共同发展的前提。我们已经看到了,在和谐建设中局领导班子走在了最前面。他们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带领我们一步一个飞跃的往前奔。我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机关和谐的温暖。两年前,我从基层来到市局工作,是同志们的热情相助,真诚协作,使我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环境,进入了新的工作角色。

…… …… 余下全文

篇七 :书香校园演讲稿《书香涵泳,润泽心灵》

书香校园演讲稿

润泽心灵,最是书香能致远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充实的呢?有人说,是香茶伴经典。的确,读书妙处无穷,润泽心灵,最是书香能致远。心灵只有经过书香的润泽,生命才会更丰富厚重,魅力无穷。

读书,能丰富知识,愉悦身心;能开阔眼界,陶冶性情;能提升品位,升华精神。读书,能晓天地之大,知人生之艰;能有自知之明,预料之先。读书,能不为己而悲,不为物而喜,淡定从容;能绝权欲,弃浮华;读书,能滤浮去躁,撇拨世事纷扰,能潇洒达观于喧嚣尘世之上,而自重、自尊、自强,而不卑、不畏、不谀,而心静如水、人淡如菊。当读书成为生活的状态,成为精神的必需时,人就能够“抽身而出,透过艰辛,仰望神明”。人路多不平,书香常相引,正是这种滋养,让人生充盈,就是这种滋养,让世人觉醒。

就读书来说,我不敢称自己是真正的读书人,因为我底气还不够,但我真的知道,书真的是太好了,它是最高档的“身心保健品”!可以说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阅读史,有阅读习惯的人的精神世界永不衰老萎缩。时光易逝,朋友易去,书却始终相伴,让我们的心永葆青春。

书,是睿智的源泉,带给我们最隽永的乐趣。读书之乐,乐在大开眼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有出乎想象之外的奇特风景,超越现实世界的心灵震撼,让生命的历程陡然加宽。读书之乐,乐在悦心,好书是心灵的钙片,随意翻阅,便可拨开彷徨的迷雾,抒发缠绕的情绪,陶冶性情,修炼宁静祥和、宽容豁的达心胸。读书之乐,乐在交流感悟,每一次阅都是同伟大灵魂的碰撞,与高尚精神的交流,从中汲取了搏击命运,抗争挫折的勇气和力量。读书之乐,乐在思考,书中有读不尽的前人之事,用不完的后世启发,以史为鉴,学会珍惜。一本本书籍,一次次感悟,不断超越,不断成长,不断成熟。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高校是知识的宝库,是文化的走廊,是师生的乐府,更是人才的摇篮。没有遏抑、没有权威、没有功利,有的是鲜活的课程与思想,创造的冲动与执着,不倦的探寻与思考。然而,我却想问:在这宝库中、走廊上、乐府里,当沐着晨光,大家是否思考过自己今天该干些什么?踏着夕阳,是否询问过自己今天有多少收获?狄更斯说“我所收获的,是我种下的”。是的,你今天收获的果,必是你过去的种下因。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有才能的人,就看你如何去把握这个机会。大家都知道,站在巨人的肩上可以看得更远,以书为梯可以攀登的更高。作为“天子骄子”的大学生该如何充分利用当前的优越条件,努力丰满自己的羽翼呢?答案是:以书为友,以书为鉴!“读书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让书香常伴,才能不断持续前行。

…… …… 余下全文

篇八 :淡泊名利 宁静致远

淡泊名利 宁静致远

据说大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江苏镇江的金山寺,看到山脚下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不禁兴致大发,他问当时的高僧法磐:“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长江中船只来来往往,这么繁华,一天到底要过多少条船啊?”法磐回答:“只有两条船。”乾隆问:“怎么会只有两条船呢?”法磐说:“我只看到两条船。一条为名,一条为利,整个长江中来往的无非就是这两条船。”一语道破天机。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除了利,世人的心中最看重的就是名了。多少人辛苦奔波,名和利就是最基本的人生支点。利当然是社会发展最有效的润滑剂,但不可过于看重名利,过于为名利奔波不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讲究效益的环境里,完全不言名利也是不可能的,但应正确对待名利,最好是“君子言利,取之有道;君子求名,名正言顺”。君子所求名与利,正当之取,取之也然。小人所争名与利,利令智昏,卑鄙之手段,取之丧尽天良。名利是无止境的,只有适可而止,才能知足常乐。如果整天为名利所累,则万事忧心,不得安宁。知足者能看透名利的本质,心中拿得起放得下,心境自然宽阔。我是非常喜欢庄子名利观点的:淡泊是真。

淡泊于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没有包容宇宙的胸襟,没有洞穿世俗的眼力,是万难做到的。

庄子在《逍遥游》里,讲到了这样一个“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尧被中国古人认定为圣人之首,是天下明君贤主的代称。许由呢?是一个传说中的高人隐士。

庄子写道,尧很认真地对许由说:“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当光明永恒的太阳月亮都出现的时候,我们还打着火把,和日月比光明,不是太难了吗?及时的大雨落下来了,万物都已经受到甘霖的滋育,我们还挑水一点一点浇灌,对于禾苗来说,不是徒劳吗?

尧很诚恳地对许由说:先生,我看到你就知道,我来治理天下就好像是火炬遇到了阳光,好像是一桶水遇到了天降甘霖一样,我是不称职的,所以我请求把天下让给你。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