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八模块案例分析小组总结

B组《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讨论结果

经过大家几天的共同努力学习和激烈讨论,现在我把本小组对《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讨论结果总结如下:

1. 邹老师提出应使学生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

答: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一致认为,邹老师提出应使学生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这是完全正确的。

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起主导作用,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只有学生最清楚整个学习过程中自己的收获与进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不但可以让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也清楚自己的强项与不足,促进大家相共同进步,所以学生应参与到评价中。

王一平老师提出,新课改强调对学生的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主体呈现多元化。因此学生应该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之中。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能使学生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进步。

杨变香老师还提出:主体多元性是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之一。只有学生参与进来,才能强调、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使得评价结果更真实和全面。

2. 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采用了哪些评价工具 ?

答:我们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

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采用了“评价量表”这一工具,具体包括了教师评价表,学校对学生评价表,课题评估表。还有一个激励

性的评价办法和专项奖学金。

3. 方案中的评价表格多以量化形式出现,有的老师提出要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在写评语时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答:我们大家在讨论时都认为应该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 因为新课程强调,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相结合,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水平,这样的评价比较科学合理,有利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热情。

在写评语时,我们小组多数人认为应该考虑以下问题:

…… …… 余下全文

篇二 :模块三案例总结

我是第三模块案例的领取人,在读过他们的案例分析后发现我们每个成员对案例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下面我就结合我们小组成员的帖子、以及我们之间交流的情况做一下总结:

1、你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了什么教学模式?对于案例的第1题中的教学模式:我们小组成员都共同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主要使用了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和探究性教教学模式。448认为陈老师使用了问题框架学习探究性教学模式、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教学模式、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447也认为陈老师使用了以学为主的发现式教学模式,问题框架学习的探究性教学模式。443认为(1)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2)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3)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4)探究性教学模式.

此外,我认为陈老师还使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比如:陈老师在计算机上用 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而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也均在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有涉及。

2、你觉得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体现了哪些教学策略?体现在哪里?案例的第2题中大家一致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主要体现了情境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自主学习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策略、学习动机教学策略等教学策略。443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体现了情境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策略、动机教学策略和自主学习策略。447认为教师教的情景教学和学生学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是陈老师的教学策略;情景教学策略体现在: 请大家动手折的层数和折叠的次数之间的活动。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学策略体现在学习幂的符号规律时,老师通过问题思考和探究的全过程。

综上所述,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体现了:情境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动机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计算机教学策略。

3、陈老师设计用 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你是否认同他的设计?给出你的理由。G组的全体学员意见一致:认同陈老师设计用 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因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一剂良药。通过Math3.0演示乘方运算,更明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这样也可以让学生既能很清楚地看到乘方的书写形式,进一步体会和理解乘方的含义,还能直观地看见乘方的结果。使学生脱离了枯燥的公式记忆,提高学习的乐趣,进一步的加强方程或是公式的理解。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而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陈老师用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实现了由抽象向具体的转变,直观地呈现整个运算过程,学生学的轻松,掌握的也轻松,更优胜于老师口头的表达。447认为陈老师设计用 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有利于学习兴趣高并又是喜欢数学技术的学生,但不是非它不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用其他方法。448认同陈老师设计用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在本课中,由于2的30、50、100次方计算结果较大,若学生计算会浪费很长时间。老师用Math3.0 演示,能让学生很清楚地看到乘方的书写形式,进一步体会和理解乘方的含义,还能直观地看见乘方的结果。同时它使用方便,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 …… 余下全文

篇三 :I组《精心分析_适应变化》案例分析小组总结

I组《精心分析,适应变化》案例分析小组总结

我们I组最近学习了案例《精心分析,适应变化》,案例讲述了市一中王老师去对口支援乡镇中学讲《石壕吏》的故事。经过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和本组的同事经过反复阅读案例,认真分析各活动要求,特别在学校组织的集中学习交流时间认真分析案例,由原来的无从下手的到后来学习小组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每个成员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总算步入正轨。现就以下五个问题,我总结了一下我们I组的讨论结果。

1、请指出王老师列出的目标分别对应布卢姆目标层次的哪一层?

答:布卢姆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其中王老师列出的目标中故事背景、作者杜甫的生平对应布卢姆目标层次中的“知道”层次。新出现的词、句的含义对应布卢姆目标层次中的“理解”层次。活学活用本课的生词、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对应布卢姆目标层次中的“运用”层次。分辨古诗文中的虚写部分和实写部分对应布卢姆目标层次中的“分析”层次。提高阅读和欣赏古诗文的能力对应布卢姆目标层次中的“综合”层次。体会差役的凶恶、老妇一家的不幸,体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体会作者忧国忧民又无可奈何的厚重感情对应布卢姆目标层次中的“评价”层次。

2、王老师在分析教学目标时,采用了什么方法分析教学目标的?

答:主要是采用归类分析法和信息加工法

3、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时,除了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还可以使用哪些软件来分析?请对比这些软件支持教学目标分析的特点。

答:在教学设备的选择上本组成员一致认为没有绝对统一的规定,本组成员各抒己见,也各有道理。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时,使用思维导图,有以下优点(本组成员何凤梅观点)思维导图具有四个特点: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2)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枝从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3)分枝由产生联想的线条上的关键词或图构成; 4)各分枝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思维导图能使我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的知识点上,而不需要浪费时间在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上,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所以它可以很方便地画出相应的层次结构图。杨艳波老师同时也提到:“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时,除了使用思维导图(mind map)工具以外,还可以使用多媒体 Microsoft PowerPoint 软件 photshop,文字处理软件( Microsoft Word )进行编辑。 思维导图(mind map)工具是一种融合了文字、特殊符号,颜色和图案的工具,它可以用树状图或者是Mind Map等工具以最简单、最视觉化的方式来表示各种的信息,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掌握和理解。文字处理软件( Microsoft Word )可以把基础知识中的要点介绍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更有效地传达教学目标要表达的信息。多媒体 Microsoft PowerPoint 软件 photshop 可以把具体的文字和图片相结合,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课文。”王喜兵老师和李岱军老师肯定了王老师使用思维导图的做法:“不管是思维导图,还是PowerPoint或是Word,它们都能将教学目标内容展现出来,但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是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思维导图注重开发人的左、右脑,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它绘制起来非常简单,而且十分有趣!它可以帮助人们改善思维,提高记忆力和办事效率!概念图这种知识可视化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相对于其它软件,它能使我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的知识点上,对知识的体系结构(概念及其概念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的表达出来。所以,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会更方便,也能更清晰地展示出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让人一目了然,也可以让教师思路更流畅。

…… …… 余下全文

篇四 :某求职小组总结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案例(推荐)

昨天晚上进行第二次无领导小组讨论,颇有所得。顺带连第一次的小组讨论一并总结。 第一次小组讨论是我出题(讲海上遇险,给16样物品,进行排序),因此只是作为一个“面试官”的身份看着他们三个在那里研究应该先丢什么先留什么。而其中我们也得出一些结论和经验,譬如一开始就要有人提出计时,合理安排每部分讨论的时间规划。譬如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无意识的小动作应该尽量避免,像转笔之类。还有在讨论过程中观点不同时如何更好地顺大流,又不让人看出你是人云亦云。

昨天silent出题,我得以参与讨论。题目如下:现在发生海难,一游艇上有八名游客等待救援,但是现在直升飞机每次只能够救一个人。游艇已坏,不停漏水。寒冷的冬天,刺骨的海水。游客情况:

1.将军,男,69岁,身经百战;

2.外科医生,女,41岁,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3.大学生,男,19岁,家境贫寒,参加国际奥数获奖;

4.大学教授,50岁,正主持一个科学领域的项目研究;

5.运动员,女,23岁,奥运金牌获得者;

6.经理人,35岁,擅长管理,曾将一大型企业扭亏为盈;

7.小学校长,53岁,男,劳动模范,五一奖章获得者;

8.中学教师,女,47岁,桃李满天下,教学经验丰富。

请将这八名游客按照营救的先后顺序排序。(3分钟的阅题时间,1分钟的自我观点陈述,15分钟的小组讨论,1分钟的总结陈词)

说实话,真正实战的时候,发现三分钟很短。在“面试官”提示还有一分钟的时候,我只决定先救大学教授,经理人,校长和老师,同时肯定地让运动员垫后,而医生,大学生,将军始终难以抉择。在最后的收官阶段,脑海中概念还是比较模糊。因此当silent询问有谁想先讲的时候,我犹豫了。而机会,落在了JL身上,她在第一次的小组讨论中就展现出非凡的实力和经验,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很好地抓住表现的机会。

排序需要标准,当游戏规则确定之后自然就可以玩。她的标准有两个:

…… …… 余下全文

篇五 :无领导小组讨论案例总结(推荐)

昨天晚上进行第二次无领导小组讨论,颇有所得。顺带连第一次的小组讨论一并总结。 第一次小组讨论是我出题(讲海上遇险,给16样物品,进行排序),因此只是作为一个“面试官”的身份看着他们三个在那里研究应该先丢什么先留什么。而其中我们也得出一些结论和经验,譬如一开始就要有人提出计时,合理安排每部分讨论的时间规划。譬如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无意识的小动作应该尽量避免,像转笔之类。还有在讨论过程中观点不同时如何更好地顺大流,又不让人看出你是人云亦云。

昨天silent出题,我得以参与讨论。题目如下:现在发生海难,一游艇上有八名游客等待救援,但是现在直升飞机每次只能够救一个人。游艇已坏,不停漏水。寒冷的冬天,刺骨的海水。游客情况:

1.将军,男,69岁,身经百战;

2.外科医生,女,41岁,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3.大学生,男,19岁,家境贫寒,参加国际奥数获奖;

4.大学教授,50岁,正主持一个科学领域的项目研究;

5.运动员,女,23岁,奥运金牌获得者;

6.经理人,35岁,擅长管理,曾将一大型企业扭亏为盈;

7.小学校长,53岁,男,劳动模范,五一奖章获得者;

8.中学教师,女,47岁,桃李满天下,教学经验丰富。

请将这八名游客按照营救的先后顺序排序。(3分钟的阅题时间,1分钟的自我观点陈述,15分钟的小组讨论,1分钟的总结陈词)

说实话,真正实战的时候,发现三分钟很短。在“面试官”提示还有一分钟的时候,我只决定先救大学教授,经理人,校长和老师,同时肯定地让运动员垫后,而医生,大学生,将军始终难以抉择。在最后的收官阶段,脑海中概念还是比较模糊。因此当silent询问有谁想先讲的时候,我犹豫了。而机会,落在了JL身上,她在第一次的小组讨论中就展现出非凡的实力和经验,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很好地抓住表现的机会。

排序需要标准,当游戏规则确定之后自然就可以玩。她的标准有两个:

…… …… 余下全文

篇六 :案例总结 无领导小组讨论

案例总结

成功=能力+机遇,我想有能力才能碰到机遇,有时也可以创造机遇。如果没有能力,有机遇也轮不到你。所以,相比之下,还是能力重要一些。因为你就是机会,是你带领自己走向命运之大门,敲响它。能力与机遇哪个重要? 1 机遇和能力同样重要,机遇是要靠把握的,但没有能力,有机遇也把握不了 。

2 机遇可遇不可求,当一个人自知能力不足的时候他对身边的任何机遇都会认真把握, 而且也会懂得笨鸟先飞,将勤补拙,但一个有能力的人通常都会自视过高觉得机遇处处都是, 对一些表面平平的机遇都会随手丢弃,不懂得将另一个筑点建立在自己原来的基础平台之上,其实能力也是建立在每一个机遇的把握过程中的!!!!

3 我个人认为,能力最重要啊~

因为有能力的人,机遇也会是增多~

即使你有机遇了

能力没也是干不了事~

所以说有能力就有机遇,有机遇不等于有能力去完成~

4 机遇以能力为基础,能力是对机遇进一步的肯定。

两者是一个整体,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所以同样重要。

5 都很重要,如果机遇来了,你没有能力,也是白搭

6 机遇,在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没有机遇,人民也是无法地做得大事。

能力呢?这是需要我们在平时生活中锻炼来的~

楼主说哪个重要,其实这2个我觉得也是同等重要,它们要互相依靠着,1样缺1不可~

即使人类有能力做某事,但是机遇少来,我们也是不能完成;

又即使人类有机遇了,有机会给我们做某件大事??,但我们不懂,不知道怎样去做,实现,也是没有用~ 总而言之,这2观点互相依靠,但不可以互相取代~

7 你必须有能力,哪怕没机遇,一辈子都没机遇垂青于你,

也必须有能力。

若真如此,世上只不过多一个怀才不遇的人,

但反过来就惨了,尸位素餐还是好的,好心办坏事才可怕。

8 1、在通常情况下,有能力没机遇至少还能够生存,只要能够稍微委屈一下自己。

有机遇没能力,机遇也就很难成为机遇。

…… …… 余下全文

篇七 :模块六小组总结

1.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们组的老师一致认为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教师、学生、家长。建立了学生、教师、家长三方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在学生自评和互评中,学生本人既是被评价者,也是评价者,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通过自评和互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家长是学生评价方案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与教师是共同教育学生的主体组成部分,他们的心是一致的,都想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家长与教师是评价学生中的核心人物,他们的关系是和谐的、目标是一致的,家长与教师参与评价目的是何促进学生的发展;。总之,评价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每一个教育者都有责任让评价真正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有意义的活动,从而促进被评价者——学生的发展。

2.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使用了哪些评价工具?

我们组有五位老师都认为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使用的评价工具有:

(1)档案袋评价。档案袋评价体现在杨老师为每个学生创建的学习档案袋,它是记录学生成长历程的学生档案袋;杨老师为每个学生创建学习档案袋,指导学生在档案袋中每星期放入一张“进步卡”,每个月放入一张“阶段评价卡”,并要求学生从每一单元中收集至少一篇自己满意的作业放进文件夹。这种量化评价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够不断引导学生对学习档案袋中的内容进行反思和交流,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发给家长的三张评价表(学生观察记录表、家庭英语学习情况月调查表、学期末终结性评价表),分别体现了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反思笔记的评价方法。

(2) 量规评价。量规评价主要体现在发给学生的三种卡(包括进步卡、阶段评价卡、期末终结性评价卡),如在《阶段评价卡》中,杨老师对每一项评价内容都分为a、b、c三类评价标准,分别对应3分、2分、1分。

…… …… 余下全文

篇八 :G组第三模块案例总结贴

我虽不是第三模块案例的领取人,但在读过本组教师的案例分析后,发现我们每个成员对案例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我愿将大家的分析的情况做一下总结:

1、你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了什么教学模式?

答:对于第一个问题,我组多数老师认同,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了三种教学模式:( 1 )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2 )探究性教学模式( 3 )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

2、你觉得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体现了哪些教学策略?体现在哪里? 答:大家一致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主要体现了以下教学策略:

(1)情景教学策略:如:在引入新知中,陈老师创设“折一折纸,计算层数”这样的情境,要求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发现层数和折叠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2)启发式教学策略:如:教师在讲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时,善于启发学生,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在“幂的符号规律探究”中,老师通过逐渐深入的引导性问题,让学生逐步找到规律。

(3)探究式教学策略:陈老师在本课中安排的探究活动比较多充分体现了这种教学策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是主体,教师主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求知。

3、陈老师设计用 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你是否认同他的设计?给出你的理由。

答:G组的全体学员意见一致:认同陈老师设计用 Math3.0 演示乘

方运算。理由如下:(1)用Math 3.0方便快捷,可操作性强,学生一目了然;(2)乘方的运算与电脑联系起来,贴近我们的生活。

陈老师用 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是教学的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更直观的呈现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从繁琐的计算中脱离出来,有助于本节课目标的达成。在信息化的时代,应该让学生学会使用一些信息化软件。教师使用Math 3.0,方便快捷,既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使学生脱离了枯燥的公式记忆和繁琐的计算,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