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七章

1、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1、知识观: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适用的方法。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2、学生观: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依靠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知识经验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这些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现象资源。学生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填灌的对象3、学习观: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学习不是知识简单的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的四要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学习的特点: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4、教学观:教学不是知识的“填灌”,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新知识的生长点)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高级伙伴,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

2、对教育的启示:(1)以教师喂主导进行情景创设(2)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协作学习(3)以课堂为阵地进行会话商讨(4)以创新为目标进行意义建构(5)教师要多帮助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策略理解状况及间接的合理性等进行监视和调节(6)为了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一方面,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争辩和合作,教师要耐心的聆听学生的想法,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八章

1、知识:知识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的反映,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联系:区别:1、从测量学的观点看,前者可以通过“陈述”或”告诉“的方式测量,后者只能通过观察人的行为间接测量2、从心理表征来看,前者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后者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3、从激活和提取来看,前者激活速度慢,其提取往往是一个有意识的搜寻过程,后者激活速度快,能相互激活4、从输入和输出来看,前者是相对静止的;从学习和遗忘速度来看,前者习得速度快,遗忘也快,后者习得速度慢,遗忘也慢。联系:1、在实际活动中,陈述性知识常常可以为执行某个实际操作程序提供必要的信息,反过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也会促进陈述性知识的深化2、在学习中,陈述性知识常常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另外,掌握记笔记、阅读等程序性知识对学习陈述性知识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3、学生的学习常常从陈述性知识的获得开始,而后进一步加工消化成为可以灵活熟练应用的程序性知识。

…… …… 余下全文

篇二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1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填空)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20xx年简答题)

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3.※桑代克 19xx年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之父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填空选择)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指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

5.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填空选择)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的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

1.心理发展的含义(填空) 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简答Important)

答: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3.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①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成熟与学习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重要因素

②关键期:在某一关键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关键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是没有影响。(劳伦兹)

4.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Important)皮亚杰 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是突发的、跳跃的,而不是随时间平缓的发展。

① 认知发展机制

图式、同化和顺应、平衡

②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简答,答4个阶段)注意每个阶段的特点会出小题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5.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辩证关系(论述)

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确定难度适当的学习内容,制定适宜的学习方法。

…… …… 余下全文

篇三 :辽宁省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辽宁省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txt懂得放手的人找到轻松,懂得遗忘的人找到自由,懂得关怀的人找到幸福!女人的聪明在于能欣赏男人的聪明。生活是灯,工作是油,若要灯亮,就要加油!相爱时,飞到天边都觉得踏实,因为有你的牵挂;分手后,坐在家里都觉得失重,因为没有了方向。第一章 绪论

填空、单选:

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关于心理学的专著。

18xx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成为独立科学的标志 心理学历史可以分为哲学心理学时期和科学心理学的创建和发展时期

多选: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人格包括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和人格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临床法和个案法

简答、论述:

论述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14——15

教师应掌握的心里辅导技术?17——18

第二章 中学生的身心特征

填空、单选:

1、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植物性神经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2、延脑有活命中枢之称

3、高级神经活动主要指大脑皮层完成的条件反射活动。

4、脑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5、大脑皮层可分为感觉区、运动区、联合区

6、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做出的规律性的回应,可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

7、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8、心理发生与发展分为种系心理发生与发展和个体心里发展

9、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多选

1、人类心理发生与发展的条件:手的发展和直立行走;劳动;语言

…… …… 余下全文

篇四 :教师考编 心理学 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冯特是“心理学之父” 非(无)条件反射: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婴儿吮吸) 条件反射:机体后天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望梅止渴)(巴甫洛

夫)

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谈虎色变)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选择的功能,跟踪和保持的功能,调节和控制的功能。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继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广度:在单位时间内所注意到的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事物或操作活动)上时间的长短。 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对象和活动上。

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注意分散是受刺激干扰使注意离开需要注意的对象)

无意注意在教学中的应用:1.教学内容力求新颖丰富2.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富于变化3.

善于组织学生注意,妥善处理偶发事件4.安排好教学环境,

防止学生分心

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2.对学生学习的要求

要严格而适当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4.组

织学生实际操作5.利用间接兴趣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某一个别属性的反映。

绝对感受性:人对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刚刚能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对两个刺激量的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

…… …… 余下全文

篇五 :旅游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填空

1. 旅游心理学研究范围是:包括旅游者、潜在旅游者和旅游业所有从业人员,诸如旅

行社、饭店、交通运输部门和景区组织在内的服务人员、管理人员、领导人员等人,在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在旅游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在整个旅游活动的方方面面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规律。

2. 旅游消费者的心理过程:a,认识过程: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

物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心理学把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称之为知觉。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

3. 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心理包括:a,个性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征:具体表现为气质、能

力和性格。(四种气质: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4. 消费者行为的决策过程(由例子选择):a,一般性决策:是指在解决一般性问题时,

依据长期处理此类问题的经验迅速作出决定的过程。因为这种决定是迅速的,不假思索地作出的,似乎已经成了意志常规和习惯,因此也称为规范性决策。人们在旅游活动和服务工作中,有相当多的决策属于此类。 b,重大决策:往往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有关资料和考虑各种不同的方案。c,瞬时性决策:事先并未经过考虑,而是因为人们受到各种有价值的信息的影响或广告的鼓舞而引发计划之外的选择。

5. (例子判断)单一性需要:人们在旅游时,只会游览世界驰名的旅游景点,只会光

顾知名度高并能得到标准化服务的饭店,只会乘坐飞往各地的包机和开往各地的固定时间的旅游列车,只会利用像北京、西安、广州等地的国际旅行分社等等。因为这些景点、饭店、交通和旅行社能为旅游者提供可以预见的服务,会避免不愉快的事件和风险。 复杂性需要:是指人们对新奇、出乎意料、变化和不可预见性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即在旅游环境中,旅游者愿意游览以前没有游览过的景点,愿意坐飞机而不是火车,愿意光顾不知名的旅店而不愿下榻具有能提供标准化的、熟悉的、享有盛誉的饭店。

…… …… 余下全文

篇六 :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概述部分:

·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4条)(记忆方法:1,2对于学生;3对于教师;4对于大方面)

1) 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 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3) 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4) 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知道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常考归类性选择题)

?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动态

?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稳定

心理的实质

·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大脑构造及其各部分功能:分为“四叶”,分别是额叶、顶叶、枕叶、颞叶。(选择题,注意黑体字)

? 额叶在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中,有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 ? 顶叶主要是调节机体的触、温、动感觉等;

? 枕叶是视觉中枢;

? 颞叶主要对听觉刺激进行加工。

? 另外,大脑左半球是语言中枢的优势半球。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时由反射组成的。

·什么叫反射?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作用。(注意区分无条件反射[婴儿生下来就会吃奶]与条件反射[婴儿见到奶瓶有唾液分泌])反射生理结构式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根据信号刺激的特点,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的功能分为第一信号系统活动(以直接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具体刺激为信号刺激,人和动物共有)和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由词语作为信号刺激,如“谈梅生津”,人类和动物条件反射的根本区别)。

·“狼孩”说明了什么?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会存在时人的心理内容的决定部分。

…… …… 余下全文

篇七 :专为20xx辽宁教师资格考试 心理学知识点总结(修改版)

第一章 绪论 填空、单选:

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关于心理学的专著。 18xx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成为独立科学的标志

心理学历史可以分为哲学心理学时期和科学心理学的创建和发展时期 多选: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人格包括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二、 情绪情感发展

初中生情绪: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性共存;可变与固执性共存;内向与表现性共存。情感:自我意识增强,自尊需要迫切;有文饰、内隐、曲折性;容易受挫折,忍受力差 高中生情绪:延续时间增强;丰富性;特异性; 情感:由不稳定到稳定;丰富多彩,复杂而深刻 三、 人格发展、

初中生:意识高涨;反抗心理。

高中生:自我意识高度发展;价值观确立;自治需求

第三章:中学生的学习 填空、单选:

自我意识)和人格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临床法和个案法

心理学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 心理学研究任务1.描述心理现象2.解释心理活动机制3.预测和控

制心理行为

心理学研究领域1.基础研究2.心理现象研究3.心理对象研究4.活

动领域层次

心理学是从事教育活动的基础科学1.教育活动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2.教室工作要有心理学指导3.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是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指标 简答、论述:

论述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

1.高尚的职业品德2.广博的知识3.完善的人格4.全面的能力教育教学能力⑵组织管理能力⑶系统学习能力5.专业的技能⑴教学设计技能⑵教学语言技能⑶教学监控技能⑷教学操作和示范技能⑸教学评价技能⑹教学研究技能⑺思想教育及心理辅导技能

…… …… 余下全文

篇八 :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人际交往: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协调性。?心理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作为专用名词在20世纪由梅奥提出

从心理学的不同角度考察,可以把人际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是按需求性质,可以划分为为了满足相互间情感交流,形成良好心里气氛的情感关系和为了相互协调达到某一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工具性关系;二是按喜欢的程度,可分为相互喜欢,亲近,友好的吸引性关系和彼此心里厌恶,疏远,对立的排斥性关系:三是按双方的地位,可分为一方对另一方控制的支配性关系和彼此地位平等的平等性关系;四是按关系存在的时间,可划分为长期性关系和临时性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学科性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研究对象:人与人交往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始于20世纪xx年代,主要是莱维特等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纽科姆等对人际关系结构的研究,梅奥等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研究。根据这些理论成果,米德提出象征性交往理论,勒温提出群体动力学,T组理论,考夫曼提出了社会互动理论,舒茨提出了人际特质理论,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海德和凯莉提出了归因理论,弗罗姆提出了期望理论,亚当斯提出了公平理论

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最为密切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使人际关系心理学尽快中国化,适合中国国情,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④发展新型人际关系⑤纠正畸形人际关系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