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禅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整理版

●学问类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广州香山书院楹联)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刘忠介《人谱》六条)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存养类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自平矣。?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 …… 余下全文

篇二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二)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

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华严经》)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

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 …… 余下全文

篇三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明镜止水以澄心 泰山乔岳以立身 青天白日以应事 霁月光风以待人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 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华严经》)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 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 …… 余下全文

篇四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

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华严经》)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

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 …… 余下全文

篇五 :弘一大师法语录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1.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2.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3.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4.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5.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6.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7.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8.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9.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10.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11.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12.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13.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14.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15.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16.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17.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

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18.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华严经》)

19.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20.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21.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22.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23.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24.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25.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 …… 余下全文

篇六 :弘一大师语录

弘一大师语录(刘生标记版)

学佛的应照佛所指示的方法去修学,把这不彻底不圆满的人生改变过来,成为一个究竟圆满的人生。这个境界,佛法叫做常乐我净。

常是永久,乐是安乐,我是自由自在,净是纯洁清净。四个字合起来,就是永久的安乐,永久的自由,永久的纯洁,佛教最大的目标,不单说破人生是苦,而是主要的在于将这苦的人生改变过来,(佛法名为‘转依’)造成为永久安乐自由自在纯洁清净的人生。

大师语录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视人之善,犹己之善。视己之善,犹人之善。念念同观,亘古无间。

谦逊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经和气迎人,则乖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临事,则以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刘直齐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人世间性偏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谬戾,可胜言哉。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心不妄念,身不忘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以情怒人,以理律己。

以怒己之心怒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 …… 余下全文

篇七 :弘一大师语录

弘一法师语录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

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华严经》)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

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 …… 余下全文

篇八 :弘一大师李叔同法语录整理

弘一大师李叔同法语录整理

2008-10-08 01:46:27| 分类: 佛音佛语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

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华严经》)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

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