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沈从文经典语录

沈从文经典语录

人物简介

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因此,沈从文的民族身份可以是此三个民族的任何一个,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于苗族风情的描述。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xx年开始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xx年-19xx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xx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19xx年病逝于北京。

语录

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 行过许多地方的桥 看过许多次数的云 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 《沈从文家书》

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 ——沈从文

我用手去触摸你的眼睛。太冷了。倘若你的眼睛这样冷,有个人的心会结成冰. ——沈从文

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 ——沈从文

生命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 ——沈从文 《沈从文家书》

二十年前澧州地方一个部队的马夫,姓贺名龙,一菜刀切下了一个兵士的头颅,二十年后就得惊动三省集中十万军队来解决这个马夫。谁个人会注意这小小节目,谁个人想象得到人类历史使用什么写成的! ——沈从文 《湘行散记》

我不能给那个小妇人什么,也再不作给那水手一点点钱的打算了,我觉得他们的欲望同悲哀都十分神圣,我不配用钱或别的方法渗进他们命运里去,扰乱他们生活上那一分应有的哀乐。 ——沈从文 《湘行散记》

我看过多地方云走过多地方桥喝过多地方酒只爱过正当好年华女子 ——沈从文 《由达园给张兆和》

…… …… 余下全文

篇二 :沈从文经典语录

沈从文经典语录

1、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

2、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3、一个对于诗歌图画稍有兴味的旅客,在这小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厌烦,正因为处处有奇迹,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无一处不使人神往倾心。

4、我用手去触摸你的眼睛。太冷了。倘若你的眼睛这样冷,有个人的心会结成冰.

5、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但我也安慰自己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

6、日子平平的过了一个月,一切人心上的病痛,似乎皆在那份长长的白日下医治好了。

7、学贸易,学应酬,学习到一个新地方去生活,且学习用刀保护身体同名誉,教育的目的,似乎在使两个孩子学得做人的勇气与正义。

8、“照理说:炒菜要人吃,唱歌要人听。可是人家为你唱,是要你懂他歌里的意思!” “爷爷,懂歌里什么意思?” “自然是他那颗想同你要好的真心!不懂那点心事,不是同听竹雀唱歌一样了

吗?”

9、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

10、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11、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一辈子最怕的是在同一人生实在是一本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而且必须慢慢的翻。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热情既使人疯狂糊涂,也使人明澈深思。

12、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

13、我一生从不相信权力,只相信智慧。

14、黄昏时天气十分郁闷,溪面各处飞着红蜻蜓。天上已起了云,热风把两山竹篁吹得声音极大,看样子到晚上必落大雨。

…… …… 余下全文

篇三 :论沈从文的《边城》

论沈从文的《边城》

[论文提纲]:在沈从文所构筑起来的湘西世界中,作为乡土文学的代表作,《边城》在人物的塑造及审美艺术特色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沈从文所营造的自然与人性,风情与风俗完美结合的意境,他用深沉厚重的文字,传达出了一份可贵的对于整个民族的悲天悯人的情怀。通过对翠翠、爷爷、天保两兄弟的健康、美好人性的描写来表达湘西世界的人性美,又对湘西百姓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来表达湘西世界的人情美,及其与人合一的自然之景的描绘了一片自然美。我就从结构方式、环境描写和形象刻画三方面来进一步分析他作品中的“湘西世界”。

一、独特的艺术结构

1.1在情节的构筑上,《边城》运用了重复叙事的结构模式

1.2围绕翠翠的爱情这一主线,以时间顺序展开叙述,其间穿插着另外两条线索

1.3小说对主人公的命运安排方面同样采用了圆形循环的结构模式。

1.4从艺术特质角度来看,小说《边城》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双重结合

二、与人合一的自然之景

2.1借写景美衬托人美

2.2借景物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2.3借景物描写渲染气氛

2.4借景物取名

三、健康、美好人性的人物

3.1人物形象分析

3.2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3.2.1亲人的和睦相处

3.2.2邻里的和气相待

3.2.3和谐的人生方式

四、湘西世界的意义和价植

[论文摘要]:在沈从文所构筑起来的湘西世界中,作为乡土文学的代表作,《边城》在人物的塑造及审美艺术特色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沈从文所营造的自然与人

性,风情与风俗完美结合的意境,他用深沉厚重的文字,传达出了一份可贵的对于整个民族的悲天悯人的情怀。通过对翠翠、爷爷、天保两兄弟的健康、美好人性的描写来表达湘西世界的人性美,又对湘西百姓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来表达湘西世界的人情美,及其与人合一的自然之景的描绘了一片自然美。我就从结构方式、环境描写和形象刻画三方面来进一步分析他作品中的“湘西世界”。

…… …… 余下全文

篇四 :沈从文《边城》赏析

沈从文《边城》赏析

沈从文边城赏析

作以希实现他“用一枝笔来好好保留最后一个浪漫派在二十世纪生命取予的形式”。下面我们将从《边城》的文学美感、沈从文创造寓意、凤凰古城的现状这三方面来赏析。

关键字:边城之美、沈从文眼里的边城、凤凰的现状

小说《边城》进述了一个哀婉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了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对小说有了一定的阅读之后,我就从下面这三方面来解读《边城》。

一、 边城之美

<1>、自然美景。在小说中,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青山

绿水,美不胜收。有着最淳朴地自然本色,天是蓝的,水是清澈的。美好的心情离不开美丽的风景,有了这样美丽的景色,自然就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相对封闭的小城,除了那本色的山与水,还有河边的吊脚楼,临河的小街。有河的地方自然就是一道风景线,沱江的美通过它沿途的山和小镇自然流露出来。有了这样的美景,就自然可以理解为何有那么多的人会趋之如骛奔向凤凰。而这部小说的美,也就有了可以让人陶醉的基础。

<2>乡土之美,

这里没有工业,少了大城市的机器喧嚣和吵杂。商业也只是一些老百姓自发地进行地一些日用必须品的交易。“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1)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对于那些已经厌烦了大都市的摩登生活的人来说,这样的一个社会简直就是梦幻。沈从文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正式20世纪30年代,那是的中国内乱不断,同时大城市里也早已习惯了西方现代的生活方式。人们对于真切的乡土之美十分怀恋。

…… …… 余下全文

篇五 :浅析 沈从文边城

浅析沈从文《边城》中的湘西世界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美丽的世外桃源

(一)明净秀丽的山水美

(二)古朴清新的风情美

1、民俗美

2、乡风美

二、纯朴善良的人性美

(一)边城中的唯美爱情

1、翠翠与傩送之间的爱情

2、军人与翠翠母亲之间的爱情

(二)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1、亲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2、邻里的和气相待

参考文献目录

摘要《边城》是沈从文构筑理想“湘西世界”的典范之作,在人物的塑造及审美艺术特色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被刘西渭称为“千古不磨的珠玉”。在这个湘西世界中,沈从文从正面提取了未被现代文明浸润扭曲的人生形式,这种人生形式表现的极致,便是对“神”性的赞美,在沈从文的美学观中,神性就是“爱”与“美”的结合,这是一种具泛神论的美学观念。他认为:我过于爱有生一切。??在我有生中我发现了美;而美即或由上帝造物之手所产生,它就是“可以显出那种圣境”的“神”。“神”、“爱”与“美”三者一体,因此在沈从文作品中神性就是最高的人性。在《边城》里,美丽天真的翠翠、她的殉情的双亲、侠骨柔肠的外祖父、豪情慷慨的顺顺,都具有作家所向往的“人性“美。湘西百姓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看到了湘西世界的人情美,与人合一的自然之景更是描绘了一片自然美。

关键词:沈从文; 自然环境; 民风民俗 ;人性美

《边城》创作于上个世纪30年代,沈从文选择自己的家乡湖南西部小镇凤凰城为故事发生的背景,虚构了一个充满湘西特色,美好纯真却又凄婉哀怨的爱情故事。这部小说自问世以来,就成了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如果仅仅从故事的角度讲,沈从文无意追求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悬念,也没有可以营造惊心动魄的故事氛围,更没有概念化的图解人物,他只是采用典型的中国传统叙事结构,用散文化的情节,表现小镇里两个青年人之间纯真朦胧的情感,讲述了一个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的爱情悲剧。沈从文的高明之处是,这篇小说不仅抒写永恒的爱情主题,还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湘西地方的风景美和人性美,用诗意的笔法展示给笔者湘西世界田园牧歌式的和谐的生命形态。在《边城》里,我们看到的是古道热肠的老船夫五十年如一日的辛劳与善良,是翠翠的天真活泼和那清明如水晶的少女情怀,他们周遭那些乡亲们的和气、诚实、勇气与义气。对沈从文来说,这一切都是他遥远的美好的回忆,是可以用来对抗和回避喧嚣的都市生活烦忧的精神“自然保护区”,而对读者来说,《边城》的故事的确也是如同世外桃源般的美丽与悠远。

…… …… 余下全文

篇六 :沈从文边城赏析

边城赏析

早在高中时,就接触过一点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可是但是上完课还不知道课文里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凤凰古城,也读不出其中的韵味,更没有对它产生任何自己的想法,只是把它当一篇普通的课文,糊弄过去了。后来一直都不曾看,却一直都在心中留存着一份盼待。现在上了大学,有了空余的时间,粗略的看了一遍,我读出了沈先生对湘西风情的钟爱,读出了当地的人们纯朴赤诚,读出了故事淡淡的忧伤。

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过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了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文章中也描述了一些美景,但更多的是讲述着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主人公翠翠是一个柔美纯朴的少女,与二佬傩送第一次的见面两人便已一见钟情。情窦初开的翠翠把心中情愫一直小心翼翼地收藏着,不对任何人提起,甚至是她至亲的爷爷。日子如翠翠家门前的溪水一样静静地向前流淌着,少女的羞涩使翠翠在面对二佬时更多的是出奇的冷漠。而此时,大佬天宝也爱上了翠翠并请人做媒。翠翠惶恐之中从未向任何人表明她的心思,但她已经有了自己内心的选择。

在天宝和傩送互相表明态度后,天宝溺死与湍急的漩涡之中;傩送只要渡船不要碾坊的决心由于大哥的死也变得不再坚定如初,加上家人的反对,他毅然离家闯天下,没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回来恬静的茶峒。孤独的翠翠再没有听到在梦里将她拖起的悠扬的歌声,她对此还一点都不知情。

…… …… 余下全文

篇七 :沈从文《边城》赏析

沈从文《边城》赏析

好句:

1、这小城里虽那么安静和平但地方既为川东商业交易接头处,因此城外小小河街,情形却不同了一点。也有商人落脚的客店,坐镇不动的理发馆。此外饭店、杂货铺、油行、盐栈、花衣庄,莫不各有一种地位,装点了这条河街。还有卖船上用的檀木活车、竹缆与罐锅铺子,介绍水手职业吃码头饭的人家。小饭店门前长案上,常有煎得焦黄的鲤鱼豆腐,身上装饰了红辣椒丝,卧在浅口钵头里,钵旁大竹筒中插着大把红筷子,不拘谁个愿意花点钱。

2、白日里无事,就坐在门口做鞋子,在鞋尖上用红绿丝线挑绣双凤,或为情人水手挑绣花抱兜,一面看过往行人,消磨长日。或靠在临河窗口上看水手铺货,听水手爬桅子唱歌。到了晚间,则轮流的接待商人同水手,切切实实尽一个妓女应尽的义务。

3、蓬蓬鼓声掠水越山到了渡船头那里时,最先注意到的是那只黄狗。那黄狗汪汪的吠着,受了惊似的绕屋乱走,有人过渡时,便随船渡过河东岸去,且跑到那小山头向城里一方面大吠。

4、这两年来两个中秋节,恰好都无月亮可看,凡在这边城地方,因看月而起整夜男女唱歌的故事,皆不能如期举行,故两个中秋留给翠翠的印象,极其平淡无奇。

7、这些诚实勇敢的人,也爱利,也仗义,同一般当地人相似。不拘救人救物,却同样在一种愉快冒险行为中,做得十分敏捷勇敢,使人见及不能不为之喝彩。

9、老船夫不论晴雨,必守在船头。有人过渡时,便略弯着腰,两手缘引了竹缆,把船横渡过小溪。有时疲倦了,躺在临溪大石上睡着了,人在隔岸招手喊过渡,翠翠不让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的替祖父把路人渡过溪,一切皆溜刷在行,从不误事。

1.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

…… …… 余下全文

篇八 :沈从文《边城》论文

试论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在艺术表现方面具有鲜明

独特的个性。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解读了《边城》这

部作品的艺术性。一是作品本身具有的抒情意境的诗

化特征;二是其诗境中蕴含的悲凉况味;三是在悲凉

感怀下凸显的永恒的人性美。通过层层体味挖掘其作

品中最具价值的东西--人性美。人性美是永恒的,沈

从文先生描绘的这一美好品质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仍具

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 抒情意境 悲凉 人性美

沈从文先生,是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兴起的京派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京派作家是以人道主义为根基,遵循“为人生”的创作思想的作家流派,他们由文化层面探讨人性、人生和国民性,艺术上熔写实、浪漫、记“梦”和象征于一体,多写自然景物、纯真爱情、童心及原始纯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就沈从文先生而言,其小说创作大体可分为重叙民间传奇和历史小说、都市讽刺和乡土抒情三部分,其中乡土小说又称湘西小说,是作者对边地山民人情美、人性爱的深情礼赞和讴歌。

中篇小说《边城》就是构筑湘西小说的柱石,也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边城》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湘川边境的小山城茶

峒及其附近的乡村为背景,描写了撑渡船的老人和他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当地掌水码头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大老和二老之间曲折的爱情悲剧故事。《边城》共二十一节,每一节都充满了诗意,作者以舒缓的节奏、细腻的描画、清丽的语言,给予读者一种悠远质朴的美感。

一、一首具有抒情意境的诗

《边城》因其全篇弥漫着悠然袅袅的诗意,而常被人称作“一部田园牧歌式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刘西渭语)。在沈从文先生的诗化小说长廊中,《边城》无疑是高居其王冠之上的宝石。

首先,作品中的人、事、物皆被镀了一层诗意的光辉。在故事情节方面,是以翠翠和二老的爱情为诗情的载体,悠然道来二人故事中“爱”与“美”的特质。翠翠本身就是美的,纯的。“翠翠在风日里长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养着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想不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1)沈从文先生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翠翠的纯美与柔和,翠翠像一件带有灵魂的美玉。她的爱情单纯而执着,没有太多世俗的考虑,有的只是朦胧的梦。在端午节赛龙舟的一次盛会上,翠翠与二老邂逅,两个美慧的少年心中萌发了一段朦胧的爱情。两年后,在又一个端午节到来时,翠翠与二老再次在看赛龙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