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活着读书笔记

《活着》读书笔记

书名:《活着》

作者:余华

内容简介:《活着》从一个旁听者的角度道出了一个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贵生活在那个纷乱特殊的年代,经历了战争,杀伐以及一系列动荡的生活,经历了家庭的兴富到衰落,身边人陆续的死去。在他们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东西,失去金钱,失去亲人,最后只剩下一头瘦骨嶙峋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为伴。尽管是这样,他还是友好地面对世界,一切伤痛的往事在他口中都变得那样的平淡。也许当我们的生命已将要走到尽头的时候,回望以前的一切,才会做到安下心去对待,才会做到清醒的重新认识所有的事。

徐福贵出生富贵,却是个地道的败家子,从小到大干尽了荒唐事,嫖娼,赌博生生让自己从一个阔少爷变成了个穷光蛋.这期间,他唯一做对的事就是娶了家珍做老婆.这个同样出生富贵的富家千金没有一句怨言的包容了迷途丈夫,撑起了日后苦难的天空.

从地主到赤贫,徐福贵也不是没有恨过,恨这个,恨那个,最后恨的还是自个,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怨谁 他活着,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是啊,就如他娘所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活着的意义并非只是富贵. 自从做了佃户,也许劳动是能改变一个人,不,应该说是生活,为了活着,一家人的活着,徐福贵努力劳作,再不若从前的荒唐,活着也似乎有了目标.

句段欣赏:

“日子过的又苦又累,心里反到踏实了.他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徐家从小鸡变成鹅,鹅变成羊,羊变成牛,慢慢的重新发起来.只是世事难料,他被抓壮丁上了战场.在战场上历经生死,成了俘虏后面对解放军是选择留下还是领了盘缠回家时,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回家,那一刻,对家庭的牵挂也许是他活着的唯一理由吧.只是现在想想,如果那时他选择的是留下,也许人生会有所不一样吧,就如那同样成了俘虏选择留下参加解放军的春生”.

解放了,土地改革,买了他家所有田地的龙二被枪毙了,真当是福兮,祸兮.这一刻,主人公已经想开了,认命了.用家珍的说法就是: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是啊,经历过分离之苦的家人才知道团圆的真实可贵.

…… …… 余下全文

篇二 :余华《活着》读书笔记

余华《活着》读书笔记

一位走过历史的普通老人娓娓从容地到来他的一生,《活着》里的故事便在老人平淡的声音里,像是静静的河水般流淌出来,没有哀泣,也没有呜咽。讲述者老人没有刻意煽情,可是波澜无惊的语言里蕴含的故事震动了读者的心,不禁对老人的曲折不幸一生满怀同情。老人在经历了诸多亲人离世,只余孤单的自己凄凉在世后,还能安然平静的向他人讲着自己的亲人如何一个个离开,他最终会做到这样的超然心态,又说明了他经受了人世间极大的痛苦,物极必反,痛苦的不能再痛苦了,只有平平淡淡的活着。

《活着》里讲故事的老人叫福贵,他本是个地主的儿子,有土地,有房产,有身份,有地位,是个堂堂大少爷。可他偏偏是个好赌的败家子,很快就把家里的财产输个精光。他的不争气气死了老子,赔着全家人过起了贫穷老百姓的苦日子。好在万贯家产的消失换来了浪子回头,福贵从此改过自新,勤勤恳恳,本本分分的当起了农民,真好地为这个潦倒的家担起了责任。没过多久,福贵被国民党抓去做壮丁,当兵期间认识了春生,两年后福贵被共 产 党俘虏,这才有机会重回到家里。福贵不在家的两年里,他的老母过世,妻子含辛茹苦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地讨生活,凤霞有庆都张大了不少,凤霞因为发烧变成了聋哑人。共 产 党解放了全中国,进行土地革命,实行大跃进,人民公社。熬过了这之后的苦日子后,眼看着好日子是苦尽甘来,命里安排的却是福贵一生厄运的真正开始。钱财散尽方可豁达一笑,因为身边还有亲人的支撑,那么失去了亲人,就是没有了支撑,粉碎了希望。福贵的接下来的后半生,就是在不断地忍受着死神无情的双手将他的至亲从他的身边一个个的夺走,忍受着每次燃起的希望又一次次被掐灭。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都死去了,只留下孤孤单单,凄凉独活的老人……

在我读完《活着》后的第一想法是很不理解为什么徐福贵到最后还要好好地活着?他不止一次地面对着至亲至爱从他身边相继离去,又不止一次的希望遭到破灭,这样的不幸接连不断的砸向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肉身,饶是任何一个平常人陷入这般精神打击的连环套中,都可能扛不住如此巨大的折磨,将会濒临精神崩溃。我曾怀疑是不是生活的压力,亲人离别带给他的痛苦,早已超越了他的心理承受极限;怀疑心灵的抑郁已将他压迫的麻木,冷淡,他的心已被吹向茫茫沙漠,干涸到绝望地苟延残喘余生。

…… …… 余下全文

篇三 :《活着》读书笔记

《活着》读书笔记

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没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活着》想要告诉我们的……

读《活着》缘于推荐单上的书评。以前没有读过余华的小说,看过那篇书评以后,便在网上买了这本据说十分厚重的小说——《活着》。不过是一本大约八万字左右,拿在手里轻轻的,暗红的封面,黑色的字,不太张扬,却真的透出一丝沉重。我没有急于读正文,而是细细地读了作者的自序。里面阐述了一个主题: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物体所活着。

从乡间午后阳光下,琐碎的讲述开始,我就被拉进了故事。那些没有任何装饰的语言,平平淡淡的讲述中,一个个鲜活的影子跃然于我的眼前。没有责任心的少爷福贵,忍辱负重的城里小姐家珍。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的喜爱,也许没有理由,也许只是命定的。我宁愿这样想。父亲的离去,使福贵萌生了罪恶感,初初体验到作为男人的责任,想为这个家承担所有,我也在此处为他而庆幸,但却没有想到接下来他的命运并没有因他已经承受的惩罚而稍许的减轻。苦难还在继续。母亲的离去,他没有亲见,母亲子啊盼他的归来中无望和平静的死去,读来不会过于沉痛。可我却不忍读有庆的死,那个孩子的死,几乎另我窒息,我从没想过一个人的生命和另一个人的生命可以做这样的交换。于是,我落泪了,为一个十三岁的孩子,为几句话中描述的死去。 在读此书之前,已经知道了福贵经历与所有亲人的死别,但却不曾想过有庆的死是如此的轻飘,如此的沉重。我长久的停顿下来,我不能再读下去,看着剩余薄薄的书页,我猜想,还能有什么样的死比有庆的死更让我动容。我还是继续翻开书页,因为我总想知道,所谓世间的惨痛不过如此罢。还能有几种。接下来凤霞的死和家珍的死只能让人感觉无奈和叹息。再接下来,我读到了二喜的死,便又一次窒息。合不上的书页在我的眼前张开着,那些字仿佛张开的嘴,嘲弄着我常有的莫名的忧伤。又一

…… …… 余下全文

篇四 :《活着》读书心得

《活着》观后感

电影《活着》,根据余华同名原著小说改编,19xx年由张艺谋执导,葛优、巩俐等主演。影片以福贵一家的坎坷命运为主线,讲述了福贵和他家人风风雨雨几十年的遭遇。电影与原著给人的感觉有所区别。影片露出一股悲悯情怀和伤感的黑色幽默,它将历史浓缩为个人命运,涵盖着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其实原著中悲伤是一点一点蔓延的,并且那种悲痛是在作者冷冷的笔调下逐渐加重的,生命里难得的温情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作者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影片简介:福贵曾是一个显赫有钱家庭的长子,他天性懒惰,嗜好赌博。很快就把他家的财产输光了,父亲被气死了。突然变穷的福贵被迫自力更生,被强征入伍后悲惨的经历使福贵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后来福贵回到已经被解放的村子时被告知他母亲已经死了,女儿凤霞因高烧哑了。家产败光、父亲离世、被拉壮丁的拉去打仗却成了战俘、妻子病了无钱医治、儿子夭亡、女儿又聋又哑死于难产,就连女婿、外孙,都死于非命,仿佛那个特殊年代的全部灾难都落在了福贵身上。而其中的任何一件事,都足以让任何一个强悍的人去掉大半精魂。可是福贵在这一系列的打击后,仍好好的活着。

原著中的他还可以轻描淡写甚至幽默轻松的向别人讲述他这一生。是种种的不幸让他习惯了生命的脆弱,他平淡无奇的活着在我看来似乎是对生命的一种挑战。就好像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

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他似乎在用他平凡的生活向命运咆哮:让“我”看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还能不幸到何种程度?影片结尾,福贵对馒头说,“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人生在世这几十年,弹指一挥或是沧海桑田,不幸或是幸福,就这样静静的活着……活着!

看过原著也看过书的我是很受感触的。福贵是一个平凡的人,我亦如是,只是我没有他那么坚强,与其说是坚强不如说是平静,我至今都做不到可以那么平静地接受生命中的点滴不幸。大部分人应该也是做不到的吧!每当生活中发生一点点不如意的事情时,我们总会埋怨别人,埋怨命运的不公,不会静静的坚强。命运的不可抗拒给福贵带来过巨大的痛苦,那是比我们的不如意更沉重的苦痛,但这更是生命的职责所在——在接受命运的同时好好地活着,好好地生活。就像《阿甘正传》中所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

…… …… 余下全文

篇五 :《活着》读书感想20xx字

活着

当第一缕阳光透过床头的纱帘洒在床头的时候,或许你还在睡梦中,当然你也不知道此时又有多少个生命涌动,又有多少人早已醒来,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伴着晨阳,你敷衍了事的解决了自己的早饭,抓起书包,冲进了等车的人群中,伴随着人流,被迫的开启了自己新的一天。或许有人说这样的生活毫无意义,就像永远缩在洞中的蚂蚁一般,但当你客观而冷静的正视一下自己,最好的情况,你也只是一只洞中积极的蚂蚁而已。

从婴儿出生啼哭的那一瞬间到苍颜白发躺在床上与这个世界告别,人的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但是否这活着的一生,长的深沉,短的壮烈呢?问及有些人这个问题时,有人说是天命,的确,有些人从出生那一刻起便是荣华富贵的生活,而有些人直到与世长辞仍旧是一无所有;也有人说,平凡的一生也未尝不可,我想这便是因人而异了。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伴着霞光,那个名叫福贵的老人牵着那头名叫福贵的牛,在这歌声中,沿着那金色的土路消隐了。他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却因为自己懒惰的性情败光了家产和土地,被迫入伍的他,在战火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谛。当他回到被解放的村子后,上帝却又再和他开着大大小小的玩笑,与此同时,曾经赢得自己家产的皮影剧团领班被指为恶霸地主而被枪毙,老天似乎第一次眷顾了他。随后在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中,他又多多少少失去了他的朋友、他的亲人。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只能一次次的包含泪水的目睹着自己的儿女,自己的子孙后代离开人世,上帝在这场生命的竞争中,似乎独有的眷顾了他,或许这是对他年轻时造孽的惩罚,或许是老天给予他一次机会,让他感受活着的意义……

文章的字里行间平静而缓和,却在毫不留情的揭露了人间的虚情假意,的确,有时候活着就像一缕阳光,只可惜照在了黑暗无比的冥界。活着是美好的,是具有莫大的意义的,人要肩负着自己的使命而活,但实际上,你可曾知道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终究来,若硬要给人的活着的意义赋予些什么内容,那便是活着本身了。

…… …… 余下全文

篇六 :活着读书心得

附件:北京理工大学基础教育学院机械与运载学部读书心得提交表

北京理工大学基础教育学院机械与运载学部

大学生读书计划

活着读书心得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快过完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宗耀祖,也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来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些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是啊,不管怎样,两个富贵依旧活着,多少年过去了,他们依旧在这个世界活着。“两个老不死的”,两个村民远远地议论着。依旧活着,或许也一直在那个世界活下去。

活着是一种状态。“活着”的英语是alive,在牛津大词典中的解释是“活着的;活泼的;有生气的;敏感的”。这其中有一点特别关键的是敏感,或者从更专业的角度来说,就是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应激性的反应。而不是仅仅是一具躯壳,有血有肉,唯独少了思想,在这个世界上游荡着,对周围的一切都是麻木的。或许我们更应该叫他丧失,行尸走肉,他们活着却死了,就像鲁迅先生在《祝福》当中的祥林嫂。

而余华笔下的富贵却不一样,甚至是带点特殊的,就像余华讲述的那样,“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富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又能够如此清楚的讲述自己。他是那种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模样的人,他可以准确的看到自己年轻时走路的姿态,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这样的老人在乡间实在难以遇上,也许是苦难的生活损害了他们的记忆,面对往事他们通常显得木讷,常常以不知所措的微笑搪塞过去。他们对于自己的经历缺乏热情,仿佛是道听途说般的只记得零星一点,即便是这零星的几点也都是自身以外的回忆,用一两句话表达了他们所认为的一切。在这里,我常常听到后辈们这样骂他们:‘一大把年纪全活到狗身上去了。’”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读书笔记——《活着》

人生的希望在于活着

——品《活着》之感悟

工程养护科 林颖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平庸和无聊。

—— 余华

一曲悲凉调,一段人生路,一段跨越新社会与旧社会的人生。

一部见证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人民的冷暖的巨著。

书中饱含着的辛酸与痛楚,充斥的戏剧性与巧合性。让我们真正的理解到了活着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别人。

所有的浮华终将成为朴实,“美好”的开局对应着美好的结局,开局与结局夹斥着漫漫人生路,活着与死去,阐释着作者对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感悟。

本书以赌场里面的灯红酒绿开场,反映了当时一潭死水的社会,人民没有目标,终日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大家阔少们整天混迹于赌场之中度日。以一个阴晦的开局来反衬社会的暗无天日。

作者别出心载的安排了福贵的一时兴起而上台唱皮影戏则用来作为串联全篇的伏笔,以一出皮影戏来串联起福贵一声的坎坷,以一出皮影戏来表现社会的动荡。

从富家子弟堕落为街头小商,和着悲凉的曲调不禁让人感叹世间的炎凉,命运的戏剧变化。富贵能够承受得住这样的命运打击,继续生存下去,也是有着不一般的毅力。妻子携子归来,是命运给他的赏赐,那本已枯涩无光的脸上也流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妻子求的是一辈子安稳的生活,可以没有过去的“荣华富贵”。至此,一家人过上了典型的中国家庭生活模式,男的操外,女的主内。从败家的少爷到演皮影谋生再到被国民党拉去做壮丁,福贵的生之艰辛,可见一斑,人的命运,竟不由自己掌握,却是犹如一叶浮萍,在大时代的洪流中翻滚。福贵可以说是四十年代的人民大众的一个缩影。

当家珍含辛茹苦地拉扯孩子长大,原以为一家人总算可以过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悲剧却接连而来。安静的活着也只能够是一种奢望。悲伤并没有远离他们,因为生活还在继续,他们还要活着,继续面对命运对他们的残酷。

…… …… 余下全文

篇八 :《活着》读书笔记

《活着》读书笔记

学生时代,我还是挺爱读书的,但自从参加工作以来,生活与工作的处处不顺让我失去了这种冲劲,几乎没再读过一本完整的书。直至上期末,在聆听了市教师进修学校沈老师关于读书笔记的讲座后,我再次顿悟: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一离书,看来必须开始重新好读了。

利用寒假相对闲暇的时光我看了余华写的小说《活着》,《活着》讲述的是一个叫徐福贵的老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作者的笔触很平静,没有刻意去烘托一种跌宕起伏的气氛,随着作者平实的叙述中,经历着主人公的一生苦乐哀愁.看完后掩卷沉思,内心沉重,感觉有说不出的悲——悲凉,悲哀,悲伤……似乎人生所能经历的不幸都降临到了主人公身上.想着主人公的经历,禁不住疑问: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徐福贵出生富贵,却是个地道的败家子,从小到大干尽了荒唐事,嫖娼,赌博生生让自己从一个阔少爷变成了个穷光蛋.这期间,他唯一做对的事就是娶了家珍做老婆.这个同样出生富贵的富家千金没有一句怨言的包容了迷途丈夫,撑起了日后苦难的天空. 从地主到赤贫,徐福贵也不是没有恨过,恨这个,恨那个,最后恨的还是自个,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怨谁 他活着,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是啊,就如他娘所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活着的意义并非只是富贵。

自从做了佃户,也许劳动是能改变一个人,不,应该说是生活,为了活着,一家人的活着,徐福贵努力劳作,再不若从前的荒唐,活着也似乎

有了目标.用书中的话说就是:日子过的又苦又累,心里反到踏实了.他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徐家从小鸡变成鹅,鹅变成羊,羊变成牛,慢慢的重新发起来.只是世事难料,他被抓壮丁上了战场.在战场上历经生死,成了俘虏后面对解放军是选择留下还是领了盘缠回家时,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回家,那一刻,对家庭的牵挂也许是他活着的唯一理由吧.只是现在想想,如果那时他选择的是留下,也许人生会有所不一样吧,就如那同样成了俘虏选择留下参加解放军的春生。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