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转化心得体会
苏玉斌
后进生转化是一个很艰难的课题,教师该如何着手呢?通过学习培训,我认为教师爱是主要的,它将化着阳光,化着雨露,才能滋润出一批批破土而出的幼苗。对后进生我们更要倾注爱心,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真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只要我们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想收获一朵浪花,首先要付出一片海。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我们对于后进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应注意启发他们思考,提高他们的认识和觉悟,采取和风细雨般的民主对话,真正把思想工作做到落后生的心坎上,让他们从心里感到自己错了,老师言之有理。压服式教育虽可使学生畏惧而凑效一时,但不可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良性转变。
学生的心理、心理和思想都在发展变化,因此他们有很大的可塑性,后进生也不例外。只有引导得法,后进生也是可造之材,我们只有这样看待后进生,才能认识到教育后进生的意义,才能坚信我们的心血不会白费,而且必将开花结果。我们还要认识到后进生发展变化的反复性和曲折性,这是因为后进生的意志比较薄弱,长期形
成的不良思想和习惯不可能一下子连根拔掉。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接触到一些消极的东西,可能导致正在进步的故态复萌。私教之功,贵在引导。育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转变后进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对落后生进行长期的、反复的、耐心的教育,不要指望立竿见影。
班主任和老师要对后进生树立亦能成才的信念。相信他们和优秀生一样,都学习生活在同样的外部环境中,外部世界对所有学生的热情关爱也会感受到,他们也会改变现状,要求上进的急切心理。同时也要看到他们又具有自身不太容易克服的弱点。比如,学习基础差,意志薄弱,易出现“三分钟”热度。易反复,顺利时沾沾自喜,一遇到挫折就马上垂头丧气,心理波动大。不懂得正确的学习方法,与同学相处关系不好等等。关键是他们缺少一种严格的“自侓”精神,表现在学习上惰性大,少耐心,不想付出努力,只想坐等奇迹出现。我们要针对这些特点在历史课上对“后进生”讲成才的故事,使之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精神支柱。后进生身上有许多的闪光点,具有很多可以转化的突破口。更重要的是他们仍普遍存在着强烈的自尊心、好胜心和上进心,有了这些,就好比有了促使化学反应加快的催化剂,使后进生的转化成为了可能。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