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读《于丹论语心得》之《理想之道》有感

读《于丹<论语>心得》之《理想之道》有感

于丹《论语》心得之六:理想之道。这章主要讲如何定位自己在社会的地位,如何展望自己的理想。其实最主要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

自己定位的理想不要太高,那样会过犹不及,伸手都无法触摸到,就像是小学的学历考大学一样,有点坐井观天之感,一点也不切实际,甚至是不粘边,是遥远的理想,那不时我们称之的理想,那是梦想。梦想与理想有一定的差距,虽然说都是还没实现的,但理想比梦想更容易达到,是努力与智慧的结晶。定位过高,只会让自己天天沉醉在幻想的思潮里,不回去奋斗与努力,失去了斗志,那只会离理想越来越远。

如果把自己的定位定得太低,只会使自己的才华和理想都埋没了,不会有发展的空间,自己不能够施展,不能够发挥,也许这样的一生只会是平淡的渡过,不曾有火光出现。到了年迈之时,也许会后悔自己的选择决定,到时也已经太晚了。

所以选择正确的适合自己的理想是很重要的。理想是时,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饥寒的年代,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理想是繁荣。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引导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航;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及,折磨你那进取的心。理想使你微笑的观察者生活;理想使你倔强的反抗者命运。理想使你忘记鬓

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理想是生活的黄金,而只有具备淘金工人在沙里淘金的毅力,才能找得到这生活的黄金。

理想——有人追求了一生是得到幻灭,有的人找到了它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人生的理想,向他见到地平线一样,像它走近一步,它就后退一步。有生命力的理想绝不能像钟表一样,精确计算它的每一秒钟。没有理想的人生如雾海,没有奋斗的人生如浮云,没有理想的青春,就是没有太阳的早晨。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

…… …… 余下全文

篇二 :论语心得——君子之道

《论语》学习心得——君子之道

孔子是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仁”与“礼”的思想对后世影响甚大。《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将孔子的言语记录编纂而成,在这部蕴含着人生智慧的典籍中,我感悟最深的,便是君子之道。

君子,是《论语》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那么到底什么是君子呢?

其实,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的人格标准。将孔子对君子的言语总结一下,就会发现学习君子有几个标准。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司马牛是孔子的弟子,他曾经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算君子,孔子的回答是:“君子不忧不惧。”他又追问:“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君子了吗?”孔子说:“自我反省,无所愧疚,你又有什么可忧惧的呢?”君子的这一要求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做到。在当下,人们活得常常偏离本心,这样看来,要使自己所做的的每一件事都经得起推敲琢磨,着实不易。

孔子还曾说过一句话:“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何谓不忧?一个人心怀仁义,活得仁厚,宽和,看淡种种得失,这样才是“不忧”。

何谓不惑?在我看来,这句话在现在极难做到。现在是一个繁荣的社会,正是一个繁荣的社会,才会有那么多的诱惑在左右

着你。如何选择?如何取舍?我想只有明白自己真正要追求的,增强内心的选择能力,才能做到“不惑”。

何谓不惧?这是要求你的内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勇往直前,不怕挑战。当你怀有这种力量的时候,你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个人只有做到仁、智、勇,才能减少忧、惑、惧,也只有做到了这些,他才是一个真君子。

当然,要做成君子还远远不止内省不疚与不忧,不惧,不惑,这只是几个方面。任重而道远,愿我能向此看齐。

于丹老师说得好;“道不远人,《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愿我们都能沐浴在圣人的光辉之下,活得更加幸福。

…… …… 余下全文

篇三 :于丹《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文字版)

于丹《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文字版)

话外音:论语之所以流传两千多年而不衰,就在于它对于人内心最本性的理解。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呢?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孔老夫子说:过尤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了,和没有做到位是一样的效果。那么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呢?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这种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论语中,其实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办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有时候很朴素。《论语》不是扳着面孔的一部书,它教给我们的一些办法,有时候透着一些变通。它告诉我们一种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里的分寸。其实我们今天总在说,任何任何事情是该做的不该做的,什么事情是好是坏。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判定不简单是好坏之分,只是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其实有很多事情应当是有尺度的。孔夫子不是一个提倡一味丧失原则,一味要以一种仁爱之心去宽宥一切的人。曾经有他的学生问他,有一个人说:或曰,以德抱怨何如?以德抱怨这个词,我们不陌生,我们经常说生活里有这样的人,说你看别人那么对不起他,他还对人那么好。我们觉得这样的人

格应该在孔子这里是得到赞赏的。没想到呢,孔子反问了他一句:子曰,何以报德?孔夫子说一个人他已经用德去抱怨了,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抱别人的恩德呢?当别人对他好的时候他又该怎么做呢?问完了这一句,孔子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叫做:以直抱怨,以德报德。说一个人如果有他人有负于你,对不起你了,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对待这件事;但是,你要用你的恩德,用你的慈悲去真正回馈那些也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其实,这个道理我们要是一听觉得好象跟我们理解中的孔子的哲学不一样啊,孔子也是有原则的,孔子不是提倡以德抱怨的。他给的分寸就是以直抱怨,用你的正直去面对这一切。

…… …… 余下全文

篇四 :于丹论语心得之交友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之——交友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之——交友之道 ——
朋友有: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你从朋友的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于丹教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 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 友也有三种。这三种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 助?而那三种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 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 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 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 内心价值取向的。 那么论语中鼓励交什么样的朋友呢?所谓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 也就是:第一,这个朋友为人要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 之色,要有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这是一种好朋友。因为他的人格 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 候给你一种果决。 第二种是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其实宽容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他是这 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 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的恒久。 于丹心得:过分的苛责,不如宽容的力量更恒久。其实有时候最让我们内心受不


了的,是一个人在忏悔的时候没有得到他人的怨气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种包容。所 以有一个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宽容的朋友不会使我们 堕落,或者更多的放纵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 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有一个宽容的好朋友,他是一种做人的情怀,他是一种悲 悯,他是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一花一叶,一草一木关怀中所折射出来的光芒,这是 第二种好朋友。 第三种,叫做友多闻,交个好朋友,让你朋友所读的书那些间接经验,转化 成你自己的直接经验系统。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 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所以结交一个 多闻的朋友,就像翻开一本辞典一样。我们总能从他人的经验里面得到自己的一 个借鉴系统。论语中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宽容的朋友、广见博士的朋友。 损者三友,第一种是:性情暴躁的朋友。一个人燃烧了一场愤怒,这对我们 来讲也只有坏处没有多少益处。盲目的激情,有可能出现永远无法追回的后果。 好朋友之间应该以理性为先,告诉他怎样去过上一种没有危险的生活。 第二种是优柔寡断的朋友,过分优柔寡断,其实他在浪费你的生命能源。韩 国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种东西它很古怪它前脸长头发,但是后边是一个 秃脑勺。这个东西迎着你面走过来的时候,由于它满脸头发所以它面目不清,你 不知道它是什么,你琢磨琢磨等到它从身边走过去,你突然看清它了你伸手去一 抓,发现它后脑勺上没有头发,它已经彻底走过了。这个东西叫什么呢?它的名 字就是机遇,这个世界上机遇就是这么个怪物,你永远心存疑虑,但是等它要走 的时候你永远也抓它不着。优柔寡断的朋友往往耽误了你身边的机遇。我们发现 在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 不在于你做与不做,而在于你什么时间做是有用的。其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论语》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在这两千年里为人们信奉、传承,

它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有益成分,发展自己,使自己更丰富、更经典;同时也为一些

人利用,不免受到某种思想的渲染,使原来的色彩有所变化。而我自从语文课本里

接触《论语》到现在,从没有仔细的拜读过《论语》,但读了于丹对《论语》的

心得后,我受益菲浅。

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把孔子的《论语》诠释给世人,使我们能够领

悟到《论语》传递的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她从天地

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这七

个方面分别阐述,用很多生动的耐人寻味的例子来诠释了《论语》的真谛,那就

是怎么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的那种快乐生活!

于丹教授在此书中是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

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

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

慧的升华,看完这本书真的是受益匪浅,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但每个人理解的程

度不同,感受也会不同,我的理解就是教导世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好人,一

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做人的起点就是要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与人为善、修

身养性,做好自我。

人的一生难免遇到挫折和磨难,怎么样来面对生活给自己带来的不幸?于丹

教授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

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她说:“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

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人首先要

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

你的苦痛。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

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对于我们来说,大的就是工作中,小的就是家

…… …… 余下全文

篇六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南桥小学校张大维随笔之一

仔细倾听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富和温暖起来。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有许多独到见解,豁然于眼前。

于丹对《论语》的解读能够赢得民众的掌声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没有把重点聚焦在什么王道政治、儒教等,她把论语的教导直接针对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讲解的心灵之道、处事之道都是帮助人的内心需要,这就是当今许多现代中国人的实际需要。人们从于丹的讲解中,更多的去理解《论语》中的一些教导,以帮助自己求得心灵的平安,帮助自己为人处事、帮助自己教育孩子。尤其是在当今忙忙碌碌、竞争激烈以及精神相对空虚的情况下,人们更有对内心平安的追求,当然孔子不能给当代中国人完全的精神寄托,但《论语》中的一些内容的确能给人某种心灵安慰,也可以让人从中学到一些处事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她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她可以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学习于丹《论语心得》,感觉最深的是能启发我们的心智,触动我们的心灵,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乐的幸福,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对现实是否感到满足,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心态。确实,在今天这么一个不断改革与飞速发展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更为重要。面对眼前千变万化的世界,调整好个人的心态,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是我们每个人在现实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人生的理想是心中精神寄托的符合,只有站在个人心理的坐标系上,建立务实有效的理想方能在人生的职业生涯中有所担当,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最为重要。于丹教授把《论语》朴素、敦厚的哲理解读后以现代人的理解方式传递到我们,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就工作而言,一个人的目标,不能好高骛远,必须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同样,目标不能太小,不经一定困难能够实现的目标不可能带来多大的勇气,即便是实现了目

…… …… 余下全文

篇七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仔细倾听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富和温暖起来。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有许多独到见解,豁然于眼前。

于丹对《论语》的解读能够赢得民众的掌声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没有把重点聚焦在什么王道政治、儒教等,她把论语的教导直接针对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讲解的心灵之道、处事之道都是帮助人的内心需要,这就是当今许多现代中国人的实际需要。人们从于丹的讲解中,更多的去理解《论语》中的一些教导,以帮助自己求得心灵的平安,帮助自己为人处事、帮助自己教育孩子。尤其是在当今忙忙碌碌、竞争激烈以及精神相对空虚的情况下,人们更有对内心平安的追求,当然孔子不能给当代中国人完全的精神寄托,但《论语》中的一些内容的确能给人某种心灵安慰,也可以让人从中学到一些处事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她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她可以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学习于丹《论语心得》,感觉最深的是能启发我们的心智,触动我们的心灵,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乐的幸福,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对现实是否感到满足,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心态。确实,在今天这么一个不断改革与飞速发展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更为重要。面对眼前千变万化的世界,调整好个人的心态,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是我们每个人在现实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人生的理想是心中精神寄托的符合,只有站在个人心理的坐标系上,建立务实有效的理想方能在人生的职业生涯中有所担当,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最为重要。于丹教授把《论语》朴素、敦厚的哲理解读后以现代人的理解方式传递到我们,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就工作而言,一个人的目标,不能好高骛远,必须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同样,目标不能太小,不经一定困难能够实现的目标不可能带来多大的勇气,即便是实现了目

…… …… 余下全文

篇八 :《于丹论语心得》读书笔记

《于丹论语心得》读书笔记

灰色的孔子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灰色提升着品位,而多彩保证了活力。这也就是和谐。

于丹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的孔子,一位链接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链接是广泛的,东西南北,古今中外。主题却是单纯的,单纯到没有色彩,没有性别,没有时间和空间,只有温度。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孔夫子正是以这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来影响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种子,把那种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

仔细倾听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富和 温暖起来。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有许多独到见解,豁然于眼前。 于丹对《论语》的解读能够赢得民众的掌声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没有把重点聚焦在什么王道政治、儒教等,她把论语的教导直接针对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讲解的心灵之道、处事之道都是帮助人的内心需要,这就是当今许多现代中国人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在当今忙忙碌碌、竞争激烈以及精神相对空虚的情况下,人们更有对内心平安的追求,当然孔子不能给当代中国人完全的精神寄托,但《论语》中的一些内容的确能给人某种心灵安慰,也可以让人从中学到一些处事之道。

学习于丹《论语心得》,感觉最深的是能启发我们的心智,触动我们的心灵,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乐的幸福,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对现实是否感到满足,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心态。面对眼前千变万化的世界,调整好个人的心态,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是我们每个人在现实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人生的理想是心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