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的个人小结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心得

经过两周的奋战我们的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学到得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还有的是如何进行团队的合作,因为任何一个作品都不可能由单独某一个人来完成,它必然是团队成员的细致分工完成某一小部分,然后在将所有的部分紧密的结合起来,并认真调试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之后形成一个完美的作品。

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可能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课程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

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

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它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次的课程设计不仅仅有汗水和艰辛,更的是苦后的甘甜。

__来自网络分享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课程设计的总结

热处理车间课程设计要求

1、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10-12页数,正文5号字体)和A3图纸一张(×××车间设备平面布置图)。

2、设计说明书

(1)设计任务书

(2)绪论(或概述, 1至2页既可,设计零件的作用,使用目的等)

(3)第一章 设计依据及原则、原理(不超过3页)

(4)第二章 热处理工艺分析(采用什么工艺,为什么要用该工艺,受力分析、获得的金相组织等。不少于3页)

(5)第三章年生产任务的确定(按250天左右计算)

(6)第四章 设备选型计算(主要设备的选型,按××Kg/炉或××件/炉计算,计算过程要求详细,要求把网上或资料上所选设备的参数列表,所选设备外观图列出。)

(7)第五章 车间布置 (结合布置的原则阐述本设计中,设备到墙距离、设备之间的距离、设备之间的摆放的顺序;厂房平面布置中的柱、墙、门以及窗位置及尺寸,不考虑厂房高度方面的问题)

(8)设计小结(不超过1页)

(9)参考文献(以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论文格式为准)

3、设备平面布置图的绘制(参照国家建筑标准)

(1)内外边框的线宽及尺寸

(2)标题栏的线宽、尺寸及所填写文字的字号、字体。(注意“图的名称”写成“×××热处理车间设备平面布置图”,其他参见王晓妮同学的画法)

(3)图列(含,柱、墙、门以及窗)的表示(注意与图纸实际画法一致)

(4)技术要求的字体、字号

(5)设备定位尺寸及外观尺寸(X、Y方向同时定位,为方便尺寸定位应将相关设备按中心(点划)线整齐摆放;所有尺寸标注的线宽应小于设备轮廓线的线宽;所有标注尺寸数字单位默认mm;所有设备的尺寸标注均限定在墙体范围以内完成)

(6)不同设备的图例应不相同,不同设备应在图中编号。

(7)厂房尺寸标注均在墙体范围以外完成(包括柱间距及柱的编号(只标一侧)、门宽等,墙体厚度及窗的尺寸不标注)

…… …… 余下全文

篇三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格式

中国计量学院

《检测技术与计量校准》课程设计

总结报告

题目:                                  

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         自动化        

班级                      

组长                      

组员                       

…… …… 余下全文

篇四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报告

( 20##-- 20## 年度第 2 学期)

名    称:  生物质生化转化课程设计 

  题    目:380人小区鸡粪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设计

院    系:    可再生能源学院 

班    级:    能科1102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        2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课程设计说明书

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    目:   双向链表的创建和操作的实现

树的创建和相关操作的实现

课    程: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院 (部):          计算机学院

专    业:           软件工程

班    级:           软件133

学生姓名:            孙振宇

学    号:          20131112110

指导教师:             伊静

完成日期:           20##-1-8


目 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2

课程设计任务书二............................................... 3

双向循环链表的创建及相关操作的实现............................. 4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 要

在无线信道环境中可靠、高速的传输数据是无线通信技术的目标和要求。OFDM技术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和传输速率,并能有效地抵抗多径衰落、抑制干扰和噪声,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正交频分复用( OFDM) 作为一种多载波数字通信方案, 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OFDM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正交信号可以通过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这样可以减少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ISI) 。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上可以看成平坦性衰落,从而可以消除码间串扰,而且由于每个子信道的带宽仅仅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信道均衡变得相对容易。

本课程设计是在移动通信的基础上,基于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并使用Simulink搭建OFDM系统的调制与解调模块,完成Simulink模块设置,确定搭建系统的主要参数,并对主要模块的构建方式进行了说明;利用高斯信道模块来模拟信号传输仿真,用示波器观察各点波形,通过与理论波形的对比,验证电路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基于Simulink,讨论了如何构建完整的OFDM动态仿真系统。

关键词:OFDM; Simulink; 仿真分析;

      

1前 言

1.1 OFDM技术的发展历史

20世纪70年代,韦斯坦(Weistein)和艾伯特(Ebert)等人应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快速傅里叶方法(FFT)研制了一个完整的多载波传输系统,叫做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

近些年来,集成数字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器件的迅猛发展,以及对无线通信高速率要求的日趋迫切,OFDM技术再次受到了重视。

80年代后,OFDM的调整技术再一次成为研究热点。例如,在有线信道的研究中,Hirosaki于1981年用DFT完成的OFDM调整技术,试验成功了16QAM多路并行传送19.2kbit/s的电话线MODEM。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专题研究总结报告

现代分子生物学作为我们的主要专业课之一,虽然在大三开学初我对这门课并没有什么兴趣,觉得乏味,但在这次课程设计后我发现自己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中对分子生物学的兴趣也在逐渐增加。这次现代分子生物学课程设计我们历时两个星期,虽然时间较短,但经过这两个星期的实践和体验后,感觉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实验设计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

作为一名生物技术的大三学生,我觉得做生物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在已度过的大学时间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课。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如何去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如何把我们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课程设计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阅大量的设计资料了。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查阅这方面的设计资料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是在做课程设计,但我们不是艺术家,他们可以抛开实际尽情在幻想的世界里翱翔,而我们一切都要有据可依,有理可寻,不切实际的构想永远只能是构想,永远无法升级为设计。

其次,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运用到了以前所学的专业课知识,要做好一个课程设计,就必须做到:在设计实验之前,对实验原理必须了解,知道实验流程;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一个完整的流程图;在设计实验时,不能妄想一次就将整个设计做好,反复修改、不断改进是设计的必经之路;一个实验的完美与否不仅仅是实现功能,而应该让人一看就能明白你的思路,这样也为资料的保存和交流提供了方便;在设计课程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很正常的,但我们应该将每次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分析清楚,以免下次再碰到同样的问题的课程设计结束了,但是从中学到的知识会让我受益终身。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会受益于我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设计过程,好比是我们人类成长的历程,常有一些不如意,但毕竟这是第一次做,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学到了很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比如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出现差错的随机应变,都受益非浅,交流经验和自

…… …… 余下全文

篇八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范文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总结报告

                             

                             

摘要... 3

第一章 设计指标... 4

1.1设计题目... 4

1.2设计任务和要求... 4

1.3设计原理... 4

第二章 系统方案... 5

2.1 系统模块及框图... 5

2.2 单元电路设计... 6

2.2.1 秒基准信号发生器... 6

2.2.2 计数器... 7

2.2.3 数码显示... 8

2.2.3 校时切换电路... 8

2.2.3 校时切换电路... 9

2.2.4 整体电路图... 9

2.2.5 部分芯片实际引脚图及功能... 11

2.3 multisim 仿真... 12

第三章 方案总结... 12

3.1 元件清单... 12

3.2电路及方案的特点... 12

3.3 心得体会... 13

参考文献:... 13


摘要

时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实际生活中,时钟小巧精致甚至很多是作为另一个工具的附加物(如手机、收音机等)。但实际上时钟的原型——脉冲源是时序逻辑电路完成其逻辑功能的基础。如果电源是数字电路的发动机的话,那么时钟源就是它的轮胎使它能向前运行,所以几乎所有电子产品都离不开时钟源。本设计目的不在制作生活用的电子时钟,而是希望通过对电子钟的分模块设计,加深对震荡电路、波形转换、分频器、计数器、数据选择器、译码器、数码管等的理解,加强对实际集成器件的应用,锻炼电路焊接技术和检查排错能力。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