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简述课程计划对中小学教师的指导意义

1、简述课程计划对中小学教师的指导意义?

答:(1)认真学习和熟悉课程计划,有助于教师了解小学课程和其他活动的全面安排和要求;

(2)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教学可开设的年级、顺序、教学时数;

(3)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所教学科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4)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所任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5)纵观学校教学、教育全局,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

2、教育工作者在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过程中的发挥作用?

(1)略。(2)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系统的使命和责任,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工

1教育工作者要面向全体学作者是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主导力量,其作用具体表现在:○

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

2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育的目标和归宿;○要求教育工作者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

3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

3、案例分析:老人用人心理什么原理?

(1)老人使用的心理学原理是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相互转化的原理。内部动机是指诱因来源于个体本身的内在因素而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诱因来源于个体的外部因素而引起的动机。内部动机是个体行为的根本动机,来源于对事物本身的兴趣。而外部动机是事物的附属动机,来源于事物能够带给个体的利益。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能够相互转化。老妇人使用的就是这个原理,孩子们制造噪音本来是来源于他们的兴趣,是内部动机。老妇人通过给他们金钱这种方式,将孩子们制造噪音的内部动机转化为外部动机。

1教师要合理利用学生的内部动机。内部动机是学习最内在(2)对教育教学的启示如下:○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课程实施概念

中学体育教师新课程实施程度评价研究

第一章     重要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分析

课程实施评价是当前教育研究领域中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 “学科结构运动”的败北,引发了人们对“只要课程计划完善就可以自然在实施过程中达到预期结果”的假设提出质疑,并逐渐把研究的视角转向课程变革的过程------课程实施的研究。为了全面地了解掌握体育课程实施程度评价的内涵,必须要澄清相关的概念,如什么是评价?什么是课程评价?什么是课程实施评价?什么是课程实施程度评价。

第一节重要概念的界定

1评价的内涵与本质

对于评价的内涵,具有多种界定版本。《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衡量人或事物的价值”,《国际标准汉字词典》界定为 “评定人或事物价值”,韦氏大词典的解释是“评价,决定或确定价值或数量”, 而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解释为:评价是指事物价值的判断。由此可见,评价与价值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用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价值反映主客体的关系,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只有当主体具有某种需要,而同时客体本身也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客观属性,这才能体现出价值。由于事物的客观属性是多种多样的,主体需要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事物的价值呈现多元属性。

综上所述,评价是指通过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根据评价标准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过程,是对一定的想法、方法、材料和政策、措施等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是一个运用标准对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经济性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判断的过程。本质上是对事物和过程的价值或做出判断、决定或计算。目前,评价领域常用的英语词汇是:" evaluation "、 " assessment"、 " measurement",很多评价人员认为这三者常常可以通用,可见评价是一种宽泛的范畴。因此在本研究中,不对这几个概念作具体区分,而统称为“评价”。

…… …… 余下全文

篇三 :教学大纲(时尚设计概念与设计基础)1

时尚设计概念与设计基础》

时尚传播专业


编写说明

一、课程概述(宋体,四号,加粗)

本课程是服装设计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从服装设计基础知识着手,使学生从美学的角度认识、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同时,教授学生如何收集素材,找灵感。使学生最终达到能独立完成从灵感到设计的构思,运用款式图、效果图形式设计不同性别、年龄,不同造型、款式类别,并具有一定流行时尚的服装作品。

1、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时尚设计概念与设计基础/ Conception and Basis of fashion design

2、总学时/学分:48/3

3、理论授课学时/实践(上机)学时:

4、预修课程:

5、适用对象(专业):06传播

6、课程教材:作者(如有3人以上只列前3位后加等).书名.版本(第一版不列).出版社.出版年份(4位数)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三、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

教学内容:

目标和要求:

⒈掌握服装设计的基础理论,明确设计从概念开始之一理念。

⒉学会搜集素材,从素材中找灵感,并能独立完成从灵感到设计的构思过程。

⒊掌握服装设计的原理和设计方法,独立构思,通过款式图、效果图形式设计各种不同性别、年龄、款式的服装。

四、教学模式

本课程将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要有理论讲授、课堂讨论、资料观摩、参观学习及实践训练等教学方法。

五、教学学时分配

六、说明

1、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时尚设计的基础课程,为后面服装专业设计提供理论和原理铺垫。

2、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设计是从概念开始这一理念,难点:从灵感到设计的构思过程

3、有关课程考核问题

以设计手册和实物作品为期末考核成绩。

4、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大纲正文】

第一章时尚设计的概念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时尚和时尚设计的概念。

…… …… 余下全文

篇四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负数(教科书第2——4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标准》第二学段这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气温的零上和零下,存折上现金的存入和支取,水位高度的上升和下降,海拔高度的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等等。为了表示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还用学生原有的数概念知识就不够了,这样就自然引入了负数的认识。教材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气温(例1)、存折(例2)中蕴含的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接下来通过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例3让学生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和负数,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形式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例4借助数轴对气温进行排序让学生初步辨别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负数。例如,例1通过冬天教室里和教室外的气温对比,室内、室外的气温分别是零上16℃和零下16℃,来引入负数。因为气温是学生每天都能接触到的信息,从气温引入能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再如,例2通过明细中存入和支取的对比,进一步体会生活

…… …… 余下全文

篇五 :教学大纲 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

教学大纲 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

教学大纲 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一)汉语拼音

1.能读准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学会拼音方法,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学读轻声。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二)识字、写字

1.学会常用汉字450个左右。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2. 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能初步理解字义。

3.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在口头语言中运用,一部分能在书面语言中运用。

4.练习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正确。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5.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培养写字兴趣。

6.学习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

(三)听话、说话

1.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听话能集中注意力,不随便插话。

3.学习说普通话。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看图或观察简单事物后,能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4.能当众说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习使用礼貌语言。

(四)阅读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发音正确,声音响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 …… 余下全文

篇六 :教学目标的分类及含义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要求,构成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指向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在品德、才智、审美等方面的成长,是国家新课程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 ? 知识与技能: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

? 过程与方法: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专注于人的理性发展,更致力于教育的终极目的即人格完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学生各种素质在学科课程培养中的有机联系,体现了时代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要求。

布卢姆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的目标序列,其中,在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最为大家所熟悉。

…… …… 余下全文

篇七 :20xx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课程计划

小学语文第九册课程计划

   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材的改革思路和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阅读理解的重点发生了重大转折: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写了什么,而且要让他们知道作者是怎样写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指导的重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不仅反映在8——10次的作文指导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体现在读写结合的设计上。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写作,学习写作方法,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练习写作。

教材分四个部分:

1、课文分8个单元,共40篇课文(其中选读课文8篇)。

     从内容上分类,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感怀童年,第二单元主题是感悟生命,第三单元主题是感受历史,第四单元主题是关于科普与神话,第五单元主题关于动物与自然,第六单元主题是书籍与阅读,第七单元描述自然风光,第八单元介绍伟人名家。

从训练重点分类,一二单元是朗读训练,三四单元是默读思考,品读圈划,五六单元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七八单元是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2、古诗诵读——“古诗诵读”8次安排在每单元中间,全册教材共16首。

3、综合练习——安排在单元末尾,共8次。

4、作文——作文教材与阅读教材分开编写,编排在阅读教材之后,共15次将根据学生实际选用。

一、本册教材总目标:

1、自主确定要学习的生字,用以掌握的识字方法和识字工具扩大识字量。

2、继续巩固汉语拼音,正确熟练的拼读音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口语实际。

3、积累教材中学习的词语,按要求积累其他词语,能主动在阅读中积累词

语,丰富词汇量。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体会文中关键词语的作用。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义,学习本册教材中的常用句式,比较句子的不同表

达方式,懂得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学习运用部分句式,把句子写具体。

…… …… 余下全文

篇八 :教学设计的概念和作用

一、            教学设计的概念和作用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通常也称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这门学科的发展综合了多种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成果,参与教学系统设计研究与实践的人员由于其背景的不同,他们往往会从不同的视野来界定和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因此人们在教学设计的定义上尚未取得完全的统一。

加涅认为:“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加涅,1992)
  肯普提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肯普,1994)
  史密斯等的观点:“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史密斯、雷根,1999)
  梅瑞尔在其新近发表的《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将教学设计界定为:“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教学科学这一坚实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science-based technology)。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 (梅瑞尔,1996)
  帕顿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文中提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帕顿,1989)
  乌美娜等认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乌美娜,1994)
  何克抗等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何克抗,2001)
  上述几种定义反映了人们对教学系统设计内涵理解的不同角度以及各自的侧重点,有的突出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特征,如加涅、肯普、乌美娜、何克抗等,有的侧重于学习经验与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如梅瑞尔,有的则从设计科学的角度出发突出了教学系统设计的设计本质,如帕顿等。
  通过对这些定义的分析比较,我们认为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