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20xx年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悄然结束

20xx年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悄然结束,中国经济发展成果轰轰烈烈。回首“十五”结束时中国整体形势,较现在而言显然又不可同日而语,也进一步证明中国经济的发展的迅速,而五年计划的给中国带来了可喜成就,也使中国人民信心满怀期待“十二五”以后中国经济的更上一层楼。

“十一五”发展过程中中国社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赋予中国的强大发展优势,“十一五”告捷是以下为前提:恰当的市场形式,逐步完成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的迅速加快,广阔的市场空间中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较高的国民储蓄率前提条件,都保障了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较雄厚的产业、科技和教育基础,以及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着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使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社会政治更是长期稳定,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分享着“十一五”胜利成果,见证社会主义经突飞猛进。如一股强劲的春风把社会主义的福音传入千家万户。我们相信“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以科学技术为生产力,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信念也会指引中过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更进一步。

悠悠五载,硕果而归

在这金秋风韵、硕果累实的十月,中国共 产 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胜利闭幕,会议中全面回顾了上一个五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回首五年内中国经历风风风雨、坎坎坷坷,也的确不平凡,虽然我们无法抛弃那难安心头的天灾人人祸,但是回望五年内的经济硕果也确实如这金秋一般满载而归。

回眸我们即将走完的这承前启后的5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5年不断攀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悠悠五载,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并且在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条件业得到改善。就业规模持续增长,从20xx年的7.64亿人增加到20xx年的7.7995亿人。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从20xx年到20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60元增长到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587元增长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10.2%和8.3%,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0.6和3个百分点。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xx年的36.7%下降到20xx年的36.5%,农村居民家庭由20xx年的45.5%下降到41.0%。

…… …… 余下全文

篇二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家乡的变化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家乡的变化

回望过去的五年,我想大多数人都会用这样一个字概括,那就是“快”。说真的,这五年,家乡的变化真的是日新月异。家乡的发展,让我这个走过花季雨季的人深有体会。 首先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交通工具的变化:

记得上初中那会,每天都是骑着自行车上、下学,那时候几乎所有人都骑自行车,偶尔路上见到一两个骑电动自行车的还羡慕得不得了,心想自己不知道哪天才能骑上它。可现在回家你再看大街上来往的人群,骑自行车的已经少得可怜,连六七岁的孩子都骑着电动车乱窜。那时候,记得妈妈买菜的时候总是要到很远的菜市场买菜,十一五期间,慢慢的菜市场少了,城市里超市多了,以前超市还是单调的本地小超市,现在都是跨省跨国的大超市。记得以前主要的交通工具无非是摩托车,大部分人还是骑自行车,不过现在十一五后明显人均收入增加,交通工具也逐渐变成了小汽车,电动车。要说变化最大的可以说是油价了,记得高一那年正好是十一五开头之年,油价是4块钱了,那时还觉得油价升得好快,油价好高,不过看现在的油价,才觉得当年的油价原来还是低的。

其次是住房条件的变化

五年之前,村里的人都为建楼房而奋斗。村里谁家呀要是建起了楼房,家里的人走路都趾高气昂,心想自家的孩子已有了足够的条件娶媳妇。而现在,家乡到处可见的房屋都是二楼式的楼房,但是人们的目标已不止于此,许多的家庭家里住着楼房,还在市里买了一套房子给儿女结婚用。这又在村里形成了一股新风气,可见农民的手头越来越宽裕了。搁在五年前,这种变化有多少人能预料到?自从乡民们跟着一股风在城里花五六十万,用自己一生的积蓄在城里买房,让我逐渐看到的是,以前一个充满生气的小乡村,现在已经变得空荡荡,只剩下一些老年人,还不舍得离开。这是我觉得十一五中最不应该的变化。

还有就是通讯设备的变化。五年前大多家中只有爸爸才有一部手机。学校里只要有人能拿得起小灵通就已经让好多同学都羡慕不已。可现在回家,谁还没有个手机?每人至少一部。色彩丰富且功能多样。毫不夸张的说,小学生现在没有手机都成了奇怪的现象。

…… …… 余下全文

篇三 :海淀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执行情况和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情况的报告

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执行情况和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编制情况的报告

——20##年11月23日在海淀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九次会议上

海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刘伯正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海淀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执行情况和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情况,请予审议。

一、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执行情况

20##年1月13日,海淀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区政府组织了对规划执行情况的年度评估,于20##年、20##年分别开展了规划中期、末期评估,对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重点任务实施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总结。在中期评估阶段,经海淀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对规划《纲要》中“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5%左右(改为“比‘十五’期末降低20.82%)”等内容做了规范性调整。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全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城市功能拓展区的发展定位,大力落实“新北京、新奥运”、“新跨越、新海淀”战略构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奥运会、残奥会筹办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服务保障任务,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启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居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地区影响力大幅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区“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了两大类31个指标(其中调控性指标19个,预期性指标12个),指标完成率为92.6%(见附件),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水平始终处于北京市首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始终处于北京市前列,海淀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为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全面推进核心区建设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 余下全文

篇四 :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xx年02月28日 03:34:37 杭州网

《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在党的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决策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是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的,是未来五年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全市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行动纲领。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背景

“十五”以来,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20xx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918.61亿元,按当年汇率折算,人均生产总值达5431美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城市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市已成为民营经济大市。对外开放不断扩大,20xx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98亿美元,年均增长23.2%(不含省公司为138.73亿美元,年均增长36.2%);五年中,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1.57亿美元,比“九五”同期累计增长1.4倍。城乡和区域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大都市框架拉开。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96.38亿元,是“九五”累计的2.7倍。相继建成一批重大项目,城市发展由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带动力进一步增强。文化名城建设全面推进,科技、教育、卫生、体育、人才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十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好、质量效益最高、城乡面貌改变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 …… 余下全文

篇五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xx年1月16日重庆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xx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 建议》编制,主要阐述规划期内政府的战略意图及政策取向,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我市“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各族人 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

深刻分析重庆特殊市情,客观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未来潜力,准确把握国内外、市内外发展形势,着眼于依靠人民发展,发展为了人民,实现可持续发展,让人民不断分享发展和改革成果的基本点,确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十五”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是我市发展快、人民得实惠多、发生显著变化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团 结一心,紧紧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设立直辖市、三峡工程移民等历史机遇,围绕发展主题和结构调整主线,全面深化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并作出一系 列重大决策,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有效克服煤电油运紧张、重大疫情和灾害等不利因素,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完成或超额完成“十 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局良好,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取得重要进展,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跨进基本小康门槛,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 心的各项工作顺利完成,胜利实现重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步目标。 五年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总量、质量、效益同步提高。20xx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69.1亿元,比20xx年接近翻一番,地方财 政收入达到394.96亿元,比20xx年接近翻两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060元,比20xx年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 达到2006.3亿元和1215.8亿元,进出口总值接近43亿美元,非公有制经济比重51%,城镇化率45.2%,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84.9%,非农 产业就业比重50.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超过138%。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科技、教 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取得新的进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企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三峡工程二期移民任务圆满完成,解决“三农”问题 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60万人,减少绝对贫困人口84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0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 尽保,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0244元和2785元,住房条件加速改善,人民生活总体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加快,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取得新的 成果,广大干部群众满怀求发展、图振兴的愿望和信心。这些都为“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重庆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 …… 余下全文

篇六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 (20xx年3月26日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第一节 “十五”取得显著成就

第二节 发展形势和环境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三节 指导思想

第四节 战略目标

第五节 发展战略与实施步骤

第六节 五年发展目标

第三章 强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七节 构建循环型发展新模式

第八节 建设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体系

第九节 创新循环经济促进机制

第四章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第十节 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结构

第十一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十二节 发展都市农业和海洋产业

第十三节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民营经济

第十四节 优化市域产业布局

第五章 加快发展四大支柱产业

第十五节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高级化

第十六节 巩固发展现代金融业

第十七节 提高物流业的国际化水平 第十八节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第六章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第十九节 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第二十节 完善科技创新环境

第二十一节 健全多层次的创新体系 第二十二节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第七章 优先发展社会事业

第二十三节 加强人口调控和管理 第二十四节 继续优先发展教育

第二十五节 大力繁荣文化事业

第二十六节 加快发展卫生体育事业

第二十七节 完善公共服务优先发展政策

第八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二十八节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十九节 加强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建设 第三十节 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九章 统筹特区内外协调发展

第三十一节 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第三十二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十三节 推进全市一体化发展

第三十四节 提高城市管理和信息化水平

第十章 建设滨海生态城市

第三十五节 实行土地生态功能区划

第三十六节 完善土地供应调控机制

…… …… 余下全文

篇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宜春市宜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时期,也是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时期。研究制定并实施好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富裕人民生活、增强区域经济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宜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阐述区委、区政府战略意图,明确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导向性和约束性;是今后五年宜春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主要依据。

第一章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

第一节  “十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回顾

   

“十五”期间,全区人民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坚持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区”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一、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十五”期间,我区经济总量迅速扩张,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经测算,20##年全区生产总值55亿元,按20##年不变价计算,比“九五”末增长66.9%,年均增长9.9%,高于“十五”计划0.9个百分点。财政收入2.1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增长9.3%,高于“十五”计划1.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亿元,比“九五”末增长46.6%,年均增长8%;外贸自营出口1128万美元,比“九五”末增长152.3%,年均增长20%。

二、产业结构逐步调整,经济结构趋向优化

“十五”期间,我区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注重构筑既能体现区域优势、又能相互协调发展的效益型结构体系,全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构成比例由“九五”末的23:41.4:35.6调整为19.2:44.8:36.0,经济结构整体趋向合理。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同时得到进一步优化。在农村经济方面:优质农产品、良种畜禽和特种水产发展势头良好,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农业适应市场能力不断提高。20##年第一产业总值10.5亿元,按20##年不变价计算,比“九五”末增长31%,年均增长5.6%。在工业经济方面:以矿业、建材、机械制造、饮料和安全食品等重点产业为支撑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一大批改制重组和招商引资落户企业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9.72亿元,比“九五”末增长139.4%,年均增长19.1%。在第三产业方面:房地产、现代流通业、社区服务业等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尤其是旅游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年全区第三产业总产值19.8亿元,按20##年不变价计算,比“九五”末增长80.1%,年均增长10.1%。全区旅游总收入1.85亿元,比“九五”末增长340%,年均增长34.5%。

…… …… 余下全文

篇八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20xx年远景目标

泾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20xx年远景目标

纲 要

序 言

“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是“十一五”乃至今后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制定并实施好“十一五”规划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 “十五”时期回顾和总结

“十五”期间,全县回汉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要,紧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上级党委、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畜牧富县、工业兴县、旅游强县、开放活县”战略,着力培育草畜、旅游、劳务产业,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努力克服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县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事业日上,是经济发展较好、城乡面貌变化较大、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较快的一个时期。

- 1 -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预计到“十五”末(20xx年底),全县生产总值达到30750万元,年均增长13%,比“九五”同期高出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2455元(约303美元),比“九五”同期高出975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00万元,年均增长12.9%。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年均增长24.5%,超过了“十五”计划所确定的目标。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草畜、旅游、劳务”支柱产业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十五”期间,针对经济总量小、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民增收空间狭窄的现状,适时地进行了经济结构大调整,以“草畜、旅游、劳务”为主要内容的支柱产业的发展框架已全面形成并向纵深方向延伸,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九五”末(20xx年)的45:15:40调整到36:22:42。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