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学术讲座心得报告——国家经济发展篇

“当前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几个认识问题”

讲座心得体会报告

讲座心得之一

“当前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几个认识问题”的学术报告心得

5月x日上午,聆听了南京大学张二震教授关于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认识的学术报告,报告主要回答了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三个典型问题:一:中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吗?二:全球失衡的本质是什么?三:怎样正确理解外需与内需的关系?通过张教授对三个问题的深入浅出的诠释,使我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无论深度还是广度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驱动的原动力无非是对外贸易,投资,消费这三个,而具体到中国的经济,一直以来人们都给中国对外经济加上“出口导向型”的称号,似乎中国的经济主要是靠出口贸易来拉动发展的(备注:所谓出口导向型是指通过扩大出口来带动本国的工业化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其实不然。通过这次报告,我们了解到中国走的是一条渐进式的对外开放道路。报告从3个方面说明了中国属于开放型经济而不是所谓的“出口导向型”经济。(1)外部环境近些年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逐渐使其趋于进,出口均衡化;(2)政策导向、工业化发展角度以及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决定了中国没必要采取“出口导向型”政策;(3)中国入世的影响也决定了中国经济必须走进,出口均衡化的路子。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具体阐述,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中国采取的是开放型经济模式。

全球失衡从本质来看,实际上是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是实体经济的一种极端情况下的动态均衡。我们不能把中国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说成是所谓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因为我国是制成品生产国,而且在产品内分工中,我国主要承接的是中间环节,而每个生产加工环节都会发生增值,必然导致我国出现持续顺差。其实全球经济发展处于不均衡的状态,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南北发展的不平衡。要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出路在于缩小南北发展差距,这就需要发达经济体践行全球“包容性”增长理念,给予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以更多帮助、扶持,切实缩小南北发展的差距,而不是对于新兴国家经济发展的指责与推卸。

…… …… 余下全文

篇二 :20xx年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简要报告

20xx年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简要报告

20xx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全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0万吨,比上年增加516万吨,增长0.9%。其中,夏粮产量13660万吨,增长3.6%;早稻产量3401万吨,下降0.4%;秋粮产量43649万吨,增长0.1%。谷物产量55727万吨,比上年增长0.8%。全年棉花产量616万吨, 1

比上年下降2.2%。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5671万吨,增长3.2%。全年禽蛋产量2894万吨,比上年增长0.6%;牛奶产量3725万吨,增长5.5%。

二、工业生产运行在合理区间

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8.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4.9%,集体企业增长1.7%,股份制企业增长9.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3%。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5%,制造业增长9.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2%。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6%,中部地区增长8.4%,西部地区增长10.6%。分产品看,464种产品中有329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20933亿元,比上年增长6.4%。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0.75%。

…… …… 余下全文

篇三 :20xx中国宏观经济报告T

20xx中国宏观经济报告T

附件1:

一、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学术支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主办单位:中宏国研(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

二、主要议题:

1、“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策全面解读

2、“十八届四中全会”后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重点(从依法治国看待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改革背景下的企业生存环境与机遇)

3、“十二五”规划实施进展与未来一个时期的战略谋划

4、从全球视角看中国经济新常态与20xx年中国经济走势展望

5、20xx年世界经济环境与中国外贸和外资形势与展望

6、20xx年科技创新的新动态和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举措

7、20xx年产能过剩的趋势、实体经济发展的困境与转型升级

8、20xx年金融体制改革与货币政策取向

9、20xx年区域性金融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10、20xx年财税体制改革与财政政策取向

11、从新型城镇化试点看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与重点

12、20xx年如何化解和释放房地产泡沫与房地产市场趋势

13、20xx年中国能源发展新趋势与战略重点

14、对外开放新格局下我国企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三、参会对象:

★大中型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及负责战略规划、运营的决策人员;

★政府、高校、开发区等政策研究部门、规划部门、投资部门负责人;

★金融、证券、房地产、能源、外贸、电力、石化、煤炭、钢铁、汽车以及其它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负责人、研究人员;

★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咨询机构、管理机构负责人及相关专业人士。

四、会议时间、地点、费用:

1、会议时间、地点:20xx年12月27-28日 北京

2、参会费用:4800元/位(含场地费、资料费、午餐费等);会议统一安排住宿,费用自理。

如贵单位参加“2015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企业发展报告会”,请将回执传真至组委会,并将参会费及时汇入指定账户。其它事项另行通知。

…… …… 余下全文

篇四 :20xx年到20xx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2011年到2014年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2011年世界经济的总体特点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异化程度降低,经济形势波动起伏,机遇和挑战并存。美国经济进入复苏轨道,欧元区经济形势依旧复杂,但主导国家立足于机制性、根本性的解决思路逐步明朗,欧元区内部“小循环”与美欧“大循环”都着手设立。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取得良好成效,房地产市场的“拐点”隐现。财政收支形势较好,公共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复苏阶段的差异性,我国经济调控总体上表现出“逆调控”的特点,需审慎分析经济形势,坚持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的调控搭配,在具体政策手段上侧重预调微调,侧重制度、机制建设,重视完善市场和引导市场力量,此外,在汇率政策上应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最为复杂多变的一年。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居民就业和收入取得明显改善。G D P总额达到471564亿元,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同比增长9.2%。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13:1,较2010年有明显改善。2011年全年平均失业率为4.1%,保持在较低水平。

  物价调控取得良好效果,通胀压力有所缓解。201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 .4%,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达到高点6.5%后,涨幅连续回落。需指出的是由于2011年物价总体涨幅较高,C PI指标在2012年的实际意义将有所下降,C PI不宜再作为2012年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的关键因素。

  工农业生产保持稳定,企业利润继续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6638亿元,同比增长24.4%。

…… …… 余下全文

篇五 :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比较研究报告(20xx年)

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比较研究报告(20##年)

20##年颁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将深圳、南京、武汉、西安、成都、沈阳正式确定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这些城市的引领、辐射、集散、制衡等功能,带动区域经济增长。近年来,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加快自身转型升级、强化区域合作,在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这六个城市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经济整体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20##年,随着新一轮经济改革的启动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这六个城市将继续肩负起六大区域经济改革的重任,同时也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区域经济核心地位将得以进一步增强。

面对宏观经济环境与区域竞争的变化和挑战,赛迪发布的《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比较研究报告(20##年)》,将帮助地方政府、投资者、产业人士更准确地把握中国区域经济运行脉络、变动规律和政策走向,更深入地挖掘区域内城市间经济合作的机会。

?  深入、翔实的数据分析。基于六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数据,全面、系统分析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和经济运行情况,挖掘深层次、规律性问题,清晰发展方向。

?  全面、深刻的城市经济竞争力比较分析。分别从经济综合实力、产业发展、社会消费水平、对外开放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基础设施水平、经济影响力等七个角度比较六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竞争力,评点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成功经验和面临的问题,提出未来的发展建议。

报告摘要来自:中国市场情报中心(CMIC)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基本分析报告

目前中国当前经济形势

一、国内的经济特点形成

目前我国经济趋势发展基本可以划分为九个方面:第一总体经济形成趋势,第二物价,第三是消费,第四投资,第五经济贸易和投资,第六城镇化,第七收入分配,第八房地产市场,第九金融市场。以下展开说明

(1) 国内经济趋势基本概况 首先来看一下国内GDP增长加快,首季度GDP增长9.9%,比去年同期增长2.3个百分点,这也是近几年最快的增长。导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基本原因包括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国内的有效需求不足和国际上的金融危机。下面先谈一谈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20xx年6月美国房价开始下跌,这引发了美国国内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进而发展成为经济危机,美国经济的很多实体部门受到很大影响。其中,汽车、钢铁和房地产等规模经济行业因为融资量大,金融依赖度高,受金融环境恶化的影响最大,结果损失也最为严重。特别是因为这些规模经济行业往往吸纳就业量大,所以一旦发生危机,社会失业问题就会非常严重。中国的房地产行业集中度较低,规模经济差,仅北京就有上千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与欧美城市房地产寡头的市场结构明显不同。美国GDP占世界GDP总量的25%,而美元在各国外汇储备中的重要地位并未因金融危机而发生根本性改变,所以可以想象,美国国内金融危机会对全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很高,大约为67%。以中国GDP约30万亿人民币计算,67%的外贸依存度相当于说中国的年进出口总量大约为20万亿元人民币(30万亿*67%)。可见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20xx年-20xx年的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10.6%,出口的年均增长率在20%--30%之间。出口需求每增长10%,可带动GDP增长1%,也就是说在过去5年间,我国每年出口需求的增长为GDP增长率贡献2—3个百分点。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口整体下降20%,对GDP增长率的贡献为负的2个百分点(-2%)。如果与前些年出口对GDP贡献正的3个百分点相比较,我国GDP增长率整体因出口影响下降5个百分点(-2%-3%=-5%)。这也就说明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显著影响。今年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9%,比一季度增长率高1.8个百分比,结束了持续超过5个季度的GDP同比负增长。二季度GDP增长率的显著提高主要是中国政府内需扩张政策实施的结果,它

…… …… 余下全文

篇七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20##年5月20

目录

摘要

一.  调查目的

二.  调查过程

三.  数据与分析

四.  调查结论和建议

五.  局限性

六.  附件

摘要

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在六十年的发展史中,我国既经历了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又经历了后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从历史的视角即纵向维度看,新中国六十年的经济增长,超过了旧中国以往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从横向视野来比较,20##年我国经济总量已上升到世界第三位;人均GDP达到3292美元,已跃升至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对新中国六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认识;对经济发展与改革过程中的历史经验与教训,需要进行客观的总结和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有助于我们沿着正确的方向与道路继续前进,认识错误的原因,有助于更好的发展。

从我国建国到现在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即从建国初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这段时间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经典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第二阶段是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到1999年,这个阶段我国重点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第三个阶段是从1999年到现在,国家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中部地区”等战略措施,这个阶段是各地区协调发展。

新中国六十年经济发展成就斐然。这是我们遵循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并结合不同发展时期的经济社会实践进行理论认识的发展和创新,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未来发展仍要坚持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着力转变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xx)CASS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在京发布

发表于 2015/04/30 17:30 由/article/34463

4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办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协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重大成果发布会:《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在北京举行,会议正式对外发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县域经济课题组完成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报告主编吕风勇和邹琳华就报告主要内容进行了汇报。

报告首先对根据GDP、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目三项指标遴选的全国400强样本县(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年度回顾。指出: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向“新常态”的迈进,20xx年中国县域经济增速总体出现下滑,400样本县(市)实际经济增长率为6.2%,相比20xx年7.3%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回落了1.1个百分点。400样本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呈现下降趋势,由上年的26.1%降低到25.8%。但是,天津、浙江、贵州、河北、湖北、江西、湖南、山东、广东、黑龙江、重庆、上海、广西和福建等省市样本县(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逆势上升。地区比较表明,西部地区样本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最快,但是中部地区样本县(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增长速度都超过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样本县(市)。

为了长期跟踪监测和比较分析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动态演变过程,报告发布了基于全国400强样本县(市)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这三套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遴选出了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潜力百强县和全国县域经济创新力50强。

一、竞争力指县域经济对生产要素的吸引能力,同时体现在生产要素数量的集聚和生产质量的提升两个方面。研究发现,中国县域经济最具竞争力百强县: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