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报告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书绪论部分介绍了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和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在第一章中介绍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性及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本文是在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内容的总结以及联系实际后的感想。文中描绘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和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内容;定义;学习方法

阅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书中的绪论和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这两部分内容,我知道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对当时社会与后世的影响。同时我学会了如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行动的指南。在第一章中,我了解了世界的物质性以及实践对个人,社会和国家存在与发展的作用。同时我还了解了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切对于我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首先来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一生都在从事无产阶级斗争工作。他在中学时代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这一点勿庸置疑。他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许多方面,比如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但不同的人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有不同的理解。就如同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马克思主义也可以被理解成各种形象。如果从它的创造者的认识、继承者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所创立的,由后代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如果阶级属性理解,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我个人也比较认同这种看法。因为从自身环境中我了解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当然,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方面是在学习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这一方面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 普遍规律的学说。

…… …… 余下全文

篇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报告

题 学院班级:

学 号:

姓 名:

联系方式:

指导老师:

认识世界并在实践中改造世界

摘要:认识源于实践,同时实践对于认识又有反作用,形成循环往复的关系。认识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中运用这一原理就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关键词:认识;真理;实践;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一 认识世界

(一) 认识源于实践

世间没有什么认识是自己蹦出来的,都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毛泽东指出:“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

①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走着的认识路程。”没

有了实践,客观事物和认识主体就不能发生任何关系,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世界上没有“生而知之”、“不学而能”的人,每个人都是通过亲身实践得来的直接经验和作为人类认识成果的间接经验而认识事物。同时,实践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通过实践,才能检验我们认识的真理性。

现在西红柿是一种营养丰富,味美可口的食物,但是几百年前西红柿却是一种在人们看来是非常可怕的东西。西红柿原产于南美洲的森林里,但是却没人敢吃,因为它成熟的时候颜色非常鲜艳,人们都认为有剧毒,还起了一个吓人的名字——狼桃。16世纪时候西红柿传入的欧洲,但因为“狼桃”这个名字,还是①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87页

1

没有人敢尝试一下。18世纪,一位画家厌倦了生活,便决定吃下它。然而他却没有死。后来经过分析鉴定,发现西红柿并没有毒素,反而营养丰富,于是便广为流传。其实很多食物,药物如曼陀罗,都是经过人们的实际尝试才了解到它们的特性功效。毛泽东也曾经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①亲口吃,这就是实践,不亲口吃一吃就不能正真了解滋味,不亲自试一试也就谈不上任何真知。

…… …… 余下全文

篇三 :马克思主义原理——读书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

关于《共 产 党宣言》读书报告

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这些名词从很早的时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已经不再陌生了,可是,真正了解什么是“无产阶级”,什么是“社会主义”,恐怕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甚至说,对于我们很大一部分人来说,不仅是无法说明清楚,甚至会存在着一些错误的概念。

拿自己为例,在很小的时候,一般而言,对于共产主义的直观概念就是“共产”,没错,不存在所谓的阶级,不存在所谓的剥削,不存在私有制,然后,“人人平等”,“天下大同”。当然,我不是说这些概念错了,只是直观上来看,似乎“共产主义”应该就是这么解释。但是,很明显,这些并不全面,甚至来说,有些过于“限定范围”了。

怎么说呢,首先,我们有那么一个名词,无产阶级,那么,很明显,即使是共产主义的领头羊,也依然具有阶级的属性。或者说,如果这个社会存在,国家存在,那么,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阶级就会存在。毕竟,人和人在身份上没有差距,在先天地位上也许也可以不存在差距,但是,总会存在着不同的擅长与不擅长,也就是不同的分工,不同的社会地位,然后,无可避免的,阶级就会出现。这当然不是说不同的工作在地位上有什么优劣之分(就好像现在的国家元首要远远比很多工人累一样,也许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的工作并不是多么让人羡慕),只是能力大小的问题导致的工作种类不一样。可是,即使是我们清楚的知道,每一份工作的自然地位应该是一样的,每一份工作的所能提供给我们的生活物资却也绝对不会一样,就像,你不可能指望一个管理者所得到的和被他管理的人拿到的一样多一样。而这种无法避免的差别,也就无法避免的形成了阶级。

不要说真正的共产主义不需要管理者,那对于任何存在社会的生物体系应该都是不可能存在的一种假想。就连我们发明的电脑都需要所谓的终端机,那么有着思想的我们就更加不可能允许自己的生活环境是一盘散沙。也许将来的世界上会是一个融合了很多小社会的大社会,但是,却几乎不可能是一个没有“社会”的世界。

…… …… 余下全文

篇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读书笔记

第三章讲述了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分为三大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其中第一节包括了四个小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第一小节说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而基于这点有两个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另一方面,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第二小节谈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而接下来的小节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基本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其中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则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面,后者对前者具有反作用。

最后一小节具体指出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并且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其更替具有统一性、多样性、前进性及曲折性。

第二节包括了五个小节: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小节阐述了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

…… …… 余下全文

篇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报告规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读书报告写作规范 原理教研室

读书书目请参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各章的阅读文献。要求学生至少选择一个阅读文献进行精读,并按照相关要求写出读书报告,在课程课堂教学结束时上交任课教师。

一、读书报告的内容

1、内容提要:概括性地归纳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陈述的基本观点(最好不超过300字)

2、心得评论:对该书的评价与思考;对其主题的看法与认识,或反驳作者的观点,或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或将本书与类似书籍做比较分析,总之要写出独特的思考和体悟。

3、结语:提出问题、表达期许、归纳全文。

4、参考书目:读书报告中曾参阅哪些书籍、杂志、或其他资料,具体格式参见附录。

二、读书报告的格式

1.用纸:标准A4纸或川农信签纸

2、文字:用黑色笔写作(用红色或铅笔写作按照50%分值计算成绩)封面设置

3、正文:字体大小适中

4、参考文献格式

(1)著作类

一般著作

规则:作者(或主编、编):《著作名称》(版次),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页码。

范例: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xx年版,第251页。

译著类

规则:〔国别〕作者(或主编、编),译者译:《著作名称》(版次),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页码。

范例:(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成伦著,张军等译:《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第68页。

(2)期刊类

规则:作者:《文章名》,载《期刊名》年份及期数。

范例:陈正云、戴欣:《略论侵犯著作权犯罪》,载《法学研究》19xx年第3期。

(3)报纸类

规则:作者:《文章名》,载《报纸名》某年某月某日第几版。 范例:胡坚编译:《如此逻辑:窃不算偷?》,载《电脑报》19xx年12月12日第1版。

(4)网页类

规则A:作者:《文章名》,载网站某年某月某日。

…… …… 余下全文

篇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1)哲学的含义?(2)基本问题?①是什么?②谁提出?(3)两方面内容?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区别的角度?①世界的本原②人与世界的关系③世界的状态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二)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1)三种不同的物质观?(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3)物质与意识的关系?(4)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5.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起源:①自然界产物②社会的产物(2)本质?

6.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

(1)运动:①运动的含义?②运动与物质不可分?(2)静止的含义?(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①区别②联系(3)割裂二者关系的错误?

7.物质运动与时空和空间★

(1)时空的含义及特点?(2)时空的客观性: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3)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4)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8.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社会物质性的表现?

9.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2)理解: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3)意义?

(三)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0.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本质含义?(2)基本特征?(3)基本形式?

11.实践与人的存在

(1)实践是人存在的方式(2)原因?

12.自然界与人的分化与统一

(1)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状态?(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别和联系?①含义的区别②前提基础/影响制约

13.人和自然的关系★★★★★★★★★

(1)人与自然的关系?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②人通过实践活动影响改变自然(2)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和谐的: 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便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3)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的原因:人类不合理的实践活动导致生态失衡(4)解决办法: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

…… …… 余下全文

篇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

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马克思主义产生(19世纪40年代中期):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2.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直接理论来源(最直接、最重大影响)

(1)德国古典哲学(最高成果) A.黑格尔(德,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辩证法

B.费尔马哈(德,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唯物主义

(2)英国古典经济学

代表人物: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3)英法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上半叶)

代表人物:西门、傅立叶、欧文 2.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3.主观条件

(1)树立了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崇高理想。

(2)勤奋好学,兴趣广泛,涉猎较

多的学科领域。

(3)与同时代的其他人相比具有双重优越性。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发展者。

(1)《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1845.春,马克思)和《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马克思+恩格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2)《哲学的贫困》(1847.7,马克思)和《共 产 党宣言》(1848.2,马克思+恩格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3)《资本论》(第1卷,1867,马克思+第2-3卷,恩格斯) 2.列宁(论文):《论欧洲联帮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 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9C末20C初传入中国) (1)毛泽东思想

…… …… 余下全文

篇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报告规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读书报告写作规范 原理教研室

读书书目请参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各章的阅读文献。要求学生至少选择一个阅读文献进行精读,并按照相关要求写出读书报告,在课程课堂教学结束时上交任课教师。

一、读书报告的内容

1、内容提要:概括性地归纳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陈述的基本观点(最好不超过300字)

2、心得评论:对该书的评价与思考;对其主题的看法与认识,或反驳作者的观点,或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或将本书与类似书籍做比较分析,总之要写出独特的思考和体悟。

3、结语:提出问题、表达期许、归纳全文。

4、参考书目:读书报告中曾参阅哪些书籍、杂志、或其他资料,具体格式参见附录。

二、读书报告的格式

1.用纸:标准A4纸或川农信签纸

2、文字:用黑色笔写作(用红色或铅笔写作按照50%分值计算成绩)封面设置: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等

3、正文:字体大小适中

4、参考文献格式

(1)著作类

一般著作

规则:作者(或主编、编):《著作名称》(版次),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页码。

范例:李建平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19xx年版,第151页。

译著类

规则:〔国别〕作者(或主编、编),译者译:《著作名称》(版次),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页码。

范例:(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成伦著,张军等译:《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第68页。

(2)期刊类

规则:作者:《文章名》,载《期刊名》年份及期数。

范例:陈正云、戴欣:《略论侵犯著作权犯罪》,载《法学研究》19xx年第3期。

(3)报纸类

规则:作者:《文章名》,载《报纸名》某年某月某日第几版。 范例:胡坚编译:《如此逻辑:窃不算偷?》,载《电脑报》19xx年12月12日第1版。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