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律——乘法分配律》说课稿

天长市实验小学 翁壁银 一、设计理念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材的实际内容,本课的教学主要是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索,从而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灵活地解决问题。

二、说教材 本课时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重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过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进一步学习乘法分配律,不仅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整数范围内的基本运算律,而且有利于他们更灵活地解决计算问题,通过用两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比较列出的两道算式,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再让学生照例子列举出同类算式,分析共同特点,并用字母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教材有意识让学生经历乘法分配律的发现过程,并在合作与交流中掌握乘法分配律。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积累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又有利于学生发展符号感,进一步感受数学表达的严谨与简练。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说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此,我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及课前的调查了解,确定了如下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和技能方面: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发现、探索、理解乘法分配律。

2.过程和方法方面:引领学生在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猜测、分析、概括、推理等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体会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的严谨与简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我们每一堂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新的理念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这一总体目标,我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 …… 余下全文

篇二 :乘法分配律观课报告2

  乘法分配律观课报告1

王老师从算式比较问题开始导入新课,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猜想、验证、总结,学生理解了乘法分配律,并体会到了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本节课目标定位切合学生实际,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导思想。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具体体现在:

一、在学习活动中渗透了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把握住数学思想方法,才能高屋建瓴。在本节课上,王老师渗透了观察、猜想、验证、总结等思想方法。这一方法可能让孩子终身受益,比学到的知识更加重要。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思维。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主动参与探索,从而发现规律。王老师的这节课,可以说完全做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课的开始,学生汇报两种不同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把两种不同的列法分类观察,并从中找到规律。学生有了初步感悟,老师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继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是不是具有这样特点的式子都相等呢?请你大胆猜想。”学生说“是的”。老师又说:“你能举一些例子来验证吗?”学生举了大量的例子。在验证时,大部分学生都说用算的方法来验证。老师肯定了学生的方法,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算,我们还能从其它角度去验证吗?这样把验证的方法提升到乘法意义的层面,为下面乘法分配律的推广做好了铺垫。在验证的基础上,学生尝试用字母或符号表示,最后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学生经历了观察、分析、举例、验证、总结概括的全过程,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

三、练习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呈现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体会到创造的快乐,这就是兴趣。”本节课王老师对练习进行了适当的加工改进,体现了层次性、思考性、发展性。多形式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具体解释了乘法分配律从何而来,即它的运算原理,让学生恍然大悟:“原来乘法分配律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学生会突然觉得数学这么神奇,于是对数学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 …… 余下全文

篇三 :四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我是水北小学的贺慧平,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乘法分配律》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作一些分析:

一、说课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8-49页

二、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①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②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③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应用乘法分配律

难点: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教学方法(说教法)

在设计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时,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自主学习、当堂训练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

(二)学法指导(说学法)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通过学生的自学、运用等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通过学生多思、多说、多练,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分析

一、温故互查,复习旧知

首先我用课件出示计算题,怎样使计算简便?复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是因为新旧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学生的学习应该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复习旧知是为了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从而可以较好把握教学起点,为学习新知铺路搭桥。)

…… …… 余下全文

篇四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

怀宁县实验小学 刘川生

一、说教材

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48~P49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加(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在于建立了加法和乘法的联系,同前几个单纯加或单纯乘的运算律不同,这是联系了两种不同运算的运算律。简算是其好处之一。教材是按照创设情境、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与目的,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这些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他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

2、增加学生之间的了解、同时体会到小伙伴合作的重要。

3、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和求知欲,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归纳并正确表述乘法分配律。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创造性使用教材,设计一些来次学生身边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层次和坡度,设计一些精炼的变式练习,既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既实现了轻负高质,又使学生积累了鲜活的数学活动经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了“我能学”的信心。

…… …… 余下全文

篇五 :《乘法分配律》教案说课级反思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师:罗怀英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4~5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观察、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能联系实际,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比赛场景,在活动中激趣

谈话:听说我们四(1)班的同学口算速度快,正确率高,想不想显一显身手?那我们来一个速算比赛怎么样?

A组 B组

(1) 135×6 +65×6 (1)(135+65)×6

(2) 9×37+ 9×13 (2) 9×(37+13)

在A组同学不服气,说B组容易时,教师激趣:是吗?B组容易?那我们再来一次好吗?

A组 B组

(1)(10+4)×25 (1)10×25+ 4×25

(2)(4 +8)×125 (2)4 ×125+8×125

谈话:为什么这次A组又输了?观察观察,可不要冤枉了老师。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一切数学知识来源于发现问题,而一个伟大的数学家有所成就在于他发现问题。看看今天我们的同学们发现一个怎样的数学知识。有信心吗?给自己鼓鼓掌!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校有5个同学就要去参加“贵阳市少儿才艺大赛”了,音乐组的陈老师准备为他们每人买一套一样的漂亮服装,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二、 创设活动情境,在合作中探究

…… …… 余下全文

篇六 :《乘法分配律》课堂教学实录

《乘法分配律》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

【教学过程(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今天,希望同学们能探究发现乘法的又一个新知识。(简洁的导入,给学生以期待,激发起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电脑出示:

师:买3套这样的儿童服装应付多少钱呢?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请列式计算。

学生各自独立计算,不一会儿,纷纷举手。

生1:我先算出一套服装的价钱,再求出三套的价钱,算式是括号5加4括号乘以3。

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板书,并故意地——)你列的算式里共有几个括号?

生1:这样说吧,5与4的和乘以3,得数是27。买3套服装应付27元。我的另一种方法是:先分别算出三件上衣和三条裙子的价钱,再算出三套服装的总价钱。算式是5乘以3的积加上4乘以3的积。〔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4)×3;5×3+4×3〕 生2:我的方法是: 5+5+5+4+4+4=27

生3:我的方法是: 5+4+5+4+5+4=27

生4:我觉得这两个同学的想法与前面同学的两种想法是一致的。但是,上面的算式比较简单。(众生点头以示同意)

电脑出示:小强摆木块,每行摆6个绿木块,8个红木块,共摆了4行。

师:请你想象一下,小强是怎样摆的?结合学生回答,电脑逐步出示下图。

师:小强一共摆了多少个木块?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学生再次各自列式计算,并很快说出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和算式,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接着上题板书如下:

(6+8)×4 ;6×4+8×4

这里,教师直接提出“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了两种不同思考方法的计算后,便于学生发现新的知识规律。同时,产生这样一种体验,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存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师:从上面的算式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同学们的双双眼睛注视着黑板上的算式,在寻找着其中的规律。渐渐地,一些学生举起了手,有些学生开始有些激动,急着与周围的同伴说起了悄悄话??此时,教师没有急于指名学生个别回答,而是——

…… …… 余下全文

篇七 :四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我是水北小学的贺慧平,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乘法分配律》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作一些分析:

一、说课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8-49页

二、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①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②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③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应用乘法分配律

难点: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教学方法(说教法)

在设计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时,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自主学习、当堂训练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

(二)学法指导(说学法)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通过学生的自学、运用等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通过学生多思、多说、多练,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分析

一、温故互查,复习旧知

首先我用课件出示计算题,怎样使计算简便?复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是因为新旧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学生的学习应该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复习旧知是为了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从而可以较好把握教学起点,为学习新知铺路搭桥。)

…… …… 余下全文

篇八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小学数学第八册 P36 页的《乘法分配律》,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接着学习“乘法分配律”不会觉得太难,但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二、说目标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学内容和学情,本节课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二)智能目标:

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 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 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情感目标

使学生能联系现实问题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尘埃,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自主发现规律,抽象归纳,并能用符号、语言或其他方式与同伴交流规律。

三、说教法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我们每一堂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新的理念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从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这一总体目标,我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一)说教法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启发式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谁知规律,设计一些学生熟悉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层次和坡度,让学生积极参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