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告诉你怎样看体检血化验单

篇二 :怎样看体检检验报告单

怎样看体检检验报告单

当你拿到检验报告单,在单子上都写有一个“参考值”。那么这个“参考值”到底意味着什么?检验结果一旦超过了“参考值”就等于健康出现问题了吗? “参考值”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用于参考、指导判断的数值,它实际上是正常人群中绝大多数人的平均数值,参考值只是一个统计学上的概念。 举例说,像心跳,一个人的心跳每分钟60~100次是参考值范围,如果你体检时心跳是50次,就是不正常了,这就不对了,因为绝大多数人的心跳是每分钟60~100次,但少数人可以不在这个范围;还有血常规中的白细胞总数,参考值是4.0~10.0,意思就是说正常人群中绝大多数人每单位(×109/L)的白细胞总数是在4.0~10.0之间。少数人可以不在这个范围。不过,他们的检验结果数值虽然不在参考值的范围内,但却不代表他们的健康有异常。

化验结果是判断疾病的一方面

化验结果低于或高于“参考值”不一定是病理状态或患了某种疾病。化验结果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能单凭参考值就判断有没有疾病。比如你剧烈活动、发热、受寒或精神紧张会在尿中出现蛋白,并且大于蛋白尿的参考范围上限150毫克/24小时,但这种尿蛋白的出现是人体的正常现象,被称为生理性蛋白尿。如葡萄糖,就是血糖,参考范围是:3.89~6.11,稍高或者低一点没有关系,身体自身很快就会调节回来,如果葡萄糖偏低,食物吃下去,血糖很快就上来了;如果血糖偏高点,你少吃一点,血糖就降下来了。但如果葡萄糖低于2.00,出现了心跳很快,出大汗,甚至神志不清,这就是低血糖,如果低血糖反复发作,就要查一下胰腺有没有肿瘤。如果葡萄糖超过了7.00,那就是患有糖尿病了。

,一个病人有了化验结果,再结合症状、体征、其他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最终才会得出患有什么疾病的正确判断。因此,人们在拿到化验单时即使看到自己的检查结果不在“参考值”范围内也不必太紧张,而应请教医生,对自己的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估。

…… …… 余下全文

篇三 :怎样看血液流变学检查报告单

怎样看血液流变学检查报告单

血流变报告单一般有2个低切粘度,1个中切粘度,1个高切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等指标。各项指标反映出血液的 浓稠性,粘滞性;血浆粘滞性;血细胞聚集性和血细胞的凝固性。它们既是独立的指标,又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一)血液高粘滞综合征:

由一个或数个血液粘滞因素非一过性增高所致的血液粘滞异常综合征称为血液高粘滞综合征。一般分为五种亚型:

(1)血液高浓稠型:

多见红细胞压积增高;

意义:红细胞压积增高,则表示血液浓而粘,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充血性心力.衰竭、高山病等。

(2)血液高粘滞型:

全血粘度增高; 血浆粘度增高; 全血还原粘度增高; 红细胞压积增高; 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

意义:常见于下列疾病,如红细胞增多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脉管炎、肺心病、结缔组织疾病活动期,白血病等。

(3)红细胞的聚集增强型:

血沉增快; 血沉方程K值增加; 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 红细胞电泳变慢。

如:脑梗塞、心机梗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4)红细胞的刚性增强型:

红细胞的刚性指数增高; 红细胞的变形指数增高; 如:镰状血红蛋白症、酸中毒症。

(5)血液高凝固型:

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 血小板粘附率升高; 血小板聚集率升高;

体外血栓形成试验:血栓长度、湿重、干重均增加。

(二)血液低粘滞综合征:

由一个或数个血液粘滞因素非一过性降低所致的血液粘滞异常综合征称为血液低粘滞综合征。

如: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贫血、尿毒症、肝硬化腹水等。

一般来说,低切粘度和高切粘度的变化是平行的,但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可以有相反的变化,如全血粘度正常,血浆粘度偏高,建议医生让病人加查纤维蛋白原,血脂及其它血浆蛋白项目,以明确原因。如果低切粘度高,让病人加查红细胞聚集,血小板及血浆蛋白指标。如果是单纯的粘度增加,使用活血化瘀,输液等治疗方法。

…… …… 余下全文

篇四 :怎样看血液化验单

怎样看血液化验单(1)

红细胞计数(RBC)

红细胞人们通常叫红血球,化验单上常用英文缩写字母简写成RBC。红细胞生于红骨髓,主要以蛋白质和铁为原料,其次还需要微量的铜、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叶酸。此外,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有促进骨髓红细胞生成的作用。红细胞的发育、成熟约需3.5~7天,一般能生存120天。衰老的红细胞主要在肝、脾等器官中被吞噬和分解。在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下,红细胞不断地新生、衰老、死亡,在血液中保持相对恒定的数目。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血红蛋白(其中包括蛋白质和铁)。血红蛋白是人体内运输氧(O2)和二氧化碳(CO2)的工具,把从肺部吸入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个细胞,又把细胞内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装载上,随血液循环运到肺呼出体外,往返于肺与各细胞之间,一刻不停地工作着,红细胞数量的变化影响到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使人体发生病理生理变化。

[正常值]

初生儿 (6.0~7.0)×10/L(600万~700万/μ1)

婴儿 (5.2~7.0)×10/L(520万~700万/μ1)

儿童 (4.2~5.2)×10/L(420万~520万/μ1)

成年男性 (4.0~5.5)×10/L(400万~550万/μ1)

成年女性 (3.5~5.0)×10/L(350万~550万/μ1)

[临床意义]

减少: 见于各种类型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感染、肾病、胃切除术后、出血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白血病以及接触苯、胺等化学物质引起职业性中毒等所引起的贫血。

增多:见于①严重的先天及后天性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如法鲁氏四联症、肺心病、肺气肿、肺动静脉瘘等,由于慢性缺氧刺激骨髓增生。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③大面积烧伤、严重呕吐、腹泻、多汗、多尿,以及晚期消化道肿瘤长期不能进食等所引起的大量失水和血液浓缩。④慢性一氧化碳中毒。⑤长期在高原生活的人,剧烈的体力活动者可出现生理性红细胞增多。

…… …… 余下全文

篇五 :怎样看一般检验报告单

怎样看一般检验报告单? 弑神灬  灬
⑴ 三大常规 即血、尿、粪常规检查。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
  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
    红细胞(RBC)计数:正常男性为4.0-5.5?012/L,女性为3.5-5.0?012/L,新生儿为6.0-7.0?012/L。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脱水所致血液浓缩或慢性组织缺氧等;其减少则常见于各种贫血;
 白细胞(WBC)计数:正常成人为4-10?09/L,新生儿为15-20?09/L,8个月至2岁婴儿为11-12?09/L。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血 常 规


  如果HGB值低于120g/L,就说明有贫血存在,应该进一步检查是什么性质的贫血,如果HGB值高于160g/L,可能是因为患有血红蛋白增高症或者血液被浓缩的缘故,WBC代表的白细胞是人体的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相当于国家的军队,共总数的增高(超过10?09/L)时,多表明有炎症、感染存在,此时病人多有发热症状,如果白细胞总数太高在(30-50)?09/L以上,病人是于少年儿童或年青人,伴有较严重的不能解释的贫血,请不要掉以轻心,应该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检查,排除白血病的可能,白细胞总数低于4?09/L,可由接受放射线,病毒感染药物及化学物质中毒等引起。中性白细胞比例增高多意味着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存在,淋巴细胞增高多见于慢性疾病及长期接受放射线照射,嗜酸性白细胞增高时,往往说明体内有过敏原存在引起的过敏,如寄生虫(蛔虫多见),过敏性炎症,过敏反应等。PLT减少时 ,可能会有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增高时,说明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

…… …… 余下全文

篇六 :怎样看血流变检查报告单

怎样看血流变检查报告单

1

  血液流变学是通过八项指标来反映出血液的浓稠性,粘滞性,血浆粘滞性,血细胞聚集性和血细胞的凝固性。它们既是独立的指标,又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1)反映血液浓稠性红细胞压积:它反映血液中血细胞与血浆间的比例。

  意义:红细胞压积增高,则表示血液浓而粘,除脑血管病外还见于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压积降低,则表示血液较薄,全血粘度也相应下降,意味着机体有失血或贫血。

  (2)反映血液粘滞性、粘度是流动性的倒数,即粘度愈大,流动性愈差;粘度愈小,流动性愈好。

  全血粘度:全血粘度受红细胞压积的改变而改变,一般来说红细胞压积高的,全血粘度高。

  意义:全血粘度增高提示血细胞压积或血浆粘度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或弹性差,血管壁硬化毛糙。它的增高常见于下列疾病,如脑血管病、红细胞增多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脉管炎、肺心病、结缔组织疾病活动期,链状血红蛋白症、白血病等。

  血浆粘度反映体内生物大分子(纤维蛋白原、球蛋白、血脂)对血细胞粘度的影响。

  意义:增高,除脑血管病外主要见于巨球蛋白血症,白血病。其他意义同全血粘度。

  (3)反映血细胞的聚集性,红细胞电泳时间:时间愈短、则表明红细胞表面电荷多,红细胞间愈处于分散,聚集性减少;反之,若时间愈长,反映其表面电荷愈少,则红细胞愈趋向聚集,使红细胞之间互成串状、堆状、使全血粘度增大。

  意义:电泳时间延长常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髓病、红斑狼疮、高脂血症等。

  血沉:与血浆比重,粘度,红细胞间聚集力有关。

  血沉方程K值:因血沉受到血球压积的依赖性较大,血球压积高者,血沉多正常,血球压积低者,多为血沉快。故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排除血球压积影响的血沉K值。

  (4)血液凝固性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血浆粘度增加,呈正比关系。血液凝固时,纤维蛋白原聚合成纤维蛋白聚合物,在纤维蛋白内部之间有“搭桥”现象。在动脉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 …… 余下全文

篇七 :怎样看一般检验报告单

怎样看一般检验报告单?

怎样看血常规化验单

1.血细胞:成人每立方毫米5000~10000;1~5岁儿童约为8000~11000。

2.红细胞:成人男性每立方毫米400~500万;成人女性350~450万;新生 儿600~700万;两岁后逐渐下降。

3.血红蛋白;成人男性13.5~15克%;女性12~14.5克%。

4.血沉:A、长管法,每小时儿童12毫米以下;成人男性15毫米以下;成人 女性20毫米以下。B、短管法,每小时儿童2~10毫米,成人男性0~8毫米,成人女性0~10毫米。

5.血小板:每立方毫米10~30万。

6.出血时间:1~5分钟。

7.凝血时间:A、试管法4~12分钟;B、毛细血管2~4分钟;玻片法2~8分 钟。

8.蛋白质:总量6~7.5克%;白蛋白3.5~4.8克%;球蛋白2~3克%;白 蛋白/球蛋白3.8~4.8克%。

9.葡萄糖:成人80~120毫克%;儿童80~100毫克%。

10.总胆固醇:成人100~230毫克%;6岁以上儿童130~200毫克%。

11.甘油三酯:比色法<5.45毫当量/升或40~150毫克%。

12.谷丙转氨酶:定量法2~40卡门氏单位。

13.肝功能:黄疸指数2~6单位;总胆红素0.1~1毫克%;麝香草酚浊度0~6 单位;硫酸锌浊度2~12单位

白细胞分类(DC)白细胞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正常值: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50%~70%;嗜酸性粒细胞(E):0.5%~5%;嗜碱性粒细胞(B):0%~1%。

单核细胞(M):3%~8%。

淋巴细胞(L):20%~40%。

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某些血液病及放疗、化疗后,增多常见于感染炎症及组织损伤。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应用某些激素;增多常见于某些血液病和某些变态反应病,如药物过敏、荨麻疹等。

…… …… 余下全文

篇八 :如何看血、尿液、便、肝检验报告单

如何看血、尿液、便、肝检验报告单

尿常规化验单上各指标临床意义

尿常规化验单上的指标包括:白细胞、酮体、亚硝酸盐、尿胆原、胆红素、蛋白质、葡萄糖、尿比重、隐血、PH、维C这十一种。具体临床意义如下:

1、尿白细胞(U—LEU)

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正常参考值:<5个/HP。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急?吐肾炎、肾盂肾炎、膀肮炎、尿道炎、尿道结核等。

2、尿酮体(U-Ket)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

3、尿亚硝酸盐(NIT)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膀肮炎、肾盂肾炎等。

4、尿胆原(URO或UBG)

正常参考值:弱阳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等。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

5、尿胆红素(U-BIL)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胆石症、胆道肿瘤、胆道蛔虫、胰头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导致的肝细胞性黄疽。

6、尿蛋白(R-PRO)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移植术后等。此外,药物,汞、铺等中毒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也可见阳性。

7、葡萄糖(U—Glu)

正常参考值:阴性(-)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内含糖量为0.1~0.3克,最高不超过0.9克,定性试验为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垂体前叶机能亢进、嗜细胞瘤、胰腺炎、胰腺癌、严重肾功能不全等。此外,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等,也可出现应激性糖尿;过多食入高糖物后,也可产生一过性血糖升高,使尿糖阳性。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