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西安秦兵马俑的考察报告

西安秦兵马俑的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1 年8 月26 日——2010 年9 月1 日

考察地点:西安秦始皇陵墓

考察目的:通过实地参观考察,感受古城西安的历史遗韵,特别是秦陵兵马俑被发现之后,沉睡于地下2000多年的8000多名秦王将士,重新威武雄壮地陈列于世人面前,立即被世界公认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的创造在中华审美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作为以艺术设计为专业的我们来说,感悟历史的审美文化,秦兵马俑的研究价值也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 一、考察地点介绍 有人说把中国比作一棵参天大树,如果北京是这棵树的树冠,那么西安则是这棵树在地下盘结交错的根系。在西安,更多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积淀,文化、习俗、价值、美德、传统甚至糟粕。你很难用三言两语将其概括、归类、分析、分析直到总结。这里所有过去存在着的、现在存在着的,你只能先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之后再下结论不迟。 这里遗留下太多太多的东西。事实上,你所见到的一座座建筑、一堆堆墓冢,并不能代表这座城市。这里的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那些已经逝去但又好像从未离开这块土地的一位位伟人的灵魂和他们的诗篇、传奇、自豪或是悔恨。 二、考察的基本情况 为顺利完成此次考察任务,我们事先进行了考察活动行程线路、人员分配的详细安排,确保整个行程有条不紊。所有成员互相帮助,密切配合,我们的考察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于9 月1 日完成考察任务后顺利回到学校。 9 月 27 日早晨,我们到达西安,开始了我对西安的考察。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真正地走进了这座千年古城,我们先后参观了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安碑林,期间虽有劳顿奔波之苦,但仍被西安古都之古之博之奇,故都文化的历史渊源之久所深深吸引,所暗暗惊叹。总之这次考察让我受益匪浅。 (一)秦兵马俑的审美特征 1974 年3 月,陕西省临潼秦始皇陵东侧的西杨村村民在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奇迹,经过考古工作人员的精心发掘,一个重大的历史遗存横空出世,随即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的最为壮观的发现”,这便是闻名遐迩的秦始皇兵马俑。 秦兵马俑的主要审美特征:一是逼真写实,二是深沉雄大。 1)千人千面的逼真写实 兵马俑从造型艺术角度上,追求的一种高度的写实性风格,秦俑将士无论是从形体比例、面部结构还是神态仪容都十分准确生动。秦兵马俑的写实并不只是简单地按照现实摹刻下来,而是经过了艺术的处理。不同的人物外形,不同的官阶,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精神面貌,如此这些都体现在了秦俑的身上,可见它的造型刻画不仅实现“形似”而且还达到“神似”。秦俑以头部的刻画最为精致,有的眉宇凝聚,端庄肃穆;有的面庞清秀,微微含笑;有的带有皱纹,一脸老成????通过对面部的精心刻画将秦军的各种人物表现得生动万分。秦俑的传神特征还通过艺术的夸张和提炼表现,它的刻画不是追求细枝末节,而是抓住了关键的部位进行艺术处理。比如说,将眉毛加粗加厚使脸部更有体积感,胡子处理成飞动或翻卷状,虽然与现实不符,但是却更突出了人物的性格。 2)威武雄壮的形象 秦兵马俑形体高大,与秦以前的陶俑相比,体型要高大的多。秦以前的陶俑,一般高 10~30厘米;秦以后的陶俑多数高30~50厘米。而秦俑高度一般约1.8米,最高者达2米。另外秦俑数量众多,据初步统计,三个俑坑内有各类武士俑7000多个,陶马600多匹,战车 140余乘,各类青铜兵器数万件,以群塑的形式出现,这与西方雕塑艺术多为个体作品的形式迥然不同。秦兵马俑数量之多为世罕见,仅一号坑就埋藏着兵马俑6000余件,组成一个由战车、步兵相间排列的长方形庞大军阵。像这样的群塑形式,在西方雕塑史上是根本找不到的。专家认为,秦兵马俑开创了中国雕塑史上纪念性大型群塑的先河。 (二)秦兵马俑艺术的青铜遗韵 在秦陵兵马俑庞大的俑群中,人物的面部表情是很丰富的,人物的动作也是各具姿态的,但是不管是在整个俑阵中看,还是一件件地单独看,都有一种人物形象差不多的视觉效果,这和商周青铜器纹饰给观者的感觉一致,在众多的青铜兽面纹中,存在着很多细节上的不同,但是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一样的。 这些兵马俑虽然是陶质的,但是表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青铜般的气势。而这种情况在商周的彩绘陶上也曾大量出现过,在很多墓中出土的仿青铜的陪葬陶器都是青铜器般的神秘、庄严,而不是陶器原本的活泼、流畅感。经过反复的观察就会发现,秦兵马俑在造型上存在的青铜遗风非常明显。 三、考察体会 我们到达秦始皇陵是在早晨,朝阳刚升起,金灿灿的照射着,正值金秋时节,道路两旁随处可见红彤彤的石榴树和柿子树,着实好看。在兵马俑露出真面目之前能见到这样一番美景,路途奔波中的劳累感觉顿时没有了,心情也变得好起来。这样想着的时候就已经进了兵马俑的大门,顿时我们就被震惊了一下。我想这种感觉不是亲眼看到,从图片或其他媒体上是体会不到的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排排十分整齐!这真像秦始皇率领的千万 大军前去迎战,杀得你死我活!兵马俑不但宏大,而且兵马俑的神态端庄,栩栩如生。据导游讲解,原来所有的陶俑都是有颜色的,因为陶俑年代久远,在刚开始挖掘陵墓时没有保护措施,大多数颜色都剥落了,所以陶俑都显出青灰色。因为去的时候并不是工作日,所以没能现场看到专家对挖掘出来的兵马俑进行修复工作,蛮遗憾的。期待下次有机会再来吧! 秦始皇兵马俑规模巨大,场面威武壮观,我们为之惊叹,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的雄伟,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博大的历史文化的气息。虽然是千人千面,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即使如此,每一个兵马俑给人的感觉其实是一样的,远观效果就像是经过无数次重复达到的一种恢宏气势,但是近观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是不一样的,我想这就像是变化与统一的关系一样吧,千年前的人们已经把审美发挥的淋漓尽致,我们怎能不为之震撼呢?在追求写实的同时,兵马俑的制作者很巧妙地对重点部分进行了适当的夸张,以凸显主题。我们知道,东方人的面部轮廓比较平,如果完全按照真实的眉骨眉毛塑造,就会平和圆润,这样近看尚可,远观就会模糊不清。秦俑的制作者在这里很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加大眉毛的厚度,把眉骨塑造的棱角分明,这样近看细致,远看明快清晰,并且这种夸张并不会让人觉得不真实,反而让人感觉人物的性格鲜明突出。没想到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古人的审美习惯竟然和现在我们倡导的如此一致!

…… …… 余下全文

篇二 :兵马俑文化考察报告

兵马俑文化考察报告

【内容摘要】五一前往参观了秦始皇陵兵马俑,正好赶上123号坑都开放,看着气势宏大的兵佣阵和做工精美的铜车马,感觉非常震撼!以下是关于秦皇陵兵马俑的一些介绍,以及在当时历史时期(秦朝),兵马俑所体现出的中国文化。

【关键字】介绍、艺术价值、科技、兵马俑与秦朝兵制、兵马俑的历史地位

将军俑

一号坑

铜车马

兵俑阵

一、兵马俑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是在1974年发现的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

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的过洞中。

兵马俑发现之后,随后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馆,于1979年国庆节开放。 举世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之一”。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

 二、我所看见的兵马俑

  走进博物馆的大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铜色,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雄壮,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陶马4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

    兵马俑的排列是3列面向东的横队,每列有武士俑70个,共210个,似为军阵的前锋。后面紧接着是步兵与战车是的38路纵队,每路长约180米,似为军阵主体。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虽为面南和面北的横队,每队约有武士俑180个,似是军阵的两翼。西端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似为军阵的后卫。武士俑朋的身穿战袍,有的身披铠甲,手里拿的青铜兵器,都是实物。组织严密,队伍整肃。

…… …… 余下全文

篇三 :先民遗产——陕西历史博物馆与秦始皇兵马俑考察报告

先民遗产——陕西历史博物馆与秦始皇兵马俑考察报告

安阳市洹北中学 崔合庆

一、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内,从简介来看,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国家级博物馆,占地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6万平方米,馆藏文物37.5万件,属国宝级18件(组),一级品近800件(组);其中青铜器、金银器、陶俑最具特色,并藏有国内仅有的唐墓壁画400多幅。

由于关中地区历史上有蓝田人的踪迹,西周、秦、西汉、隋、唐等王朝先后定都于此,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陕博的特色:以古为荣,文物以隋唐及之前为主。

陕西历史博物馆有六个展馆平时对外展出,限于时间仅参观了其中的四个展馆,按时代划分为先秦、秦汉、隋唐和宋元明清,由此布局即可明显看出其时代特征,尤以原始氏族、汉、唐时期文物为最。

原始氏族的文物从摆放上呈现了先人的发展轨迹。迫于生存的需求,很远古时遗留的多为生产生活工具,这些工具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由粗糙到精细、由少到多的过程。在远古的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基本可以说无生产工具可言,只是利用天然的石块和树枝来狩猎,进入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石锄、石凿、石镰、石锛和带孔石铲,从这些工具观察,可以清楚地发现制作工艺的进步,在石凿和石铲的尖端及其它工具的细微之处都打磨地相当精致,如凿尖虽然破损但余部平整可

见,石锄的锄头一端刃口比较锋利。另外这时候从发掘的文物现场看,原始人对于工具的组合使用也有相当深刻的认识。

在博物馆我见到蓝田人的头骨化石,从讲解中了解是个中年女性猿人,头骨壁厚,脑容量为778.4毫升,从外观上看头骨化石额头低平,眉脊粗壮,颌部突出。

陕西的另一处远古遗址是距今约六千年的半坡遗址,半坡人处于新石器的中期和晚期,与仰韶文化相比其中期为庙底沟类型,晚期为半坡晚期。这个时期的人类石器作工愈加精美并出现了烧制陶器的典型特征,另外也出现装饰用具,这些都说明了半坡人的进步,由于有专门的半坡遗址博物馆所以陕博内展出的多为其晚期的出土文物。尤以细颈瓶和尖底瓶的独特的造型为人称道,这两种陶器都为容器,细颈瓶开口大,腹部大而瓶颈细长,从中可品位到古代人对于生活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尖底瓶底部尖尖,作为容器如何竖立呢?经介绍才了解当瓶中的东西盛满或分布均匀时,依据力学原理尖底瓶即可立起,我对先人的聪明佩服之至。在新石器的中晚期,人类生活有明显的改善,出现了缝制用的骨针,装饰用品陶环、玉坠(距今5000——7000年)以及在潼关还出土了束发石饰;在很多陶器上可见人面纹、鱼纹或人面鱼纹,说明鱼作为人类的生存食品当时已经很丰富。另外,这些陶器上的图纹也有可能表示了先人的崇拜。

…… …… 余下全文

篇四 :关于西安秦兵马俑的报告

关于西安秦兵马俑的考察报告

考察者:范宇(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考察时间:

20xx年10月4日———10月5日

考察地点;

西安市秦始皇陵墓

考察目的:

通过实地参观考察,感受古城西安的历史遗韵,特别是秦陵兵马俑被发现之后,沉睡于地下2000多年的8000多名秦王将士,重新威武雄壮地陈列于世人面前,立即被世界公认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的创造在中华审美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

一、考察地点介绍

有人说把中国比作一棵参天大树,如果北京是这棵树的树冠,那么西安则是这棵树在地下盘结交错的根系。在西安,更多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积淀,文化、习俗、价值、美德、传统甚至糟粕。你很难用三言两语将其概括、归类、分析直到总结。这里所有过去存在着的、现在存在着的,你只能先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之后再下结论不迟。 这里遗留下太多太多的东西。事实上,你所见到的一座座建筑、一堆堆墓冢,并不能代表这座城市。这里的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那些已经逝去但又好像从未离开这块土地的一位位伟人的灵魂和他们的诗篇、传奇、自豪或是悔恨。

二、考察的基本情况

为顺利完成此次考察任务,我们事先进行了考察活动行程线路、人员分配的详细安排确保整个行程有条不紊。

所有成员互相帮助,密切配合,我们的考察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于10月5日完成考察任务后顺利回到学校。

10月4日早晨,我们真正地走进了这座千年古城,我们参观了秦始皇陵兵马俑、期间虽有劳顿奔波之苦,但仍被西安古都之古之博之奇,故都文化的历史渊源之久所深深吸引,所暗暗惊叹。总之这次考察让我受益匪浅。

(一)秦兵马俑的审美特征

19xx年3月,陕西省临潼秦始皇陵东侧的西杨村村民在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奇迹,经过考古工作人员的精心发掘,一个重大的历史遗存横空出世,随即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的最为壮观的发现”,这便是闻名遐迩的秦始皇兵马佣。

…… …… 余下全文

篇五 :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考察报告

考察目的:

为了更好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我们环境艺术专业的实践能力也为了开拓我们环境艺术专业的视野和提升我们环境艺术专业的实践水平通过对中国地域特色浓厚的历史城镇、现代都市、各类建成的优秀建筑进行考察,学习古代、现代的建筑思想,充实和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能够亲身体验城市,感知建筑,加深对大都市、小城镇、古建和现代建筑的感性认识,从而丰富我们的认知体系,扩大知识面。

西安是一个拥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都。从建筑方面看,雄伟古老的城市建筑风格,培养了西安浑厚的城市性格,“雄浑、厚重”可以提炼为“西安城市精神”在西安我们了解他的建筑风格,西安的大规划是“新旧分制”。旧城区和重要文物古迹周围,建筑风格要发扬民族传统和地方特点,建筑的色彩以灰颜色为基调;新城区的建筑风格要开朗,以现代建筑风格为主,但要体现地域特色,外立面色彩风格很难统一,建筑设计创作可以“百花齐放”。我们对西安的一些历史古迹、现代园林等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考察前我们对将要考察的城市进行了资料的收集整理,按照既定的计划对西安市部分建筑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主要的地点有世博园,大唐芙蓉园,半坡遗址,华清池,兵马俑,陕西省博物馆,碑林,钟鼓楼,大雁塔等,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去感受西安这个十三朝古都所积淀下来的沉厚历史文化和浓厚的古典建筑风格。

考察时间:20##年4月26日——20##年4月29号

考察内容:

西安是我国最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较为完善的历史风貌,在现代建筑中融合了地域文化,做出了许多有代表性的作品,古建筑与在它基础之上做出的现代建筑进行对比,激发我们去思考。我们一共参观了10个景区:世博园、大唐芙蓉园、半坡遗址、华清池、兵马俑、陕西省博物馆,大雁塔,碑林、明长城,钟鼓楼。我觉得大唐芙蓉园是最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在这里我将就西安大唐芙蓉园内建筑和园林设计做主要的介绍。

…… …… 余下全文

篇六 :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考察报告

6月21日凌晨我们坐上了驶向西安的火车,开始了我们大学生涯的最后一次写生考察。记得一句话“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西安,这座中国历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传承的雍容儒雅,博学智慧,大气恢弘,成为中国历史的底片,中国文化的名片之一。一直就想去西安,看看13朝古都,拥有着在古历史上“西罗马,东长安”的地位的西安,而今作为旅游者的我们能体会到多少。

6月23日上午,将近两天的旅途,列车到达古都西安,当我们走出西安火车站,古城墙立即映入眼帘,立刻感受到西安难掩的王城气概,一扫旅途的劳累,充满新奇和期待,很快的融入这古都的大气、厚重的历史氛围之中。

很快我们就坐上了回宾馆的公交上,经过多年的发展,西安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古城,衍变成了又充满着时尚氛围的现代化大都市,穿越城墙,看着城内城外,古老与现代在这里结合出特别的风格。到达宾馆后我们组收拾好行装先行踏上了西安这片旅程。我们到达西安的第一站就是位于古城西安中部的钟楼,也许比较幸运,刚进入钟楼我们就欣赏到钟楼里面具有特色的表演,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拿起手中的各种拍摄工具记录着这一刻,即使表演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大家都很有感触。接着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大雁塔——思古人初到西安这样的大城市,完全迷失于这城市的古韵之中,大雁塔是现存最著名的古塔,被视为古城的象征。在塔中随处可见古人的留诗题名。在唐代“雁塔题名”是学子们的梦想。每次科举考试之后,新科进士除了戴花骑马游遍长安之外,还要雁塔等高,象征由此步步升高,平步青云。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登上雁塔,写下了“慈恩塔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站到最高层,分别四个不同的角度往外看去,各拥有独特的风景,古长安的棋盘状的形状映入眼帘,不得感叹这是一座特别的古城。

第二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的来到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学习,感受至深的就是大明宫的宏伟气势,仅核心区域就占地3.5平方公里,相当于现今北京故宫的4.5倍。原宫墙周长为7.6公里,四面共有11座门,已探明的殿台楼亭等遗址有40余处。不仅是唐长安城规模最大的一处宫殿区。大明宫也是历代规模最大、建设最完备、皇帝朝寝时间最长的宫城,是国家统治中心和象征,是唐代建筑文化和宫室制度的典型代表。但是唯一遗憾的是我们组没有赶上大明宫里面的表演,听说表演很震撼所以我们甚是遗憾。

…… …… 余下全文

篇七 :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考察报告

一、 考察时间:20xx年4月18日—20xx年4月25日

二、 考察目的:古语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哲学上也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别是对于我们学历史的学生来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再丰富的理论知识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让我们理解得更深刻,况且,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历史底蕴源远流长,文化风韵积淀雄厚,西安原名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西安之行对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景实物相结合进一步理解和探究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我们历史专业的实践水平,通过对历史文化遗址进行考察,充实了和扩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从而丰富我们的知识体系。

三、 考察内容:西安,一座中国历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传承的雍容儒雅,博学智慧,大气恢弘,成为中国历史的底片,是中国文化的名片之一,一直都想去西安看看,即使曾经的辉煌已不复存在,我想褪去昔日辉煌的光环的古都,西安也一样能引发我们思索过往吧!在仅有的三天行程中我们参观了七个景区:乾陵、法门寺、兵马俑、华清池、明长城大名宫、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芙蓉园;在这里我将我这三天中所看所想简略的描述一下吧!

1. 乾陵

4月20日早上

八点,我们从西安市

出发前往乾县的著名旅游景点乾陵,这是我一直都想去看看的地方,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帝后宫葬墓,但我们最前往失望的是乾陵的陪葬墓—壹态德太子墓,它是位于乾县东南隅的韩家堡北,其墓有封土堆及围墙,由墓道、三个过洞、七个天井、八个小前龛、后通道及墓室等八部份组成、全长一百零八米规模十分宏大,陪葬品十分丰富、墓内壁画十分完整、且色彩绚丽、任务姿态各异、琳琅满目、技巧娴熟犹如一个唐代地下绘画展览,最吸引我眼球的是墓外的狮子雕塑,姿态高傲、表情严肃、充分表明了大唐皇家的威严以及大唐在当时的整个世界上的地位。随后便前往享有“露天石刻博物馆”“代诸皇陵之冠”和“睡美人”之美誉的乾陵,虽然是西安市著名景区之一。但她却座落于一个小村子里,大巴车从乡间穿行周围显得很荒凉,这在我看来有些奇怪,科学合理的景区布局与功能分区是提升景区品味、丰富景区内涵、调控游客感受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大型旅游景区,其布局结构本身就是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 余下全文

篇八 :西安写生考察报告

民俗采风感想

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动画

班级:2012070602 姓名:侯宁

学号:1207185039 指导老师:关雪菲

西安写生考察报告

20xx年11月7号至11月10号,我们美术学院在关雪菲等老师的带领下,在古城西安进行了历史遗迹实地考察

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直至今天西安仍是陕西省的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由于古都西安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因此,19xx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

7号早上到达西安,当天我们就来到了大雁塔——思古人 初到西安这样的大城市,完全迷失于这城市的古韵之中,当地人教会了我们简单的实识路方法,其中一个地理标志就是大雁塔。

该位于西安南郊雁塔路南端的慈恩寺内,只需要从火车站往南直走就可以找到了,对于初来咋到的我们,已经很明朗了。大雁塔是现存最著名的古塔,被视为古城的象征。其实大雁塔全称为“慈恩寺大雁塔”,是一座寺内塔,先有寺后有塔,那么就不得讲到慈恩寺了,据史记记载,慈恩寺始建于隋开皇9年(公元598年),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报答生母文德皇后的恩慈,奏请太宗重修而命名“慈恩寺”。

大雁塔是一座楼阁式砖塔,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米,塔身呈方形角锥体,外部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UPI螺旋木梯可盘登而上。相对比于泉州开元寺的镇国塔,它更高大,也更具有历史沧桑感。

随着木楼梯盘旋而上,在塔中随处可见古人的留诗题名。在唐代“雁塔题名”是学子们的梦想。每次科举考试之后,新科进士除了戴花骑马游遍长安之外,还要雁塔等高,象征由此步步升高,平步青云。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登上雁塔,写下了“慈恩塔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站到最高层,分别四个不同的角度往外看去,各拥有独特的风景,古长安的棋盘状的形状映入眼帘,不得感叹这是一座特别的古城。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