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当代中国政治稳定研究论述

当代中国政治稳定研究论述

指导老师 何晓前

计通学院 计1201 41255004田丽

摘要

政治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亨廷顿认为,政治稳定有两个基本要素,即秩序性和继承性。“秩序性意即没有政治暴力、压抑,或体系解体;继承性则指未发生政治体系关键要素的改变,政治演进的中断,主要社会力量的消失,以及全国导致政治体系根本改变的政治运动”。普拉诺等著《政治学分析辞典》认为,稳定是指系统的组成部分保持或恢复到固定关系的一种状态”,“稳定往往被看作是没有根本的或破坏性的变化,或者是把变化看作是可以接受的或是被限制在特定范围内的”。派伊提出政治稳定具有如下标准:(1)政治文化的一体化;(2)政府权威和职责的合法性;(3)政府的有效性;(4)政治的包含性较强,以至于公民和政治力量的政治参与意识可以得到满足;(5)公民参政与政府决策的一致性;(6)社会分配均衡。

影响当代中国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⑴蔓延增长的政治腐败问题⑵颇有争议的分配不公问题⑶强烈变化的社会分层问题⑷具有不确定性的经济发展问题⑸迷茫混乱的思想政治问题⑹维护并最终实现国家统一问题⑺国际环境中不确

定问题

隐形腐败

胡鞍钢(2001)将中国现阶段的隐性腐败分为四类,即寻租性腐败、地下经济腐败、税收流失性腐败和公共投资与公共支出性腐败。

“寻租性腐败”是指为获取纯粹转移所花费的稀缺资源,跟垄断、管制和其他相关制度及实践带来的传统净损失。在中国,其具体表现为价格双轨制、经济特权和经济垄断权、进口关税和进口配额,以及政府对某些地区或集团的“优惠政策”。

“地下经济腐败”,即指未向政府申报和纳税,政府未能控制和管理,其产值和收入未能纳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所有经济活动。这种腐败主要表现为:走私贩私、毒品生产运输及黑市等非法的地下经济活动;部分或全部收入隐匿不报、逃避税收等利用合法经营取得非法收入的经济活动,以及私下交易、现金交易、劳务交易等一些未统计的地下经济。

…… …… 余下全文

篇二 :《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研究》读书报告

《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研究》读书报告

一、政治参与的形式、

政治参与的形式是政治参与的具体行为方式

1、 政治选举

2、 政治投票

3、 合作活动(即团体或者组织活动)

4、 个别接触

接触活动是指公民为了谋求个人或很小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指向政府官员的活动。这些活动的行为目标非常明确,信息量也很大。(暂不包括向官员行贿等不法行为)

5、 政治冷漠

政治冷漠最初是指一种心理状态,在政治行的研究中政治冷漠表示政治参与行为的缺乏。政治冷漠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一种表现,即不参与政治活动,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冷淡而不关心。其原因一般有两种,其一可能是泛政治化后,公民对政治反感而失去信心,随之对政治采取一种无动于衷的态度;其二可能是公民认为现存的政治机构已经能够很好的反映出他们所要表达的政治意愿,能够及时了解并妥善解决他们的问题,因而政治参与与否已经是无所谓了。

二、政治参与的模式

政治参与的模式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里公民介入政治过程,影响政府决策及其执行的一种总体性制度安排

1、 政治参与的自由主义模式

代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

特征:把政治参与的扩大当作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

假定:社会经济不平等、政治暴动以及民主政治的缺乏,是由于社会经济的落后造成的,因此,消除这些弊病的途径是社会经济的迅速现代化和发展,以提高社会经济福利的总体水平,达到更公平的财富分配,实现政治稳定,并为广泛的政治参与和更加民族的政治制度奠定基础;同时,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越高,政治体系对国民意愿的反应就越敏感,这样也就提高了公民对政治体系的一体化和认同感,直接促进了政治体系的稳定。

2、 政治参与的平民主义模式

代表:苏加诺领导下的印度尼西亚,恩克鲁玛领导下的加纳,阿连德时代的智利

特点:把下层劳动人民当作建设理想社会的依靠力量,因此,就把政治参与扩大到下层劳动人民的各个阶层,主张采取对下层劳动人民有利的公平分配等激进政策。

…… …… 余下全文

篇三 :浅析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取向及目标

浅析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的取向及目标

[内容摘要]: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研究在实践中主要面对恰当处理政治稳定、传统政治文化转型为主的两大挑战。而经济发展和公民社会的成长成为政治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中国的政治发展研究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条以渐进改革为主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的基本方向。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的成功实践将累积成为推动政治发展的制度经验。在渐进平衡中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研究的未来。

[关键词]:政治发展 政治稳定 渐进改革 公民社会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既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三十年,也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的三十年。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层面的进步,都对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一条渐进的政治发展路径也渐趋清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学理上系统总结和思考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面对的基本问题

政治发展问题是国内外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政治理论学者所提出的政治发展概念框架,就其基本方法和内容建构而言,大体上可分为三种:

一是从为发展中国家设计政治发展模式出发,认为政治发展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在政治稳定的基础上,对现行政治体系进行重组重构,其核心主张是从旧政治制度向新政治制度实现政治“制度化”的彻底转变。 二是从政治实施过程出发,把政治发展理解为政治过程(特别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社会适应性改革和完善,这一过程的发展不仅有赖于政治体系和政治结构状况,更取决于公民政治参与和集团政治的发展。

三是从比较政治研究角度出发,把政治发展界定为民族国家的政治体系的结构日益分化,包括政治体系结构、政治过程结构和政治政策结构的变化和发展。国外政治发展问题研究肇发于发展中国家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工业社会过程中政治变迁方面的研究,同时它又是当代比较政治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研 1

…… …… 余下全文

篇四 :政治重点

1、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由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2)社会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本质要求(3)社会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4)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

总之,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符合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有利于更全面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利于更全面地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有利于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请联系实际,谈谈对毛泽东关于矛盾精髓理论的认识。 毛泽东指出: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否认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认了一切。这是共通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它是共性,是绝对性,然而这种共性,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假如除去一切个性,还有什么共性呢?因为矛盾的各各特殊,所以造成了个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

存在的,所以是相对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关系贯穿于矛盾学说的各个方面,只有真正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道理,才能真正把握对立统一规律的丰富内容,才能正确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

毛泽东关于矛盾的精髓的概括对学习辩证法、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重大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对唯物论为基础的。因此在运用辩证法时切忌把辩证法的原理、范畴当作公式去套用,必须从实事出发,调查研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什么是政治体制?请谈谈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内容。

…… …… 余下全文

篇五 :中国政治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各版本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

杨凤春:《中国政府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浦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杨光斌 李月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美]詹姆斯 R 汤森,布兰特利 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杨美惠:《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

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2001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1997

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吴思:《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

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岳麓书社1999

[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和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xx年间国共政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章怡和:《往事并不如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张素华:《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理查德 伊文思:《邓小平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三联书店2006

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 …… 余下全文

篇六 :了解中国政治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各版本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

杨凤春:《中国政府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浦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杨光斌 李月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美]詹姆斯 R 汤森,布兰特利 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杨美惠:《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

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2001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1997

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吴思:《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

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岳麓书社1999

[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和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xx年间国共政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章怡和:《往事并不如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张素华:《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理查德 伊文思:《邓小平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三联书店2006

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 …… 余下全文

篇七 :政治学书单

怎样了解中国政治?请看这份书单来源: 柳家辉的日志

郭琛按:这是武大“十佳教师”,北大硕士复旦博士刘伟教授开出的,通识选修课《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书单。

对中国政治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参阅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各版本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

杨凤春:《中国政府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浦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杨光斌 李月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美]詹姆斯 R 汤森,布兰特利 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杨美惠:《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

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2001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1997

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吴思:《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

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岳麓书社1999

[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和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xx年间国共政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章怡和:《往事并不如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 …… 余下全文

篇八 :关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动因的探析

关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动因的探析

〔论文关键词〕 政治发展;经济体制改革;阶级阶层;社会结构;党的建设

〔论文摘要〕 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是推动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阶层、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重大变化为其提供了强大动因;外部环境变迁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它的进程;中国共 产 党自身的改革与建设始终是其主要“带动”力。我们应当更积极、主动、自觉地运用这四个方面因素,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政治发展成就显著,世人瞩目,但其动因却很少有人探究,相关研究更显不足。本文拟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并力求从一个侧面透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历程、问题及趋势。

(一)

众所周知,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对矛盾要求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社会主义改革就是改革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因此,改革无疑是推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正如马克思所说:“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恩格斯也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2)

3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的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已成为仅次于美、日、德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人均GDP突破了2000美元大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在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之后,又初步达到了小康水平,并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并积极推动改革开放事业。这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创造了良性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大量减少,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大普及,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转入大众化教育。与此相适应,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政议政的水平不断提升,从而加速了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为国家的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美国学者李普塞特认为:“把政治系统与社会其他方面联系起来的最普遍的概括或许是,民主关系到经济发展的状况。一个国家越富裕,它准许民主的可能性就越多。”(3)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发展决定政治发展。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