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电泳 实验报告

实验十二  电泳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电泳法测ζ电势的原理和技术;

2)从实验现象中加深对胶体的电学性质的理解,即在外电场作用下,胶粒和介质分别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就产生了电泳电渗的电动现象(因电而动)。

二、基本原理

1.电泳

由于胶粒带电,而溶胶是电中性的,则介质带与胶粒相反的电荷。在外电场作用下,胶粒和介质分别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就产生了电泳电渗的电动现象。影响电泳的因素有:带电粒子的大小、形状;粒子表面电荷的数目;介质中电解质的种类、离子强度,pH值和粘度;电泳的温度和外加电压等。从电泳现象可以获得胶粒或大分子的结构、大小和形状等有关信息。

2.三种电势

:热力学电势(或平衡电势),固体表面相对溶液的电势,=f(固体表面电荷密度,电势决定离子浓度)。

jd:斯特恩电势。

离子是有一定大小的,而且离子与质点表面除了静电作用外,还有范德华吸引力。所以在靠近表面1-2个分子厚的区域内,反离子由于受到强烈的吸引,会牢固的结合在表面,形成一个紧密的吸附层,称为固定吸附层或斯特恩层;在斯特恩层中,除反离子外,还有一些溶剂分子同时被吸附。反离子的电性中心所形成的假想面,称为斯特恩面。在斯特恩面内,电势呈直线下降,由表面的直线下降到斯特恩面称为斯特恩电势。

z:电动电势。

当固、液两相发生相对移动时,紧密层中吸附在固体表面的反离子和溶剂分子与质点作为一个整体一起运动,其滑动面在斯特恩面稍靠外一些。滑动面与溶液本体之间的电势差,称为 电势。电势与电势在数值上相差甚小,但却具有不同的含义。应当指出,只有在固、液两相发生相对移动时,才能呈现出电势。

      *电势的大小,反映了胶粒带电的程度。电势越高,表明胶粒带电越多,其滑动面与溶液本体之间的电势差越大,扩散层也越厚。当溶液中电解质浓度增加时,介质中反离子的浓度加大,将压缩扩散层使其变薄,把更多的反离子挤进滑动面以内,使电势在数值上变小当电解质浓度足够大时,可使电势为零。此时相应的状态,称为等电态。处于等电态的胶体质点不带电,因此不会发生电动现象,电泳、电渗速度也必然为零,这时的溶胶非常容易聚沉。

…… …… 余下全文

篇二 :实验35电渗

实验35 电渗

一、目的

①用电渗法测定SiO2对水的电势

②观察电渗现象,了解电渗法实验技术概要。

二、基本原理

电渗是胶体常见的电动现象的一种。早在1809年,就观察到在电场作用下,水能通过多孔沙土或粘土隔膜的现象(图Ⅱ.97)。这种现象是胶体常见的电动现象的一种。多孔固体在与液体接触的界面处因吸附离子或本身电离而带电荷,分散介质则带相反的电 荷。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介质将通过多孔固体隔膜贯穿隔膜的许多毛细管而定向移动,这 就是电渗现象。电渗与电泳是互补效应。由于液体对多孔固体的相对运动,不发生在固 体表面上,而发生在多孔固体表面的吸附层上。这种固体表面吸附层和与之相运动的液 体介质间的电势差,叫做电动电势或电势。因此,通过电渗可以测求电势,从而进一 步了解多孔周体表面吸附层的性质。

电渗的实验方法原则上是要设法使所要研究的分散相质点固定在静电场中(通以直 流电),让能导电的分散介质向某一方向流经刻度毛细管,从而测量出其流量(㎝3)、在测量出(或查出)相同温度下分散介质的特性常数和通过的电流后,即可算出电势。设电渗发生在一个半径为r的毛细管中,又设固体与液体接触界面处的吸附层厚度为(比r 小许多,因此,双电层内液体的流动可不予考虑),若表面电荷密度为加于长为的毛细管两端的电势差为电势梯度为,则界面单位面积上所受的电力为

                  

当液体在毛细中流动时,界面单位面积上所受的阻力为

式中      -电渗速度

-液体的黏度

当液体匀速流动时,即

                            ( II .199)

…… …… 余下全文

篇三 :电泳法实验报告

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毛细管电泳实验的原理、分离模式及应用。

2. 掌握毛细管电泳仪的操作方法。

3. 学会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二.  实验原理

毛细管电泳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 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HPCE) 是一种仪器分析方法。通过施加10-40kV的高电压于充有缓冲液的极细毛细管,对液体中离子或荷电粒子进行高效、快速的分离。现在,HPCE已广泛应用于氨基酸、蛋白质、多肽、低聚核苷酸、DNA等生物分子分离分析,药物分析,临床分析,无机离子分析,有机分子分析,糖和低聚糖分析及高聚物和粒子的分离分析。人类基因组工程中DNA的分离是用毛细管电泳仪进行的。

毛细管中的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一方面发生定向移动的电泳迁移,另一方面,由于电泳过程伴随电渗现象,粒子的运动速度还明显受到溶液电渗流速度的影响。粒子的实际流速 V 是泳流速度 Vep 和渗流速度 Veo的矢量和。即:V = Vep + Veo

在典型的毛细管电泳分离中,溶质的分离基于溶质间电泳速率的差异。电渗流的速率绝对值一般大于粒子的电泳速率,并有效地成为毛细管电泳的驱动力。溶质从毛细管的正极端进样,带正电的粒子最先流出,中性粒子次之,带负电的粒子在中性粒子之后流出。溶质依次通过检测器,得到与色谱图极为相似的电泳分离图谱。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毛细管电泳仪

试剂:缓冲液:20mmol/l硼砂溶液,1mol/l NaOH溶液,二次去离子水,未知样(苯甲酸溶液,苯酚溶液)

四.实验步骤

1. 仪器预热和毛细管冲洗

    打开仪器和配套的工作站。工作温度设为30℃,不加电压,冲洗毛细管,顺序依次是:1mol/l NaOH溶液2min,二次去离子水2min,缓冲液4min。

…… …… 余下全文

篇四 :THENDF-1型 电渗析除盐实验装置实验报告

第一章  实验装置说明

第一节 系统概述

一、概述

电渗析(简称ED)是一种利用电能的膜分离技术,是水处理的基础实验之一,被广泛地用于科研、教学、生产之中,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电渗析器的组装、构造,还可以加强学生对电渗析器工作原理及流程的理解。

二、装置特点

1. 框架为不锈钢材质,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操作方便;

2. 电渗析器外壳采用有机玻璃制作,方便观察;

3. 采用一体式设计,紧凑美观,方便搬移;

4. 组装方式灵活,电极可以倒换,以消除极化影响,防止结垢;

5. 增设有浓水部分循环系统,可提高水的回收率和减少耗电量等。

第二节 实验装置介绍

一、对象组成

由动力系统、水箱、两级两段电渗析器、电渗析器有机玻璃外箱体、潜水泵、循环水泵、水压表、浓水循环有机玻璃水箱以及不锈钢框架等组成。

1. 水箱:储水箱由不锈钢板制成,尺寸为:长×宽×高=70cm×50cm×65cm。

2.两级两段电渗析器采用阳膜开始阴膜结束的组装方式,用直流电源。离子交换膜(包括阴膜和阳膜)采用异相膜,膜板材料为聚氯乙烯,电极材料为经石蜡浸渍处理过的石墨(或其他)。尺寸为:长×宽×高=24cm×25cm×53cm。

3. 电渗析器有机玻璃外箱体: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成,尺寸为:长×宽×高=40cm×50cm×63cm。

4.潜水泵:电源:220V、50HZ;最大扬程8m;额定功率:250W;电流:1.5A。

5. 循环水泵:电源:220V、50HZ;额定扬程 8m,输入功率:90W。

6. 浓水循环有机玻璃水箱: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成,尺寸为:长×宽×高=25cm×40cm×45cm。

…… …… 余下全文

篇五 :仿真实验报告

仿真软件实验

实验名称:基于电渗流的微通道门进样的数值模拟

实验日期:2013.9.4

一、实验目的

1、对建模及仿真技术初步了解

2、学习并掌握Comsol Multiphysics的使用方法

3、了解电渗进样原理并进行数值模拟

4、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多场耦合模型,加深对多耦合场的认识

二、实验设备

   实验室计算机,Comsol Multiphysics 3.5a软件。

三、实验步骤

1、建立多物理场操作平台

   打开软件,模型导航窗口,“新增”菜单栏,点击“多物理场”,依次新增:

   “微机电系统模块/微流/斯 托 克 斯 流(mmglf)”

   “ACDC模块/静态,电/传导介质DC(emdc)”

   “微 机 电 系 统 模 块/微流/电动流(chekf)”

2、建立求解域

   工作界面绘制矩形,参数设置:宽度6e-5,高度3e-6,中心(0,0)。复制该矩形,旋转90°。两矩形取联集,消除内部边界。5和9两端点取圆角,半径1e-6。求解域建立完毕。

3、网格划分

   菜单栏,网格,自由网格参数,通常网格尺寸,最大单元尺寸:4e-7。

4、设置求解域参数

   求解域模式中,斯托克斯流和传导介质物理场下参数无需改动,电动流物理场下,D各向同性,扩散系数1e-8,迁移率2e-11,x速度u,y速度v,势能V。

5、设置边界条件

   mmglf—入口1和7边界“进口/层流流进/0.00005”

          出口5和12边界“出口/压力,粘滞应力/0”;

…… …… 余下全文

篇六 :毛细管电泳实验报告

毛细管电泳实验报告

高乃群 S080601018

实验目的

1.      了解毛细管电泳实验的原理

2.      掌握毛细管电泳仪的操作方法,并设计样品组分的分析过程.

3.      学会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原理CE所用的石英毛细管柱, 在pH>3情况下, 其内表面带负电, 和溶液接触时形成了一双电层。在高电压作用下, 双电层中的水合阳离子引起流体整体地朝负极方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渗, 粒子在毛细管内电解质中的迁移速度等于电泳和电渗流(EOF)两种速度的矢量和, 正离子的运动方向和电渗流一致, 故最先流出;中性粒子的电泳流速度为“零”,故其迁移速度相当于电渗流速度;负离子的运动方向和电渗流方向相反, 但因电渗流速度一般都大于电泳流速度, 故它将在中性粒子之后流出, 从而因各种粒子迁移速度不同而实现分离。

电渗是CE中推动流体前进的驱动力, 它使整个流体像一个塞子一样以均匀速度向前运动, 使整个流型呈近似扁平型的“塞式流”。它使溶质区带在毛细管内原则上不会扩张。

一般来说温度每提高1℃, 将使淌度增加2% (所谓淌度, 即指溶质在单位时间间隔内和单位电场上移动的距离)。降低缓冲液浓度可降低电流强度, 使温差变化减小。高离子强度缓冲液可阻止蛋白质吸附于管壁, 并可产生柱上浓度聚焦效应, 防止峰扩张, 改善峰形。减小管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高电场引起的热量积聚, 但细管径使进样量减少, 造成进样、检测等技术上的困难。因此, 加快散热是减小自热引起的温差的重要途径。

实验设备:电泳仪。

仪器及试剂:

缓冲溶液(buffer):20 mmol/L Na2B4O7缓冲溶液。1mol/L NaOH溶液,二次去离子水。未知样饮料(雪碧和醒目)

…… …… 余下全文

篇七 :分子生物实验报告及讨论

蛋白质SDS-PAGE分离和Western Blot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SDS-PAGE分析的原理和技术,应用于蛋白质的分析和鉴定。

2. 实验采用HL60细胞总蛋白作为材料,进行SDS-PAGE后,用半干式转移法将蛋白质转移到PVDF膜上,应用Western Blot分析技术,分析PVDF膜上的c-Myc蛋白。通过本实验,掌握半干式转移的操作和Western Blot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 实验原理

1. 蛋白质SDS-PAGE原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用丙烯酰胺和交联剂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而成。化学聚合的催化剂通常多采用硫酸铵或过硫酸钾,此外还需要一种脂肪族叔胺作为加速剂,最有效的加速剂为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在叔胺的催化下,由过硫酸铵形成的氧自由基,后者又使单体形成自由基,从而引发聚合作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机械强度好,有弹性且透明,相对的化学稳定,对PH和温度变化较稳定,在很多溶剂中不溶,是非离子型的,没有吸附和电渗作用。通过改变浓度和交联度,可以控制孔径变动在极广范的范围,并且之制备凝胶的重复性好。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离蛋白质的方法有很多种。本实验采用SDS-PAGE法。SDS能使蛋白质的氢键、疏水键打开,并结合到蛋白质分子上,形成蛋白质-SDS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SDS与大多数蛋白质的结合比为1.4g SDS/1g 蛋白质。由于十二烷基硫酸根带负电,是各种蛋白质的SDS-复合物都带上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它的量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分子原有的电荷量,因而掩盖了不同种类蛋白质间原有的电荷差别。SDS与蛋白质结合后,还引起了蛋白质构象的改变。蛋白质-SDS复合物的流体力学和光学性质表明,它们在水溶液中的形状,近似于雪茄的长椭圆棒,不同蛋白质的SDS复合物的短轴长度都一样,约为1.8nm,而长轴则随蛋白质的分子量成正比的变化。这样的蛋白质-SDS复合物,在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不再受蛋白质原有电荷和形状的影响,而只是椭圆棒的长度也就是蛋白质分力量的函数。 不同的凝胶浓度合适用于不同的分子量范围,可根据所测分子量范围选择最适合的凝胶浓度,并尽量选择分子量范围和性质与待测样本相近的蛋白质作为标准蛋白质。

…… …… 余下全文

篇八 :电子商务实验报告格式

 

     

课 程 名 称:         电子商务         

课 程 代 码:         9132048          

学院(直属系):       应用技术学院       

年级/专业/班:     2013级市场营销2班                         

学 生 姓 名:           孙吉                     

学       号:       4120134107212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