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20xx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范文:手机与幸福

20xx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范文:手机与幸福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领域的人对手机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这是理所当然的。有人说它是科学家幻想的结晶,有人说它是改变人们思维的工具,这些都是可贵而自由的言论,我们应该予以接纳。

正如不同的人诠释着心中不同的幸福定义。

有的人拿着苹果五,觉得金玉满堂的物质生活才是他们心中的幸福。为了这份“荣耀”,人们节衣缩食、加班加点,有的不惜献出脏器,有的不惜出卖身体??

我们自然可以鄙夷他们,用“可怜者”、“无知者”、“愚蠢的人们”来形容他们,却怎么也不能否定他们对幸福的定义。因为同一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也是可以改变的。当他们后悔时,就将有新的幸福在等待他们的创造。

有的人更喜欢诺基亚,觉得它经摔,信号好,正如这些人对幸福是这样定义的:找一个安稳的人生伴侣,过一个平淡而互相扶持的生活。

直至如今,我依然记得小时候老师在为我们讲述的一篇文章。文章记述了三个故事,其中有个在煤矿工作的小伙子,他老大不小该结婚了,但没有女人愿意嫁给整天挖煤的男人。后来,经人介绍,一个矮小而其貌不扬的女人进入了他的世界。这个女人可以为他洗衣做饭,可以帮他缝缝补补,但却不能让正常的男人享受到作为丈夫的权利——因为她身体实在太矮小了,夫妻生活很可能会让她受伤。如果是现在,绝大多数男人都会“踹”了这个女人另找,但他没有。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足够美满和幸福了。

有的人会选择山寨机,一是功能多,二是便宜。这样的人生无疑是会受到人诟病,却又相当精彩的。能够花上更少的代价而活得自在、精彩,这就是一种幸福。

我们经常说高手在民间。小时候我爱看《乡村发现》,里面就会介绍许多农民的发明,在我看来他们就是第三种幸福的定义者。科学发明需要很多的投资,在发明出来后又需要经过检测才能投入市场进行产品的售卖。然而,其中许多人的发明其实并不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可却是那些“发明家”的珍宝。他们用少量的资源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就算最终的结果只是博得人的一声惊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足够了。

…… …… 余下全文

篇二 :20xx年北京高考作文

新时代的精神道标

——关爱他人,荫福社会

或许,爱迪生来到21世纪会对手机惊叹不已,因为这毕竟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 物质世界自有科技为纲,技术为尺,那么何为我们21世纪的精神标志呢?

答曰:社会责任。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早在两百多年前,郑板桥就发出了关爱世人的呐喊。而今我们早已迈入了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在物质生活极大满足的同时,我们的耳朵是否也能倾听“民间疾苦声”?

曾经有这样的一位老人,他叫白芳礼。一个馒头,一碗白水,他曾如此简单生活;三百学子,35万捐款,他就这样感动中国。或许正是他极端清贫朴素的生活,与他捐出的35万善款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才使人们麻木的神经受到触动;或许正是他老迈的九旬之躯,与三百学子灿烂的笑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才使人们漠然的心湖荡起了波澜。在人们心中,白方礼的35万元,远胜过比尔?盖茨捐出的多少亿巨款。由白方礼,社会知道了什么叫‘拳拳之心’,什么叫‘积小善成大善’,什么叫‘大爱无言’。白方礼老人让这个社会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你从事的职业多么卑微,只要你竭尽全力去爱,去奉献,你都会变得高贵,受人爱戴。

人是生于社会,长于社会。社会即是水,人为鱼,而一个社会是否是一个成熟的社会,则在于社会责任。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陆游:“位卑未敢忘国。”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鲁迅:“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的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乐。”无数先贤们都曾以自己的诗句,留下了社会责任不朽的诗篇,更是为了我们这些子孙后代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社会是大家的,有你,有我,有他。社会是复杂的,有悲伤,有欢乐,也有无奈。但是,如果每人都奉献出一点爱,那么,悲伤将会变为快乐,无奈,也终究会有拨云见月的一天。 我若是山,我便屹立于此,守护着。

我若是水,我便流淌于此,滋润着。

…… …… 余下全文

篇三 :20xx年北京高考作文

20xx年北京高考作文

一个文学家、一个科学家进行讨论

科学家说:爱迪生来到21世纪很新奇,他会觉得什么很新奇呢?

文学家说:手机一定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就像一部掌上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他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带给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改变。 围绕二者的讨论展开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下面,新东方在线优能中学网络课堂杨洋老师针对北京高考作文题目提供给广大生的几个考场上作文的备选角度,希望广大2014高考考生能够从中借鉴。

第一,利用好手中的科技,把它和求学相结合。

强烈建议同学们,在你这篇文章最后一段的时候写的内容,整篇作文,要想让他产生有说服力的感觉,就必须结合你自己的学业和人生进行分析。如果你是我班里的同学,相信我在高考前无数强调这一点,带你来进行练习,通过无数篇作文,例文向你证明,已经充分接受了这一点。你用手机,你平时都怎么来使用手机?未来应该如何来使用手机?应用手机?我想这不仅仅是文学家和科学家需要关注的事情,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关注的。越强大的东西,所承担的责任就越大,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可以用它来犯罪,可以求学、学知,可以用它给心爱的人发短信,也可以给自己的母亲发一个长长的短信,也可以给远方的母亲,发自己生活中的照片,也可以给你的老师,发自己电子版的作业,所以,同学们,朋友们,当你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的时候,能够写到这样的内容,我想,科学家和文学家,对于这个时代的新奇才真正和你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是真情实感,所以鲁迅说,与其做一条深不见底别人不知道深浅的泥潭,还不如做一条清澈的小溪,小溪清且浅,但却给人特别好的审美感觉。写作文也是一样,你去举一些你自己根本没有读过的书,根本不懂的例子,老师看上去就会觉得很假,能够把自己的感触和思考说好,你才可以超越同龄人。

…… …… 余下全文

篇四 :20xx年北京高考作文范文(原创)

侯文飞老师原创 学语文上“跟谁学”搜索侯文飞

20xx年北京高考作文示范

介绍学习语文的体会

(2014北京高考微作文1)

学习有法,但无定法,不同的人对学习方法的探讨也不尽相同。我根据多年的学习经验,总结了“学习语文十大方法”,希望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帮助。1.要认真预习;2.要专心听讲;3.要复习背诵;4.要独立作业;5要勤读多写;6.要注重观察;7.要切磋琢磨;8,要自改作文;9.要总结归纳;10.要积极应考。以上十条是我多年来学习经验的几点体会。尽管很不成熟,但我敢断言:只要你能做到以上十条,你的语文学习成绩肯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对“家长送考”现象的评论 (2014北京高考微作文2)

“家长送考”体现了父母对儿女无微不至的关怀,然而这种过度关怀并不值得提倡。首先,高三学生一般都超过18岁,是有公民权利的成年人了,应该独立自主地履行自己的行为职责。国外的孩子超过18岁一般都单独生活,而中国父母将成年孩子像裤腰带似的系在身边,实在太溺爱了。其次,古代18岁以前就成名者不乏其人。甘罗12岁为相,岳飞16岁考上武状元;而我们21世纪的成年学生,难 18岁青春赞歌 道连考试都还要父母陪同吗?因此,我呼吁:请让学生们自己去参加考试吧!

(2014北京高考微作文3)

18岁青春的美丽,不是街衢流行的名牌时装;

18岁青春的旋律,不是吉他弹奏的缠绵忧伤;

18岁青春的潇洒,不是臂臀摇摆的忸怩作态;

18岁青春的快乐,不是车轮旋转的郊外飞扬。

18岁青春是蓝色的,像深远的晴空,像迷人的海洋。

辽阔深邃,富于幻想。

18岁青春是绿色的,像滴翠的青竹,像坦荡的草原。

蕴藏生机,充满活力。

18岁青春是红色的,像燃烧的火焰,像初升的太阳。

朝气蓬勃,充满希望。

…… …… 余下全文

篇五 :20xx年北京高考作文例文

20xx年北京高考作文例文

题目: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简析: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北京高考命题还是按照自己独有的”老规矩“,坚持了两个主线:

1.题目新颖且鲜明:北京考生看到题目的时候审题难度不大,明确文章的意图。

2.切合普通人的生活,特别是普通人对生活中不同的价值取向。

例文:

怀念北京的老规矩,就像怀念曾经的四九城。

古都总是美妙么?未必。课本里有郁达夫先生令人怀念的秋天,扫把经过留下淡淡印记,也有老舍先生并不太令人怀念的酷夏,祥子在泥泞中挣扎谋生。但在今天,不管是否经历,怀念这座城市,往往会是将其幻化为前者,选择性地遗忘后者——这其实不是因为过去更美,只是因为现实悲催。悲催的一点在于,无论好坏,老北京城从视线中消失了。

老规矩总是有道理的么?同样未必。牵涉封建迷信的自不用说,男尊女卑那套礼法也早就被淘汰。今天人们怀念起老规矩的时候,这些负面内容被下意识地排除在外,他们强调的甚至不是规矩内容,而是规矩所带来和体现的规规矩矩的社会生活方式——这其实不是因为老规矩更合情理,只是因为现实悲催。更悲催的一点在于,在这座快速变化的城市中,一些旧有美德的确正在被淡忘,包括有规矩和守规矩本身。

没有规矩,才是最可怕的沦丧,它比城市建筑风格消失更不可逆。事实上,变迁难定对错,人们破坏一些,他们创造另一些,城市在变,审美标准也在变。譬如,曾经被骂得一钱不值的,楼宇顶上的中国古代风格“帽子”,现在看来,并不比形似内裤的所谓现代派建筑更丑陋。但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不会变,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一旦失去,再难回来。不难想象,没人指望卑鄙人性会留下高尚者的通行证。

…… …… 余下全文

篇六 :20xx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

20xx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少年,关掉你的手机 手插裤兜,戴上耳机,移着小小的步子,漫游在这如诗般的阳光小路上。

掏出手机,打开QQ,看看有谁在线,无论熟悉还是陌生,全都发送一个可爱的表情,传达自己的友好与热情,再写一条短信给无聊的他或她,也算打发掉了自己的一段无聊时光。行走在美丽、温暖的草地上,“咔嚓”“咔嚓”,快门不断发出响声,留下一张张好玩、逗笑的照片,排除一段段萌的不行的视频。

它能文能武,会说会笑,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它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铁匣子,却是这个时代的骄傲,是人人的宠儿。 它令人朝思暮想,一刻不舍得分离;它让人又哭又笑,悲喜无常,它能操纵你的思维,限制你的思想;它是这个时代的“精神鸦片”!

从客观上而言,它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人们把它看得太过重要,导致人一辈子行走的距离,可能还比不上指尖在屏幕移动一下的长度。古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而现代的我们,又能创作出什么呢?经典的诗词,优美的曲子,曲折的小说,全存在手机里了,而自己能创作的,也许只有简短的信息罢了。

课堂上,老师站在讲台上自言自语,我们在用手机“你侬我侬”,给前桌发一个表情,给旁桌发一句短语,然后呢,一遍又一遍地刷自己的微薄,更新着自己的动态,看看今日的体育新闻,关注关注近来的明星八卦,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声响了,课本却还在第一页。

课后本是提笔疾书,完成作业的时候,却又忍不住拿起手机,给并不遥远的他或她打了一个长长的电话,话题不痛不痒,无非是向对方诉说,今天在食堂面对一排的菜盆不知道吃什么。

就这样,高考满分作文你,我,他都成了手机的奴隶。

它本该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信息便携工具,它本可以做我们理想的助产士,然而,它成了一把无形的大铁锁,锁住了我们迈向理想的脚步。

所以,少年,请关掉你的手机。然后,和我一起躺在柔软的草地上,遥望天上一闪一闪的明星,和娜一轮皎洁的月儿,我们面对面,心触心地谈青春的话题,谈谈属于我们的话题。

…… …… 余下全文

篇七 :20xx北京高考作文解析

2013北京高考作文解析

研究十年高考,研究高考五年,北京高考,尤其是作文,几乎不再有什么秘密可言。说题目,09年以后,北京高考作文题一定会跟当年的时事有密切关系:20xx年《隐形的翅膀》,并非媒体热炒的“流行歌曲进高考”——《隐形的翅膀》是06年的歌,早就不怎么流行了——这件事情的真正背景,是当年卸任的北大校长许智宏,在09年新年狂欢夜唱过这首歌;20xx年《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更不用说,源于当年五四青年节温家宝与北大书法协会会长的“唱和”;20xx年鹿特丹世乒赛,包揽冠军的结果出来那天,距离高考只有十多天的时间;20xx年巡视铁路的老计,其事迹曾以电视纪录片的形式于12年年初播放——然后呢?20xx年的“文学家与科学家探讨爱迪生与21世纪的手机”,就是源于20xx年5月17日莫言、杨振宁与范曾在北大进行的对话。

说命题形式,一切也有迹可循。07年北京正式宣布新课改,材料作文伴着这阵东风顺理成章地走进了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细雨湿衣看不见”;08年继续走材料作文的路子,但“沙子、石头、水”这个故事,无论对于考生还是阅卷老师,审题门槛都太高,作文阅卷现场的差评直接反馈到命题思路,20xx年的题目就变成了命题的《隐形的翅膀》;20xx年命题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又因为审题允许范围过于宽泛,使得作文成为了20xx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区分度最差的题目,令人头疼的“大肚子”现象,逼得作文重回材料作文的老路,20xx年的“世乒赛”,于是也就有了学生甲乙丙的三个观点;20xx年的作文本想提高一点审题难度,把材料后面的观点去掉,结果尺度没把握好,出了一个初中水平的题目,直接导致当年北京高考作文没有一个满分。根据这些信息,我推测20xx年的高考,为了保证题目的适当难度,命题形式应该会从有观点的材料作文和有导语的命题作文中二选一;而为了保证题目的区分度,有观点的材料作文可能性更大。果不其然。 不过,尽管如此,拿到20xx年北京高考作文的应届考生,也一定会被显著的当下色彩和“手机”这个具体的意象吓得倒抽一口冷气:北京高考作文从来没有考查过时事评论题,乍一看北京这个题目,似乎难度要直逼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命制的佼佼者——湖北,就在这里,高考作文考过“母语”,考过“旧书”,考过“书信”,无一不透着浓重的文化气息和明确的当下意识。但北京毕竟还是北京,北京从来不会干这种突然袭击的事情,2013的高考作文要让考生思考的,无非是以“手机”为媒介、为触点、为引子,思考科技进步与人文情感之间的关系,文学家和科学家供考生进入的两个维度,其实就相当于材料后面附着的两个观点:一个是科学技术至上,一个是人文情怀反思。对于前者,我曾经鼓励那些匮乏事例的理科生,好好研究研究安培是谁,欧姆是谁,洛伦兹又是谁,这样不但解决了事例陈旧的问题,而且还有助于凸显个人特色,针对于现有这个题目,也完全可以借此构建出深远恢弘的历史发展背景,只要不完全抛开21世纪和手机这两个引子写,文章就完全站得住;对于后者,即便是用高考作文最土最俗的例子元老:司马迁、李白、苏轼、屈原、陶渊明,我们也完全可以比较这些古人的沟通方式与现在手机这样的沟通方式之间的区别,借以彰显自己的人文态度——如果考生们真的熟练掌握20xx年到20xx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的话,那么你会发现,这个角度无非是07年《细雨湿衣看不见》的最后一个观点:某种情怀,已经不适合当下世界??因为手机。联想到高考作文其它的大俗例子就是牛顿、爱迪生和居里夫人,20xx年的高考作文,更像北京高考恶俗例子,以“21世纪的手机”为由头的左右互搏。

…… …… 余下全文

篇八 :3篇优秀的20xx年北京高考作文

3篇优秀的20xx年高考作文

让短信飞(55分)(有情)

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我不禁微微一笑,说到手机,那真是有太多话可说。从昨天到今早,我的手机就没有得到一刻清闲,亲戚、朋友老师同学的短信微信飞信电话, 就像一阵大风呼啸着朝我扑面而来,感动同时却也夹杂着些许的困惑, 一些祝福的小段子总是重复地闪烁在我手机得屏幕上,不知为什么这一刻我产生了一种恐惧。

想起过去逢年过节,总是一家人聚在一起聊聊家常,评议评议“春晚”,其乐融融。不知从哪年开始,七大姑八大舅手里多了个方盒子一过节就“嘀嘀”响个不停,大人们开始忙着回复那一声声“嘀嘀”,于是有了打不完的电话,发不完的祝福,从那以后,爷爷奶奶和我就常常被晒在一旁,被那层层叠叠有千篇一律的短信淹没在家中的角落。再后来,上初中了,我也拥有了一部自己的手机,我只记还对它的样子记忆犹新黑白的显示屏,功能也十分简单,无非拨打电话和

收发短信,而且机体也十分厚重。但那时不觉得啊,我还十分兴奋地拿去和长辈们炫耀,告诉他们以后逢年过节我也能像大人们一样受到铺天盖地的祝福,这似乎成了一种人际交往成功的象征。这时我却没有注意到,老人眼中又多了一丝落寞。

很快,随着手机不断更新换代,我用上了越来越精致的手机,机身也变得越发轻薄,稍稍动动手指我就可以畅游网络,驰骋微博,玩转微信等;又不知从何时起,手机变得离不开身了,它就像罂粟一样让我沉迷,上卫生间的时候要看,吃饭时也要一手筷子一手手机地盯着,甚至充电时也要一刻不停地刷刷人人网页,以至于后来移动充电器让我们这些沉迷于手机世界的人们如获至宝。

我甚至不曾注意到,我已经多久没有陪陪家中的老人了。

手机让我结识了四面八方的新朋友,让我有了更多能谈天说地、志同道合的新伙伴,却让我也渐渐遗忘了这些孤单呆在家中的“大朋友”。

意外的是,今天早上,一个陌生的号码打来,我一接通,竟然是爷爷那苍老而沙哑的声音,关切地询问我紧不紧张,我说很好,一点也不紧张,随后就听手机那头常常地舒了一口气,然后爷爷突然说:“孩子啊,爷爷让你给俺也置办了这么个手机,以后想爷爷了,就来个电话,爷爷不关机。”我有点想哭,又怕这时候让他老人家担心,平静了一下,说:“好,考完试我不打手机,我看您去!”爷爷嘿嘿一笑,说:“好好,挂了啊。我听到那边爷爷和奶奶念念叨叨:“咦,这东西怎么挂断啊?嗯最后“嘟”的一声,电话挂了。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