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范文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范文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运动与健身

①活动时间:20xx年2月20日~6月20日

地点:应城市第二高级中学一带

参与人员:第6社会实践小组成员

陈毅能 李沐源 李人杰 吕文艳 刘伦 刘仁 汪丹 蒋璐 田慧 欧阳益

② 这次社会实践研究主要着重研究在我们学习工作中最常被我们忽视的“健康”,主题为“运动与健身”,看起来貌似“运动”与“健身”是同一个方面,不过也确实是一样的。在现在这个社会环境中,有很多在奋斗的有志青年都在以身体来换取金钱,等到老了以后又再用金钱来换身体。极大可能性是在学生时代由极大的学习压力而导致没有养成一个好的身体,每天能够坚持健身的同学有多少?接下来,我们小组将进行一系列的调查,方法就很多了“问卷调查法”

“访谈调查法”,接下来将对“运动与健身”展开一系列的研究。

③ 这次我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用访谈法来调查,由于这次访谈当然是以常规的面对面的交谈,所以拒绝回答的人就相对较少了,因此回答率很高。也有个别现象,不接受此次访谈,但从中便可得知对此问题的态度并得出判断,这样也比较真实,比较靠谱。

④ 有关于研究的活动过程及获取的信息资料记述:因为为了确保十分有效的进行研究,我们小组有着明确的分工,我主要负责访谈,开始我先利用休息时间对应城二中的一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大家也都十分配合,访谈也是十分顺利。从访谈中我得知有很多个子不高的男同学想要通过运动与健身达到增长身高的目的,也给自己制定了一些运动健身的计划如“每天下午四点跳绳30分钟,晚上跑步30分钟”,然后,我给他的建议是“注意早晚休息睡眠,调节饮食营养健康”。

⑤ 在网络上收集的资料表明,肥胖青少年偏头痛比例高,因为长期不运动,生活不规律极容易导致肥胖,所以一定要坚持运动健身。规律运动健身,规律三餐均衡,并保证充足睡眠。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范文》

…… …… 余下全文

篇二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本人研究的主题是水资源,我选择XX镇境内的X河为研究对象,着重对该河流的流域面积增减情况、污染情况、主要污染来源、该河流与周边工农业生活等的关系以及目前河流的相比较以前发生的变化对周围的影响等课题进行研究,采用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完成本次研究课题。

某年某月某日,家中,查询网络上对该河流流域的相关报道,查询县志等历史材料,对该河流的基本情况和历史情况进行查阅、记录。

某年某月某日,X河河堤,我与组员集合,并一起制定研究、调查计划,分组并安排任务,撰写、打印调查问卷。

某年某月某日,X河沿岸,我与组员采取不同方法在河流的不同地点进行采样,并联系相关部门,将样品送检,拿到检验报告,证明河水被重度污染。

某年某月某日,X河沿岸,我与组员某某等,沿河调查X河两岸的工业分布、规模等情况,对排污口及分布情况进行记录。

某年某月某日,X河两岸,我与组员沿着两岸民居进行问卷调查,着重调查居民发现的现在的X河出现的变化,他们有无直接间接对河流进行污染,及河流的污染对他们生产生活等的影响,他们有无保护意识等问题。并关注沿岸的垃圾处理点、垃圾堆的分布情况。

某年某月某日,X河沿岸,沿着由X河起始的灌溉沟渠进行调查,确定X河的灌溉范围,并随机调查农民对X河河水水质的看法,并观察农药的使用情况、农药包装(容器)的处理情况,并联系镇政府相关部门明确X河的灌溉面积。

某年某月某日,家中,进行材料分析。

某年某月某日,家中,组员碰头,对所有掌握的情况进行总结,对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写出总结报告。

…… …… 余下全文

篇三 :研究综述范例1

研究综述案例

社会工作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中国基层乡村社会的治理和建设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众多研究表明,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农民支出居高不下,乡村集体经济薄弱,普遍负债;村民自治和民主建设与制度设计尚有距离,甚至出现恶化和瘫痪现象;尤为突出的是,干群冲突和各种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张厚安等,2000;于建嵘,2001;应星,2001;曹锦清,2001;肖唐镖,2003;贺雪峰,2005)。乡村治理陷入困境或危机,直接关系到亿万农民的生存与发展,也影响到中国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改革或创新乡村社会的治理机制,进而构建一个和谐的乡村社会,迫在眉睫。

乡村社会治理机制的创新,可以有多种路径。目前学界对此的分析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一个是基层组织的角度,一个是农民的角度。对于前者,总体上看,由于基层组织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乡镇公共管理体制也不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赵树凯,2003;党国英,2007),因而“基层组织的改造已经是化解乡村冲突、改善乡村治理的核心环节”。对于后者,学界提出了使农民组织合法化、构建和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增加农民收入等建议(于建嵘,2001;程同顺,2003;张鸣,2005等)。

创新乡村社会的治理机制,社会工作是上述两种思路之外的又一条可行路径。一般认为,社会工作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并顾及到所有成员的需求,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协助个人、家庭、团体或社会发挥潜能、调整群体间关系,解决或预防各种社会问题而提供的各种社会服务与帮助。其最终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就方法而言,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实务有社区工作、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三大支柱,并且可以针对个体、家庭、团体、组织和社区等不同的对象同时实施(苏景辉,1996;殷妙仲,高鉴国主编,2006)。其中,“以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工作目标是藉由社区人民参与来

改造社区,使社区变得更好”。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先后形成了地方发展、社会计划、社会行动三种社区组织模式(林万亿,2002:494,表11-1)。众多研究表明,这三种模式具有以下不同:地方发展模式或自助模式的核心是建立强有力的社区感与合作的基础;社会计划模式的诉求是实质社区问题的解决;社会行动模式的目标是权力关系与资源的改变,基础制度的变迁等(苏景辉,1996;林万亿,2002)。从社会工作者的立场和视野来看,无论采取上述何种模式,都要充分地认识作为对象的社区,这主要包括界定社区人口和社区范围,描绘社区问题与需求、了解主流价值、认识社区潜在或现存的压迫机制与歧视、认定权力机构、决定可用的资源等步骤。具体操作中,理应将上述三种方法相互协调,共同实施,并促进地方社会的发展。目前看来,上述这三种社区组织模式还有待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得到检验。

…… …… 余下全文

篇四 :研究综述例文

我国农民工培训研究综述

摘 要:我国农民工培训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点主要有:适合农民工实际需要,具有针对性和瞄准率;充裕、可供自由选择;经费有保障:质量有保障。文章尝试从以上诸方面对我国农民工培训研究进行了综述性探讨。

关键词:农民工培训:研究概述:研究内容:研究趋势

农民工问题,是时下我国社会中广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全民素质的提升,而且还深层次地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农民工培训作为解决农民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农民工培训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理论研究的一大热点。近年来,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民工培训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主要就我国农民工培训研究,做一综述性研究。

一、我国农民工培训研究概述

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制约下,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或经商现象已断断续续地存在着,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受到严格限制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实行了30年的限制城乡人口流动的制度开始有所松动,我国第一次“民工潮”随之出现,但当时的国家政策依然是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的手段和宣传教育,实行严格管理、有效控制。所以,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农民工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培训问题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我国第一次“民工潮”的出现,我国农民工培训研究初现端倪。但这一阶段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章屈指可数,主要有冯奇在《劳动保护》(19xx年第4期)上发表的《高高兴兴进矿,平平安安返乡》、缪文英在《建筑机械化》(19xx年第12期)上发表的《谈谈对民工技术培训的重要性》等几篇文章,并且大部分研究只是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面上,较多谈及的是农民工安全教育。

进入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们开始从理论层面对农民工培训问题予以更多的关注,并对农民工培训的状况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研究:但这一阶段的研究偏重于对农民工培训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章主要是:刘华学在《中国培训》(19xx年第7期)上发表的《培训教育农民工不容忽视》和在《教育与职业》(19xx年第10期)上发表的《应有对农民工培训的紧迫感》、冯桂林在《中国培训》(19xx年第5期)上发表的《农民工亟需就业培训》、冯桂林,朱玲怡在《湖北社会科学》(19xx年第3期)发表的《武汉市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刘中朗在《建筑》(19xx年第6期)上发表的《农民工上岗前培训不容忽视》等。

…… …… 余下全文

篇五 :研究综述范例

研究综述范例

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日益受到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内部动力和重要前提。没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不可能把教育工作作为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我国研究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人越来越多,内容也纷繁复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职业幸福感含义的探讨

对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含义,国内外学者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有人把它看作一种状态,比如黄正平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 [1]还有人认为它是一种主观体验,比如肖杰提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以自己的标准对从事的教师工作产生的持续快乐体验。

[2]也有人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一种生活方式,例如刘次林认为:“对于信服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陌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等等。[3]

2.教师职业幸福感特征的确定

教师的幸福感有着丰富的内涵, 既有幸福的一般特征, 又有教师幸福的个性特点。檀传宝教授认为,教师的幸福感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即教师幸福的精神性、关系性、集体性、无限性。[4]还有人认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是社会性和个人性的统一,是过程性与结果性的统一,也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3.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纷繁复杂,成为众多人研究的对象,很多人都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其中,肖杰认为,社会地位、职业性质、经济收入、学校的管理风格、教育自主权是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职业态度、自身能力水平、自我期望等。[5]徐生梅认为,教师道德是教师幸福的源泉,教师道德促进教师幸福的获得,教师道德对教师幸福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道德与教师幸福总体上是趋于一致的。[6]

…… …… 余下全文

篇六 :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文献综述

(专业  姓名    学号)

摘  要:文章主要以国内媒介素养研究状况为本体对象,试图厘清媒介素养由欧洲引入中国的历史脉络,媒介素养概念本土化的过程与成果,媒介素养研究内容的发展过程,媒介素养研究意义的探讨源流,国内媒介素养的五大研究主体的状况以及媒介素养研究的个案新趋向。通过文章初步认清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所处的地位与方位,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作一简单的回顾性综述。

关键词: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   大众传媒   大学生   传媒人   农民  公民

引言

媒介环境的不断解构与重组,使得21世纪的新媒体环境所成为了一个引导并决定着人们生活与思想观念的拟态环境。面对媒介声势浩大的舆论进攻,作为一个现代人,以何种方式、何种心态与何种角色接触、面对与探讨媒介所传达的信息并理性地厘清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区别,已经成为了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的全新素质,即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它与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一样式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人文素质。当代中国媒介素养的研究主体可以大体分为五类,即媒介从业人员、大学生、青少年、公民以及农民。不同的研究主体体现出不同的媒介素养要求,在学术研究领域也呈现出不同的话语构建型态。另外,一些针对事件本体的媒介素养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成为审视媒介素养的一类新的视角。

1.媒介素养概念与内涵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是一个舶来词。而从中国语境来看,素质一词最早出现于古代汉语《尔雅·释鸟》一文:“伊洛而南,素质,五彩皆备,曰翠。”现代汉语所用素质一词,实际上来自于日语的“素质”(soshitsu),而日语的“素质”,则是意译了德语的Aulage一词,原意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素质,注重人的本性,素养是素质的同义词,不过素养一词更强调养成和培育,强调通过学习以后达到的知识积累、认识水平以及实践活动。[1]

…… …… 余下全文

篇七 :文献综述范文

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问题的研究

文献综述

班级:09经济一班

学生:张   

学号:20093229

一、   选题背景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何有效的配置劳动力资源,引导剩余劳动力有效迁移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二元经济是我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我国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面临的一个基本任务是要把为数众多的农业剩余人口转变为非农人口、城市人口。这个转变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乡城劳动力迁移。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事关中国现代化发展大局,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好农民问题,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努力缩小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逐步消除二元经济制度进程中,其重点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有序、平稳和持续的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建国以来尤其是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农业就业比重仍然较高,城市化水平较滞后,农村劳动力迁移了之后也并未都得到妥善安置,迁移问题层出不穷。20##年初,我国出现大规模民工回流现象,以浙江、广东等地为代表,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一方面,农村剩余人口在城市未得到满意的就业,另一方面,企业对人才求而不得,陷入“用工荒”的窘境,这样的矛盾再次警醒了我们关注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问题。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制度政策,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有效迁移,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资源优化配置和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一向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其中国外研究较早,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国内研究最早始于上个世纪40年代,但真正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可以这样说,国内外关于劳动力迁移的研究成果都是很丰硕的,而随着我国目前劳动力迁移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的现状,我国学者对相关的研究更加关注和努力。

…… …… 余下全文

篇八 :研究综述范文

有一篇范文:

用小波分析进行结构误算检测无损检测研究综述

某某某 某某某 某某某 某某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 北京 100013)

摘要:简要介绍了小波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结构无损检测中的应用于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可能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小波分析 傅立叶分析 无损检测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Wavelet Analysis Applying to

Non-Damage Detection of Structures—A State-of-the-Art

XX Xxxx-xxx XXXX Xxxx-xx XXXX Xx-xxxx XX Xxx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China Academy of Buiding Research,Beijing:100013)

Abstract: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wavelet analysis technology was introduced. The state-of –the-art of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wavelet technology applying to the non-damage detection of the structures was reviewed. The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imperatively and the possible trends were listed. Furthermore, the feasible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Keyword: Wavelet Analysis Fourier Analysis Non-Damage Detection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