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高二地理 选修5选修6 重点知识总结

自然灾害

一、气象灾害:

(一)干旱:

分布地区: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季风气候区。

产生原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危害:①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②河塘、湖泊干涸;③人畜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粮食减产;④局部地区社会动荡。(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治理措施:①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的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减轻或避免干旱的威胁;②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耐旱的作物(或改良作物品种);③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④营造防护林;⑤改进耕作制度;⑥跨流域调水。

春旱主要发生华北地区。    

伏旱(夏旱),以长江中下游多见。

(二)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世界主要发生地区:亚洲、欧洲、北美洲的沿海、沿河、沿湖地区。

自然原因

(气候)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

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

③台风的影响;④厄尔尼若现象(水文水系);

(水系)⑤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

⑥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汇水集中;⑦河道弯曲(荆江河段);

(地形)⑧地势低洼(海河、珠江);

人为原因: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②围湖造田;

③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如渭河流域)

危害:①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②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③有的会危及人民的生命。

治理措施:①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②退耕还湖;③修建水利工程;④修建分洪区;

⑤裁弯取直,加固大堤;⑥开挖入海河道(淮河);⑦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三)台风——热带气旋

发生时间:多发生夏秋季节。

世界上热带气旋威胁最为严重的地区有三个: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

…… …… 余下全文

篇二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重点知识总结

选修5自然灾害模块考试重点核心知识总结

一.自然灾害的成因、 多发地区,多发时间 1. 地质灾害

A地震:成因: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多发地区: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世界两大地震带

B滑坡:自然原因是①山区;② 岩石土壤疏松破碎 人为原因是①植被破坏 ; ②工矿建设 多发地区:山区

多发时间:夏季

C泥石流:自然原因是①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②山区;③岩石土壤疏松破碎 ;

人为原因是①植被破坏 ;② 工矿建设 多发地区:山区 多发时间:夏季

中国西南是地震滑坡泥石流最频发和典型地区 自然原因是西南处于亚欧、印度洋、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灾害。加上西南多山 山体断裂发育 岩石破碎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导致滑坡泥石流频发。

注意:地震 滑坡 泥石流 关联性

2. 气象灾害

A台风:成因:热带气旋 (低压中心)

多发地区:西北太平洋(中国东南沿海),印度和孟加拉国沿岸,美国东海岸,加勒比海沿岸。 多发时间:夏秋季节

B 寒潮 :成因: 冷锋天气 强冷空气南下

多发地区:我国大部分地区 北方更多发 发生时间 秋冬春(冬半年)

C沙尘暴(冷锋天气) 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 多大风 ②土质疏松 ③植被稀少 ④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

旺盛

人为原因: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过度樵采 植被破坏

多发地区:我国北方(西北华北东北) 多发时间:(冬)春季

D暴雨洪涝:以长江中下游洪涝为例

自然原因 ①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②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③河流中下游地势低平 流速慢 泄洪

能力差;

人为原因 ①中上游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大

②中下游围湖造田,使湖泊调蓄洪峰能力降低。

多发地区: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中下游 多发时间:夏季

…… …… 余下全文

篇三 :地理选修5知识要点

二、主要的自然灾害.

1、热带气旋—-台风(属于气象灾害)

台风 台风(在西北太平洋上)、飓风(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

概念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热带气旋

产生条件 ①有广阔的暧洋面(26OC以上);②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 ③有一定的地转偏向力(纬度大于5O的热带和副热带海洋)

结构 由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

路径 西移路径(对华南影响较大)、西北路径(对华东影响较大)、转向路径(对东部沿海影响较大

天气特征 狂风暴雨

我国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的原因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

我国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 沿海重、南方重。

分布 时间分布:一年四季(7-11月最频繁);

空间分布: 主要集中在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台风在我国登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危害 主要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与受灾体有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可能性越大。由于这些沿海地区由于人口、财产密集,工农业生产发达,所以热带气旋常造成巨大的破坏和社会经济影响。(具体见必修1P48)

防御措施 预测和预报是防灾、减灾的主要措施

2、干旱和旱灾(属于气象灾害)

干旱 旱灾

概念 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

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是一种渐发性的自然灾害

特点 (我国)范围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

形成原因 由较长时间的气候波动或气候异变引起 在某些地区,即使降水丰富,但是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降水异常偏少, 引起水分极度缺乏,不足以维持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甚至危及人和动植物的生存,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就会酿成旱灾 影响或发生地区 影响的地域非常广,有时会波及整个国家或部分大陆 常常发生在降水不稳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频率较高) 影响的主要地区 副热带型(副热带高压控制)、温带型(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我国华北(春旱)、华南(夏秋旱为主)、西南(一年四季均有可能,春旱、伏旱)和江淮地区(伏旱)

…… …… 余下全文

篇四 :高中地理选修五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五知识点总结

一、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地理背景:

(一)自然背景:

(1)气候背景:

①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区(西北太平洋台风区)。

②位于最大的季风气候区,受强大的季风环流控制,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

③气候复杂多变,气候不稳定性强。

(2)地形地质背景:

①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起伏较大,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太平洋板块俯冲,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壳运动活跃。

③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3)生物背景:

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滋生和繁殖了多种有害生物。

(二)人文背景:

(1)过度利用,生态环境脆弱: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效应往往以各种灾害的形式表现出来。

(2)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差:

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

(3)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和灾害多发区重合:

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这种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二、我国主要灾害的地域特点和形成原因:

1地震:

(1)时空分布特点:

多震国家,时间上周期性,有活跃期平静期。

集中四大地区,台湾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2)原因: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俯冲带、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带,地壳运动活跃。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

②我国板块内部多断裂破碎构造。

2 滑坡、泥石流

(1)时空分布特点:

①具有突发性,雨季更易发生。

②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区,及地势的二三级阶梯交界处以西至北京-兰州-昌都一线之间。

(2)成因:

…… …… 余下全文

篇五 :20xx年高考高中地理选修五知识点总结

20##年高考高中地理选修五知识点总结

一、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地理背景:

(一)自然背景:

(1)气候背景:

①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区(西北太平洋台风区)。

②位于最大的季风气候区,受强大的季风环流控制,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

③气候复杂多变,气候不稳定性强。

(2)地形地质背景:

①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起伏较大,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太平洋板块俯冲,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壳运动活跃。

③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3)生物背景:

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滋生和繁殖了多种有害生物。

(二)人文背景:

(1)过度利用,生态环境脆弱: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效应往往以各种灾害的形式表现出来。

(2)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差:

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

(3)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和灾害多发区重合:

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这种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二、我国主要灾害的地域特点和形成原因:

1地震:

(1)时空分布特点:

多震国家,时间上周期性,有活跃期平静期。

集中四大地区,台湾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2)原因: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俯冲带、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带,地壳运动活跃。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

②我国板块内部多断裂破碎构造。

2 滑坡、泥石流

(1)时空分布特点:

①具有突发性,雨季更易发生。

②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区,及地势的二三级阶梯交界处以西至北京-兰州-昌都一线之间。

…… …… 余下全文

篇六 :地理必修5和选修1知识精要(精品中的精品)

地理必修Ⅲ知识点精要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整体性。

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

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

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

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1.2 区域的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

地理必修5和选修1知识精要精品中的精品

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①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 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

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东 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发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对外开放时

间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主。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

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③ 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

1

2、南北差异

地理必修5和选修1知识精要精品中的精品

3范 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

…… …… 余下全文

篇七 :高中地理选修5知识点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

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判定条件:A、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B、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影响:A、人员伤亡 B、财产损失 C、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二、主要的自然灾害

1、热带气旋—-台风(属于气象灾害)

热带气旋 台风(在西北太平洋上)、飓风(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

概念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热带气旋

产生条件 ①有广阔的暧洋面(26OC以上)→海水蒸发,向大气提供充足的水汽; ②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促使空气上升及水汽凝结致雨

③有一定的地转偏向力(纬度大于5O的热带和副热带海洋)

结构 由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

路径 西移路径(对华南影响较大)、西北路径(对华东影响较大)、转向路径(对东部沿海影响较大)

天气特征 狂风暴雨

分布 时间分布:一年四季均可发生(7-11月最频繁);

空间分布:主要分布于热带或副热带。西北太平洋海域(中国东南沿海、日本、东南亚国家)是世界上热带气旋最多的地区,另外还有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加勒比海、美国东部海岸 我国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 沿海重、南方重。

影响程度南部沿海(广东、海南、台湾)最重,依次闽、浙、苏、鲁、辽。

(我国易遭台风袭击的原因: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

危害 主要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与受灾体有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可能性越大。由于这些沿海地区由于人口、财产密集,工农业生产发达,所以热带气旋常造成巨大的破坏和社会经济影响。(具体见必修1P48)

防御措施 预测和预报是防灾、减灾的主要措施

2、寒潮(属于气象灾害)

…… …… 余下全文

篇八 :地理选修五知识体系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一、自然灾害系统示意图

地理选修五知识体系

?人员伤亡?自然灾害的影响?财产损失

?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二、主要的自然灾害

(一)气象灾害:

1、热带气旋(台风)

??概念: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广阔的洋面??层结?产生条件?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

?有一定的地转偏向力?(纬度大于5?的热带和副热带海洋) ???7?11月最为频繁?影响时间:一年四季,

?危害:狂风、暴雨、风暴潮???加强监测与预警???建沿海防护林?防灾措施???建防波堤??加强宣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2、干旱和旱灾

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概念: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

干旱? 气候异变引起?原因:较长时间的气候波动或

?影响范围:很广,有时会涉及整个国家或部分大陆?

?概念:

地理选修五知识体系

地理选修五知识体系

由于缺水而产生的灾害?少?较长时间内降水异常偏旱灾? ??原因:工业、农业、城市居民生活需水量大????水污染、水浪费???,甚至危及人和动植物的生存,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危害: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1

??春季降水少??华北春旱?气温回升快,蒸发强??人口、城市密集,春季农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大???,降水少?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长江中下游“伏旱”?气温高,蒸发旺盛

?人口城市工业密集?,农作物旺盛生长需水量大????雨季为6?9月,其他月份降水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强西南干旱??,需水量大?农作物四季都能生长??喀斯特地貌,地表水短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有些季节降水少?受季风不稳定影响??华南旱灾?工农业发达,城市密集,需水量大???水污染、水浪费现象严重????农业减产甚至欠收??旱灾的影响L?影响工矿业生产???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中国的旱灾?

??监测与预报???措施?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防治水污染、节约用水???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