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马哲精华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掌握三个方面的原理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特别是基本问题

二、了解唯物主义的形态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

三、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 哲学的概念,只需记住三个判断

1、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即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个判断经常被看作哲学的定义。这是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出发的。世界观是对世界本质总的看法。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但是不能反过来讲,因为必须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经过思维加工,有理论形态(有概念,有判断,有推理)的世界观,自发产生的,零散的,未经过理论加工的不能成为哲学。

2、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即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这种概括有对有错。上升到更抽象,更一般的结论。关系:既相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对象上看,哲学研究的是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一般规律,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领域和过程的特殊规律;对象上体现了普遍和特殊的关系。方法上,哲学的方法具有普遍的适应性,适用于各门学科,而具体科学的方法只适用于某一特殊门类的科学。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而具体科学又以哲学为指导。

3、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换句话说,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任何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叫方法论。例如,矛盾分析方法,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等。 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的一段文字:以往的哲学家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了世界,。

试题分析 哲学是知识的总汇。(错误观点)哲学和具体科学并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错误观点)认为哲学包括了具体科学,甚至可以取代具体科学。混淆了两者的关系。

(二)哲学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总结的)

…… …… 余下全文

篇二 :马哲原理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

(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个原理

1、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

①物质观: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②意识观: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第一,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的这一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意识的这一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第三,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③实践观: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2、两原理: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是指统一于所有物质形态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是包含着质的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运动和发展的充满联系的统一。

3、一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辩证法(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四个四)23个原理

1、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③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

…… …… 余下全文

篇三 :马哲政治原理总结

一、唯物论部分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辨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表现: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1)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还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要首先承自然界的客观性,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4、规律客观性的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抗拒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1)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3)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人们办事情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要把事情办好,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 …… 余下全文

篇四 :考研马哲原理总结

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个

1、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

(1)物质观:

①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②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③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④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⑤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2)意识观

①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3)实践观

①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②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此原理是黄金原理一,用于

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2、原理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3、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辩证法(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四个四)23个

1、“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③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

④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⑤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⑥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

⑦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2、“两个二”是指两大总特征:联系与发展

(1)联系:

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联系的含义与特征)------万能原理

②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丛属):

③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从属):

(2)发展:

①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②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正、反、换) -------此原理用于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③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黄金原理二

3、“三个三”是指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 …… 余下全文

篇五 :马哲图示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复习

专题一 哲学概论

含义: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与世界观:区别(含义、特点)、联系(研究对象相同、世界观是哲学形成的前提) 世界观与方法论:决定与体现、互不脱离 区别:研究对象、研究任务

与具体科学 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基本问题:思维(意识)与存在 (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划分可知论、不可知论)

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

哲 基本观点

唯物 基本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进步性

基本 主义 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局限性

学 派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心 基本观点

主义 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产生的历史条件: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来源

基本特征

马克思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主义哲学 体系 辩证唯物主义:辨证唯物论、唯物辨证法、辩证唯物认识论 构成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

毛泽东思想:精髓(实事求是)、活的灵魂

马哲图示总结

最新成果

中国化的重 邓小平理论:主题、哲学思想(改革、科技)

大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 主题

社会主义 重要思想 本质

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主题、是的集中体现

专题二 唯物论(世界本质、为什么存在)

含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固有属性 :运动

物 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自然界的本质、人类社会本质都是物质的

…… …… 余下全文

篇六 :马哲知识点总结

苏州科技学院马哲复习资料

Kent zhuang

第一部分 哲学

第一章 唯物论和辩证法

唯物论

(Ⅰ)概念

⑴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⑵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 前者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后者)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⑶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辩证法:联系 发展 内部矛盾是发展的根本原因

形而上学:孤立 静止 否认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⑷物质: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统一性:物质性 世界的本质/本原:物质

⑸实践:定义: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Ⅱ)原理

⑴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基础。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⑵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反映物质,反作用于物质。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阻碍客观事物发展。

要求我们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⑶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原理:①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批判了唯心主义。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②可知论&不可知论: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③辩证法&形而上学: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④自然&历史: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彻底的唯物主义

…… …… 余下全文

篇七 :马哲期末重点总结

答题

1、 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要意义。

(1)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

论划清了界限。

(2)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批判了不可知论。

(3)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4)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

础。

2、 简述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第一,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 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认识一旦形成,便具有指导人们实践的功能。其中,

正确的认识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采取正确的方法,从而使实践获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和理论会引导实践采取错误的方法,从而导致实践失败。

(3)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也是认识和实践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实践和认识的每一次循环,都使认识达到更高级的程度。

3、 发挥主观能动性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 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并在正确认识指导下采取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行动,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

(2)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

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

(3) 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一般说来,作为认

识器官之延长的科学观测设备越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至于改造世界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手段,更是不言而喻的。

…… …… 余下全文

篇八 :马哲知识重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组成。

1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第5页。 2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第2页。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第22-23页。

1基本问题是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关系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是派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法的根本分歧?

1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重中之重点第40页。

这是因为,(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第40-41页。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页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意于同一性中。(4)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5)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