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

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 面积 ,其内部的特定性质 相对一致 。(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 北纬30度 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 ,在我国

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 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松嫩平原在 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

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 水稻土 为主,耕地多为 水田 ,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 低于 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 黑土分布广

泛,耕地多为 旱地 ,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 高于 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 石油 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 水稻 等,一年二熟至三熟 ;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

制,发展 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 小麦 等,一年一熟 。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 畜牧业 。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 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 工业,

…… …… 余下全文

篇二 :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       归纳与总结

一、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3、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

(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

(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4、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5、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

二、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名称与分布

三、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②科学价值

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

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地理位置与交通

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 …… 余下全文

篇三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 面积 ,其内部的特定性质 相对一致 。(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 北纬30度 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 ,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 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松嫩平原在 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 水稻土 为主,耕地多为 水田 ,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 低于 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 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 旱地 ,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 高于 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 石油 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 水稻 等,一年 二熟至三熟 ;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 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 小麦 等,一年 一熟 。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 畜牧业 。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 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 工业,成为我国的 重化工业 基地。

…… …… 余下全文

篇四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考应考最后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答题的基础思路:

1、特征类:明确各种地理特征的答题要点,结合区域特征做答(此类题多为看图归纳)。

…… …… 余下全文

篇五 :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       归纳与总结

一、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3、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

(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

(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4、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5、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

二、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名称与分布

三、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②科学价值

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

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地理位置与交通

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 …… 余下全文

篇六 :高考必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一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日

近日点(1月初)快

远日点(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26'S向南北降低

23?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 …… 余下全文

篇七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地理基础知识总结

1、天体及主要类型

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几种常见的天体: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2、天体系统

(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宇宙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按由近及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木之间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宇宙环境2、地球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温度)、地球的质量适中(大气)、液态

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

1、太阳高度角(纬度)2、海拔高度3、天气状况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结构: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①黑子(光球)耀斑(色球)太阳风(日冕)
3、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③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④对气候的影响

正午太阳高度角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昼夜长短分布:夏之日:北半球达昼达到最大值。越往北越长,南半球相反

              冬至日:南半球昼达到最大值,越往南昼越长,北半球相反

…… …… 余下全文

篇八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河流水文特征总体分析

——商丘中学 顾杨杰(郭成坤) 整理

为大家总结地理河流水文知识点分析,主要分析要素: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能蕴藏量、汛期等。

1、流量(米3/秒)--------反映水资源的多少

(1)流量的大小

总流量:河流主要补给形式;流域面积的大小

分段流量:上游来水;附近支流汇入情况;其他因素

(2)流量的变化

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季节变化、日变化

2、水位(米)变化

流量的大小----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分布在润湿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分布在干旱地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决定。

其他因素:人类活动

3、汛期长短及出现的时间(气候)

4、有无结冰期

影响因素:气温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大于0℃;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小于0℃

凌汛形成的条件

有结冰期;低纬流向高纬;结冰和融冰时期。

凌汛产生的危害—冰坝抬高水位,浮冰冲击河岸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5、水能蕴藏量

河流落差大(解释为什么),水量大(解释为什么)

水量大小取决于流域内降水量(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水系特点;流域面积;

6、含沙量(克/米3)

(1)河流总体含沙量大小:下垫面、地形、土质状况、植被状况人类活动

(2)某一河段:流速、人类活动(水利工程)

7、航运价值:流量、地形、经济发展水平等

分析中国各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1、东北地区河流水文特征(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

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

汛期较短(有春汛-季节性结雪融水、夏汛-温带季风气候,大气降水)

含沙量少(森林茂密、地势起伏小)

结冰期长(纬度高,位于寒温带、中温带),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有凌汛现象 水位变化较小:河流补给多样

航运价值:季节性航运(夏季)

水能资源贫乏(地势落差小)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