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赤道)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1.地球仪

①地球仪: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地球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2.经线和经度

①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指示南北方向。经线也称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0度经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②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③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④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3.纬线和纬度

①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③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始线,定为0°。赤道以北称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为南纬,用“S”表示。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④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纬度60°~90°称为高纬度。

4.经纬网

经纬网:地球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点都可用经度和纬度表示。我国的首都北京大致位于116°E,40°N上。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

1.自转方向和周期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24小时(一天)。在北极上空,我们看到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我们看到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差。

…… …… 余下全文

篇二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全部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地球是一个球体。(例如:月食、海上观船帆、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真实地球为不规则球体,不存在地轴、经纬线。

4.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所有纬线都平行。

①纬线是不等长的,纬线的变化规律是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两极递减,直到两极缩成一点。

②除了两级外,每一条纬线都是一个闭合的圆,纬线有无数条,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③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纬度范围为0°~90°,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两极递增

④纬度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

⑤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将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N”和“S”表示纬线所在的半球。
5.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也叫子午线。

①经线是等长的,0°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为“东经”,用“E”来表示,以西为“西经”,用“W”来表示。

②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③经度范围是0°~180°。经度的变化规律是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向东西两侧递增直到180°重合20°W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用“小小为东,大大为西”判断经度所在半球(经度是西经的,与20°W比较,小于20°W的在东半球,反之,在西半球;经度是东经的160°E比较,大于160°E的在西半球,反之,在东半球;20°~160°的看符号判断,什么符号就在哪个半球)。
6.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
7、一般经纬网的判读:
(1)有0°纬线和0°经线的,以0°纬线为界上北纬下南纬;以0°经线为界左西经右东经;
(2) 无0纬线和0°经线的,对于纬度来说由下向上逐渐增大的是北纬,反之为南纬;对于经度来说由由左向右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
(3)有180°经线的与0°经线正好相反,180°经线左为东经,右为西经;

…… …… 余下全文

篇三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全面最详细)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 地图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 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约24小时 昼夜交替

…… …… 余下全文

篇四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4)北极星的高度因纬度而异; (5)麦哲伦环球航行; (6)卫星照片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1)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4、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40°N,116°E

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

北纬(0°纬线、0°经线、180°经线不需要方向)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2、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3、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三、地图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

①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②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 …… 余下全文

篇五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赤道)(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1.地球仪 ①地球仪: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地球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2.经线和经度 ①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指示(南北)方向。经线也称(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0度经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②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③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④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3.纬线和纬度 ①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③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始线,定为0°。赤道以北称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为南纬,用“S”表示。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④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纬度60°~90°称为高纬度。

4.经纬网

经纬网:地球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点都可用经度和纬度表示。我国的首都北京大致位于116°E,40°N上。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 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 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图6.2 p2)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

3、地形与河流: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图6.5 p4,结合图认真完成第5页的活动题)

4、亚洲之最:

(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

(3)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注: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欧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

(4)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5、气候: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第二节 人文环境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 国家有11个(20##年)。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 印度尼西亚 巴西 巴基斯坦、俄罗斯 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人口最多的是亚洲,人口最少的是大洋洲(除南极洲外);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人口增 长率最低的是欧洲

…… …… 余下全文

篇七 :七年级上册期末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两极略扁,中间凸出的球体

2. 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海边看行船,月食

 


3.地球的大小

4.0-30为低纬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5.经纬线(度)

6.地球的运动

01301006

 

7.五带的划分


8.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9.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02501004                 山峰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突起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突起

                 陡崖:等高线重叠

10.五种地形类型:平原(绿色),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11.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12.大洲分界线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约24小时 昼夜交替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

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