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20xx-20xx高二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20##-2015学年高二化学期末考前复习(原理第三章及有机第一章)

 一、电解质的有关定义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在一定条件下(溶于水或熔化)能否电离(以能否导电来证明是否电离)

2、强电解质与弱电质的本质区别: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或是否存在电离平衡)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2、NH3、CO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全部电离,故BaSO4为强电解质)

3、强酸(HA)与弱酸(HB)的区别:(1)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pH(HA)<pH(HB) (2)pH值相同时,溶液的浓度CHA<CHB   (3)pH相同时,加水稀释同等倍数后,pHHA>pHHB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水离平衡:H2OH + OH   水的离子积:KW = [H]·[OH-

25时, [H]=[OH-] =10-7 mol/L  ; KW = [H]·[OH-] = 10-14

注意:温度一定,则KW值一定; KW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溶液(酸、碱、盐)。

2、水电离特点:(1)可逆 (2)吸热 (3)极弱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

(1)酸、碱 :抑制水的电离(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浓度相同的酸和碱的水溶液中水的电离被同等的抑制)(2)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吸热的)(3)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

4、溶液的酸碱性和pH:

pH= -lg[H注意:①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②pH<7 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只有温度为常温才对); ③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三 、混合液的pH值计算方法公式

…… …… 余下全文

篇二 :高中高二化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二化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 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 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 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 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 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 物质的量n(mol)= N/N(A)

2. 物质的量n(mol)= m/M

3. 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 …… 余下全文

篇三 :高二化学上期知识点_总结

第一章 氮族元素

一、氮族元素 N(氮)、P(磷)、As(砷)、Sb(锑)、Bi(铋)

高二化学上期知识点总结

20140109190339701444

二、氮气(N2)

1、分子结构 电子式: 结构式: N≡N (分子里N≡N键很牢固,结构很稳定)

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所以收集N2不能用排空气法!)

3、化学性质:(通常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只有在高温、高压、放电等条件下,才能使N2中的共价键断裂,从而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放电 点燃 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N2+O2=2NO 3Mg+N2 =Mg3N2 Mg3N2+6H2O=3Mg(OH)2↓

+2NH3↑

4、氮的固定:将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天然固氮

三、氮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

N2O—笑气 硝酸酸酐—N2O5 亚硝酸酸酐—N2O3 重要的大气污染物—NO NO2 NO—无色气体,不溶于水,有毒(毒性同CO),有较强还原性 2NO+O2=2NO2 NO2—红棕色气体(颜色同溴蒸气),有毒,易溶于水,有强氧化性,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3NO2+H2O=2HNO3+NO 2NO2 N2O4(无色) 302 = 2O3(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鉴别NO2与溴蒸气的方法:可用水或硝酸银溶液(具体方法及现象从略)

NO、NO2、O2溶于水的计算:用总方程式4NO2+O2+2H2O=4HNO3 4NO+3O2+2H2O=4HNO3进行计算

四、磷

高二化学上期知识点总结

五、氨气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易液化(作致冷剂),极易溶于水(1:700)

2、分子结构:电子式: 结构式: (极性分子,三角锥型,键角107°18′)

…… …… 余下全文

篇四 :高中化学 各章知识点归纳(期末复习)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一化学(必修1)人教版各章知识点归纳(期末复习)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 遵守实验室规则。

2. 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和蒸发

实验1—1  粗盐的提纯

仪器 : 天平,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铁圈步骤 :

注意事项:

(1)一贴,二低,三靠。

(2)蒸馏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蒸馏和萃取

3.(1)  蒸馏

  原理:利用沸点的不同,处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3 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操作:连接好装置,通入冷凝水,开始加热。弃去开始蒸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

…… …… 余下全文

篇五 :高中化学各章知识点归纳(期末复习)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一化学(必修1)人教版各章知识点归纳(期末复习)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 遵守实验室规则。

2. 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和蒸发

实验1—1  粗盐的提纯

仪器 : 天平,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铁圈步骤 :

注意事项:

(1)一贴,二低,三靠。

(2)蒸馏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蒸馏和萃取

3.(1)  蒸馏

  原理:利用沸点的不同,处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3 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操作:连接好装置,通入冷凝水,开始加热。弃去开始蒸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

…… …… 余下全文

篇六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1.电子云: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

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ns2np6的周期性变化.

(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 …… 余下全文

篇七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化学《必修1复习》知识点归纳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化学《必修1复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       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化学药品存放和使用、着火和烫伤处理、化学灼伤的处理等等)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

(4)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可以直接加热的:试管、坩锅、蒸发皿、燃烧匙

用石棉网加热的:烧杯、烧瓶、锥形瓶

玻璃棒的作用:1、搅拌加速溶解;2、引流防止飞溅;3、防止局部过热,使小液滴飞溅。

2、认识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3、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

2蒸发

3蒸馏

4萃取

5分液

过滤、蒸发、蒸馏、萃取(萃取剂的选择原则等)、分液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1-3 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液体暴沸。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④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⑤溶液不可蒸干。

 

…… …… 余下全文

篇八 :高中高一化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高一化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怎样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表象:化合价升降 实质:电子转移

注意:凡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有关概念

被氧化(氧化反应)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氧化产物(表现氧化性)

被还原(还原反应)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还原产物(表现还原性)

注意:(1)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

(2)用顺口溜记“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正相反”,被氧化对应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对应是还原产物。

3、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单线桥:

双线桥:

注意:(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一定要记住,如果对分析化合升降不熟练可以用坐标法来分析。

(2)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4、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凡处于最高价的元素只具有氧化性。

最高价的元素(KMnO4、HNO3等)

绝大多数的非金属单质(Cl2 、O2等)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凡处于最低价的元素只具有还原性。

最低价的元素(H2S、I—等)

金属单质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

注意:

(1)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表示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强过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过还原产物。

(2)当一种物质中有多种元素显氧化性或还原性时,要记住强者显性(锌与硝酸反应为什么不能产生氢气呢?)

(3)要记住强弱互变(即原子得电子越容易,其对应阴离子失电子越难,反之也一样) 记住:(1)金属活动顺序表

(2)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非金属活动顺序

元素:F>O>Cl>Br>N>I>S>P>C>Si>H

单质:F2>Cl2>O2>Br2>I2>S>N2>P>C>Si>H2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