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否有物质生成。有是化学变化,无是物理变化

3.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温度最高的是外焰

4.蜡烛燃烧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产物的检验方法: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

5.蜡烛燃烧后的白烟是蜡烛受热气化后的蜡烛蒸气

6.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7.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8.绝对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集气瓶、漏斗

9.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0.托盘天平: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0.1克,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中称量。 

11.左右盘放对的时候: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若左右盘放颠倒了: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 - 游码读数

12.玻璃棒的用途:溶解搅拌加速溶解、过滤引流、蒸发时搅拌防止液体飞溅

13.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无说明时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14.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1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16.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项目。

17.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氟利昂的排放引起、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 …… 余下全文

篇二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上册)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注意:要会区分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常考选择题。例如,冰融化是物理变化,而铁生锈则是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气味等。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熔点:物质熔化的温度。 1、熔点和沸点?

?沸点:溶液沸腾时的温度。

2、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公式为:??m。 V

注意:尽量记住常见的物质的密度,例如水的密度为??1.0gcm3,可以迅速解题,当然,中考时会给出有用的密度,以及以后会讲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课题2 化学式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的性质,必

须记住)。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上册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 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 …… 余下全文

篇三 :20xx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考点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分子本身            

化学变化:                                    ,分子的       与原子的        

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依据是:                    

1.常见的典型化学变化

…… …… 余下全文

篇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小结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知识回顾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       以及     的科学。所以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物理变化:      (填“有”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2、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填“有”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性质:物质       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通常包括______

3、物质的性质          、______、  __                       以及是否       

…… …… 余下全文

篇五 :初中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

3、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二、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的取用

1、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

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将药液滴入接受药液的仪器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

2、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3、量筒的使用

A、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可用量筒量取。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底。

B、量取液体体积操作:先向量筒里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后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线。

注意: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长期存放药品,也不能作为反应的容器。不能用来量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宜加热。

C、读数时,若仰视,读数比实际体积低;若俯视,读数比实际体积高。

三、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 …… 余下全文

篇六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家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是 2、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区别:3、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如: 化学性质:如: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蜡烛火焰分为三层: 蜡烛燃烧后生成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 不同点:结论: 6、各种常见仪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存放: ②取用:粉状药品 块状 (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存放:

②取用:(3)量筒: (4)酒精灯: ①注意事项: ②火焰分三层:(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对液体加热: 对固体加热: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可间接加热的仪器: 不能加热的仪器:

(8)取用药品时做到: 未说明药品用量时: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 空气的组成: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药品:(2)步骤: (3)实验关键:

3、物质的分类

物质

(按元素种类)

4、 氧气 物理性质:5、化合反应:特点:

字母表示:

分解反应:特点:

字母表示:

氧化反应:6、 催化剂:特点:

化学性质:

制取氧气:制取方法:

②收集方法:③装置: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家教版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家教版

④验满:

⑤气密性检查:

⑥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步骤:

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a)、为什么试管口部略下倾?

(b)、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棉花?

(c)、停止加热时为什么先把导管移出水面?

7、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8、氧气是一种的气体,具有是一种常用的。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⑥H2和O2的现象是:⑦CO和O2的现象是:,

…… …… 余下全文

篇七 :20xx-20xx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姓名        

1、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科学。

2、 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 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4、 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5、 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

6、 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直径6mm的尼龙绳能吊起2t的汽车)(1nm=10-9m)

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  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 …… 余下全文

篇八 :20xx年最新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上)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1、化学,是有关物质变化的学问。是利用实验的方法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继而根据这些规律来改变和创造物质

2、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3、如何知道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A、有新物质生成;B、伴随现象(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

4、蜡烛燃烧实验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化学变化还会伴随能量的变化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交流与表达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坩埚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