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地理基础知识总结

1、天体及主要类型

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几种常见的天体: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2、天体系统

(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宇宙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按由近及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木之间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宇宙环境2、地球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温度)、地球的质量适中(大气)、液态

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

1、太阳高度角(纬度)2、海拔高度3、天气状况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结构: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①黑子(光球)耀斑(色球)太阳风(日冕)
3、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③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④对气候的影响

正午太阳高度角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昼夜长短分布:夏之日:北半球达昼达到最大值。越往北越长,南半球相反

              冬至日:南半球昼达到最大值,越往南昼越长,北半球相反

…… …… 余下全文

篇二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

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

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

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

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 …… 余下全文

篇三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复习要点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

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 …… 余下全文

篇四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复习要点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

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 …… 余下全文

篇五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复习要点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

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

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 …… 余下全文

篇六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自创)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四级):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统)——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外部: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自身: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可供呼吸大气层(氮、氧为主)

      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周期11年

(2)影响:发出电磁波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发出高能带电粒子——产“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灾害——水旱灾害,诱发地震

4、自转、公转的特点:

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23°26′,南北回归线度数——23°26

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太阳照射图)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图、直射点移动图、三个照射图)

注释:回归线度数为:23°26′,四至日期不要忘记加“左右”,例如:冬至是12.22左右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

…… …… 余下全文

篇七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

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 …… 余下全文

篇八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总结

必修一

一、宇宙中的地球

1、为何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特殊:目前所知唯一有高级智慧生命—人类存在的星球。

存在生命的条件:1宇宙环境(恒星际空间:太阳光照条件稳定;行星空间:大小行星公转轨道相同,轨道近乎椭圆,稳定安全)2自身条件(有液态水,有适宜的温度,有较厚的大气层)

普通:具有一般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高峰年,地球上激烈天气现象出现的几率明显增加,多数太阳活动高峰年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反之,地球上天气变化相对平稳,农业歉收的几率更高一些。

耀斑:①引起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磁暴,影响短波通讯,干扰电子设备,威胁宇航器安全;②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向。

太阳风:地球高纬地区的极光。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也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4、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自转(昼夜交替、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公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

5、岩石圈的组成: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

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为三个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的分类

岩浆岩: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流纹岩、火山岩;

沉积岩:特点:层理构造,含有化石;类型: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变质岩:花岗岩→片麻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石英岩、页岩→片岩、板岩

2、背斜:采油、采石场、隧道(背斜向上拱起,起支撑作用,安全稳固;地下水沿岩

层向两侧渗漏,可保持隧道干燥)

向斜:寻找水源。

褶皱:①形成的早期: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