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框架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知识框架

基本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4.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5.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6.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7.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

(1)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2)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3)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8.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9.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0.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1.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2.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3.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4.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5.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16.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 …… 余下全文

篇二 :20xx年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

第一章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②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Û 0和正整数;   a>0 Û a是正数;      a<0 Û a是负数;

a≥0 Û a是正数或0 Û a是非负数;       a≤ 0 Û a是负数或0 Û a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的相反数是-(a-b+c)= -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0 Û a+b=0 Û a、b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w   w w .x  k b 1.c o m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 …… 余下全文

篇三 :人教版初中一年级数学复习总结大纲

初一数学上学期知识归纳总结

有理数

比0小的数: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     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支出与收入;增加与减少;盈利与亏损;北与南;东与西;涨与跌;增长与降低等等是相对相反量,它们计数:

比原先多了的数,增加增长了的数一般记为正数;相反,比原先少了的数,减少降低了的数一般记为负数。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 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 …… 余下全文

篇四 :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归纳总结

有理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     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支出与收入;增加与减少;盈利与亏损;北与南;东与西;涨与跌;增长与降低等等是相对相反量,它们计数:

比原先多了的数,增加增长了的数一般记为正数;相反,比原先少了的数,减少降低了的数一般记为负数。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 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有理数的概念

1.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 …… 余下全文

篇五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1.2  有理数

1、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数轴(1)定义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4)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4、绝对值:(1)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2)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①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 …… 余下全文

篇六 :学无虑初中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学无虑初中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  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         (大于或小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               (大于或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        ,顶点和        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       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              ,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         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 …… 余下全文

篇七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1[1]1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

式子中考资源网( www.zk5u.com),专注初中教育,服务一线教师。叫做二次根式,二次根式必须满足:含有二次根号“中考资源网( www.zk5u.com),专注初中教育,服务一线教师。”;被开方数a必须是非负数。

2、最简二次根式

若二次根式满足: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和步骤:

(1)如果被开方数是分数(包括小数)或分式,先利用商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进行化简。

(2)如果被开方数是整数或整式,先将他们分解因数或因式,然后把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

3、同类二次根式

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1)中考资源网( www.zk5u.com),专注初中教育,服务一线教师。

中考资源网( www.zk5u.com),专注初中教育,服务一线教师。                          中考资源网( www.zk5u.com),专注初中教育,服务一线教师。

(2)中考资源网( www.zk5u.com),专注初中教育,服务一线教师。

                         中考资源网( www.zk5u.com),专注初中教育,服务一线教师。

(3)中考资源网( www.zk5u.com),专注初中教育,服务一线教师。

(4)中考资源网( www.zk5u.com),专注初中教育,服务一线教师。

5、二次根式混合运算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实数中的运算顺序一样,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或先去括号)。

第二单元 一元二次方程

一、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

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 …… 余下全文

篇八 :初二数学上下册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初二数学(上)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因式分解

1. 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注意:因式分解与乘法是相反的两个转化.

2.因式分解的方法:常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3.公因式的确定: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

注意公式:a+b=b+a;   a-b=-(b-a);   (a-b)2=(b-a)2;   (a-b)3=-(b-a)3.

4.因式分解的公式:

(1)平方差公式: a2-b2=(a+ b)(a- b);

(2)完全平方公式:  a2+2ab+b2=(a+b)2,   a2-2ab+b2=(a-b)2.

5.因式分解的注意事项:

(1)选择因式分解方法的一般次序是:一 提取、二 公式、三 分组、四 十字;

(2)使用因式分解公式时要特别注意公式中的字母都具有整体性;

(3)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分解为止;

(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每一个因式的首项符号为正;

(5)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加以整理;

(6)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相同因式写成乘方的形式.

6.因式分解的解题技巧:(1)换位整理,加括号或去括号整理;(2)提负号;(3)全变号;(4)换元;(5)配方;(6)把相同的式子看作整体;(7)灵活分组;(8)提取分数系数;(9)展开部分括号或全部括号;(10)拆项或补项.

7.完全平方式:能化为(m+n)2的多项式叫完全平方式;对于二次三项式x2+px+q, 有“ x2+px+q是完全平方式 Û ”.

分式

1.分式:一般地,用A、B表示两个整式,A÷B就可以表示为的形式,如果B中含有字母,式子 叫做分式.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