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出师表问题总结归纳

文中回顾了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事。表达了受恩感激之情。

另外诸葛亮着重回顾了有关先帝的“三顾茅庐”和“临崩寄大事”(白帝城托孤)两件大事

四、理解性背诵:

(1)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2)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3)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4)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政治愿望):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8)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1)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2)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13)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4)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5)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北定中原,庶竟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6)《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 …… 余下全文

篇二 :《出师表》总结

《出师表》内容总结

一、理解性背诵:

(1)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2)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3)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4)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政治愿望):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8)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1)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2)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13)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4)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5)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6)《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7)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8)“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的条件是: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 …… 余下全文

篇三 :出师表教案及重点内容总结(精品)

出师表教案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3、理解作者的政治主政治愿望。

4、理解并学习本文议论、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重点难点】

1、重点:

⑴ 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⑵ 积累一些文言实同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2、难点:

⑴ 理解作者的政治主政治愿望。

理解并学习本文议论、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课时:2课时

预习:学生介绍诸葛亮

一.导入

《出师表》分为《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两篇,不过有学者认为《后》非诸葛亮所做,因为表中有很多为北伐失败狡辩的托词,不像诸葛亮的风格。现在也无法确定,这是题外话了。 二.分析

1. 听录音,正音,复习一下,小测验

殂(cú)弘(hóng)菲(fěi)陟(zhì)否(pǐ)裨(bì)阙(quē)苟(gǒu)猥(wěi)夙(sù)驽(nǔ)攘(rǎng)咎(jiù)诹(zōu)祎(yī)咨(zī)颓(tuí)先帝遗德(yí)以遗陛下(wèi)长史(zhǒng)行阵和睦(hóng)性行淑均匀(xíng)以塞忠谏之路(sè)

2. 翻译中有无困难的地方

18. 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5通读全文,分三段

第一部分(1—5段)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提出了三条建议(学生要掌握建议的内容)。(哪三条建议?所以第一层分到。。。)

第一层(第1段):分析了不利和有利形势,提出了广开言路的建议。

具体分析: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四句概括了(当时形势)形势非常(严峻),用文中的词说就是(危急存亡)。为什么起笔凝重?(既有对先帝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深切痛惜,又含继承遗志的告诫。)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四句剖析人心。实际上这是对刘禅委婉而尖锐的规劝,言外之意是刘禅是沾父亲的恩泽,自己还没有慑服众人的威望。所以下文就告诫要继承和发扬刘备的作风

…… …… 余下全文

篇四 :出师表知识总结

《出师表》文言知识小结(课堂笔记抄并做)

一、 通假字

1、

2、

3、 有 :通“又”,整数与零数之间 阙:通“缺” 简:通“拣”

二、 古今异义

1、 卑鄙:古义 身份低下,见识浅陋

今义 品质、行为不端正

2、

3、

4、

5、 感激:古义 受感动、激励 今义 衷心感谢 痛恨:古义 痛心遗憾 今义 十分憎恨 所以:古义 ···的原因;用来;用···的方法 今义 因此(表因果关系)

三、 一词多义

1、 效:讨贼兴复之效 以遗陛下

6、 行:性行淑均 不效,则治臣之罪

2、 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行阵和睦

7、 所以:此先汉所以兴隆 每于臣论此事

3、 益:有所广益 此臣所以报先帝

吾知所以距子矣

8、 有:若有作奸犯科 斟酌损益 精益求精

4、 盖:盖追先帝之殊遇 尔来二十有一年

9、 于:受任于败军之际 盖大苏泛赤壁云

5、 遗:先帝遗德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0、 道:中道崩殂 以咨诹善道

11、 以:先帝不以臣卑鄙

故临崩寄臣以当世之事

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光先帝遗德

…… …… 余下全文

篇五 :出师表理解性默写(20xx北京中考生自己总结)

《出师表》理解性默写

1、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出师略目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亲贤远佞是一治国佳策。从选段看,作者认为,正是因为“先帝”亲贤,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后主亲贤,宫中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军营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他重点提出了这条建议。

8、“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余下全文

篇六 :出师表中考总结思考题答案

出师表中考总结思考题答案

7、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三顾茅庐 白帝城托孤 临危受命

8、围绕“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回答即可。(围绕“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回答也可以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回答也可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远佞,才能治理好国家”回答亦可得满分)

9.①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或答“提岀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或回答“推荐人才”)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10.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来回答即可。

11、(1)目标: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2)宁静淡泊,知恩图报,谨慎细致;对先主刘备忠心耿耿,竭力辅佐后主刘禅;为建立蜀国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智慧的化身等。

12、结合选文分析先帝将重任委于诸葛亮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答:谨慎、才智过人、忠心

13、“先帝之殊遇”体现在哪里?请把它归纳出来。①三顾茅庐。 ②临危委重任。③临崩寄大事。

14、诸葛亮智慧化身《三国演义》很多事例体现这特点,如摆八卦阵,空城计 火烧赤壁 六出祁山

15、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4分)

答: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

…… …… 余下全文

篇七 :出师表(20xx北京中考生自己总结)

                                          出师表

一、原文+全文翻译

二、重点字词(顺序:左右左右)

三、理解性默写

1、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指出不利因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有利因素: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2、《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3、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4、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②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5、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6、表明作者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中的“是”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8、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9、“先帝之殊遇”体现在哪里?①三顾茅庐②临危委重任③临崩寄大事

10、第六段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1、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 …… 余下全文

篇八 :出师表归纳

《出师表》归纳

诸葛亮

一、 文学常识

诸葛亮,三国时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人。早年避乱于荆州,曾躬耕于南阳隆中。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共图大业。208年,他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称帝后,拜他为蜀汉丞相。刘备死时托付他辅佐后主刘禅。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死于军中,谥号忠武侯。诸葛亮的文学成就,主要以散文著称文章写得周密畅达,其代表作有《出师表》(又称“前出师表”)《后出师表》《正议》等篇。

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写给帝王的一种特殊奏章,用于表达臣子对帝王的忠诚和希望。表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一般是议论和叙事,但往往又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其内容,或表明精忠报国之心,或献攻略之策。 “出师表”就是军队出征前,主帅写给帝王的表文。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文。

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这篇表文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第一次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蜀国和吴国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扯战争,国力更加困乏。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身死、魏国大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帷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室。

二、原文,加点子,翻译 先帝创业 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开创大业 完成一半 死 人力疲惫,民生凋敝 实在,确实 时刻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