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高中数学必修一至必修五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数学必修一知识归纳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

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

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

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 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 a?A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 1 -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 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

2.“相等”关系(5≥5,且5≤5,则5=5)

…… …… 余下全文

篇二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       集合的含义: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                           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整体。

2.       一般的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为集。

3.       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集合确定,则一元素是否属于这个集合是确定的:属于或不属于。例:世界上最高的山、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教室里面所有的人……

(2)元素的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

例: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集合中元素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改变位置不影响集合

例:{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1)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 …… 余下全文

篇三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一、数列

1.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

⑴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在这里,只强调有“次序”,而不强调有“规律”.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

⑵在数列中同一个数可以重复出现.

⑶项a与项数n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⑷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但函数不一定是数列

2.通项公式:如果数列的第项与序号之间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即.

3.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何一项与它的前一项(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即,那么这个式子叫做数列的递推公式. 如数列中,,其中是数列的递推公式.

4.数列的前项和与通项的公式

;  ②.

5. 数列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图像法列举法、递推法.

6. 数列的分类:有穷数列,无穷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数列;有界数列,无界数列.

①递增数列:对于任何,均有.

②递减数列:对于任何,均有.

③摆动数列:例如:

④常数数列:例如:6,6,6,6,…….

⑤有界数列:存在正数使.

⑥无界数列:对于任何正数,总有项使得.

1已知,则在数列的最大项为__(答:);

2数列的通项为,其中均为正数,则的大小关系为___(答:);

3已知数列中,,且是递增数列,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4一给定函数的图象在下列图中,并且对任意,由关系式得到的数列满足,则该函数的图象是                     ()(答:A)

…… …… 余下全文

篇四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之排列组合概率论篇

(2)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所有排列的个数记为Am

n.

An?n?n?1??n?2????n?m?1??mn!?m?n? n?m!

规定:0!?1

(3)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组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所有组合个数记为Cm

n.

n?n?1????n?m?1?Amn! C?n ??mm!m!n?m!Ammn

规定:C0

n?1

(4)组合数性质:

Cn?Cnmn?mm?101nn,Cm?Cm

n?Cnn?1,Cn?Cn????Cn?2

50. 解排列与组合问题的规律是:

例3 . 6人排成一排.甲、乙两人必须相邻,有多少种不的排法?

2第一步,把甲乙排列(捆绑): 有A2=2种捆法

5第二步,甲乙两个人的梱看作一个元素与其它的排队: 有A5=120种排法

?共有2?120=240种排法

例2 . 7人排成一排.甲、乙两人不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5第1步,把除甲乙外的一般人排列: 有A5=120种排法

2第2步,将甲乙分别插入到不同的间隙或两端中(插孔) 有A6=30种插入法

?共有120?30=3600种排法

例4. 5个人站成一排,甲总站在乙的右侧的有多少种站法?

5将5个人依次站成一排,有 A 5 种站法 5甲站在乙的右侧的机会跟乙站在甲的右侧 的机会一样大 所以 A 5 /2

如:设10件产品中有4件次品,6件正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从中任取2件都是次品;

?C22?4 ?P1?2?? C1015??

(2)从中任取5件恰有2件次品;

3?C210?4C6 ?P2??? 521?C10?

(3)从中有放回地任取3件至少有2件次品;

…… …… 余下全文

篇五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一、数列

1.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

⑴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在这里,只强调有“次序”,而不强调有“规律”.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

⑵在数列中同一个数可以重复出现.

⑶项a与项数n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⑷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但函数不一定是数列

2.通项公式:如果数列的第项与序号之间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即.

3.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何一项与它的前一项(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即,那么这个式子叫做数列的递推公式. 如数列中,,其中是数列的递推公式.

4.数列的前项和与通项的公式

;  ②.

5. 数列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图像法列举法、递推法.

6. 数列的分类:有穷数列,无穷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数列;有界数列,无界数列.

①递增数列:对于任何,均有.

②递减数列:对于任何,均有.

③摆动数列:例如:

④常数数列:例如:6,6,6,6,…….

⑤有界数列:存在正数使.

⑥无界数列:对于任何正数,总有项使得.

1已知,则在数列的最大项为__(答:);

2数列的通项为,其中均为正数,则的大小关系为___(答:);

3已知数列中,,且是递增数列,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4一给定函数的图象在下列图中,并且对任意,由关系式得到的数列满足,则该函数的图象是                     ()(答:A)

…… …… 余下全文

篇六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 注意下列性质:

(3)德摩根定律: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的取值范围。

6.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A→B,是否注意到A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

(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中有元素无原象。)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义域是_____________。

11.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12.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

(①反解x;②互换x、y;③注明定义域)

13. 反函数的性质有哪些?

①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②保存了原来函数的单调性、奇函数性;

14. 如何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取值、作差、判正负)

如何判断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

15. 如何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值是( )

A. 0 B. 1 C. 2 D. 3

∴a的最大值为3)

16. 函数f(x)具有奇偶性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是什么?

(f(x)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注意如下结论:

(1)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奇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两个偶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奇函数的乘积是奇函数。

…… …… 余下全文

篇七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经典)

高中数列知识点总结                     

1.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为常数),

等差中项:成等差数列

项和

性质:是等差数列

(1)若,则

(2)数列仍为等差数列,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

(3)若三个成等差数列,可设为

(4)若是等差数列,且前项和分别为,则

(5)为等差数列为常数,是关于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

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数的最值;或者求出中的正、负分界项,

即:当,解不等式组可得达到最大值时的值.

,由可得达到最小值时的值.

(6)项数为偶数的等差数列,有

.

(7)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有

    .

2. 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为常数,),.

等比中项:成等比数列,或.

项和:(要注意!)

性质:是等比数列

(1)若,则

(2)仍为等比数列,公比为.

注意:由时应注意什么?

时,

时,.

3.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1)求差(商)法

如:数列,求

时,,∴                                   ①

时,                           ②

…… …… 余下全文

篇八 :高中数学基本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基本知识点总结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