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20xx中考物理公式总结

物理公式总结

速度公式:   

公式变形:求路程——       求时间——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合力公式: F = F1 + F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F = F1 - F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密度公式:

浮力公式:

F=G F 

 

F=G=mg

F=ρgV

 

F=G  

 

压强公式:

p=

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帕斯卡原理:p1=p2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或写成:

滑轮组:

F = G 

s =nh

对于定滑轮而言: ∵ n=1  ∴F = G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2  ∴F = G   s =2 h

机械功公式:

W=F s

功率公式:

P = 

机械效率:

×100%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t

(保证 t >0)

燃料燃烧时放热

Q= mq 

★电流定义式:

欧姆定律:

 

电功公式:

W = UIt  

 

W = UIt 结合UI R →→W = I2Rt

W = UIt 结合IU/R →→W = t 

…… …… 余下全文

篇二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公式总结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

1、速度公式:     求平均速度:

2、密度:   

3重力:   

4、杠杆平衡:

5对于固体,先求压力: 再求压强:

    对于液体,先求压强: 再求压力:

6浮力:

?称重法求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漂浮、悬浮:       受力分析:  

7功、机械效率、功率:

(1)斜面: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率:

额外功:     拉力的功率:

(2)滑轮组:

对于省n倍力的滑轮组有      拉力的功率:

?竖直方向的滑轮组: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率:

在不考虑绳重和摩擦时求拉力    求动滑轮重力:

?水平方向的滑轮组: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率:

8热量:

热传递:  燃料燃烧:  

热机效率:  锅炉效率:  电热器效率:

9、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规律:  电压规律: 电阻:

电功率:   

10、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规律:  电压规律: 电阻:

电功率:   

11、欧姆定律:

12电功率:

13电功、消耗的电能:   焦耳定律:

…… …… 余下全文

篇三 :大学物理公式总结1

大学物理第一学期公式集

概念(定义和相关公式)

?

1. 位置矢量:r

????

,其在直角坐标系中:r?xi?yj?zk

;r?

x?y?z

222

角位

置:θ

?

2. 速度:V?

?drdt

平均速度:V?

??t

速率:V?

dsdt

??(?V?

)角速

度:?

?

ddt

??V?t

角速度与速度的关系:V=rω

??2??a?a?a?3. 加速度:或 2dtdt

???

a?a??an 在自然坐标系中其中a???n

dt

角加速度:??

r

2

dt

2

(=rβ),an?

(=r

ω)

???

4. 力:F=ma (或F=

?dpdt

) 力矩:M?r?F(大小:M=rFcosθ方向:右

?

?

?

?

?

?

手螺旋法则)

5. 动量:p?mV,角动量:L?r?mV(大小:L=rmvcosθ方向:右手螺旋法则)

?

6. 冲量:I?

?Fdt(=FΔt);功:A?

??

F?dr(气体对外做功:

?

?

??

A=∫PdV) 7. 动能:mV2/2

8. 势能:A保= – ΔEp不同相互作用力势能形式不同且零点选择不同其形式不同,在默认势能零点的情况下: 机械能:E=EK+EP

9. 热量:Q?MCRT其中:摩尔

?

重力) →(弹性力) →2/2 ?G4??

Mmr

2

?r

(万有引力) →?G

Qq4??

=Ep

Qq

r

2

?r

(静电力) →r

热容量C与过程有关,等容热容量Cv与等压热容量Cp之间的关系为:Cp= Cv+R 10. 11. 12.

压强:P

?FS

?

I?tS

?

2

3

n32

;理想气体内能:E

dNNdV

…… …… 余下全文

篇四 :大学物理公式总结

1位矢:

位移:

       一般情况,

速度:

加速度:

圆周运动          角速度:

角加速度:     (或用表示角加速度)

线加速度:

法向加速度:      指向圆心

切向加速度:       沿切线方向

线速率:

弧长:

伽利略速度变换:      (或者 参考矢量运算法则)

2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 惯性和力的概念,

第二定律              

                   为常量时    

第三定律      

常见力:重力     

弹簧力   

摩擦力          滑动摩擦

     静摩擦

惯性力:为使用牛顿定律而在非惯性系中引入的假想力,由参照系的加速运动引起。

…… …… 余下全文

篇五 :大学物理公式总结

1位矢:

位移:

       一般情况,

速度:

加速度:

圆周运动          角速度:

角加速度:     (或用表示角加速度)

线加速度:

法向加速度:      指向圆心

切向加速度:       沿切线方向

线速率:

弧长:

伽利略速度变换:      (或者 参考矢量运算法则)

2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 惯性和力的概念,

第二定律              

                   为常量时    

第三定律      

常见力:重力     

弹簧力   

摩擦力          滑动摩擦

     静摩擦

惯性力:为使用牛顿定律而在非惯性系中引入的假想力,由参照系的加速运动引起。

…… …… 余下全文

篇六 :大学物理公式总结2

大学物理第二学期公式集

电磁学 1. 定义:

??

①E和B: ????

F=q(E+V×B)洛

B=F;单位:特斯拉(T)max/qv;方向,小磁针指向(S→N)4

=10高斯(G)

??

E=F/q0 单位:N/C =V/m

仑兹公式 ②电势:U电势差:U

?

?

?

r

??E?dr

电动势:??磁通量:?B

?p

?

?

?

?

?

?

?

??

E?dl

?

?

??

K?dl

??

B?dS

?

?F非静电

(K?

q

③电通量:?e

??

??

E?dS

??

磁通链:ΦB=NφB单位:韦伯(Wb)

?

?lm

? ④电偶极矩:-q l?m

=q 磁矩:

?

? =IS=ISn

⑤电容:C=q/U 单位:法拉(F)

*自感:L=Ψ/I 单位:亨利(H) *互感:M=Ψ21/I1=Ψ12/I2 单位:亨利(H) ⑥电流:I =

dqdt

; *位移电流:ID =ε

d?e

dt

单位:安培(A)

⑦*能流密???

S??E?B

2. 实验定律 ①

?

库仑定律:F?

Qq4??

?B

r

2

?

???Idl?r?0

r0②毕奥—沙伐尔定律:dB?2

4?r

??

③安培定律:dF=Idl×

④电磁感应定律:ε

= –

d?B 动生电动势:??

?

?

?

?

???

(V?B)?dl

感生电动势:??*⑤欧姆定律:U=IR(E=ρj)其中ρ为电导率

?

?

?

?

??

Ei?dl

?

(Ei为感生电场)

3. *定理(麦克斯韦方程组) 电场的高斯定理:

??qE?dS?

?0

??q

E静?dS?

…… …… 余下全文

篇七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 ?? 一、力 力的平衡??1. 重力:G = mg ??2. 摩擦力: ??(1) 滑动摩擦力:f = μFN 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2) 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 ??f =μ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这里的μ与滑动摩擦定律中的μ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1) 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具体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二、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奔?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 ??3.有用推论Vt^2 –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1. 速度公式: vt = v0 + at ① ??2. 位移公式: s = v0t + at2 ② ??3. 速度位移关系式: - = 2as ③ ??4. 平均速度公式: = ④ ?? = (v0 + vt) ⑤ ?? = ⑥ ??5. 位移差公式 : △s = aT2 ⑦ ??公式说明:(1) 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公式⑥指的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这样就在平均速度与速度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 ??6.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下列规律成立: ?? (1). 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 : 2 : 3 : … : n. ??(2). 1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2 : 22 : 32 : … : n2. ??(3).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 ??(4).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 ???? 三、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a ??注意: (1)同一性: 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 ?? (2)同时性: F合与a必须是同一时刻的. ?? (3)瞬时性: 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瞬时关系. ?? (4)局限性: 只成立于惯性系中, 受制于宏观低速. ??2. 整体法与隔离法: ?? 整体法不须考虑整体(系统)内的内力作用, 用此法解题较为简单, 用于加速度和外力的计算. 隔离法要考虑内力作用, 一般比较繁琐, 但在求内力时必须用此法, 在选哪一个物体进行隔离时有讲究, 应选取受力较少的进行隔离研究. ???? 四------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

…… …… 余下全文

篇八 :高一物理公式 总结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

2. 摩擦力: (1) 滑一、力 力的平衡1. 重力:G = mg

动摩擦力:f = μFN 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2) 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 f =μ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这里的μ与滑动摩擦定律中的μ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边形定则。 (1) 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2) 具体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

3. 二、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加速)a>0;反向则a<0 等奔?T)内位移之差 (a):m/s^2 末速度(Vt):m/s 度单位换算:1m/s=3.6Km/h

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2) 3.下落高度h=gt^2/2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