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简单逻辑用语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则”形式的命题中的称为命题的条件称为命题的结论.

3、原命题:“若,则    逆命题:“若,则

否命题:“若,则  逆否命题:“若,则

4、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5、若,则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则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例如:若,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6、逻辑联结词:⑴且(and) :命题形式;⑵或(or):命题形式

⑶非(not):命题形式.

7、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全称命题p的否定p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特称命题p特称命题p的否定p

第二章 圆锥曲线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

即: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

2、椭圆的几何性质

3、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即:

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焦距

4、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5、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称为等轴双曲线

6、平面内与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称为抛物线.定点称为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称为抛物线的准线.

…… …… 余下全文

篇二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简单逻辑用语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则”形式的命题中的称为命题的条件称为命题的结论.

3、原命题:“若,则    逆命题:“若,则

否命题:“若,则  逆否命题:“若,则

4、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5、若,则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则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例如:若,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6、逻辑联结词:⑴且(and) :命题形式;⑵或(or):命题形式

⑶非(not):命题形式.

7、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全称命题p的否定p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特称命题p特称命题p的否定p

第二章 圆锥曲线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

即: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

2、椭圆的几何性质

3、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即:

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焦距

4、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5、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称为等轴双曲线

6、平面内与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称为抛物线.定点称为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称为抛物线的准线.

7、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8、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垂直于对称轴且交抛物线于两点的线段,称为抛物线的“通径”,即

…… …… 余下全文

篇三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简单逻辑用语

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l  “若,则”形式的命题中的称为命题的条件称为命题的结论

l  原命题:“若,则”            逆命题: “若,则

否命题:“若,则”         逆否命题:“若,则

l  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l  若,则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则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例如:

,则AB的充分条件或BA的必要条件;

A=B,则AB的充要条件;

l  逻辑联结词:⑴且:命题形式;    ⑵或:命题形式;    ⑶非:命题形式

l  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全称命题p的否定p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特称命题p特称命题p的否定p

第二章 圆锥曲线

l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

即: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

l  椭圆的几何性质:

l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即:

…… …… 余下全文

篇四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归纳1#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简单逻辑用语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的p称为命题的条件,q称为命题的结论.

3、原命题:“若p,则q” 逆命题: “若q,则p” 否命题:“若?p,则?q” 逆否命题:“若?q,则?p”

4、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5、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若p?q,则p是q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例如: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6、逻辑联结词:⑴且(and) :命题形式p?q;⑵或(or):命题形式p?q; ⑶非(not):命题形式?p.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归纳1

7、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 1 -

全称命题p:?x?M,p(x); 全称命题p的否定?p:?x?M,?p(x)。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特称命题p:?x?M,p(x); 特称命题p的否定?p:?x?M,?p(x);

第二章 圆锥曲线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的点的轨迹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称为椭圆.

即:|MF1|?|MF2|?2a,(2a?|F1F2|)。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 2、椭圆的几何性质: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归纳1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归纳1

- 2 -

3、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的1,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即:||MF1|?|MF2||?2a,(2a?|F1F2|)。 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焦距. 4、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 …… 余下全文

篇五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简单逻辑用语

1、命  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则”形式的命题中的称为命题的条件,称为命题的结论.

3、四种命题的形式

  原命题:“若,则”     逆命题: “若,则

否命题:“若,则”  逆否命题:“若,则

  结论: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是等价的

(1)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假(2)原命题的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假

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若        ,则称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5、充要条件:

(3)若          且          ,则称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例如:若,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6、逻辑联结词:⑴且(and) :命题形式;⑵或(or):命题形式

①判断p且q的真假:一假必假 ②判断p或q的真假:一真必真  ③p与﹁q的真假相反

7、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

  全称命题p的否定p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特称命题p

  特称命题p的否定p

第二章:圆锥曲线方程

(一)、椭圆

…… …… 余下全文

篇六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则”形式的命题中的称为命题的条件,称为命题的结论.

3、原命题:“若,则”    逆命题: “若,则

否命题:“若,则”  逆否命题:“若,则

4、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5、若,则的充分条件,的必要条件.

,则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例如:若,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6、逻辑联结词:⑴且(and) :命题形式;⑵或(or):命题形式

⑶非(not):命题形式.

7、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 全称命题p的否定p: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特称命题p:; 特称命题p的否定p:

第二章 圆锥曲线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

即: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

2、椭圆的几何性质:

3、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即:

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焦距.

4、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5、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称为等轴双曲线.

6、平面内与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称为抛物线.定点称为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称为抛物线的准线.

7、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8、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垂直于对称轴且交抛物线于两点的线段,称为抛物线的“通径”,即

…… …… 余下全文

篇七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简单逻辑用语

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l  “若,则”形式的命题中的称为命题的条件称为命题的结论

l  原命题:“若,则”            逆命题: “若,则

否命题:“若,则”         逆否命题:“若,则

l  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l  若,则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则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例如:

,则AB的充分条件或BA的必要条件;

A=B,则AB的充要条件;

l  逻辑联结词:⑴且:命题形式;    ⑵或:命题形式;    ⑶非:命题形式

l  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全称命题p的否定p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特称命题p特称命题p的否定p

第二章 圆锥曲线

l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

即: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

l  椭圆的几何性质:

l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即:

…… …… 余下全文

篇八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五公式

第一章   三角函数

一.正弦定理

变形:    推论:

二.余弦定理

三.三角形面积公式:

第二章   数列

一.等差数列:   1.定义:an+1-an=d(常数)

2.通项公式:

3.求和公式:

4.重要性质(1)

       (2)

二.等比数列:1.定义:

2.通项公式:

3.求和公式:     

 

4.重要性质(1)

(2)

三.数列求和方法总结:

1.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可采用求和公式(公式法).

2.非等差等比数列可考虑(分组求和法) ,(错位相减法)等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再求和,

若不能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则采用(拆项相消法)求和.

注意(1):若数列的通项可分成两项之和(或三项之和)则可用(分组求和法)。

(2)若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相乘构成的新数列求和,采用(错位相减法).

过程:乘公比再两式错位相减

(3)若数列的通项可拆成两项之差,通过正负相消后剩有限项再求和的方法为(拆项相消法).

常见的拆项公式: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