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总结

一、字词读音

汜(fá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quē)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不知(zhì) 杞(qǐ)子 戍(shù)之 失其所与(yǔ)

二、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

3、秦伯说(“说”通“悦”)

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三、古今异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2)以为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1)行李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2)乏困 古义:缺少的东西。

今义:疲劳。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夫(fú)人 古义:那人

夫(fū)人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四、 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 (动词使动用法,使??退)

且贰于楚也。 (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

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驻军)

与郑人盟 (名词作动词,结盟) 夜缒而出 (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朝济而夕设版焉 (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

既东封郑 (名词作状语,在东边)

既东封郑 (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动词作名词,恩惠)

若不阙秦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减少)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五、 一词多义

封 ① 既东封郑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疆界)

② 又欲肆其西封(疆界)

…… …… 余下全文

篇二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教师版

烛之武退秦师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语气词)

2.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增加)

3.共其乏困(共,通“供”,音gōng,供给)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减少)

5.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6.秦伯说(说,通“悦”, 音yuè,高兴)

7.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音zhì,明智)

(二)古今异义: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古义:从属二主;今义:“二”的大写)

2.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无能,古义:不能;今义:没有能力)

3.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义:指先生,古代对人的尊称。今义:指儿子)

4.是寡人之过也(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

人)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人;今义:

请客的主人)

8.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9.夫晋,何厌之有(厌,古义:满足;今义:讨厌)

10.又欲肆其西封(封:古义:使??成为疆界;今义:密封)

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多

用于外交场合)

12.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三)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师 (退,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撤兵)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数词用作动词,从属二主)

3.晋军函陵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4.夜缒而出(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间)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灭亡,动词使动用法)

6.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鄙,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

用作名词,远国,指郑国)

…… …… 余下全文

篇三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经典版本)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经典版本)

第一部分: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⑴解释下列实词,并指出其词法现象。

贰:从属二主(词典义),有二心、不忠诚(文中义)。

⑵指出下列虚词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①以:连词,表原因,译为“因为”。②其:代词,指代郑伯。③且:连词,表递进,译为“又”;④也:语气助词,不译。

⑶分析下列句子的文言文句式。

①无礼于晋(状语后置)②贰于楚(状语后置)[最佳翻译:“对楚国有二心、不忠诚。”]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⑴解释下列实词,并指出其词法现象。

军:名作动,驻军。

⑵分析下列句子的文言文句式。

①晋军函陵(省略“于”)②秦军氾南(省略“于”)[最佳翻译:“秦军在氾南驻军。”] 第二部分:

1.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分析下列句子的文言文句式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状语后置)

2.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解释下列实词,并指出其词法现象。

①危:危险。②见:拜见。③师:秦军。④退:撤退。

3.公从之。

解释下列实词,并指出其词法现象。

①从:听从。②之:代词,指代“佚之狐的建议”。

4.辞曰

解释下列实词,并指出其词法现象。

辞:推辞。

5.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指出下列虚词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①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不译。②犹:尚且。

6.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解释下列实词,并指出其词法现象。

①今:现在。②为:办事。

指出下列虚词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已:通“矣”,译为“了”。

7.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⑴解释下列实词,并指出其词法现象。

①不能:没有。②子:代词,译为“您”或“先生”。③是:代词,指代“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译为“这”。④过:过错。

⑵指出下列虚词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①而:连词,表承接关系,译为“才”。②之: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译为“的”。 ⑶分析下列句子的文言文句式

…… …… 余下全文

篇四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

1.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 (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许之 (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 (增加的土地,代词)

④子犯请击之 (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⑧夫晋,何厌之有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⑨辍耕之垄上 (动词,去、到、往)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 (连词,表承接) ②敢以烦执事 (介词,拿)

③越国以鄙远 (连词,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 (连词,表转折)

⑤以乱易整,不武 (介词,拿、用)

“夫”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fū 名词,指男人、老师)

②夫晋,何厌之有 (fú 句首语气词,表示将发议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fú 代词,那)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2.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通“供”,供给)

③秦伯说 (同“悦”)

④失其所与,不知 (同“智”,明智)

3.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 (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 (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动用法,使??灭亡)

…… …… 余下全文

篇五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及知识点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微软中国1] ,且[微软中国2] 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微软中国3] 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译文: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微软中国4] 之往来,共其乏困[微软中国5] ,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微软中国6] 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文: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 …… 余下全文

篇六 :烛之武退秦师 文言知识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例句)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 (表时间,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东封郑 (表处所,在东边)

2.名词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 / 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与郑人盟 (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

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

①既东封郑(封:疆界。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

②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使……得利)

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2.动词的使动

①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

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

…… …… 余下全文

篇七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整理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通“供”,供给)

3、秦伯说 (同“悦”)

4、失其所与,不知 (同“智”,明智)

二、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3、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4、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国家)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动用法,使??灭亡)

6、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弱小)

7、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

8、既东封郑 (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9、若不阙秦 (使动用法,使??削减)<有争议>

10、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三、古今异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3、共其乏困(古义:缺少的东西,今义:精神不佳。 )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5、亦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往。)

四、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A.以其无礼于晋 B. 且贰于楚也

C.佚之狐言于郑伯 D.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

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

C.(烛之武)许之( 省略主语)

D.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介词宾语,之)

E.( 晋惠公)许君焦、瑕。(省略主语)

(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 (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②许之 (人称代词,郑文公)

…… …… 余下全文

篇八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超级全)可做总复习用

必修一文言文字、词、句集锦

四)烛之武退秦师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语气词) ——《烛之武退秦师》

2.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增加) ——《烛之武退秦师》

3.共其乏困(共,通“供”,音gōng,供给) ——《烛之武退秦师》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减少) ——《烛之武退秦师》

5.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烛之武退秦师》

6.秦伯说(说,通“悦”, 音yuè,高兴) ——《烛之武退秦师》

7.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音zhì,明智) ——《烛之武退秦师》

(二)古今异义: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古义:从属二主;今义:“二”的大写)

——《烛之武退秦师》

2.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无能,古义:不能;今义:没有能力)

——《烛之武退秦师》

3.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义:指先生,古代对人的尊称。今义:指儿子)

——《烛之武退秦师》

4.是寡人之过也(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烛之武退秦师》

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 人) ——《烛之武退秦师》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烛之武退秦师》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人;今义: 请客的主人) ——《烛之武退秦师》

8.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烛之武退秦师》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