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游褒禅山记 虚词总结

游褒禅山记 虚词总结

一、 之

(1) 代词

1.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指褒禅山

2. 而卒葬之——那里,指褒禅山

3.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指褒禅山

4.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指华阳洞

5. 入之甚寒——指后洞

6. 谓之后洞——指后洞

7.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指后洞

8. 遂与之俱出——指怠而欲出者

9. 来而记之者已少——指后洞

10. 而余亦悔其随之——指怠而欲出者

11.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他

12. 其孰能讥之乎——他

13.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2) 取消句子独立性

1.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2. 而人之所罕至焉

3.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4.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3) 结构助词,的

1. 褒之庐冢也

2.

3.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4. 余之力尚足以入

5. 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6.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8. 此余之所得也

二、 其

(1) 代词

1.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指褒禅山

2.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指褒禅埋葬时

3. 距其院东五里——指慧空禅院

4. 其文漫灭——指仆碑

5. 独其为文犹可识——指仆碑

6. 问其深——指洞穴

7.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那些,指好游者

8. 盖其又深——指后洞

9. 则其至又加少矣——指游客

10.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指古人

11.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指自己

12. 然视其左右——指洞壁

13.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山的名称

14. 则或咎其欲出者——那些,指欲出者

15.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指华阳洞

16.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指前洞

…… …… 余下全文

篇二 :游褒禅山记重要虚词整理

一、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盖其又深

(6)则或咎其欲出者

(7)则其至又加少矣

二、 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8)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9)其文漫灭

(10)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11)其下平旷

三、人称代词,作“它的”讲

(12)问其深(13)然视其左右(1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四、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15)既其出(1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1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五、 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表估计时,译为“大概”、“可能”

(18)其孰能讥之乎

(19)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20)而其见愈奇

二.以:

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因为

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

3.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因为

4.由山以上五六里:而

5.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表并列

6.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来

7.火尚足以明也:用来

8.无物以相之:连词,用来

三.焉: 1.于是余有叹焉。:句未语气词,可译为“啊”

2..然力足于至焉:指示代词,那里

3.而人之所罕至焉:代词,那里

…… …… 余下全文

篇三 :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总结

《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或十月一日国庆节。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 古义:不同寻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于是余又叹焉。

?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

?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所以游目骋怀。古义:用来。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古义:周围;

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达,达到,动词;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三、一词多义

1. 乃

①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为”) ②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③ 良乃入,具告沛公(连词,于是)

④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⑤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你的)

2.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3.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动词,超过,胜过),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盖余所至(有“大概”的意思)

…… …… 余下全文

篇四 :重点虚词总结

一、高频虚词“而、其、为、以、于、之”的梳理、整合

1.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而”的意义和用法。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连词,表并列关系,可不译 .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连词,表承接关系,可不译 .

③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荆轲刺秦王》)连词,表修饰关系,可不译 .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连词,表递进,可译为“而且”“并且” .

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可是” .

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为了”“为的是” .

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连词,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

⑧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人称代词,可译为“你的” .

2.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其”的意义和用法。

①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代词,表第一人称,指自己 .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语气助词,无义 .

③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语气副词,表揣度 .

④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

⑤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指示代词,表远指,“那、那个、那些” .

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代词,表第三人称,“他” .

⑦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副词,表假设,“如果” .

⑧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代词,表第三人称,可译为“他的” .

3.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为”的意义和用法。

①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在”“当”等 .

②慎勿为妇死(《孔雀东南飞》)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

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 .

…… …… 余下全文

篇五 :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点归纳

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

二、词类活用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有泉侧出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6.而其见愈奇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8. 火尚足以明也

9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10.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1.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三、古今异义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于是余有叹焉。

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一词多义

1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 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盖音谬也

⑴始舍于其址。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⑶距其院东五里。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⑸其文漫灭。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⑻问其深。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⑿盖其又深。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

⒁既其出。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⒅其孰能讥之乎?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1由山以上五六里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夫夷以近

4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 2于人为可讥

3余于仆碑

1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良乃入,具告沛公

3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道

1有碑仆道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4何可胜道也哉

…… …… 余下全文

篇六 :高考必考18个文言虚词总结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 …… 余下全文

篇七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用18个虚词归纳总结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用18个虚词归纳总结

【“而”】

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

(一)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例释: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②臵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3)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例释: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②亚父受玉斗,臵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转折,今译为:却、但。例释: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①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③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閵相如列传》

6)表目的因果,今译为:来。例释: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7)表修饰,今译为:着、地。例释: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二)代词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例: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 …… 余下全文

篇八 :山东高考语文文言虚词总结 实用

文言虚词考前再强调

而(7) 以(7) 之(4) 于(3) 者(2) 则(2)为(2) 与(2) 焉(1) 何(1) 且(1) 其(2) 乎(1) 乃(1) 若(0) 所(1) 因(1) 也(0)

想起几个特殊用法

想到一个经典例句

而(7)(06、07、08、09、11、12、13)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07高考)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08考)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09高考)

1

④ 朝济而夕设版焉 (11高考) .

5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13高考)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我腾跃而上 (12高考) .

可挈尊罍而饮(13高考) .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