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我国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20xx年第三季度我国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摘要

我国经济在三季度也出现了触底回升的态势,供给面的工业增加值和需求面的消费,出口和投资数据都出现了微升。

我国经济在三季度也出现了触底回升的态势,供给面的工业增加值和需求面的消费,出口和投资数据都出现了微升。展望四季度,我们认为前阶段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正在发挥作用,加之海外经济的企稳复苏,四季度经济增长可能达到7.7%-7.8%左右的水平,全面达到7.7%的经济增速。

在新一轮全球货币放松的背景下,我们需要确立两个重要的认识:(一)欧美发达经济体需要经历深刻的产业结构调整来应对20xx年以来暴露的全球化不平衡。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了稳定经济增长和缓解国内就业压力,数量化宽松可能周期性的出现。(二)中国经济经历了30年高速增长之后,到了潜在增速逐步下台阶的阶段。贸易部门的比较优势逐渐下降和房地产领域压制投机需求,将使得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从以往的9%-10%逐步下降至7%-8%。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面临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形势,需要在短期政策措施和长期制度化改革来进行顶层设计。我们认为,短期应该注意海外量化宽松的通胀风险,控制国内保增长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力度。中长期推进结构性减税政策,深化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同时改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和潜在经济增速下降阶段的货币政策目标。

一、我国财政收支状况

20xx年三季度,我国财政收入总体状况良好,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明显回落。财政支出执行管理进一步加强,民生等重点支出得到切实保障。

(一)财政收入情况

20xx年前三季度累计,全国财政收入905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925亿元,增长10.9%。其中,中央本级收入44809亿元,同比增长6.8%;地方本级收入45779亿元,同比增长15.2%。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77410亿元,同比增长8.6%,扣除汇算清缴上年企业所得税增加等

…… …… 余下全文

篇二 :中国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报告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中国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报告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仍旧通过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试图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达到政府的某些意图。虽然政府行为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实施财政政策也能够起到弥补市场不完善、克服市场失灵的作用,但是它的任何干预也会对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尤其会对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及其货币金融体系造成巨大冲击。如果不充分尊重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实施的财政政策还很可能会对经济运行起到与其政治意图相反的作用。

本篇首先回顾了19xx年以来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实施的主要措施,然后分析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效果,认为19xx年下半年以来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有重大欠缺的。而后,本篇在我们的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财政政策分析方法。首先讨论了货币的性质和政府行为中的货币流程状况,然后在模型中加入政府行为,主要包括税收、政府支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

管理资源吧(),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出、发行政府债券等主要财政政策手段,并联系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考察财政政策对货币经济以及内生性货币供给机制的影响。为了简化,我们暂时不加入国外部门,只是以一个封闭式的模型为基础考察政府的财政政策,并用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数据对模型实证检验。接下来又从外生货币的角度重新解释了财政的功能,特别是结合90年代以来日本财政重建中的教训对货币经济中财政政策的作用进行分析,最后对现阶段调整中国的财政政策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第一章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实施效果分析

一、19xx年以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历史背景

19xx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首先在泰国爆发,迅速席卷了东南亚诸多国家。19xx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投资扩张带来的资本存量过高等深层次矛盾,在国际经济环境急剧变化和国内市场约束带来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凸现,内需不振、出口下降,投资增长乏力,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

…… …… 余下全文

篇三 :20xx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20xx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20xx年世界经济的总体特点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异化程度降低,经济形势波动起伏,机遇和挑战并存。美国经济进入复苏轨道,欧元区经济形势依旧复杂,但主导国家立足于机制性、根本性的解决思路逐步明朗,欧元区内部“小循环”与美欧“大循环”都着手设立。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取得良好成效,房地产市场的“拐点”隐现。财政收支形势较好,公共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复苏阶段的差异性,我国经济调控总体上表现出“逆调控”的特点,需审慎分析经济形势,坚持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的调控搭配,在具体政策手段上侧重预调微调,侧重制度、机制建设,重视完善市场和引导市场力量,此外,在汇率政策上应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美欧“双循环”结构建立与欧债危机化解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及其化解是20xx年国际经济领域的首要问题。当前,欧元区国家已经着手建立长期制度和机制,以德国为中心,以欧洲央行(E C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为支柱,以财政联盟和欧洲共同债券的构建为方向,形成了解决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小循环”。同时,又形成了美欧协力的“大循环”。

美国经济:复杂金融市场环境下的经济加速复苏

20xx年,美国经济尽管受到年初经济增速下滑,年中美债风波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但总体经济形势基本保持稳定,从第4季度开始,美国经济的复苏信号明显增强,关键经济指标普遍趋于好转,G D P增速超过3%,私人固定资本、个人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增长强劲,发展前景看好。

美元利率是美国货币当局的基础政策工具,根据美联储20xx年首次货币政策会议的决议,在20xx年以前,美联储都有望保持0-0.25%的超低联邦基金利率安排。20xx年的美元实际有效汇率总体表现为贬值,对支持美国出口扩实体经济复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美国国债实施余额管理,在成功度过20xx年8月2日的国债危机后,美国国债余额又逼近15 .2万亿美元的新上限,国家债务率达到100%。但总体上看,美国债务风险不大,基本处于安全可控的范围。

…… …… 余下全文

篇四 :20xx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20xx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转自:经济参考报

复合式通胀已成我国宏观经济首要问题

20xx年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总体上,全球主要经济体逐步企稳并正式步入复苏期,但在结构上,则表现出许多深层次的缺陷和失衡,国民经济的恢复还存在明显的脆弱性。由于宏观经济基本面和国际经济地位的差异,主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在调整中形成了多重选择和非对称性,加剧了全球经济形势的波动。我国经济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得到了有效的支撑,但复合式通胀压力已经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复合式通胀是指在形成通货膨胀的因素中,构成成份是综合而多元的,其表现是多种压力因素的共同作用和集成效果。在输入性通胀压力之外,受到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深层次原因和经济政策扭曲的影响,还表现出了货币性、结构性、成本推进性和理性预期型通货膨胀的特征。复合式通胀管理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首要问题,也是宏观调控的核心目标。

(一)货币性通胀是复合性通胀的基础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侵扰,20xx年11月,我国紧急启动了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相搭配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中央银行在两年内向市场注入了17.65万亿的流动性,短期内导致货币供应量过大,形成了过量流动性,诱发了货币性通胀。至20xx年末,我国M 2的存量已经达到72 .58万亿,按照年中汇率核算,接近11万亿美元,为当年度现价G D P规模的182%,为同期美国M2规模88535亿美元的124%。

(二)结构性通胀是复合式通货膨胀压力的具体表现

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重要农产品和关键生产或生活用品的价格上涨。 - 1 -

从粮食作物的期货价格来看,波动并不大。在食品中,生鲜食品的价格上涨成为推动食品价格总涨幅达到7 .2%的主因,但其能够通过市场机制在短期内获得纠正,一般不会通过原材料市场向重要的制成品领域传递。因此,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仍属于独立结构层面的问题,尚未到引发全面通胀的程度。

…… …… 余下全文

篇五 :20xx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20xx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转自:经济参考报

复合式通胀已成我国宏观经济首要问题

20xx年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总体上,全球主要经济体逐步企稳并正式步入复苏期,但在结构上,则表现出许多深层次的缺陷和失衡,国民经济的恢复还存在明显的脆弱性。由于宏观经济基本面和国际经济地位的差异,主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在调整中形成了多重选择和非对称性,加剧了全球经济形势的波动。我国经济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得到了有效的支撑,但复合式通胀压力已经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的最主要影响因素。面对后危机时期复杂的经济环境,我国宏观调控已开始转向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搭配的新框架。

全球经济政策的多重调整与输入性通胀压力

20xx年第4季度,随着美欧等主要经济体进入复苏期,世界经济的基本面得到有效支撑。但在总体复苏的背后,由于主要经济体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地位的差异,主导国家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差异化和不对称性,甚至形成了逆向调节,从而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宏观调控的复杂程度,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明显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

(一)美联储的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与过量美元输出

20xx年11月3日,美国启动了规模为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政策的影响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美联储以美国中长期关键期限国债为对象连续在8个月内投入6000亿美元。通过对关键期限国债大规模的投入流动性,可以有效的降低关键期限国债的收益率情况,从而推动市场中长期利率曲线下移,稳定市场对中长期利率的风险预测。第二阶段是美国国内金融市场获得基础货币后,增强了对美国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第三阶段是沉淀在美国国内金融系统内部的基础货币开始通过金融、投资 - 1 -

和贸易渠道流向国际市场,给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明显的扰动。

第四阶段是国际市场上的资金回流阶段。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大宗商品出口国的国际收支盈余通过购买美国商品和服务,或者是购买美国国债或其他形式的证券资产回流美国,进而转化成对美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有效支撑力量。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二○一四年第四季度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015 年 2 月 10 日

内容摘要

2014 年,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 化。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就业形势稳定。全 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 7.4%,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 上涨 2.0%。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实施稳健的货 币政策,面对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国内经济处于增速换挡期、结 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情况,既保持定力又 主动作为,不断补充和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瞄准经济运行中的突 出问题,用调结构的方式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在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 币出现阶段性放缓的情况下,增强主动提供基础货币的能力,综合运 用公开市场操作、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常备借贷便利等多种货币政 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创设中期借贷便利(MLF)和抵押补 充贷款工具(PSL),引导金融机构向国家政策导向的实体经济部门提 供低成本资金。非对称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 弹性,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两次实施定向降准,改进合意贷款管 理,发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逆周期调节和信贷引导功能,新 增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构建中央银行抵押品管理框架,加大再贷款、 再贴现政策力度,加强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鼓励金融机构更多 地将信贷资源配置到“三农”、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各 II

项金融改革有序推进,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 1.2 倍,简并基准利率期限档次;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 价浮动幅度由 1%扩大至 2%,取消商业银行对客户美元挂牌买卖价差 限制;《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外汇 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 …… 余下全文

篇七 :20xx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20xx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20xx年08月04日08:51新华网 字号:T|T

———20xx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20xx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形势总体较为明朗,然而连续实施了近七个季度的经济刺激政策,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负面因素也开始抬头,主要表现是财政风险的迅速积聚。尽管各国都认识到了重整财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在经济增长和财政安全之间的抉择异常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分析上半年世界经济的运行,在经济增长、金融风险财政化、政策选择、中国作用等四个方面做出了基本判断。20xx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总体增长态势未变,部分指标增速回落,但这种回落在当前环境下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良性的。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国财政状况进一步得到改善,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了较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支减收的效果明显。本文的最后,在当前的环境和发展阶段下,对公共财政的性质进行重新定位与解读,以此作为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的依据和取向,并提出未来政策建议。

世界经济复苏与财政风险

20xx年上半年,世界经济的总体特征是经济复苏与财政风险积聚。欧洲部分国家仍深陷债务危机的泥沼,复杂化了世界经济发展以及危机本身发展的进程,但从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来看,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仍是复苏。目前世界经济已经恢复增长这一判断基本得到普遍认可,但对经济持续复苏没有充分把握,因为扩张性的反危机政策从实施到现在,积累了较大的财政风险,对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造成威胁。所以在财政安全和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下,世界各国都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基本上做到了有进有退、松紧搭配,但内容和侧重点各有不同。美国等发达国家更担忧经济衰退,面对刺激政策退出较为谨慎;发展中国家更担忧宽松政策所带来的通货膨胀,刺激政策退出已经渐入日程;欧盟部分国家由于深陷债务危机被迫收紧财政政策,同时保持货币政策宽松以支持增长;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成效显著,总体上保持了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短期财政风险不突出的良好发展态势,并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推动力量。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二○○九年第三季度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0xx年11月11日

内容摘要

20xx年第三季度,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作用下,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增速逐季加快,投资快速增长,消费需求不断扩大,需求结构明显改善,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工业生产增长进一步加快,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得到巩固。前三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1.8万亿元,同比增长7.7%,第三季度同比增长

8.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1.1%,第三季度同比下降

1.3%。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发挥好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适时适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优化信贷结构,防范信贷风险,保证符合条件的中央投资项目配套贷款及时落实到位,认真做好中小企业、“三农”、就业、助学、灾后重建等改善民生类信贷支持工作。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总体看,货币信贷保持快速增长,有力支持了经济企稳回升。货币总量持续快速扩张,货币流动性增强。20xx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8.5万亿元,同比增长29.3%,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4.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0.2万亿元,同比增长 I

29.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0.1个百分点。存款保持较快增长,活期化倾向较为明显。贷款总量保持快速增长,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39.0万亿元,同比增长34.2%,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9.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8.7万亿元,同比多增5.2万亿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平稳运行,9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05%。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8290元。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