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胸部CT报告书写流程

胸部CT报告书写流程

1. 仔细阅读CT检查申请单,查对病人基本信息及检查部位是否准确,获取相关病史、实验室检查及检查目的,部位。

2. 阅读定位像,获取宏观印象:如胸廓是否对称,纵隔、气管是否居中;观察CT扫描范围外邻近部位器官病变,如锁骨骨折等。

3. 阅读CT图像

① 肺窗:观察肺纹理走形、肺门、气管及支气管;肺内病变的数量、边缘;气胸、纵隔及胸壁软组织气肿的存在。

② 纵隔窗:观察纵隔内淋巴结、心脏大血管、食管、胸壁软组织、胸腔及心包积液;对照肺窗观察病灶大小、密度及病灶内的详细情况,如是否存在钙化或坏死。

③ 骨窗:观察骨性胸廓是否存在骨折、骨质破坏、退变或发育异常。特别注意:胸椎、胸骨、肋软骨及邻近其他骨骼(肩胛骨、锁骨等)

④ 邻近部位:观察扫描野内邻近部位病变,如上腹部观察扫描野内肝胆胰脾及肾上极是否存在阳性发现,注意小脏器(如肾上腺病变)的观察;颈部注意颈部及锁骨上下区淋巴结情况、甲状腺及颈部骨质情况。

4. 总结检查所见,得出诊断结论

5. 重新阅读图像,检查报告(按以上顺序)是否存在遗漏或错误,纠正文字疏漏,提交报告。

…… …… 余下全文

篇二 :胸部CT影像报告模板

左肺/右肺上叶/中叶/下叶炎症改变。

肺窗示左肺/右肺上叶/中叶/下叶可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其内可见充气的支气管影像,余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影像。纵隔窗示病灶区呈稀疏散在斑点状影,未见明显实性团块影,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心影及大血管形态正常。

胸部未见异常。

胸廓对称,肋骨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肺窗示双肺纹理清晰,走行自然,肺野透光度良好,双肺未见异常实变影,双肺门不大。纵隔窗示纵隔无偏移,心影及大血管形态正常,纵隔内未见肿块及肿大淋巴结。无胸腔积液及胸膜肥厚。

1.左/右肺上叶/中叶/下叶 段结节影,性质多考虑为肺癌。2.纵隔淋巴结转移。

肺窗示右肺上叶尖段/后段/前段|中叶内侧段/外侧段|下叶前/外/后/内基底段/背段|左肺上叶尖后段/前段/舌段|下叶前外/后/内/基底段/背段/右可见一直径约为 cm结节病灶,薄层高分辨率CT扫描示病灶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边缘毛糙,可见细小毛刺,纵隔窗该病灶中央可见空泡征/支气管所气征,密度均匀,CT值为 cm, 纵隔内未见/可见数个直径约为1cm 的淋巴结。余未见特殊。

左/右肺上叶/中叶/下叶占位性病变,考虑为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炎,肺不张。

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左/右侧胸腔积液。

肺窗示左/右肺门增大,并见不规则高密度肿块影,右/左主支气管/右肺上叶/中间支气管/左肺上叶/下叶支气管管腔狭窄/闭塞,右肺上叶/中叶/下叶/左肺上叶/下叶可见不规则斑片状毛玻璃状影,边缘膜糊,密度不均,其内可见充气的支气管影像;纵隔窗示右/左主支气管/右肺上叶/中间支气管/左肺上叶/下叶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左/右/双侧肺门及纵隔内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左/右侧胸腔内可见弧形低密度影,心影及大血管形态正常。

1.左/右肺上叶/中叶/下叶占位性病变,考虑为周围型肺癌并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

2.左/右侧胸腔积液。

…… …… 余下全文

篇三 :胸部ct能检查出什么

胸部ct能检查出什么

     CT 检查既快捷又准确,已成为一些不易发现部位疾病诊断的必要手段。ct检查技术最适合的组织和器官,主要有脑和脊髓、肝脏、脾脏、肾脏等实质性脏器。这些部位的病变由于部位深,往往无症状,一般不易发现。各个部位的检查又有不同, 那么,胸部 ct能检查出什么?

  胸部的CT检查是通过CT对胸部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

  检查部位:1.肺;2.纵隔及肺门;3.胸膜及胸壁。

  1.有助于对X线胸片发现的问题作出定性诊断:肿块:(1)鉴别肿块为囊性、实质性、脂肪性或钙化性;(2)明确肿块的位置、范围,查明肿块与纵隔的解剖联属

  2.根据临床需要可检出X线胸片未发现的隐性病源:(1)查明有无微小转移瘤,可显示肿瘤的存在及其部位、大小、数目,以便制订治疗方案。(2)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使某些肿块能得到组织学诊断。(3)对X线胸片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阴性,而痰瘤细胞阳性,应作CT以查明肺内瘤源。

  3.CT对支气管浸润、狭窄的程度及形态逊于X线断层摄片,更次于支气管造影。

  4.对病源的发现 、定位及定量诊断较为可靠;对实质性肿块的定性诊断尚不够准确,直径1.5cm以下的病源不能显示。

  所有检查,都是无创,做胸部c检查不穿有很多金属物件的衣服,主要是因为金属物件会在X片上留下印记,造成误诊。

本文来源:http://www.viptijian.com/ct/201408/20140808239509.shtml

…… …… 余下全文

篇四 :ct之胸部

胸部

升主动脉总是大于降主动脉,两者比例为2.2-1.1:1。

奇静脉淋巴结正常直径可达10mm。

右肺动脉心包内部分正常测量值12-15mm,正常主肺动脉直径不应超过29mm。

胸内气管长约6-9cm,位于中线或稍偏右侧,正常人气管直径约10-27mm平均男性19.5mm女性17.5mm。

食管壁厚度取决于膨胀程度,一般不超过3mm,纵隔内淋巴结任何径线大于1cm者均视为异常。胸骨切迹是位于两侧胸锁关节与胸骨之间围成的切迹,约平胸2平面。肺结节是指直径小于4cm的肺内类圆形病灶,4cm及其以上者则称为肿块,粟粒结节指4mm以下的点状结节。

空泡征是指病灶内1-2mm(或<5mm)的点状透亮影。

肺内结节或肿块的分叶:弧弦距/弦长≥0.4为深分叶;=0.3为中分叶;≤0.2为浅分叶。 肺内病变小于2cm者80%为良性;大于4cm者绝大多数为恶性。厚壁空洞其壁厚大于3mm。 肺内小结节或粟粒结节大小约1-2mm。

左斜裂后端位于第3-4胸椎水平,向前下走行抵于前肋膈角;右斜裂后端位于第5胸椎水平,斜向前下方,止于距前胸壁约3-5cm处;横裂平第4肋骨水平内端指向肺门角,后端相当于斜裂中点,外端止于侧胸壁。正常心包厚度上界为4mm,如大于4mm为异常。

CT扫描很容易发现心包积液,少至50ml液体即可检出,仰卧位少量积液一般位于左室后壁下方,宽度较小,心外侧及心前区仅有少量或无液性暗区,其积液量一般在100ml以下;中等量积液均匀分布于左室后方,心尖、心脏外侧、右室前壁之前,以房室沟处最多,其积液量在100-500ml之间;大量积液,积液暗区较宽,遍布心脏周围,心后最多,左房后壁之后也可见到,有时心脏悬浮于积液中,其积液量在500ml以上。

气胸:如果气带宽度相当于患侧胸廓宽度的1/4时被压缩的肺大约为25%左右;1/3时被压缩的肺约为50%左右;1/2时被压缩的肺约为65%左右。肺泡壁破裂融合而成含气空腔,大于10mm时称为肺大泡,无壁。大叶性肺炎的分期:充血水肿期(12-24h);红色肝样变期(2-3d);灰色肝样变期(4-6d);消散期(7-10d)。

…… …… 余下全文

篇五 :正常CT报告书写模板

正常CT报告书写模板

1、头颅CT扫描 :平扫显示颅内各层未见异常密度灶,脑室系统大小﹑形态如常,脑沟、裂不宽,脑中线结构居中。骨窗观察颅骨骨质未见异常。

意见:头颅CT扫描未见异常。

2、胸部CT扫描 :平扫肺窗显示两肺纹理清晰,走向分布无异常,肺实质未见渗出或占位性病变。纵隔窗显示两肺门无增大,气管支气管通畅,强化血管及脂肪间隙清晰,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胸膜﹑肋骨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

意见:胸部CT扫描未见异常。

3、腰椎椎间盘CT扫描 :平扫各层显示L3/4 -L5/S1椎间盘未见脱出或膨出征象,硬膜囊及两侧神经根未见受压,硬膜囊前脂肪间隙存在。黄韧带无肥厚,两侧腰大肌对称无肿胀。骨窗观察L3-S1椎体及椎小关节骨质未见异常。定位片见腰椎生理弯曲存在。

意见:L3-S1腰椎(颈椎、胸椎类似)椎间盘CT未见异常。

4、上腹部CT扫描 :平扫显示肝内未见异常密度灶,表面光滑,肝叶比例协调,肝裂不宽, 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胆囊不大,壁不厚,内未见高密度灶,胰腺大小形态未见异常。脾不大,质均匀。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增强后肝、胆、胰、脾未见异常强化灶。 意见:肝、胆、胰、脾CT扫描未见异常。

5、垂体CT扫描:增强扫描显示垂体体积无增大,密度均匀,表面光滑,垂体柄居中,两侧海绵窦对称,鞍上池无受压,骨窗观察蝶鞍及邻近骨质结构完整。

意见:垂体CT扫描未见异常。

6、眼眶CT扫描:平扫显示眼球环壁完整,球内未见异常密度灶,眼内肌对称未见增粗及异常变细,视神经未见异常密度灶,眶内脂肪间隙清晰,骨窗观察眼 眶壁、视神经管、眶上裂、眶下裂未见破坏扩大。

意见:眼眶CT扫描未见异常。

7、鼻窦部CT扫描(冠状面):平扫显示双侧鼻腔对称,鼻中隔居中无偏移,双侧上、中、下鼻甲无肥厚,鼻道通畅,双侧上颌窦开口通畅,双侧窦口鼻道复合体结构对称无变,双侧上颌窦、筛窦、额窦及蝶窦气化良好,粘膜无增厚,未见异常局灶性密度异常。骨窗显示颅底、各组鼻窦壁骨质结构完整。

…… …… 余下全文

篇六 :胸部CT的诊断分析

胸部CT的诊断分析

目前胸部CT扫描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作为常规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作为一名临床医师如何能正确阅读、分析胸部CT病变。正确理解掌握以下方面CT知识,有助于提高CT诊断。 一、正常解剖

1、上胸部纵隔血管结构,与淋巴结及肿块的区别。

2、两侧肺门结构的正确认识。正常肺门应左高右低,或两侧相等,但不能右高左低,如出现考虑病变存在。自上而下,由粗到细。

3、肺纹理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管及少量间质组织构成。主要是肺动脉,由肺门向外放射状分布。肺动脉呈分叉改变如同树支,肺静脉呈分支改变如同毛竹。

4、叶间胸膜。水平裂及斜裂作为肺叶的分界线,HRCT上表现细线状,常规CT表现乏血管区。而肺段没有具体分界线。

5、纵隔、肺门淋巴结正常情况下显示,但其短轴直径小于10mm。

二、如何阅读胸部CT片

阅读一份胸部CT片时,不要马上去找病变,要形成一定的阅读顺序,防止遗漏重要的影像表现。一般按照下列顺序:先核对一般资料(姓名、年龄、CT号、扫描日期等),再观察两侧胸廓对称情况,气管是否居中,两肺纹理改变,两肺实质情况,纵隔肺门淋巴结有无增大,胸膜改变、支气管改变及其它改变(骨胳、软组织、心包等)。

全面阅读后再在发现病变处仔细观察其影像学特点(如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周围改变等),再把所有病变部位的影像学表现综合分析。

三、 如何分析胸部病变

胸部CT片分析病变后,如何来分析,我们不要把所有的征象放在一起分析,应该把一个征象作为主要分析方面,其它征象作为辅助。如我们可以从肿块来分析,也可以从实变、毛刺、空洞、分叶、钙化、淋巴结等其中一个征象来分析。因此我们要熟悉每一个征象的病理学及影像学表现。

1、毛刺征 在肺窗上肿块边缘不同程度的棘状或毛刺状突起称为毛刺征或棘状突起。分短毛刺和长毛刺。短毛刺为2~5mm长,直径1mm,长毛刺为10~20mm长,直径1~2mm。其病理基础主要是⑴癌组织浸润性生长,浸润周围小淋巴管、小支气管、毛细血管;⑵肿瘤刺激引起周围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⑶癌细胞浸润小支气管、小血管而产生的阻塞性肺炎或肺梗死;⑷肿块周围纤维化,小叶间隔受牵拉后,重新排列。 一般认为短毛刺多见于恶性肿瘤,其中以腺癌发生率最高。良性病变如炎性假瘤,结核球等也可见。

…… …… 余下全文

篇七 :CT报告模版

颅脑

<<所见>>左外侧裂池密度增高,侧脑室及三四脑室未见扩大变形,中线结构居中,脑颅骨未见异常,断端对位可。枕顶部皮下软组织肿胀。 <<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三四脑室及侧脑室无变形及移位征象,脑沟裂未见明显增宽变窄,中线结构居中。脑颅骨骨质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左额部头皮软组织弧形隆起,皮下脂肪间隙密度增高。 <<诊断>>头皮血肿

<<所见>>右额颞顶部颅板下见新月形略高密度影,密度不均,最大截面约11*1.8cm,相应皮髓质交界内移,脑沟消失,侧脑室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左移约0.9cm,脑颅骨未见异常。

<<诊断>>慢性硬膜下血肿

<<所见>>左外囊区见一最大截面约3.9*1.8cm密度增高影,密度不均,侧脑室未见明显受压移位,中线结构居中。脑颅骨未见异常。 <<诊断>>外囊出血

<<所见>>双侧额顶部颅板下见新月形脑脊液样密度影,相应脑沟受压变浅,脑室无变形移位,中线结构居中,脑颅骨未见异常。 <<诊断>>硬膜下积液

<<所见>>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三四脑室及侧脑室无变形及移位征象,脑沟裂未见明显增宽变窄,中线结构居中。骨窗脑颅骨骨质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颅脑CT平扫未见异常,请复查

<<所见>>双侧额叶白质见多发小片状低密度影,边缘模糊,侧脑室略扩大,脑沟裂见增宽、加深,中线结构居中。脑颅骨骨质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脑内散在缺血、梗死灶

<<所见>>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侧脑室略扩大,脑沟裂加深,中线结构居中。脑颅骨骨质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 …… 余下全文

篇八 :胸部CT诊断总结03

胸部检查包括肺窗及纵隔窗(又称为软组织窗),这两种观察方法对肺部病变的观察尤为重要。对肺弥漫性病变用单纯肺窗即可,而对孤立结节,肺窗和纵隔窗均需要,前者有利于观察病灶—肺的界面,后者可仔细分析病灶的内部结构。对肿瘤病人的分期,两种窗位同样是不可缺少的肺窗可发现肺内小结节,纵隔窗可观察纵隔结构的侵犯情况,以及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的转移;个别病例甚至需要骨窗以了解骨质有无侵蚀破坏。

CT图象特点

一 CT图像

1、CT图像在显示屏上用由黑到白的不同

灰阶度表示,黑表示低吸收区,即低密度区,如

脑室;白表示高吸收区,即高密度区,如颅骨。

这与X线照片图像一致。

2、CT的密度分辨力高,人体软组织的密度

差别很小时,也能形成对比而成像。这是CT的

突出优点。所以CT能更好的显示由软组织构成

的器官,如脑、脊髓、纵隔、肺、肝、胆、胰、

脾、肾及盆腔器官等。

二 CT值

X线图像可反映正常与病变组织的密度,如高密度和低密度,但没有量的概念。CT图像不仅以不同灰度显示其密度的高低,而且还可依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说明其密度高低的程度,具有一个量的概念。 CT值代表X线穿过组织被吸收后的衰减值。每种物质的CT值等于该物质的衰减系数与水的衰减系数之差再与水的衰减系数相比之后乘以1000, 即:某物质CT值=1000×(u—u水)/ u水

其单位名称为HU(Hounsfield Unit)。

人体组织的CT值范围从空气的-1000HU到骨

皮质+1000HU,共有2000个CT值。

空气的CT值最低为-1000HU;

脂肪的CT值为-50~-100;

水的CT值为0(±10)HU;

软组织的CT值为20~50HU;

骨皮质的CT值最高,为1000HU。

总之,组织密度高,则CT值大,反之亦然.

常见病变CT值

? 渗出液>18±2

? 漏出液< 18±2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