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开发区调研报告

精心谋划 凝神聚力

努力打造一流省级经济开发区

(20xx年3月 日)

根据市委领导安排,近期我们对**经济开发区在全市实施重点带动战略中的优势机遇、成绩问题和发展的重点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经济开发区的基础优势、面临机遇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优势。一是区位交通优越。****与济青高速南线相连,可实现1小时内到达济南,2小时内到达青岛,磁莱铁路南联全国大动脉京沪铁路,北联胶济铁路,是连接济南、青岛、日照港的交通中枢,具有承南接北、联东接西的独特优势。二是产业初具规模。围绕打造南部钢铁加工物流板块,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先后引建项目28个,其中过亿元的1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亿元,培育发展起了磁悬浮列车轨排、万吨粉末冶金制品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初步形成了以钢铁深加工、钢铁物流、新材料等为主的特色产业格局。20xx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775万元。三是基础设施配套完善。20xx年以来,累计投资16亿元,新建改造道路6条40公里,铺设供水管道6200米,日供水能力达到8000方,架设输电线路13.7公里,供电能力达到7万千伏安,实现了水、电、路、通讯、煤气、热力等的“七通一平”,具备了良好的承载功能。四 1

是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坚定不移地落实“无费区”制度,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条龙式”的全方位服务,特别是对一些符合产业定位、投资额度大、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坚持“一事一议”,在土地、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更大的优惠,让企业无干扰,一心一意搞建设、谋发展。

(二)面临的发展机遇。一是钢铁产业改造提升的机遇。“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将进入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的重要阶段,钢铁产业转型升级仍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背靠**集团,“十二五”期间,**将着力在改善工艺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等上下功夫,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钢铁产品深加工水平。作为承接**项目的重要平台,开发区在调整钢铁产品结构、提升钢铁产业层次上,面临着重要契机和独特优势。二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国家计划未来5年投资10万亿扶持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省委省政府也推出了涉及财政、税收、金融等多个方面的扶持政策,为培植壮大新兴产业提供了重大机遇。三是全省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机遇。省委省政府在《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特别是要加快省会建设发展,强化辐射带动功能,带动山东中部崛起,将为我们全面融入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进一步加快发展提供难得机遇。

…… …… 余下全文

篇二 :关于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第一调研组

根据统一安排,4月x日,市政协第一调研组在副主席周玉生的带领下,对天长和秦栏两家省级经济开发区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安徽电缆公司、蓝德集团、重庆啤酒集团、天马集团、锡力康公司、新鑫电子公司、都德利公司等企业了解情况,并分别召开了座谈会,听取天长和秦栏两家省级经济开发区关于园区建设与发展情况的通报,同部分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天长经济开发区于20xx年启动建设,20xx年建成3平方公里,20xx年x月,被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至今,开发区累计投入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亿多元,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含城东工业园),区内“七纵四横”道路路网已经形成,建有110KV变电所一座,实现了“五通一平四配套”。目前,区内共有企业177家,120家建成投产,其中亿元企业21家,开发区一期4平方公里范围建设用地已全部布满。二期范围内共有59家企业入驻,已有39家企业陆续开工建设,预计到20xx年底二期建设用地也将全部布满,80%的企业建成投产。园区已经形成五大产业:一是以世界500强企业ABB公司、天康集团、安徽电缆、蓝德集团为龙头的仪器仪表、线缆产业;二是以天马集团、金佩集团、信田机械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产业;三是以安鸿数码科技、创普电子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四是以重啤集团为龙头的食品产业;五是以天康集团为龙头的锂电池

产业。同时在开发区二期范围内规划了“绿色照明产业园”,力争用两年时间打造华东最优“绿色照明”产业基地,投资规模达10亿元。在不断壮大现有产业的同时,开发区将致力于做大做强新能源、LED新光源、新材料、特种钢管、汽车配件五大新兴产业。20xx年,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9.7亿元,税收收入1.6亿元,财政收入2.07亿元。今年,开发区紧紧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机遇,搞好三期建设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促进开发区全面扩容升级。

…… …… 余下全文

篇三 :经济开发区园区经济调研报告

坚持高点定位 加速推进产城一体化

市县委政研室

20xx年12月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园区经济发展专题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县委政研室组织精干人员,深入园区实地考察,走访入驻企业,召开座谈会、咨询会,发放调查问卷,广泛收集调研材料,认真分析经济开发区各项发展数据,现就我县开发区发展现状,园区特色产业打造,产城一体化具体实践等有关情况调研汇报如下:

一、经济开发区发展现状

市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xx年2月,是以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新材料等为主导产业的多功能省级经济开发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高点定位、科学发展,努力破解土地、资金、企业用工等方面的发展瓶颈,开发区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发展局面全方位打开,已成为我县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一)发展规划高位提升。我县经济开发区原规划面积为2KM,已开发近5KM,针对规划深度不足、承载力弱、基础设施落后等现状,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跳出空间受限的死角地带,选择高速公路节点建设远景规划30KM的五大 1 222

园区。县委、县政府结合实施“双五十”城市发展战略,提出“一体两翼、三区互动、组团发展”的理念,把开发区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翼,作为与中部的政务新区、南部滨河新区同等重要的一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立足“工业新区、人居新城”这一功能定位,聘请国内一流的设计专家,对开发区和政务新区、滨河新区进行了形象设计,使30KM2的工业新区与灵城形象相融、功能互补,既各自独立,又天然一体。通过规划实施,未来5年,北部工业新区将被打造成为全县工业发展的引擎、对外开放的窗口、区域合作的桥梁、投资创业的热土。

(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调研发现,截至20xx年底,注册企业112家,与20xx年比(下同)净增87家,其中,工业企业91家,净增76;现已投产68家,净增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净增30家,同比皖北其他省级经济开发区,各项指标均进步较快。20xx年实现工贸总收入24.69亿元,年递增33.8%;实现工业总产值22.85亿元,年递增38.5%;完成财政收入9500万元,年递增31.5%,其中税收收入4602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63亿元,安臵就业9865人。一组组翔实的数据表明,经济开发区实现了经济总量快速增加,经济增幅逐步增大,就业人数明显增多的良好发展态势。

…… …… 余下全文

篇四 :开发区调研报告

宜昌市开发区园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市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快开发区建设,支持县(市、区)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再次提出“要紧紧围绕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以园区开发为重点,拓展城市和产业发展空间”。因此,做大做强工业园区,提高招商引资实效,促进工业园区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应当成为当前政府需要着力抓好的重要经济工作之一。

为了统筹推进我市开发区园区建设,近期对我市开发区园区进行了走访与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宜昌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园区建设工作,坚持把园区建设与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不断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制定、贯彻、落实园区建设和发展的优惠政策,健全机构,规范管理,落实责任,全市开发区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园区规模扩大,投资不断增加,入驻企业日渐增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

(一)园区数量及规模

1)园区数量。到20##年底,我市已建成开发区(工业园区)12个,另有2个筹建区。①空间布局:城区分布有5个,即湖北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北西陵经济开发区、湖北伍家岗工业园区、湖北夷陵经济开发区、湖北点军工业园区(筹);其它8县市除枝江市有两个外,即湖北枝江经济开发区和湖北枝江安福寺工业园,其余县市分别有1个,即湖北当阳经济开发区、湖北秭归经济开发区、湖北五峰工业园区、湖北宜都工业园区、湖北长阳经济开发区、湖北远安工业园区、湖北兴山经济开发区(筹);②发挥作用:基本集中了当地的龙头企业和优势行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支撑带动作用;③发展趋势:分别从工业小区向集中、成熟的特色园区转变;④园区性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7个,工业园区6个;⑤园区级别:国家级1个(湖北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13个。

2)园区面积。到20##年底,全市开发区园区批准规划面积115.1平方公里,其中实际开发面积109.7平方公里,占批准规划面积的95.3%。

…… …… 余下全文

篇五 :开发区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开发区

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协助入园企业做好人才工作,**开发试验区管委会对开发区人才队伍现状、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和队伍建设工作思路进行了认真调研总结,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一)开发区管委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开发试验区于20xx年x月设立。20xx年x月,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控制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近几年经济开发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升级不断加快,适应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人才得到重用,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开发区管委会现有在编人员37人,聘用13人。其中高层次人才有(硕士以上学历以上人才)2人,大学本科学历的有21人,高级工程师2名,中级工程师2人。

(二)开发区内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截止20xx年底,在开发试验区注册工业企业26家,用工总数达到3800人。其中硕士生20人,本科生540人,高职高专1080人,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2100余人。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管委会内部主要做法:1、做好管委会职工的培训工作。开发区管委会党委每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督促职工学习先进理念和观念,学习规划建设园区、招商引资的理论、理念、知识、方式;2、为管委会柔性引入专业人才。通过聘请、兼职、借用等方式,柔性引优秀专业人才,为我经济开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优质服务;3、注重管委会内人才的使用。近几年,开发区党委对在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人才委以重任、大胆提拔、优先发展入党,并广泛宣传“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提高人才的地位和声望。

(二)园区内企业主要做法:1、与区内有关部门沟通,为企业招聘合格员工。主动与区人才服务中心、区就业局、镇政府、等部门联系沟通帮助企业发布招聘人员信息,协调就业局安排就业登记人员,有针对性的为有用工需求多家企业招录操作工、技师等人员;2、认真组织企业参加人才招聘会。积极组织入园企业参加区就业局组织的各期招聘会;组织入园企业参加**人才交流中心召开的春、秋季招聘会,效果良好;3、主动为企业和院校牵线搭桥,通过校企对接进行招录或培训员工。如与**学院联系,促成了该校与**有限公司的合作,开办了两个定向班。再如与**大学联系,签订了“**大学人才服务基地”协议书,促进了毕业生的供给与需求业务开展。另外开发试验区管委会主动邀请**技工学校与开发区内企业对接,就人员供需和培训达成了共识;4、主动与本市外旗县沟通,协助有需求的企业招聘专业型人才。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拓宽了企业招工途径,招收了部

…… …… 余下全文

篇六 :开发区专题调研报告

重庆市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用地专题

调研报告

根据《重庆市国土房管局转发<关于组织开展各类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有关事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规范发展各类开发区,加快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强化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管理工作,重庆市组织对各开发区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重庆市开发区概况

重庆市现有开发区38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6个(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开发区32个。

全市开发区批准用地面积共计16783.94公顷,其中国家级开发区批准用地面积6387.51公顷,省级开发区批准用地面积10396.43公顷。

二、开发区发展动力分析

开发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地域空间,其成长和发展是多方面力量物化的表现和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来讲,重庆市开发区发展的主要动力可概括为政策作用力、市场作用力、学习和创新能力及社会文化作用力。五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开发区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政策作用力——开发区发展的初始动力

重庆市,是中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20xx年国务院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把重庆定位为国际大都市。位于重庆主城区北部的两江新区是截至目前中国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亦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和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重庆市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得到国家的重点支持,享受优惠的政策,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对外开放度高,是一种特殊的政策空间。国家及重庆市政府授予了各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相应的经济管理权,开发区管委会享有与其所在地地方政府同等的经济事务管理权,运行机制高效、规范。开发区在审批外来投资项目上具有简便、快捷、与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办事程序。各开发区对进区投资企业的建设、生产、运营提供良好的条件,制订了相当优越的投资政策,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 …… 余下全文

篇七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关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工作的调研报告

依托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办工业,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宣城经济融入苏浙沪经济圈,是宣城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可以把服务、土地、劳力等优势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效益,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成为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并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总体上看,我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势头较快,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人才和物力,成为当地政府的热切期盼的亮点,但全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发展中的不平衡,多数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 总量不大,质量也不是很高,对母城和周边地区的辐射和 带动作用力度还不大,市场体制建设也不够完善,经济运 行机制和行政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创新,对外开放功能需 进一步深化。如何统筹规划,科学定位,合理布局,推动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健康发展,值得关注和思考,一些突出 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

视和亟待解决。

一、我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情况。

近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提出宣城经济融入苏浙沪经济圈战略决策以来,招商引资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最强音,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被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位臵,各地都加大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建设力度,取得了一定的

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体制创新快,规范高效的经济运行和管理体制开始凸现。我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虽然普遍起步较晚,但通过参照周边发达地区开发区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积极进行行政管理、投融资、土地使用制度等方面的率先改革。从行政管理体制上,各管委会均实行“小政府,大服务”,“一幢楼办公,一条龙服务”的新型运行机制,改变了计划体制下的政府机构垂直对口、机构人员臃肿的局面;在投资管理方面,以优质服务,创造了较好的投资环境;在土地使用上,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制度。因为发挥了体制创新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试验区”。

…… …… 余下全文

篇八 :关于湖北省开发区建设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湖北省开发区建设问题的调研报告

开发区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改革的“试验田”,已成为湖北各地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当前,我省开发区建设正处于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抢抓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战略机遇,增强我省经济综合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加快推进我省开发区建设和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最近,我们就开发区建设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省开发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开发区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1989年-1992年为起步阶段,开发区数量不多,发展不快;1993年一20##年为较快发展阶段。湖北开发区有两次量的扩张,开发区数量一度发展到266家。20##年以后为规范发展阶段,经省政府最终确认保留并公告的各类开发区共107家。其中,经国家审核保留并公告的开发区90家(含国家级开发区3家),我省保留的开发区数量在中部省份居第一位,在全国仅次于山东(171家)、江苏(136家)、浙江(116家)三省,居第四位。

   (一)开发区规模进一步扩大,对全省经济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到20##年底,全省107家开发区实际开发面积达6.2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3.9%。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占全省经济的比重亦继续增加,地位更加突出。20##年,全省107家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占全省的49.7%, 51.9%和46.5%,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详见下表。

    (二)开发区经济运行质量大幅提高,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年,全省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350.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46.5%;完成税收291.8亿元,比上年增长36.8%。国家级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发展势头依然强劲,继续发挥着“领头雁”的作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家国家级开发区今年上半年完成税收9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8%,占全省开发区的52.5%,高于省级开发区增幅8.3个百分点,继续成为拉动全省开发区经济实力增长的主要力量。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