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县域经济的思考(调研报告)

 

(22)

总第451期

中共昭通市委督查室            20##年9月28日

对加快巧家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方宗辉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基础层次的行政区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缩小城乡差距、夯实发展基础、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十一五”以来,巧家县依托良好的区位和丰富的资源优势,攻坚克难,趁势而上,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巧家县的发展还是低水平的,各项经济指标还有很大差距。近期,笔者对巧家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作了系统的调研,结合全县经济发展现状,在客观总结县域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发挥优势,加快推进巧家县域经济发展作了一些思考。

一、巧家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巧家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集中精力抓发展,强化基础抓建设,突出工业抓招商,统筹兼顾抓民生,优化环境抓稳定,全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十一五”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27.07亿元,年均增长13.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09亿元,年均增长2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8.57亿元,年均增长34.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74亿元,年均增长1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十五”末的1.53倍和2.25倍;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7.61%;三次产业构成由20##年的48.91 :19.34 :31.75调整为38.73 :27.42 :33.85。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繁荣农村经济。全县坚持以烟、糖、桑、畜四大支柱产业为龙头,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到“十一五”末,建成高稳产农田30.94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33.16%;实现粮食总产量18.93万吨,年均增长6.28 %;实现农业总产值17.28亿元,年均增长9.7%。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累计整合资金1.42亿元,建成新农村示范点142个。“十一五”以来,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77万人,9488户贫困农户告别了杈杈房和茅草房。

…… …… 余下全文

篇二 :关于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呈加速发展态势

(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逐年加快。2001—20xx年,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年加快。从20xx年起,县域经济一举扭转了长期发展滞后的被动局面,增长速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20xx年,三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9.6亿元,是20xx年的2.4倍,年均增长14.5%,人均GDP突破800美元;实现财政收入15.05亿元,是20xx年的2.6倍,年均增长20.8%,;农民人均纯收入2969元,比20xx年增加1150元,年均增长10.4%。今年上半年,三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8.83亿元、财政收入9.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4%、26.4%,其中财政收入增长高于全市11.8个百分点,长丰、肥西工业增加值增长均快于全市。县域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56元,同比增长26.8%,高于全市9.2个百分点。三县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的位次大幅上升。20xx年县全省(市)综合指数,肥西居第7位,比20xx年上升16位;肥东居第8位,比20xx年上升10位;长丰居第11位,比20xx年上升30位。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0xx年,县域经济中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xx年的44.4∶24.9∶30.7调整为25.8∶40.6∶33.6。5年时间,一产比重下降了将近20个百分点,二产上升了15.7个百分点,三产上升了2.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

结构变动已越过一、二、三和二、一、三两个阶段,进入二、三、一阶段。县域产业结构趋向工业化、所有制结构趋向民营化、就业结构趋向非农化、人口结构趋向城镇化。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非农产业主导作用日益强化,县域经济效益不断改善,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在县域工业中,逐步形成了汽车及汽车配件、家电、能源、化工、新型建材、食品、机械、轻纺服装等一批优势产业。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养殖业占农业比重提升到55.7%,主导产业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

…… …… 余下全文

篇三 :关于渭南市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渭南市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壮大县域经济,提升县域实力,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的有效途径,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渭南坚持把发展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要务,立足市场,把握市情,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规划建设了一批产业园区,县域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新的跨越。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截止20xx年底,渭南共有10个县域经济单位。县域土地面积11913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90.7%;县域常住人口451.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3.1%。近几年,渭南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对县域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县(市、区)进行表彰奖励,有力调动了各县(市、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县域经济取得了喜人成绩。

(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从总量上看,20xx年渭南县域生产总值627.64亿元,占全市的78.3%,同比增长16%,县均规模62.76亿元,较上年增加11.5亿元;县域地方财政收入21.9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3.49%,同比增长18.3%;县域固定资产投资445.24亿元,县均完成44.52亿元,较上年增加10.94亿元,增长32.6%。在总量不断扩张的同时,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县域三次产业比重为17.1:49.7:33.2,第三产业比重比全省高出7.4个百分点。

(二)争先进位成效显著。从全省开展县域经济考评以来,渭南各县的考评位次整体前移。韩城市于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先后4次入围“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华县于20xx年、潼关县于20xx年荣获“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合阳县、富平县、白水县也于20xx年荣获“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是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中获奖县市最多的一年。

(三)工业经济快速提升。20xx年,县域工业增加值280.86亿元,增长22.2%,与全省83个县市增长19.7%相比,高出2.5个百分点,占全市县域生产总值的44.7%,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县域工业园区发展到10个,建成面积53.7平方公里,入园企业273户,营业收入482.69亿元,占全市开发区工业园区营业收入的85.53%;实际缴纳税金23.33亿元,占全市开发区工业园区缴纳税金总额的86.47%,成为最活跃的经济增长极。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完成产值273.73 亿元,占全市县域生产总值的43.6%,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特别是韩城达到50.6%,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能源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涉农工业初具规模,成为工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 …… 余下全文

篇四 :县域经济现状的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现状的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一定的相对区域性、层次性、综合性、集聚性和扩散性,是功能较为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具体地说,县域经济是指以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元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 县域经济承接近年来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xx年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亿元大关,达到783155万元,同比增长24.4%,其中县域经济实现484624万元,增长30.6%,是20xx年以来增速最高的一年,增速比上年加快15.2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3.0亿元,增长6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亿元,增长29.5%;农民人均收入5407元,增长2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62元,增长19.6%;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10599元,在全省县级率先迈上万元台阶。

二、XX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

1、县域农业是全县农村经济的基石。20xx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424915万元,同比增长53.0%,其中农业

产值实现351666万元,同比增长55.3%;牧业产值实现61942万元,同比增长25.2%;林业产值实现3160万元,同比下降

3.2%。全年完成播种面积320580公顷,同比下降0.3%,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08232公顷,同比下降1.0%;粮食总产量947808吨,同比增长45.9%,是历史以来我县粮食产量最高的一年。

2、工业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XX县着力加快工业建设,大力优化工业发展环境,使全县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受几户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大幅度拉动所致,全县工业总产值全年实现112299万元,同比增长2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84566万元,同比增长26.0%。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33196万元,同比增长33.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6540万元,同比增长37.9%,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9.9%。

…… …… 余下全文

篇五 :中共如皋市委关于县域经济的调研报告

中共如皋市委关于县域经济的调研报告

沈 剑 梅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是联结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关键层次,是富民强县之基。近几年来,在南通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如皋从欠发达地区的市情出发,艰苦奋斗、负重拼搏,经济实现比较快的增长,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根据调研要求,现将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奋力拼搏,取得了经济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的可喜成绩。20xx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8.1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9.3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22.8:39.7:37.5。20xx年财政收入5.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16元,固定资产投资26.1亿元。

虽然我市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的县(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第一,从GDP指标看,20xx年如皋的GDP为78.1亿元,在南通六县(市)中居第5位,在全省58个县(市)中居21位。20xx年全国人均GDP为7461元,我市人均GDP仅有5367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去年我省人均GDP12922元,我市与之相比不足50%),在南通六县(市)中人均GDP居末位,比南通市平均水平10311元少4944元。第二,从财政收入看,20xx年我市财政收入为5.16亿元,在南通六县(市)中居第5位,在全省58个县(市)中居22位。财政收入总量虽增速较快,达45.8%,列全省第5位,但人均财政收入仅350元。第三,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加大,20xx年我市农民人均纯 1

收入3116元,在南通六县(市)中居末位,在全省58个县(市)中居47位。第四,从经济增长速度看,“九五”期间我市经济状况一直不理想,从工业经济情况看,自19xx年6月份结束了长达31个月负增长后,至20xx年3月份才开始出现两位数的增长,而周边县(市)的发展情况要比我们好得多。此外,我市城乡发展差异比较明显,结构调整与就业及社会保障的矛盾比较突出,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比较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服务业的比重、私营个体经济的比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不快。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富民强市、奋力追赶”总揽全局,全力推进项目投入、招商引资、改革攻坚和环境建设四大重点工作。1-6月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5%,GDP总量在南通六县(市)中居第4位。其中,一产增加值7.57亿元,同比增长1.6%,二产增加值16.7亿元,同比增长13.1%,三产增加值15.35亿元,同比增长9.9%。1-6月份,实现财政收入3.253亿元,财政收入总量在南通六县(市)中居第5位,在全省58个县(市)中居第18位,财政收入增幅在全省58个县(市)中居16位。1-6月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1亿元,同比增长44.3%,其中完成工业技改投入工作量5.05亿元,同比增长62.9%,基本建设规模扩大和工业项目投入增多,进一步改善了如皋的投资环境,为今后的发展增添了后劲。从6月份开始,规模工业的产值、销售增幅加快,6、7、8三个月的产值分别增长17.4%、18.5%、18.1%,比上半年增幅高6个百分点左右,销售分别增长16.3%、17.0%、17.9%,逐月递增。特别是8月份我市产值、销售、利润的增幅分别为18.1%、17.9%、78.2%,位居南通六县(市)的第4位、第4位、第1位,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 …… 余下全文

篇六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彭加强

县域经济是县行政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总和。发展和壮大

县域经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

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是我县打造“强盛湘

阴”的重要举措。我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如何?笔者近期就此

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域经济的现状及特点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等各项方

针政策,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求真务实,突出“发展”,县域

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是我县经济发展

生机最旺盛、增长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发展比较协调、

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几年。其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

面: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

全县经济快速发展,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转型升级不断

推进,发展质量有效提升。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

值158.7亿元,同比增长1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

值33.7亿元,同比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81亿元,

同比增长23.9%;第三产业增加值43.9亿元,同比增长

11.3%。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3.4、8.2、4.4

个百分点。

民生继续得到改善。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600人,下

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85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18

万人;完成了20所农村学校的校安工程,农村九年制义务

教育率达100%;全面完成了今年农村改水改厕项目,新建

改造乡镇卫生院7个,新建村级卫生室30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着力开展“阳光行动”,落实农村低保对象2.6万人,五保供养标准较去年提高200元,新建农村敬老院、五保之家等11个;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共参保43250人,新增4348人;解决城镇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共497套,新建农村沼气池6208口。

…… …… 余下全文

篇七 :县域经济发展考察报告

关于江浙六县市县域经济

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

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的安排,近日我们赴江苏省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和浙江省慈溪市、绍兴县,就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考察的六个县市,都处于全国百强县的前十位。总体上看,这些地方经济发展基础好、速度快、质量高、实力强,特别是他们不断解放思想、勇于超越自我,目标定位之高,争先意识之强,发展思路之宽,工作魄力之大,令人印象深刻。总结他们的发展情况,主要有五个特点:

(一)综合实力强。一是经济规模大。20xx年,江阴、昆山、张家港、常熟、绍兴和慈溪的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190亿元、1150亿元、1050亿元、972亿元、541亿元和531亿元,其中江阴一个市的生产总值就比我市五个县区的总和还多515亿元。二是发展速度快。这几个地方在经济总量大、基数高的情况下,近年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其中生产总值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速度,财政收入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速度,发展势头非常强劲。三是财政实力强。20xx年,江阴、昆山、张家港、常熟、绍兴和慈溪 1

的财政收入分别达到82亿元、86.6亿元、84亿元、60.1亿元、32.8亿元和35.5亿元,超过了许多地级市。四是收入水平高。六个县市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超过了2万元和1万元。五是竞争能力强。昆山市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百强县”第一,江阴市连续五年蝉联“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第一。

(二)产业结构优。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逐年优化,目前六县市一产比重已不足5%,呈现出“二产稳定、三产上升”的后工业化特征。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产业规模化。江阴市抓住发展高新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两个重点,以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工业投入的50%以上用于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产业发展;昆山市以落实“六个一批”专项计划为抓手,加快培植光电、太阳能、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形成了产业升级、企业生根、产品创牌的整体推进格局,高新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3.7%。二是产业集群效应凸显。每个县市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如江阴的风电、张家港的冶金、常熟的服装、昆山的电子、慈溪的电器、绍兴的纺织等,都达到了数百亿甚至上千亿元的规模,成为城市靓丽的“名片”。三是大企业支撑作用突出。去年江阴市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超亿元的企业达到29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291.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88.4%。四是民营经济发展强劲。张家港市大力实施民营经济 2

…… …… 余下全文

篇八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1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县委政策研究室

自从县域经济新的分类考核以来,在20xx年、20xx年的考核中,我县列全省三类县第9位、第10位,全市二类县连续两年第1位。与自身比,我县经济发展虽然有较大进步,但在全省、全市的大格局中,我县还处在较后位次,县域经济发展中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针对这种状况,20xx年,县委、县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积极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契机,着力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坚持实施“五大战略”,坚持主抓“三区”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两大重点,奋力推动县域经济较快发展。预计今年将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3亿元,同比增长14.0%;规模工业增加值16.1亿元,按可比价增长3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亿元,同比增长20.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0亿元, 同比增长20.1%,农民人均纯收入3918元,同比增长20.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8.5:39:32.5。

但从1-10月份的数据分析,我县与其他县的经济实力的差距依然存在,主要经济指标的静态数据还是比较落后,甚至有些指标的差距加大。与参照省三类县考核的县份比(附件1),主要经济指标的总量普遍较小,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很多指标还处在后进位次。人均指标方 1

面,12个县中排在第7位以后的指标有10项,分别是:人均财政收入和进出口总额列第12位;人均GDP和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列第11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低保人均补差额、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和万元二、三产业用电量列第10位;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人工造林完成面积列第9位。与20xx年相比,位次下滑的指标有: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实际利用省外资金、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万元二、三产业用电量和人工造林完成面积等6项指标。在增长速度方面,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增幅列第12位,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百分点列第11位,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提高百分点列第10位,GDP增速列第9位,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提高百分点列第9位,万元二、三产业用电量降幅列第9位,人工造林完成面积得分提高分值列第9位,人均GDP增长列第8位,人均财政收入增长列第8位。与参照全市二类县考核的县份比(附件2),很多考核指标也还处在后进位次,在12项指标中,静态指标列第1位的没有;列第2位的只有两项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和利用省外资金;列第3位的有5项指标: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和城镇在岗职工工资;处于末位的有5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外贸出口总额。动态指标列第1位的有1项: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列第2位的5项有:财政收入增幅、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幅、社 2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