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实际取自其于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而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如果说《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微观社区调查研究方法的实践应用,那么《乡土中国》则是依据实践的经验所总结出的总体框架。该书代表了他研究方法的转向,进入了他社会学研究的第二阶段,从微观的视角中跳出来,进而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整个社会,分析社会的整体架构,提出自己的普遍模式理论。

通览全书,可以感受到一股厚重的乡土气息。作者通过其多年的考察及学术思考,结合了儒家经典,将隐含于乡土社会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体系抽象出来,娓娓而谈,而并非只是对乡土社会生活的简单素描。

沿着作者的思路,我初步窥视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虽时过境迁,现在中国社会里很多传统乡土社会的特点已经逐渐消失,但作者的透视社会的眼光,其观察社会的方法仍是充满活力的。本文旨在以个人看书所得的体会,将作者对乡土社会的剖析稍作梳理。

一、乡土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

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即使是现在,农业仍是农村生活的物质基础。农业与商业、工业的一点很重要的区别是农业发展所直接依赖的土地是不能流动的,农业收成也需要时间的等待,需要的是安稳。试想,如果迁移,势必得重新寻找适于耕作的地皮、开垦荒地,结果是劳力伤财;而农作物收成需要时间等待这一特性也决定了人不适合经常迁移。限于农业的这种需要安稳的特性,在乡土社会里,祖祖辈辈只能也像植物一样,也把自己的根扎在自己耕作的土地里,“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千百年来就在一块狭小的地盘上繁衍生息,非到万不得已,绝不流动。而我们也将发现,乡土社会的这种求安稳、不流动的特点,将引发许多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产物,如乡土社会的政治类型等。

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聚居的社会,熟人之间的交往是讲人情、讲互相信任的,如果涉及到金钱等精细的利益计算,对熟人之间来讲便是“见外”了,于感情有损。在这样的社会中,商业是很难发展起来的,商人追求利润,他必须精于计算,排除感情的干扰,而以一种理性的思维来经营自己的产业。人情世故一旦涉入商业之中,势必成为商业经营的一块很大的绊脚石。所以纵观古代的商人的发迹史,很少能找出一个是在本地发迹的,大多是少年出外,历经艰辛而发财。所以中国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历史悠久,发展显眼的几乎都是农业文明,商业很难发展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这不能否认与乡土社会的特点有关。而乡土社会的这种稳定、不流动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又是基于传统农业的特点而产生的。

…… …… 余下全文

篇二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一:作者和作品简介

作者简介:

费孝通:字彝江,江苏吴江人,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读于东吴大学医预科、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清华大学研究院,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民族与社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行行重行行》等。1980年获得年度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1981获得年度赫胥黎奖章。

读物简介:

《乡土中国》:由我国著名的乡土社会学家费孝通根据其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土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写成的文章的集合。该书共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乡土中国》序言;第二部分(该书的主体部分)是作者发表的十四篇关于描写中国乡土社会的论文的集合;第三部分是作者后记。其中,第二部分为主要部分,共有十四个章节,从各个角度论述了乡土中国的形成、特征与本质。

二、主要内容及结构

第一章《乡土本色》,开宗明义,点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的原因及特点。

第二章《文字下乡》,从文字的产生与功用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里,文字语言相比于“特殊语言”(包括表情、肢体动作等)所天生固有的局限性,从而反思文字下乡运动的现实可操作性和必要性。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格局中说明乡土社会没有文字发展的土壤,同时为被指作“愚”的乡下人作辩护。

第四章《差序格局》,阐明了差序格局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作比较。介绍了中国乡土社会中“以己为中心”(石子投入水中的波浪式)的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差序格局。

第五章《维系私人的道德》,中国差序格局下 ,缺乏团体道德,指出道德体系中最大的特点——私。

第六章《家族》,区别了“家”与“家族”,并具体论述了它们的结构、原则及功能。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家族主轴是纵的,而夫妻成了配轴。

…… …… 余下全文

篇三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一、读物简介:

《乡土中国》一书是由我国著名的乡土社会学家费孝通根据其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土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写成的十四篇文章的集合。费孝通应当时《世纪评论》杂志之约,连载了十四篇文章,后由三联书店于1974年整理出版,1984年重刊。我所做的读书报告针对的是1984年重刊版的《乡土中国》。

二、内容概述:

全书的主题是: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样一个问题。该书与费孝通另外所著的《江村经济》 《禄村农田》等调查报告性质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一些概念,有关中国乡土社会特性的一些概念。作者以一名城市与乡村沟通者的身份极尽描写了中国乡土社会及乡土文化的各个方面。

全书结构简洁、紧凑,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旧著《乡土中国》的重刊序言;

第二部分(该书的主体部分)是作者发表的十四篇关于描写中国乡土社会的论文的集合;

第三部分是作者后记,以手记的形式清楚地交代了这本书的写作经过,还包括作者在以上提到的两所大学中任教的经历。

其中,第二部分又分为十四章,其核心内容分别为:

第一章《乡土本色》:介绍中国乡土社会“土”气和其显著固定性的原因及现实性特点。

第二章《文字下乡》:挖掘乡土社会文字和语言的基础。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论证了乡下人“不愚”的观点,引出文字语言相比于“特殊语言”(包括表情、肢体动作等)所天生固有的局限性,从而反思文字下乡运动的现实可操作性。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补充前一章的观点,简单说明了时间上的阻隔对于文字产生的影响,强调了乡土社会所缺乏的文字产生、发展的土壤。

第四章《差序格局》:对比中西文化中社会关系上的差异,突出介绍了中国乡土社会中“以己为中心”(石子投入水中的波浪式)的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差序格局。

…… …… 余下全文

篇四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从乡村性来谈中国与

西方的区别

记得很小的时候,有几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为什么在近代中国,我们引进了那么多在西方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却无一例外的在中国都失败了;为什么现在天天谈法治,谈宪政,却迟迟不能建立出一套像西方一样严谨而又公平的法律。一开始我认为是东西方存在一种根本上的差异,但这无法解释同为东方文明的日本如何取得巨大的成功,中国,除了拥有东方文明的共性之外,一定还拥有某种个性,这种个性的阻力足够强大,以至于阻碍了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而这本书告诉我,这个阻力正是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在第一章,费孝通就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性并不是中国所有阶层的特性,但是却是传统中国最基础的特性。尤其是在基层,乡土性表现得十分明显。由此,衍生出了很多中国独有的特色,如第一章乡土本色提到的中国人安土重迁,人口迁徙很少,且多是由于自然灾害的袭击,于是有了一种社会的稳定,几十代甚至上百代都可以居住在一个地方且有详细的家谱可以记录每一代的家族成员。这在国外估计是不可想象的,国外的家庭以夫妇为轴,孩子长大后就不再属于家庭的一部分,而是去建立新的家庭了,可能以后不再会有很密切的联系,就更别说什么详细的家谱了。

由于乡土性这一根本的不同,中国社会体现出了与西方的几个社会性质上的不同,首先,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而西方是一个陌生人社会,在农村,每一个孩子都是在熟人眼皮底子下长大的,周围的都是熟人,由于人口流动并不常见,所以社会里基本不存在陌生人。所以就有了书中提到的几个现象,第一是法律被规矩与习俗替代,规矩和习俗并无明文规定,也不需要什么合同和契约去确保其生效,它存在与人心中,是祖祖辈辈一直流传下来的东西;它在熟人之间,是一种心照不宣的契约。人们不习惯用法律,因为如果你正儿八经的跟一个熟人签合同,画押什么的,别人只会回你一句:咱俩谁跟谁啊,这不是见了外吗?第二就是文字不是必需品,费孝通提到乡下人不识字并不是因为他们愚笨,而是在乡下根本就不需要文字,文字是一种打破空间阻隔与时间阻隔的工具,而在乡村地域范围有限,兼大家都是熟人,用语言便可表达一切情感,甚至由于肢体语言与表情的灵活性可能比文字表达的还更贴切,至于文字跟下一代提供经验这一种功能,因为乡村生活的机械性,后人无需发展前人的经验,只要重复前人的步骤便可,文字自然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了。所谓的乡下人不懂法,乡下人不识字,不在于他们的自身无知,而是这个大环境根本就不需要这项技能。 其次就是不同于西方界限分明的团体格局,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如此注重于权利和义务,因为他们可以清晰的定义一个团体的界限,你属于这个团体,你就有权利,离开这个团体,便不能享受这种福利,所以才会有成年子女住父母家还要给膳食费的情况,团体中的人拥有共同的权利与义务,也有共同的道德,这种道德是超出私人关系的。而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一个差序格局,“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家,在窘迫时苏秦连妻子都不相认,在富贵时大官们可以有一个几千人的大“家”,连界限都不清,如何规定集体中每个成员的权利与义务;对于不认识的人贪污,可能你会怒骂,但若是你父亲贪污,那么可能你只会包庇,在差序格局中,并不存在一个普适的道德,对于不同亲疏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道德评判标准。

…… …… 余下全文

篇五 :乡土中国 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摘要: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著于四十年代后期,根据其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写成一本十四章的小书。乡土社会并不是完整的中国社会,乡土社会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篇《乡土中国》读书报告就作者、文章内容以及读后感悟做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乡土社会、现代社会、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19xx年赴英留学,19xx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务长。19xx年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等职。曾获美国马林诺夫斯基纪念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的赫青黎奖章、菲律宾“麦格赛”社会领袖奖、《大英百科全书》奖等奖项。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民族与社会》《行行重行行》《乡土重建》等。其中,《乡土中国》及《生育制度》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 费孝通先生治学严谨,事必躬亲。他的治学特点被概括为六个字:脚勤、脑勤、笔勤。社会学有两种研究方式:一种运用资料进行分析,一种是在实地调查,费孝通先生选择后者。19xx年夏,青年社会学者费孝通和

同是社会学者的新婚爱人王同惠,赴广西大瑶山实地考察。社会学实地考察,当年中国鲜有人为。费氏夫妇此举,并非蜜月之旅,而是一次学术之行。从19xx年,邱泽奇就跟费孝通到各地调查,即便费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后也不例外。邱泽奇认为,这是费总能发现其他学者未觉察之处的重要原因。

二、《乡土中国》的内容大意

《乡土中国》分为十四个篇章,是作者在讲述“乡村社会学”课程时应《世纪评论》约稿所整理。文章从各个角度论述了乡土中国的形成、特征与本质。

…… …… 余下全文

篇六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裴朝甫

                                            20##级法律硕士(法学)

听说费孝通先生的著述《乡土中国》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读之书,最近在老师的要求下,初读了的这本经典著作,果然名不虚传。这是一份以描述和解释为主的实证研究成果,14篇“杂话”语言上通俗易懂,内容上入木三分,读来深有同感、共鸣不断,虽然最早出版于1948年距今已有六十三个年头了,但对于我们认识今天中国农村社会和推进农村现代化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我对各篇的主要观点概括如下:

1.  中国传统的农村社会,人口流动少、富于地方性,是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 …… 余下全文

篇七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本书源于费孝通老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这里的文章都是在原有论文的基础上加以修改成稿。在我看来,不同于所接触的刻板的社会学教科书,费老的文章深入浅出,在用平实的语言在描述中国乡土社会的各个现象的基础上解释着社会学的深刻哲理。乡土社会是中国最广阔同样也是最特殊的一层社会,《乡土中国》描绘的当时乡土社会的现实对于探究如今中国的乡村有着很大借鉴意义。

对于小时候曾生活于农村的我,阅读完该书对于其中一些章节有着自己不同的体悟。或许由于阅历有限和理解不深,其中的观点不尽正确,还望老师指正。

一、基层社会乡土性的延续与发展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清晰地表达了费老的观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实践者是农民,而在中国,农民、土地和乡村是密不可分的,这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当代中国有着八亿多的农民,形如华西村那样的乡村在基层社会少之又少,大多农民仍然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因此从表象上来看基层社会的乡土性并未随着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而改变。更深层次说来,由无产阶级斗争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由“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成功实施、依靠最广大人民所建立起来的新中国保持乡土性也是有着它历史本源的,所以《乡土本色》一节中所下的结论仍能恰当地描绘着当代中国。

该节中用到他与一位语言学家的交流让我印象深刻。研究语言的学者说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一点在我曾生活的奶奶家感受颇深。每年清明一个家族的人都会聚到一块儿到村落的旧址(奶奶家搬迁过)扫墓,墓碑上记录着家族每家的家谱,似乎一块墓碑就是一个家族兴衰的见证。费老由此推及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乡土社会的人口流动是缓慢的。如今中国,当农民工成为常见词汇,当土地变为稀缺资源,当小康社会的口号催促着社会急速发展,似乎乡土人口流动缓慢渐渐成为过去式。还是以老家为例,包括父亲在内的四兄弟,只剩下一家人维系着那片土地,而其他氏族很多的房子已成空宅。越来越多的乡下人由于接触了现代社会的种种,尽管仍成长于“土地”之上,但为了所谓

…… …… 余下全文

篇八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19xx年赴英留学,19xx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务长。19xx年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等职。曾获美国马林诺夫斯基纪念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的赫青黎奖章、菲律宾“麦格赛”社会领袖奖等奖项。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民族与社会》《行行重行行》《乡土重建》等。其中,《乡土中国》及《生育制度》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

费孝通先生有着深厚的“乡土中国”情结。他出生在名家辈出,传统文化根基深厚的苏杭之地,这是其“乡土”情结的基础。尽管他后来接触了一部分西方思想的新式学校教育,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私塾之学,但在他的内心中却并没有因为接受了西方的思想就完全排斥中国的文化,而是仍然对中国文化保有一种乡土情结。所以,他与其他留学国外的学生是不同的。正如美国教授阿古什(A.D.Arkush)在《费孝通传》里面写的那样:费孝通与二十世纪初期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不同,他从情感上并不否定中国文化。

于是,费孝通先生在这种乡土情结的促使下,通过自己艰辛的努力,写出了他极其重要的一部著作《乡土中国》。

二、《乡土中国》的内容及意义

(一)内容

《乡土中国》的内容具体的说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的课程讲义中整理出来的一部分,包括14篇论文:《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