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纪录片分析范文

影像化的“诗情画意”

——纪录片《腊梅花儿开》评析

电视纪录片《腊梅花儿开》讲述的是拥军模范周大妈几十年如一日拥军爱兵如子、乐为军人牵红线、当红娘的感人故事。整个片子在内容的表述上,也侧重将镜头对准物像“腊梅”,影片标题一语双关地借此暗喻周大妈牵媒的“硕果”。此处“梅”与“媒”既是一个谐音,似乎也将巧合和喻意融汇其中??

本片以纪实的手法跟踪纪录了红娘周大妈为海军士官周连明和女青年彭清芳的婚事牵线搭桥为主线,并辅以纪录了热心大妈为其他军人们的婚事而四处奔走??从而形成了复式结构为特征的纪录模式。编导巧妙把镜头对准平凡生活中人物的心灵深处,影像化地诠释了军爱民、民拥军的军民鱼水深情,让观众在视听形象中见证了一个真实、质朴、执著、锲而不舍、乐于助人、光彩夺目的拥军大妈的人物形象??

除了在选材角度有独到创新之外,在视听的表现手法上,该片也带来了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首先本片没有完全依赖解说词,而是较多地运用镜头的调度和剪辑进行故事化的讲述。如:影片开头就采用一组无解说词的循序渐进式的画面语言,利用富有可视性语言画面进行叙述,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样样具备,推、拉、摇、移、跟镜头各司其职,短短一组画面既介绍了环境,又交待了人物,“诗情画意”的影视手法带出故事的温情。

《腊梅花儿开》长镜头的运用恰到好处,不仅完整地讲述了故事的发生,发展和高潮。而且长镜头的巧妙运用还成为该片的点睛和传神之笔。特殊的画面表现力,真实、生动、典型的细节描写,能赋予作品深刻的内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支撑起整个节目,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影片十分注重细节的描述,在节目开头不足五分钟的时间里,五次运用了腊梅花开的镜头。然而这五次运用各有侧重,也看出编导对梅花的不同寓意体现。例如第一次的梅花是其身份介绍:“周大妈居住的院子里,有一棵20年前由她亲手培植的腊梅??”紧接着又是与“光彩之星”牌匾的交相辉映,以及腊梅花盛开的全景运用,这些都似乎寓意周大妈腊梅品格化的一种艺术表现,这些都可谓是“借景造势”,尤其是“院子里处处弥漫着腊梅的芳香”,更是寓意一个美好的结局。虽然在影片的最后,周连明与彭清芳的婚事由于双方家庭在观念上的冲突和分歧,未能取得成功,但影片中也是借由梅花的凋谢委婉道来。正当观众为此深感遗憾时,编导在节目结尾的字幕上笔锋一转:“在第二年腊梅花开的季节,周连明与彭清芳的婚事,在周大妈的耐心撮合下,终于喜结良缘。”让我们从这些细节的捕捉中感受到独特的魅力。

…… …… 余下全文

篇二 :《夜与雾》纪录片分析报告

阿兰·雷乃《夜与雾》纪录片分析

——新媒体122班  **

一、作品简介

阿兰·雷乃的《夜与雾》,是一部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集中营恐怖暴行的纪录片。尽管影片已在感情上给予观众以强烈的冲击,但它却表明,要想把集中营里的恐怖事件都纪录下来是不可能的。我们仅只看到了一些片断的记录,它们只能提示我们那里曾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光是那些照片就够令人震惊和恐怖了,而它们所引起的想象则更令人毛骨悚然。纪录片不是完整准确的纪录,只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阴影,一种朦胧的暗示。

二、创作者简介

1、简介:

阿伦·雷乃,法国人,他是法国新浪潮的中坚分子,但跟其他新浪潮影人不同的是,他没有《电影笔记》杂志的背景。

他的特点是关注形式主义、现代主义以及社会和政治议题,经常以时间和记忆作为主题,从严肃文学中汲取营养,从哲学高度看问题;在叙事结构上采用神秘而新奇的手法,摄影华丽,剪辑重抒情性,作品常惹争议。

2、作品风格:

阿伦·雷乃的电影中,看到的是《广岛之恋》中作为历史的一战、二战及原子弹爆炸与作为个人记忆的女主人公同两个男子之间的恋情;作为战争记忆的《夜与雾》中纳粹时代的犹太集中营;《穆里爱》中法国在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暴利;政治立场非常强的《远离越南》与以英国为背景而触及了智利独裁政府的暗杀活动的《天意》。

《活在战争的梦魇》这部60年代重要的政治电影之一,雷乃再次把西班牙内战的题材搬上银幕,讲述一个流亡法国的西班牙异议人士的故事,表达了他对佛朗哥政权的不满。剧中一句“战争虽然完结,打斗依然继续”成了传诵一时的名句;更有找寻个人记忆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由此似乎确定了阿伦·雷乃是“现代主义大师”了。但正如阿伦·雷乃自己所言“形式就风格”,他一生在电影形式上的追求使他成为一个“不断令人有所期待的大师”。

…… …… 余下全文

篇三 :纪录片分析-怎么写

一.主题:

1.影片力图告诉我们什么。

2.通过对纪录片主题、立意及影片的整体视听形象,我们感悟到了什么。

二、结 构

典型的纪录片结构往往是顺序型的、线型的排列关系,而在实际运用时则更为复杂。

有时纪录片的结构会依据于人物的心理线索、情绪线索而发展。 有时则是两者交叉进行。

三、人物

纪录片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

分析表现各个人物所用的时长、镜头数量、景别表现、直接发言的频率、形体动作的表现、光线运用等;

四、场景

外景:大自然中自然景观的场景。这种场景的空间比较广阔,由于受自然光线的限制,光线的处理要选择光线的时机

五、景别 景别最最根本的含义,是表达画面所包括的范围

远景近景全景

六、空间

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空间是影片具体场景的体现

七、机位

1在纪录片的拍摄中运用较多,占主体地位。

局限性:

工作量大,镜头活动量多,容易显得单调,使观众感动视觉疲劳,产生厌倦心理。

对场面把握不全面、角度局限大、对细节捕捉不透充分和及时

2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摄像机,面对同一场面同时拍摄不同角度和景别的画面。

运用环境:

某些规模宏大的场景、不可重复性的场景、出场群众演员众多,而且场面调度复杂的情况。

优点:

提高拍摄进度、节约剪辑时间

缺点:

可能使编导变得懒惰而不去构思镜头调度;

为防止相互穿帮,各个摄影机的走位基本保守;

为拍摄过程中的布光、同期录音等带来一定难度;

胶片消耗量大,拍摄成本增加。

八、光 线

顺光:光线的照射方向与摄影机的拍摄方向一致或者是基本一致,阴影被遮挡在主体自身的后面,在画面的构成上没有明显的明暗光线关系,景物及被授体的立体感,完全依赖于自身轮廓形式。

逆光:光线的照射方向与摄影机的拍摄方向是相反的(对应的),景物及被摄体的边缘有明显的光线轮廓,在画面的构成上形成了明显的明暗反差,光线的效果十分生动,画面的效果十分明确而富有造型特点。逆光有全逆光和侧逆光

…… …… 余下全文

篇四 :纪录片的分析方法

记录片的分析方法

一、影视纪录片的基本艺术特点:

1、 真实性。作品内容必须是真实发生的,编导只能选择素材,不能像电影一样杜撰情节。

2、 时政性。具有一定的思想层次。

3、 叙事性。与生活的关系密切。

二、主要类型:

1、 历史文献类。偏重于革命历史,如《忠贞》就记录了开国元勋的夫人,《较量》是记录的朝鲜战争。

2、 历史文化纪录片。传达了历史文化的信息和在发展中遭遇的国难。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抒情意味。如《故宫》《圆明园》《丝绸之路》《话说长江》等。

3、 社会人类纪录片。又被称为“人类文化学纪录片”,学术价值比较高。如《最后的山神》《德拉姆》等。

4、 自然环境类。如《迁徙的鸟》《帝企鹅日记》等。

5、 其他。

三、应注意的问题:

1、 讲故事。

2、 注意编导对普通人、平凡生活的表现,即凡人小事、平民视点、草根特色问题。

3、 情景再现。

4、 纪实风格。

5、 声音效果:

A、只有音响,没有音乐

B、连解说词都没有,只有音响和主人公的原声。

C、与故事片一样,三种声音元素都具备。

D、关注被采访对象的声音,这往往会让作品拜托居高临下的教育意义。

E、后期与同期录音。

四、对纪录片主要艺术特点的把握:

1、严格的纪实风格,如《马背上的法庭》。

2、紧贴时代的新闻风格,如建国六十周年时的“复兴主题”。

3、强烈的思辨的政论特色,如《大国崛起》。

4、虚实结合的诗意的风格,如《百年名琴的深圳传奇》。

5、新闻片风格的解说词,口语化风格的解说词,政论式风格,诗化的风格,无解说词即地道的纪录片。

…… …… 余下全文

篇五 :纪录片赏析

有 一 种 尊 严 叫 梦 想

---《待业青年》观后感

严格意义上来说,《待业青年》并不是一部纯粹的纪录片,它是半记录、半电影形式的。然而它却是深深感动了我的一部片子。导演只是一名与我们相当年纪的中途退学的大学男孩。他用自己手中的DV记录下身边的人和事。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在自己老了以后,还能够回忆,年轻时,我也曾疯狂过。

在片中,有这样的一群年轻人 他们才华横溢 他们生不逢时,他们崇尚艺术,他们叛逆,他们无助,他们被认为是社会的渣滓,而他们自命不凡,他们有情有义,他们有时自甘堕落,他们有时愤世嫉俗,他们有时终日买醉,他们有时迷茫不已......

常常喜欢在楼顶上坐着的大学生小吉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做出了退学的决定,他厌倦了在学校中生活里遇见的很多事物。他选择了把自己藏起来,这样做的原因不是怕被别人打扰,而是不想去打扰任何人。小吉开始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怀疑,他开始渐渐的不知道人为什么要去活着。小吉不甘心于从出生就被规划好一切的生活轨迹,他决定要用一年的时间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

小吉一心想写一部关于青春的小说,他开始拿DV去记录身边很多人的日子,去观察他们的每一个举动,用大量的时间去思考青春的意义。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小吉选择了栖身在北京一个很普通的单元楼里。在那里,他遇到了故事里的女主人公,室友小萌。小萌是个性格同样另类的青年人,有着独特的细腰和漂亮的脸蛋。两个人开始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小萌告诉小吉自己是个同性恋,只喜欢女人。所以希望小吉不要去打她的主意。对于这一切小吉只选择了沉默。小萌的生活十分的神秘,有时昼伏夜出,有时常常呆在房间里一天也不出门,两个人很少用语言来交流。

小吉每天面对着各行各业的青年人,他们其中有学生、歌手、画家、运动员、网瘾患者、还有许许多多有着无数梦想而被现实社会压迫得无可奈何的一些年轻人。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梦想,在创业的道路上,却常常会被磕的鼻青脸肿。生活每一天都在给他们带来着希望与那些失望,他们也许看破了很多事情,也许还在为很多事情迷茫着。

…… …… 余下全文

篇六 :纪录片《颍州的孩子》分析

关爱,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纪录片《颍州的孩子》分析

纪录片《颍州的孩子》以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的小男孩高俊的真实的生活状态为纪录主体,中间不时穿插任楠楠、黄家三姐弟等因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的生活,家庭的贫穷与无力,亲情的冷漠与无奈,周围人的歧视与无知,自己的恐惧与无助……虽然最终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下,他们渐渐走出艾滋病魔的阴影,但是面对未来的生活,前景依旧堪忧的状况。在道德层面上来讲,我想,关爱对于一个社会来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恰恰也是考验这个社会良心的行为准则,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若是忽视关爱的重要性,那么也就等于丧掉了自己的良心。进而,人与人之间,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爱是密不可分,也是十分重要的。关爱从来都不是善意的借口,而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现有纪录片中,《颍州的孩子》可以说是属于风格颇淡的一类。没有丽芬斯塔尔的“视觉奇观”,也没有维尔托夫的强调运动,和构造新哲理的哲理蒙太奇。它在某种角度来讲甚至是在刻意的逃避拍摄技巧,以期其能在最大程度上的讲述故事,还原真实。这种真诚不做作的纪录感和饱含着人道主义关怀的作为,无疑是本片征服观众的最大亮点。

面对着艾滋患儿高俊的那双显得有些内向甚至愤恨的眼睛,还有黄家三姐妹的哭诉和楠楠的尴尬境况,观众很难不在情感上完全倒向被拍摄者,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被拍者的关爱很自然地投射到了拍摄者的身上。于是对于这部片子的赞扬之言语多数落脚在它对于贫困地区的艾滋患者这些弱势群体的道德关怀上,而极少有人选择分析这部纪录片的内涵和特点。在观影后的这种道德反响在这类以人文关怀为主题的人类学纪录片中是不少见的,这也是这类纪录片在人类纪录片中占有重要一席的原因之一。

本片主要采用了人类学纪录片中通常出现的采访的方式,在整个影片的结构上,我们可以看到采访的节奏是跟着片子的节奏推进的,也就是说在采访之初,摄制组是已经做好了准备和资料的。具体的例子可以看到,在拍摄者对于村民了解高俊家的情况,高俊的叔叔叙述自家的情况,黄家三姐弟三人哭诉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出,在没有前期采访准备(包括明确采访对象,拟定采访提纲,搜集文字资料等等)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做出完备的拍摄计划和流畅而完整的叙事结构的。

…… …… 余下全文

篇七 :纪录片《最后的马帮》评析

不可淡忘的历史

-----纪录片《最后的马帮》评析

纪录片《最后的马帮》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江流域的独龙族聚居地,独龙族―――一个仅有四千多人口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大山深处,道路不通,物资贫乏。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国家为了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多时靠五百多匹骡马,“性质”为国营的“国家马帮”,每年运送600吨左右的粮食和其它生产、生活物资进入独龙江流域,以救济独龙族兄弟。19xx年4月,通往独龙江的公路终于开始建设,望着一天天向前延伸的公路,马帮人看着一匹匹为他们累得吐血的马,心理有种说不出的滋味。马帮,曾经是他们的一切,是他们生活的所有部分??

摄影组用半年时间跟踪这支“国家马帮”从雨季到冬季前的艰苦经历,记录了在公路开通之前,这个特殊地区赶马人普通、感人却鲜为人知的生活,包括怎样为抢运粮食而被大雪围困等等惊心动魄的场面。本片拍摄于19xx年,完成于19xx年,共分4部。《纪录片》栏目9月3 日至9月6 日播出《最后的马帮》第一至第四部。

《最后的马帮》在荧屏播出以后,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一时好评如潮,后来,这部纪录片共获得了包括“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在内的十数个国内外奖项。该片用白描的手法真实地向观众呈现了千年以来穿行于怒江峡谷、崇山峻岭、茶马古道的马帮人一路爬山涉水的艰难旅程,景美情真,细腻动人,让我的眼前一亮,又唏嘘不已。在由衷敬佩马帮人坚韧顽强毅志和深切同情马帮人艰辛苦难生活的同时,心生无限的感慨,因为随着大西南交通的日益发达,这支神奇的马帮驮队将结束使命,永远地湮没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

为了能够真实的反应马帮人的处境、艰辛,让观众们能够产生身临其境共鸣,感受马帮的巨大作用和贡献,《最后的马帮》在主题上将人文关怀化作真实自然的造型语言来进行体现,给予观众粗糙的生活“真”实感,此片最终达到了给予观众最大程度真实感的创作目的。此外,在纪录片中原生态的造型较多,段落清晰,缝合略显生硬,基本保持了生活流的连续与大组合段的非修饰态。此种手法为纪录片塑造一种间离效果,引起观众的质疑与注意,进而反思影片的内涵,由此做到在观众内心塑造深层次的理性真实效果。从人物造型来看,面对残酷恶劣的自然环境,纪录片中发生了许多人与马共同跟大自然相抗争的感人情景。例如,赶马路上的大雨、泥石流,封山的大雪,人持续性的劳累和累死的马匹,雷击、狂风、冰雹对马帮的考验等。在这些可知和知的困难面前,制作者的身心均处其中,体验着赶马人群的生活,陪伴着赶马人群的生命。无论是服装、光线、动作还现场同期声,赶马人的造型语言体现出的始终一种乐观和抗争的心理造型效果。在此,制作者对赶马人群的民生关怀就具有了符号意味,其造型能指的丰富带来的是所指的厚重。作为独具造型功能的声音来讲,记录片中大多应用现场同期声和解说声,无声源依据的音乐较少,而且无声源依据的音乐主要出现在构成《最后的马帮》每部分结束出字幕的时候,这就保证了生活的原生态记录。在语言造型上,此纪录片中的解说,是作为丰富影像内容,解释影像背景而使用的。其造型功能是对生活流的平行阐释,并不破坏记录片所要求的持续的生活质感,保证了足够的造型长度,从而带给观众强烈的真实感。从造型的运动性来看,《最后的马帮》记录片中,摄影机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旁观记录的工具,而是走进了马帮,成为马帮中的一员,跟随马帮并观察记录马帮。马帮成员对其视而不见,几乎完全忘却了摄影机的存在。其随机而动的流动性造型方式,平等态的机位高度设置,与马队行进节奏相协调的造型节奏效果,都很好的反映了记录者的态度,即最大程度的接近,最小程度的干扰和最真程度的记录。一系列艺术手法的运用,不仅保证了纪录片的真实性、可靠性,而且提高了纪录片的感染力,吸引着观众的感官和神经。

…… …… 余下全文

篇八 :纪录片赏析作业

在音乐诱发的精神世界里舞蹈

——观《北方的那努克》有感

第一遍观看《北方的那努克》,由于对影片不甚了解。是抱着耐性来将之欣赏的。

经典的艺术品总有令人耐心咀嚼的种种高妙之处,所以当影片逐渐深入,自己已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沉浸于《北方的那努克》。

对于我来说,整个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背景音乐的选择与安排上。影片通过不同特点的音乐,表现不同特点不同内容不同时间的场景,将整个影片切分得错落有致。每一段剧情音乐的配制都恰如其分的表现出了主题并将之升华。

自然而平静地,悠扬的背景音乐烘托着影片人物的出场:一艘别具一格的船,将那努克的一家人悉数介绍登场。船在构造上的“深藏不漏”使得人物的出场引人入胜、忍俊不禁。之中那努克孩儿的光身出场,在我看来是一种古老文化“希望之光”永不陨落的象征,给人以鼓舞并发人深思。

接下来的一段音乐平静而幽美,加之细腻的画面,要引出的是那努克捕鱼的重点描写。在捕鱼时影片轻快的配乐与主人公熟练有趣的捕鱼动作的巧妙融合,令人印象深刻。在捕鱼结束时那努克脸上喜悦和满足的笑容很感染人,并无半

点炫耀之意,有的是满满的对于生活的知足与感恩。

接着开始描写爱斯基摩人捕海象的场景。背景音乐是激昂而澎湃的,人们在汹涌的海水中逆流划船,传达出他们与恶劣环境抗争时每一次出发都是视死如归。但紧接的音乐忽而变得神秘,海象默默的登场?然后是人们娴熟的捕捉,海象的挣扎,人与动物的厮杀,这一段音乐逆转直下,偏向被捕的海象,看着海象一点点放弃挣扎,接受被捕并即将被杀的命运,音乐里满是对海象的同情与惋惜。从这一段音乐的安排中,也可以看到影片作者拍摄此纪录片时公正的态度,他并没有因为自己也是人类而觉得捕杀海象的残忍是理所当然的。或许在物竞天择的自然社会,像弱肉强食这样的规则所有生灵还是都必须去遵守吧。再后来,捕食者们在切海象、吃海象时的音乐则突显了人类那种原始的无知所造就的残忍,微笑着的他们,满嘴血腥,贪婪而满足。

…… …… 余下全文